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放疗后颈动脉狭窄 被引量:4
1
作者 韩芸峰 杨军 王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1月~2019年8月我科采用标准式或补片式CEA治疗10例放疗后颈动脉狭窄,术后采用头颈动脉CTA或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动脉是...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1月~2019年8月我科采用标准式或补片式CEA治疗10例放疗后颈动脉狭窄,术后采用头颈动脉CTA或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动脉是否再狭窄。结果10例共实施12次CEA,术中证实均为斑块所致狭窄,狭窄部位可不局限于颈动脉分叉部,多为混合性斑块伴有血管壁纤维化。3例术中发生血管内膜撕裂,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2例术后颅脑磁共振DWI发现无临床症状的脑实质点状高信号影。围手术期未出现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术后24 h复查头颈动脉CTA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示9例斑块消失、颈动脉通畅,1例支架内再狭窄术后再发颈内动脉血栓性闭塞。9例随访8~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颈动脉均通畅未见再狭窄,未再出现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结论CEA是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详细的综合评估、个体化手术方案设计、严密的术后随访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放射治疗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下载PDF
听神经瘤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11-1016,共6页
听神经瘤是脑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良性肿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随访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各有优缺点,标准治疗方法尚存争议。随着对肿瘤进程和治疗认识的深入,较为认可的治疗方案是,初诊的无症状性听神经瘤可采取随访观察... 听神经瘤是脑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良性肿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随访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各有优缺点,标准治疗方法尚存争议。随着对肿瘤进程和治疗认识的深入,较为认可的治疗方案是,初诊的无症状性听神经瘤可采取随访观察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随访期间若每年肿瘤生长> 2 mm即建议放射治疗;体积较大(直径> 20 mm)的听神经瘤可采取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体积大、向腹侧生长较多和脑干压迫严重者,可考虑近全切除或次全切除等相对保守的手术策略,并辅以适当的放射治疗;难治性听神经瘤可将靶向药物作为辅助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 放射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尹晓亮 杨军 +3 位作者 陈素华 韩芸峰 孙建军 王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videoangiography,ICG-VA)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对31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行ICG-VA辅助动脉瘤夹闭术,对比术中影像与术后CTA符合情况,采用改良R...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videoangiography,ICG-VA)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对31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行ICG-VA辅助动脉瘤夹闭术,对比术中影像与术后CTA符合情况,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预后。结果31例术中进行42次ICG-VA,其中5例(16.1%)因首次造影异常,调整动脉瘤夹并重复ICG-VA造影。术后复查CTA,31例动脉瘤均完全夹闭。缺血性并发症发生2例(6.4%),术后6个月mRS评分分别为3、4分;术后6个月28例(90.3%)mRS≤2分,1例死于重症肺炎。结论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手术中应用ICG-VA是评估血流信息安全有效的方式,对完全夹闭动脉瘤颈,保护载瘤动脉通畅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整体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
下载PDF
显微切除联合硬膜囊末端松解拴系治疗成人椎管内畸胎瘤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
4
作者 林国中 张嘉 +5 位作者 吴超 司雨 于涛 杨辰龙 谢京城 杨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椎管内畸胎瘤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20年12月31例成人椎管内畸胎瘤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肿瘤长径1~3.8 cm,平均2.2 cm。临床症状包括腰背痛21例,下肢及鞍区感觉障... 目的探讨成人椎管内畸胎瘤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20年12月31例成人椎管内畸胎瘤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肿瘤长径1~3.8 cm,平均2.2 cm。临床症状包括腰背痛21例,下肢及鞍区感觉障碍(麻木)10例,下肢力弱14例,大小便功能障碍15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内膜和肿瘤实体,于硬膜囊末端切断终丝。结果肿瘤9例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肿瘤内膜27例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手术时间110~155 min,平均127 min。术后病理均为成熟囊性畸胎瘤。术后无感染,无死亡。新发神经功能障碍6例,包括节段性感觉减退3例(3个月恢复正常),排尿困难5例(6个月恢复正常);其余25例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术后随访5~36个月,中位数24个月。1例内膜次全切除者术后1年畸胎瘤复发再次手术,其他30例未见复发,未见再拴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显著降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JOA括约肌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椎管内畸胎瘤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时,需要尽可能切除畸胎瘤内膜,降低复发概率,松解粘连并于硬膜囊末端切断终丝,缓解神经受压和牵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脊髓拴系综合征 椎管内肿瘤 稳定性 电生理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