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能力、转型与现代化 被引量:266
1
作者 北京大学课题组 曾渝 张权 《电子政务》 CSSCI 2020年第7期2-30,共29页
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当前数字政府建设所遵循的基本理论与遭遇的普遍问题,对我国各地数字政府的创新实践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的方法框架。"平台... 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当前数字政府建设所遵循的基本理论与遭遇的普遍问题,对我国各地数字政府的创新实践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的方法框架。"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塑造执政理念,以服务为导向牵引整体协同,以"中台"为枢纽促进多方合作,以安全为基础保障系统运行,是数字政府的全新样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今后一段时间的数字政府建设应尽快转向"平台驱动"模式,基于政务"中台"体系,构建广泛联系公众、企业、政府部门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实现智慧政务服务与高效协同办公,进而从决策科学化、执行高效化和监督立体化三个方面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国家治理 政府治理能力 平台驱动 政务“中台” 数字化转型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 被引量:192
2
作者 王海港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5,共8页
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指一个人在总体收入分配中的位置在多大程度上由他上一代人的位置所决定,或说子辈收入对父辈收入的弹性的大小。本文利用1988年和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的调查资料,建立了城镇居民... 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指一个人在总体收入分配中的位置在多大程度上由他上一代人的位置所决定,或说子辈收入对父辈收入的弹性的大小。本文利用1988年和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的调查资料,建立了城镇居民子女收入对家长(父亲或母亲)收入的回归方程,得到了1988 年和1995 年代际收入弹性分别为0.384和0.424。按父母收入高低的居民分组显示,虽然1995年低收入组父母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响比1988年有所下降,但高收入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大大增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收入分配 代际流动 1995年 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 调查资料 回归方程 城镇居民 课题组 子女 父母 低收入 影响力 高收入 城乡
下载PDF
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 被引量:153
3
作者 王海港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6,共11页
本文利用“中国经济、人口、营养和健康调查”1 989— 1 997年期间 4期家庭收入和家长特征的模块数据 (paneldata) ,用时间依赖定义收入变动 ,度量了全体家庭和分4种类型的家庭在上世纪 80年末至 90年后半期的收入变动。发现在总体收入... 本文利用“中国经济、人口、营养和健康调查”1 989— 1 997年期间 4期家庭收入和家长特征的模块数据 (paneldata) ,用时间依赖定义收入变动 ,度量了全体家庭和分4种类型的家庭在上世纪 80年末至 90年后半期的收入变动。发现在总体收入分配中 ,高比例持续贫困的发生比较分散 ,并不固定在哪一类型的家庭上。平均而言 ,农村家庭的持续贫困比例稍高。与此相反 ,持续高收入的家庭集中在城市、郊区和城镇 ,农村的富裕家庭变动大 ,收入不稳定。分组家庭之间 ,农村家庭的收入变动最大。分组家庭内部 ,家长为中年和壮年人的家庭人收入景况较好 ,富裕老人家庭能否保持富裕在农村和在其它分组差别很大。总体而言 ,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分配的变动在这一时期减慢 ;收入变动在所有4个时期内都有利于分配的平等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后在农村和城镇家庭的作用大幅减弱 ,但对改善城市家庭的平等分配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变动 农村 贫困 富裕 持续 高收入 家庭 健康调查 中期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 被引量:142
4
作者 杨文 孙蚌珠 王学龙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51,共12页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在效用理论基础上对脆弱性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分解以反映消费的不平等性和波动性。在实证分析层面上,本文使用CFPS(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数据对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进行量化与分解。量化结果表明多数农村家庭是...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在效用理论基础上对脆弱性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分解以反映消费的不平等性和波动性。在实证分析层面上,本文使用CFPS(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数据对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进行量化与分解。量化结果表明多数农村家庭是脆弱的;分解结果发现相对于村间不平等,村内不平等是脆弱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脆弱性及五个分解部分对家庭特征集合变量的OLS回归结果表明: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是降低其脆弱性最有效的手段;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家庭脆弱性,但大学教育支出会显著提高家庭的脆弱性水平,这较好地解释了目前出现的农村籍高中生弃考大学这一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能有效降低农村家庭脆弱性;社会资本、更大的家庭规模和更高的劳动力占比有利于降低家庭脆弱性,这能较好地解释中国农村家庭频繁的送礼活动以及倾向于组建大家庭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协同性风险 异质性风险 社会资本
原文传递
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数字政府建设的“下一步行动” 被引量:130
5
作者 黄璜 谢思娴 +4 位作者 姚清晨 曾渝 张权 云美丽 张唯一 《电子政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7,共26页
数字政府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协同的数字化支持,将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下一步行动方向。基于数字政府建设的理想状态与现实挑战,指出当前实践中的纵向、横向、内外、虚实协同困境制约着数字政府治理效能的... 数字政府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协同的数字化支持,将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下一步行动方向。基于数字政府建设的理想状态与现实挑战,指出当前实践中的纵向、横向、内外、虚实协同困境制约着数字政府治理效能的有效释放。结合系统科学和公共管理学理论,归纳出行政式、市场式、网络式和“赛博格”模式等四种理想的协同范型,其中“赛博格”模式代表着数字化对治理协同场景的完全“嵌入”,而各种具体的协同场景是这四种模式的“拼盘”。当前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从方法上可以总结为五个方面,即围绕基于数字化提升协同能力一个核心目标,形成“协同数字化”和“数字化协同”两条基本路径,面向决策协同、管理协同、服务协同三类协同场景,实现空间聚合、多元参与、无缝沟通、工具集成四种系统功能,呈现开放、平行、敏捷、穿透、迭代五大关键特征。在此基础上,立足多样化的治理场景,聚焦多省市典型案例的特征,将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的实践模式划分为统合模式、开放模式、直连模式及联动模式。最后分别从战略、制度、方法和技术层面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数字化转型 协同治理 数字化协同 协同数字化 赛博格
原文传递
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 被引量:131
6
作者 程美东 张学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5,共8页
"中国梦"不仅指许多渴望成功的中国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去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梦想,而且是全中国的梦,中华民族的梦,是中国人实现强国富民的同时,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 "中国梦"不仅指许多渴望成功的中国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去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梦想,而且是全中国的梦,中华民族的梦,是中国人实现强国富民的同时,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本文评述的对象是当前"中国梦"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本文力图通过对"中国梦"几个相关问题的梳理和归纳,推动学界深化对"中国梦"内涵和实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十八大 评述
下载PDF
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124
7
作者 贺大兴 姚洋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7,共14页
本文从社会平等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解释。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平等的社会结构使得政府选择成为一个中性政府,即在社会群体之间没有特定长期偏好的政府,这样的政府更可能把资源分配给生产力比较高的社会群体,从... 本文从社会平等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解释。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平等的社会结构使得政府选择成为一个中性政府,即在社会群体之间没有特定长期偏好的政府,这样的政府更可能把资源分配给生产力比较高的社会群体,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得益于中国革命所带来的平等的社会结构,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的转移,中国政府在过去三十多年是一个中性政府,采纳了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政策。但同时,政府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生产力较高的群体或地区,必然会扩大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平等 中性政府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22
8
作者 沙健孙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年第9期48-53,共6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公共必修课 高校 “两课”教学
下载PDF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述评 被引量:114
9
作者 张子凯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14,共5页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是当代关于空间问题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他提出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理论,用社会和历史来解读空间,又用空间来解读社会和历史,并使用"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的"回溯式进步...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是当代关于空间问题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他提出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理论,用社会和历史来解读空间,又用空间来解读社会和历史,并使用"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的"回溯式进步"来强调社会——历史——空间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对于西方传统认识论的反叛,又是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的空间化尝试,也是列斐伏尔自己理论发展一脉相承的产物,将自己的理论指向于"空间革命"——重建一个差异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的生产 列斐伏尔 空间实践 空间的表征 再现性空间 空间革命
下载PDF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 被引量:92
10
作者 祖嘉合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4,共6页
本文分析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争论中比较集中的三个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有无必要引进这对哲学认识论范畴;受教育者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主体;怎样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性质?本文认为,争论的原因主要是分析... 本文分析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争论中比较集中的三个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有无必要引进这对哲学认识论范畴;受教育者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主体;怎样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性质?本文认为,争论的原因主要是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上存在重大分歧。因此,要在理论上搞清楚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从方法论上应有两方面的约定:一是在一定阶段的研究中需将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二是在考察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时,需从特定的视角出发确定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客体 关系
原文传递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101
11
作者 孙代尧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4,共9页
习近平"七一讲话"提出的"两个创造"重大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所形成的精神传统的逻辑结果,赋予了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的结构功能和新的精神... 习近平"七一讲话"提出的"两个创造"重大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所形成的精神传统的逻辑结果,赋予了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的结构功能和新的精神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总体性历史叙述,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才能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碳政治”的生态帝国主义逻辑批判及其超越 被引量:92
12
作者 郇庆治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41,共18页
作为广义的生态主义话语与实践,"碳政治"致力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但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国际"碳政治"却呈现为"生态帝国主义"的逻辑或本质,是少数西方国家在其国内... 作为广义的生态主义话语与实践,"碳政治"致力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但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国际"碳政治"却呈现为"生态帝国主义"的逻辑或本质,是少数西方国家在其国内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基础上,延续与拓展历史形成的国际等级化优势或排斥性霸权的表现,也是创建更加公平、民主与有效的全球气候或环境治理体制的内在性障碍。对国际"碳政治"以及"生态帝国主义"逻辑的揭示和批判,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传统的"绿色左翼"理论资源,从而为寻求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替代性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京都或巴黎时代(2020—2030)的国际"碳政治"参与进程,必须致力于"双重结合"意义上的话语和政治实践。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及其建设话语,已然构成了中国积极参与未来全球"碳政治"治理进程的中国理念和理论表达。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既是推动本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这决定了中国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或环境治理体系中世界性领导者的必然性时代理据,就在于做出贡献,而不是争夺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协定 碳政治 生态帝国主义 绿色左翼理论 社会主义生态 文明
原文传递
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3
13
作者 郇庆治 马丁.耶内克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79,共5页
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方法的基本含义是,我们可以通过政策推动的技术革新和现有的成熟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促进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取得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赢结果。因此,技术革新、市场机制、环境政策和... 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方法的基本含义是,我们可以通过政策推动的技术革新和现有的成熟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促进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取得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赢结果。因此,技术革新、市场机制、环境政策和预防性理念是生态现代化的四个核心性要素。生态现代化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政策方法迄今为止是卓有成效的,但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构性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不可能取得真正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现代化 环境政治 德国 中国
原文传递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被引量:84
14
作者 顾海良 《红旗文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11,共8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对共同富裕作出新的阐释:"我们说的共...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对共同富裕作出新的阐释:"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进一步揭示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深刻蕴含,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境界和思想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求是》杂志 思想智慧 平均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 共同富裕 理论境界
原文传递
试论女性的主体意识 被引量:62
15
作者 祖嘉合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7,共4页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of women’s subject consciousness as well as its preset conditions.
关键词 女性主体意识 自主意识 进取意识 创新意识 思想观念 自在自然 创造性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自我完善 传统观
下载PDF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71
16
作者 沙健孙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 课程教学 史纲 中央领导集体 理论教育工作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 总书记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农户信贷获得吗? 被引量:68
17
作者 樊文翔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9,179,共12页
数字普惠金融的迅猛发展为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户信贷获得提供了有利契机。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正规信贷可得性和正规信贷规模,通过Bipro... 数字普惠金融的迅猛发展为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户信贷获得提供了有利契机。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正规信贷可得性和正规信贷规模,通过Biprobit模型和CMP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并运用工具变量和LPM模型克服潜在的内生性后,结果仍然稳健。研究同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的非正规信贷获得具有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抵押品要求提高了农户的正规信贷获得。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较高收入农户和较低收入农户的正规信贷获得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中等收入农户的影响并不显著。由此提出,要大力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升农户互联网使用技能,注重农户个人信用积累和关注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利益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信贷获得 信息不对称 中等收入农户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 被引量:53
18
作者 孟志中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3期15-19,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它包括静态要素和动态机制考察两种方法。从静态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要素包括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从动态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要...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它包括静态要素和动态机制考察两种方法。从静态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要素包括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从动态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还必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与机制、规律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发展地、总体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要素 教育活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56
19
作者 陈占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年第1期9-14,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它的思想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这三个基本方面;它是一个一脉相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它的思想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这三个基本方面;它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
下载PDF
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66
20
作者 杨柳新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7-124,共18页
本文以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主要以美国为例,描述了大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手段及其所认同的文化,并且从文化生态与教育理念两个关键层面比较了中美两国大学的价值观教育,旨在理解其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与危机,... 本文以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主要以美国为例,描述了大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手段及其所认同的文化,并且从文化生态与教育理念两个关键层面比较了中美两国大学的价值观教育,旨在理解其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与危机,从而使大学能够改善其价值观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价值观教育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