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州义地岗枣树林墓地M190出土青铜器与锡器的科技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毅捷 胡涛 +1 位作者 陈虎 陈建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9,共13页
本文通过合金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以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对随州义地岗墓群枣树林墓地M190出土的青铜器与锡器的技术与资源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枣树林M190出土青铜容器中锡含量较高,并且出现相当比例的高锡青铜,另有纯锡制品以及纯... 本文通过合金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以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对随州义地岗墓群枣树林墓地M190出土的青铜器与锡器的技术与资源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枣树林M190出土青铜容器中锡含量较高,并且出现相当比例的高锡青铜,另有纯锡制品以及纯锡焊补材料的使用。编钟、兵器等青铜器类生产标准化程度较高。枣树林M190正处于春秋早中期金属资源变迁的重要时间节点,来自湖南地区的铅锡物料随着楚国的兴起而广泛流通。曾国与楚国通婚,关系亲近,又地处金属资源运输的咽喉要道,故可获得大量金属物料。而曾公将大量贵重金属锡资源作为普通物料使用,反映其作为国君掌握的财富与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林M190 青铜器 锡器 合金配比 铅同位素比值
原文传递
从周原遗址齐家村东墓地颅骨看商周两族体质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楠 何嘉宁 +1 位作者 李钊 孙晨曦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7-114,共8页
本文运用欧式距离系数、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育网络三种方法对周原齐家村东所出西周时期的21例成人颅骨进行数据分析,认为该组居民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结合商周王朝更替的考古学背景,周原齐家村东组居民应为商朝灭亡后西迁至此的殷遗... 本文运用欧式距离系数、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育网络三种方法对周原齐家村东所出西周时期的21例成人颅骨进行数据分析,认为该组居民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结合商周王朝更替的考古学背景,周原齐家村东组居民应为商朝灭亡后西迁至此的殷遗民。商周两族在体质特征上存在差异:同周人相比,商人和殷遗民具有更低更宽的颅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遗址 颅骨特征 殷遗民 商人和周人
原文传递
南澳Ⅰ号沉船所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生产年代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冲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6,共12页
由于所据材料及研究方法的不足和不同,关于南澳Ⅰ号沉船所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生产年代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在全面搜集嘉靖至万历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材料的基础上,重点依据观音阁窑址出土资料,结合居址、窖藏、沉船出土青花瓷及纪年器... 由于所据材料及研究方法的不足和不同,关于南澳Ⅰ号沉船所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生产年代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在全面搜集嘉靖至万历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材料的基础上,重点依据观音阁窑址出土资料,结合居址、窖藏、沉船出土青花瓷及纪年器,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综合分析南澳Ⅰ号沉船所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器形、纹饰和款识三个因素,认为其生产年代为万历早中期(16世纪晚期)。并进一步指出,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同一时期存在精粗产品共存现象,且存在同类特征跨时期延续但工艺退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 景德镇 青花瓷 考古学断代 万历早中期
原文传递
华北地区明清古代人群肱骨远端形态的性别差异
4
作者 成芷菡 冉智宇 +1 位作者 凌亮优 何嘉宁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目的 通过肱骨远端形态探讨鉴定中国华北人群性别的可行性和准确率。方法 观察肱骨远端的鹰嘴窝形状、滑车对称性、滑车中部收缩和内上髁角度4项特征,每项特征分为“男性”、“性别不明”、“女性”3类。统计70例(男、女各35例)华北地... 目的 通过肱骨远端形态探讨鉴定中国华北人群性别的可行性和准确率。方法 观察肱骨远端的鹰嘴窝形状、滑车对称性、滑车中部收缩和内上髁角度4项特征,每项特征分为“男性”、“性别不明”、“女性”3类。统计70例(男、女各35例)华北地区明清时期个体肱骨的形态特征,比较男女肱骨远端形态不同类别的出现率和性别鉴定准确率。结果 男女肱骨远端4项特征的表现差异显著(P<0.05)。单项特征中内上髁角度的鉴定准确率最高为76%,而滑车中部收缩的鉴定准确率最低仅为52%。综合4项特征的鉴定准确率高于单项,为76%(男性83%,女性68%)。结论 在缺少头骨和盆骨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肱骨远端形态鉴定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鉴定 肱骨远端形态 非测量特征 解剖学 明清华北人群
下载PDF
周原与镐京——关于西周王朝的都城
5
作者 曹大志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56,共26页
周原是规模最大、遗存最丰富的西周遗址,近年在遗址核心区域又确认了形状方正、规划严谨、规模庞大的城址。周原即金文中的“周”和“宗周”,是西周王朝的首都。金文中的京即镐京,是关中东部的重要城邑和交通枢纽,也是周王的游猎地,但... 周原是规模最大、遗存最丰富的西周遗址,近年在遗址核心区域又确认了形状方正、规划严谨、规模庞大的城址。周原即金文中的“周”和“宗周”,是西周王朝的首都。金文中的京即镐京,是关中东部的重要城邑和交通枢纽,也是周王的游猎地,但武王以后已不是都城。将镐京误认为西周首都始于战国时期,可能出自在同一地区立都的秦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 宗周 首都 镐京
原文传递
日本建筑遗产修缮与信息记录——基于对“修理工事报告书”的观察
6
作者 俞莉娜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第1期54-65,共12页
文章梳理了日本建筑遗产保护体系、日本建筑遗产修缮类型及其流程。在此基础上,以日本遗产记录的典型代表“修理工事报告书”为主要讨论对象,分析“修理工事报告书”的编写组织与基本内容,详细探讨“修理工事报告书”文字、照片、图纸... 文章梳理了日本建筑遗产保护体系、日本建筑遗产修缮类型及其流程。在此基础上,以日本遗产记录的典型代表“修理工事报告书”为主要讨论对象,分析“修理工事报告书”的编写组织与基本内容,详细探讨“修理工事报告书”文字、照片、图纸各部分的基本体例,指出“修理工事报告书”使用了逆向认知的编写逻辑,并体现出对遗产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建筑遗产 修缮 修理工事报告书
下载PDF
安溪青洋下草埔冶铁遗址的几点初步认识
7
作者 沈睿文 易曙峰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第3期48-58,共11页
文章根据2019年的安溪青洋下草埔冶铁遗址考古发掘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总结出下草埔冶场具有生铁冶炼和块炼铁冶炼两种冶炼模式共存、冶铁炉多样、周边资源丰富、存在有规划的板结层、出土文物种类多等特点,该地区制造的主要外销产... 文章根据2019年的安溪青洋下草埔冶铁遗址考古发掘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总结出下草埔冶场具有生铁冶炼和块炼铁冶炼两种冶炼模式共存、冶铁炉多样、周边资源丰富、存在有规划的板结层、出土文物种类多等特点,该地区制造的主要外销产品包括生铁产品、块炼铁产品、钢产品以及间接用于炼银的中间产品4类。整个区域的内外被贯穿其中的水路及陆路交通运输系统紧密相连在一起,呈现出海港经济体和乡村腹地手工业体系高度一体化的空间布局和整体形态。下草埔冶铁遗址对研究我国古代冶铁技术以及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重要意义,今后的研究应将重点放在遗址遗物特点、遗址形成、展览展示和调整调查对象和范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草埔冶铁遗址 考古发掘 冶炼技术 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