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滴眼剂的眼表毒性 被引量:69
1
作者 晏晓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7-389,共3页
滥用滴眼剂所致的眼表毒性常被忽视。其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易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眼表疾病相混淆。不同滴眼剂所致眼表毒性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眼科医师应关注滴眼剂对眼表的毒性作用,并预防和治疗滴眼剂对眼表的毒性损害。
关键词 滴眼剂 预防和治疗 非特异性 临床表现 眼表疾病 发病机制 毒性作用 眼科医师 毒性损害
原文传递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3
2
作者 李美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4-408,T002,共6页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onperforatingtrabecularsurgery ,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0例 (2 8只眼 )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眼内反应和滤过...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onperforatingtrabecularsurgery ,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0例 (2 8只眼 )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眼内反应和滤过泡 ,并做前房角镜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术后随访 4 5~ 18 0个月 ,平均 (9 2± 3 4 )个月。术前平均眼压 (2 8 1± 10 2 )mmHg(1mmHg =0 133kPa) ,术后 (17 5± 4 1)mmHg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5 776 ,P <0 0 0 1)。术前平均用药 (2 0 4± 0 74)种 ,术后 (0 71± 0 71)种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8 10 3,P <0 0 0 1)。随访期间眼压≤ 2 1mmHg者 2 7只眼 (96 4 %) ,其中 12只眼 (4 2 8%)不用抗青光眼药物 ,15只眼 (5 3 6 %)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下降≥ 10mmHg者 13只眼 (4 6 4 %) ,其中不加药者 6只眼。术后 14只眼无任何眼内反应 ;10只眼有轻微房水闪光 ,2~ 6d消失 ;4只眼有少量前房积血 ,3~ 7d消失。术后 2 8只眼均形成显著弥散滤过泡 ;随访期间 ,19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 ;9只眼于术后 1 5~ 3 0个月功能性滤过泡消失。 5只眼于术中发现小梁网处有小穿孔 ,但无虹膜膨出 ,术后经前房角镜检查可见 3只眼有小穿孔 ;另 4只眼术中未见小穿孔 ,但前房角镜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透明质酸钠生物胶 NPTS
原文传递
全国0~6岁儿童视力残疾抽样调查 被引量:35
3
作者 傅培 杨柳 +1 位作者 薄绍晔 纳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545-1548,共4页
目的 探讨我国儿童视力残疾的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2 0 0 1年对全国0~ 6岁儿童进行低视力和盲的抽样调查。在全国抽取 6个省 (市 ) 0~ 6岁儿童共 6 0 2 4人 ,由专业医生检查视力 ,筛查并进行诊断。结果 在抽查儿童中 ,... 目的 探讨我国儿童视力残疾的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2 0 0 1年对全国0~ 6岁儿童进行低视力和盲的抽样调查。在全国抽取 6个省 (市 ) 0~ 6岁儿童共 6 0 2 4人 ,由专业医生检查视力 ,筛查并进行诊断。结果 在抽查儿童中 ,视力残疾 6 4人 ,总患病率 1 1‰。其中盲童 2 0人 ,患病率 0 33‰ ,低视力 4 4人 ,患病率 0 73‰。视力残疾主要原因为弱视 2 1例 ,占 32 8% ,其次是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 10例 ,占 15 6 % ,先天性白内障 9例 ,占 14 1%。结论 我国 0~ 6岁儿童视力残疾总患病率 1 1‰ ,其中盲的患病率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视力残疾以低视力占多数 ,致病原因中 ,弱视为首位 ,而弱视、白内障等大多可以通过早期治疗脱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残疾 患病率 儿童 低视力 弱视 诊断 视神经病变 中国 首位 盲童
原文传递
解读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2017年干眼专家共识中的干眼流行病学 被引量:36
4
作者 晏晓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6-228,共3页
2017年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Tear Film&Ocular Surface Society,TFOS)发表了最新版干眼专家共识(Dry Eye WorkshopⅡ,DEWSⅡ),其中,有关干眼流行病学的内容对近十年来干眼的患病率、发病率、危险因素、自然病程、致残率和调查问卷进... 2017年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Tear Film&Ocular Surface Society,TFOS)发表了最新版干眼专家共识(Dry Eye WorkshopⅡ,DEWSⅡ),其中,有关干眼流行病学的内容对近十年来干眼的患病率、发病率、危险因素、自然病程、致残率和调查问卷进行了全面综述[1]。相比较2007年的DEWSⅠ,该共识中干眼流行病学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但仍然有许多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干眼 专家 协会 眼表 泪膜 国际 解读
下载PDF
第三届国际青光眼会议及21世纪青光眼会议概况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美玉 蒋幼芹 王宁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神经保护 药物治疗 眼科手术 学术会议
原文传递
针拨联合5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6
作者 任泽钦 乔荣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观察针拨联合5氟尿嘧啶(5FU)注射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中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处理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对34例(40只眼)青光眼患者术后2~8周内滤过功能不良滤过泡行针拨联合5FU结膜下注射,其中14只眼经过重复针拨联合5FU注射,针拨... 目的观察针拨联合5氟尿嘧啶(5FU)注射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中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处理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对34例(40只眼)青光眼患者术后2~8周内滤过功能不良滤过泡行针拨联合5FU结膜下注射,其中14只眼经过重复针拨联合5FU注射,针拨后随访3个月。结果40只眼术后退败滤过泡和早期失败滤过泡类型:低平限局肥厚充血型23只眼、包囊型13只眼、袋状下垂充血型4只眼。针拨后滤过泡外观形态:轻度膨隆弥散型26只眼、多腔或薄壁型9只眼、限局肥厚型或无滤过泡5只眼。针拨前患者的眼压为(23.6±2.1)mmHg(1mmHg=0.133kPa),针拨后即刻为(13.7±5.4)mmHg,随访结束时,具有功能滤过泡眼的眼压为(16.3±2.9)mmHg;与针拨前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败滤过泡眼经多次用药,眼压控制在(19.6±2.6)mmHg。针拨后滤过泡3个月的生存率为(87.51±5.23)%(生存率±标准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光眼类型、内眼手术史及患者年龄对针拨效果无影响,手术后间隔时间较长者针拨效果较差(P=0.046),但中效水平时间t=5.9(周)。针拨术中结膜下出血6只眼,术后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针拨联合5FU注射对小梁切除术后退败滤过泡和早期失败滤过泡是一有效、安全及简便的处理方法,具有危险因素的滤过泡多需重复针拨和5FU注射,手术后间隔时间长者效果差,6周时成功的可能性接近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科手术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氟尿嘧啶 功能不良滤过泡
原文传递
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7
作者 荣蓓 涂平 +3 位作者 汤韵 刘瑞星 宋文静 晏晓明 《中华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75-681,共7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短期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双眼对照临床研究。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门诊2016年1至3月的连续双眼MGD患者46例,最终纳入44例,平均年龄(46.27±16.94)...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短期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双眼对照临床研究。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门诊2016年1至3月的连续双眼MGD患者46例,最终纳入44例,平均年龄(46.27±16.94)岁;男性12例,女性32例。按随机数字表选取受试者治疗眼别,治疗眼眼睑接受能量为14~16J/cm^2的IPL治疗,对照眼接受能量为OJ/cm^2的安慰治疗,IPL治疗后对双眼进行睑板腺按摩。每隔4周重复治疗1次,共3次。在治疗前基线、每次IPL治疗后通过睑板腺评估、SPEED症状问卷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红外线睑板腺照相观察治疗的有效性,通过测量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及眼底照相观察其安全性。使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治疗眼和对照眼间及各随访问的治疗评价指标的差异。将Snellen表视力转换为LogMAR视力后,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BCVA的差异。结果治疗眼上下睑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及泪膜破裂时间随治疗次数的增加均逐步提高(P〈0.05),而对照眼无此改变。其中治疗眼上睑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在第一次治疗后较基线增加值为1.00(0.00,3.75)分,高于对照眼0.00(0.00,0.00)分(Z=-2.999,P=0.003)。治疗眼下睑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在第二次治疗后较基线增加值为2(-0.75,4.75)分,高于对照眼0.00(-1.75,0.75)分,Z=-2.999,P=0.007。治疗眼泪膜破裂时间在第二次治疗后较基线增加(1.45±2.82)s,高于对照眼的(0.66±2.47)s,Z=-2.036,P=0.042。双眼SPEED问卷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在治疗后均降低,但同一随访点两组间评分变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PL治疗后无视力下降、眼压升高、眼内炎性反应等相关并发症。结论IPL联合睑板腺按摩可提高MGD患者的睑板腺分泌功能、稳定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疾病 强脉冲光治疗 睑板腺 按摩 有效性研究
原文传递
非穿透小梁手术(NPTS)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宁利 范志刚 李美玉 《眼科》 CAS 2001年第4期196-200,共5页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非穿透小梁手术 (non penetratingtrabecularsurgery ,NPTS)的命名和基本特点 ,然后比较系统地回顾了这一手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总结了目前达到的临床水平和相关研究的进展状况 。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外科学 治疗
原文传递
强脉冲光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干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宋文静 晏晓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强脉冲光是指高输出功率氙灯产生的宽谱非相关光。自1994年第一代强脉冲光技术推出后,该技术迅速发展,推广至皮肤科多个领域。2004年优化脉冲技术被推出后,强脉冲光更是在全世界美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02年Toyos发现经过强脉冲光... 强脉冲光是指高输出功率氙灯产生的宽谱非相关光。自1994年第一代强脉冲光技术推出后,该技术迅速发展,推广至皮肤科多个领域。2004年优化脉冲技术被推出后,强脉冲光更是在全世界美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02年Toyos发现经过强脉冲光治疗后的酒糟鼻患者的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干眼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开始将强脉冲光应用于眼科领域。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强脉冲光可以明显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干眼患者的眼部症状及体征。但相关研究较少,且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仍需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阐述了强脉冲光的临床应用历程、一般作用原理以及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及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相关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 眼睑疾病 干眼综合征 强脉冲光疗法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及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0
作者 才瑜 Zena LIM +4 位作者 Boon Ang LIM Francis OEN 晏晓明 李美玉 Steve SEAH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及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及术中应用5Fu治疗的71例(71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及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及术中应用5Fu治疗的71例(71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除外随访时间<6个月的患者。结果术后患者平均眼压和平均用药种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5年的患者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完全成功率1、3及5年分别为842%、627%及553%。在手术完全成功的条件下,POAG与PACG(P=0281)、同一切口与不同切口(P=0487)手术疗效比较(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OAG与PACG术后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术后较术前平均视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与术前平均视野缺损(MD)值(P=055)和模式标准差(PSD)值(P=0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患者术后视野保持稳定。术后4d发生眼内炎1例,术后晚期由于脉络膜渗漏和伤口漏引起低眼压2例。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及术中应用5Fu治疗POAG和PACG的成功率高,手术安全,长期观察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术中 5-氟尿嘧啶 治疗 青光眼 白内障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的低钙培养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其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才瑜 吴静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9-262,T003,共5页
目的 探讨如何获取较纯的人角膜上皮干细胞 ,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人角膜缘上皮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为干细胞的移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低钙培养法对人角膜缘组织行体外培养 ,将培养的细胞行AE5免... 目的 探讨如何获取较纯的人角膜上皮干细胞 ,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人角膜缘上皮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为干细胞的移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低钙培养法对人角膜缘组织行体外培养 ,将培养的细胞行AE5免疫荧光染色 ,观察培养细胞的分化状态 ,并将其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bFGF中 ,通过数码照相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检测角膜干细胞的增殖。结果 体外培养的细胞以角膜上皮干细胞为主 ;不同浓度的bFGF(1~ 10 0ng/ml)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的增殖 (P <0 0 0 1) ,而各实验组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将无钙培养液与低钙培养基结合 ,可获得较纯的、未分化的角膜干细胞 ;bFGF对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的增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适用于定量检测呈膜状生长的上皮细胞增殖 ,是一种新颖、实用、准确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上皮干细胞 细胞培养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激光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眼角膜缘和中央角膜的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荣蓓 晏晓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眼角膜缘和中央角膜的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5名正常人的28只眼接受常规裂隙灯显微镜和检眼镜检查后,作为正常健康眼入选本研究。使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其上、下方角膜缘和角膜中央... 目的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眼角膜缘和中央角膜的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5名正常人的28只眼接受常规裂隙灯显微镜和检眼镜检查后,作为正常健康眼入选本研究。使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其上、下方角膜缘和角膜中央区进行检查,各层角膜图像均被记录,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对细胞密度进行计数并分析。结果所获角膜缘和角膜中央各层平面图像(x,y轴)及纵向断层图像(z轴)均非常清晰,同时获取动态录像。上、下方角膜缘均呈现Vogt栅栏状结构,并动态观察到血细胞在血管内的流动。表层上皮细胞排列非常疏松,边界明亮,胞体发暗,上方和下方角膜缘表层上皮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812±297)个/mm2和(785±263)个/mm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下可见明亮的Langerhans细胞,形态不规则,呈树枝状,上方和下方角膜缘Langerhans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288±102)个/mm2和(254±127)/mm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中央表层上皮细胞排列疏松,边界发亮,胞体发暗,细胞平均密度为(1098±315)个/mm2,多于上方和下方角膜缘(P<0.05)。基底上皮细胞排列紧密。上皮下和前基质层可见反光强烈的神经纤维丛,旁边偶见明亮的Langerhans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密度难以计算。浅层的神经纤维细小、弯曲度大、多小分支,深层的神经纤维粗大、弯曲度小、少见分支。基质层暗背景下散在分布细长的基质细胞,边缘欠清,细胞核明亮呈纺锤形。内皮细胞为排列整齐的六边形细胞,胞体发亮,边界发暗。角膜中央全层、基质层、上皮层厚度分别为(543.0±62.9)、(462·0±69.5)、(59.9±11.2)μm。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不仅可以对角膜进行无创的、实时的、活体的检查,而且与传统的光学共焦显微镜相比,具有高清晰度、确切的深度定位、时间动态观察、纵向断层扫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角膜 显微镜检查 共焦
原文传递
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0
13
作者 才瑜 李美玉 +1 位作者 沈亚云 刘丽娜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33-736,共4页
目的 评价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 (33只眼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首次行小梁切开术的远期疗效。手术成功的判定标准 :不用或仅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 ,眼压≤ 2 1mmHg(1mmHg =0 133kPa... 目的 评价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 (33只眼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首次行小梁切开术的远期疗效。手术成功的判定标准 :不用或仅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 ,眼压≤ 2 1mmHg(1mmHg =0 133kPa) ,且角膜清亮 ,角膜横径和杯 /盘比值减小或未进展者。结果 患者随访时间均在 1年以上 ,平均随访 (5 4 2± 33 2 )个月 ,随访 3年以上者占 72 7%。术后平均眼压 (16 1± 6 2 )mmHg ,较术前眼压 (2 9 9± 11 7)mmHg明显降低(P <0 0 0 1) ;术后平均角膜横径 (12 9± 1 0 )mm较术前 (13 7± 1 4 )mm明显减少 (P =0 0 0 2 ) ,手术前后平均杯 /盘比值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14 8)。手术成功者其杯 /盘比值明显减小 (术前 0 7± 0 2 ,术后 0 6± 0 3,P =0 0 0 7)。根据上述手术成功标准 ,手术成功率 1、3、5年分别为 97 0 %、93 2 %及74 5 % (Kaplan Meier生存分析 )。接受 1次手术者 2 0只眼 ,手术成功率为 70 0 % ;接受 2次以上手术者 13只眼 (39 6 % ) ,再手术成功率为 6 9 2 %。矫正视力≥ 0 4者占 4 1 6 % ,0 1~ 0 3者占 2 9 2 % ,<0 1者占 2 9 2 %。杯 /盘比值 >0 8者是造成低视力的危险因素 (线性回归分析 ,P =0 0 13)。本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小梁切开术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 远期疗效 手术成功率 并发症 术后 结论 比值 中华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术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晏晓明 李海丽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81-783,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术中技术参数和患者眼解剖因素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评价 42例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患者 ,测量眼解剖因素眼轴长、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核分级 ,术中记录超声乳化能量及时间 ,并于术前、术后 3个月、 ...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术中技术参数和患者眼解剖因素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评价 42例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患者 ,测量眼解剖因素眼轴长、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核分级 ,术中记录超声乳化能量及时间 ,并于术前、术后 3个月、 6个月测量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 3个月、 6个月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平均损失率分别为 10 1%、 12 6% ;并发现对超声乳化术后 3个月和 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影响最强的因素均是核分级 ,其次为超声乳化时间 ,即核分级越高或超声乳化时间越长 ,角膜内皮细胞损失越多。浅前房也可能与 3个月时角膜内皮损伤有关 (P =0 0 5 6)。结论 :核分级高及超声乳化时间长是角膜内皮损伤的最危险因素 ,因此提高手术技巧 ,将会缩短超声乳化时间 ,降低角膜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角膜内皮细胞变化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影响因素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OCT前节模块测量的上下泪河数值与干眼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吴元 吴海龙 +1 位作者 李海丽 晏晓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1-545,共5页
背景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节模块可实现对泪河进行直接和精确的检测. 目的 用OCT前节模块对上下泪河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2010年9-10月... 背景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节模块可实现对泪河进行直接和精确的检测. 目的 用OCT前节模块对上下泪河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2010年9-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符合眼表疾病指数问卷(OSDI)评分>20分的干眼患者36例,使用OCT前节模块测量平视状态时上下泪河的高度(U/LTMH,μm)、深度(U/LTMD,μm)和泪三角面积(U/LMA,mm2);对患者行泪膜干涉成像仪、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Fl)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Schirmer Ⅰ试验(SⅠt)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评估OCT前节模块测量的泪河参数与患者干眼相关症状体征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UTMH为(232±56) μm,平均UTMD(156±53)μm,平均UMA为(0.021±0.008) mm2,LTMH平均为(222±72) μm,平均LTMD为(163±65) μm,平均LMA为(0.020±0.006) mm2,测量的上下泪河高度、深度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目河高度:t=0.530,P>0.05;泪河深度:t=0.650,P>0.05;泪河高度:t=1.010,P>0.05).泪河各参数与OSDI评分、泪膜干涉分析成像仪分析结果间无明显相关性;UTMH、UTMD、UMA与BUT均呈正相关(r=0.46,P=0.01;r=0.40,P=0.02;r=0.43,P=0.01);LTMH、LTMD、LMA与BUT均呈正相关(r=0.61,P=0.00;r=0.64,P=0.00;r=0.64,P=0.00),与SⅠt结果均呈正相关(r=0.54,P=0.02;r=0.46,P=0.01;r=0.55,P=0.01),而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呈负相关(r=-0.37,P=0.04;r=-0.37,P=0.04;r=-0.41,P=0.05),与结膜染色评分亦均呈负相关(r=-0.56,P=0.01;r=-0.37,P=0.04;r=-0.47,P=0.00).结论 OCT前节模块可用于对上下泪河进行客观和非侵入性测量,其测量结果与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和SⅠt结果均有相关性,可作为干眼诊断的有效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 前节模块 泪河 干眼
下载PDF
基于CorvisST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元 李晓丽 +2 位作者 晏晓明 荣蓓 李海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对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基于Corvis ST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10—12月于北京...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对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基于Corvis ST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10—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17例24眼作为圆锥角膜组,同期招募正常志愿者40人40眼为正常对照组。应用Corvis ST测量2个组人群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圆锥角膜的诊断效率及其特异度与敏感度;将各参数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圆锥角膜的诊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除第一次压平速度(Vin)、第二次压平时间(A2T)和最大压陷时间(HCT)这3个参数外,圆锥角膜组最大压陷深度(HCDA)、第二次压平速度(Vout)、两峰间距(P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第一次压平时间(A1T)、第一次压平长度(A1L)、第二次压平长度(A2L)、最大压陷时角膜曲率半径(HC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多种生物力学参数均对圆锥角膜具有诊断意义,其中,HCR的诊断效率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27,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82.5%;HCR(OR=0.205)和中央角膜厚度(CCT)(OR=0.970)2个参数作为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建立圆锥角膜诊断的预测模型如下:Logistic(P)=23.47-1.59×HCR-0.30×CCT,该模型可进一步提高圆锥角膜诊断的敏感性(达到95.8%)和特异性(达到95.0%)。结论Corvis ST可有效测量角膜生物力学特性。HCR等多种参数对圆锥角膜具有诊断意义,可考虑作为诊断/筛查圆锥角膜的辅助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圆锥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傅培 刘丽娜 +2 位作者 李美玉 袁幽 崔永日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80-483,W002,共5页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open angleglaucoma ,POAG)的早期诊断依据。方法  (1)将存档的 2 1例 (40只眼 )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资料 (A组 )与随机抽取的2 1例 (40只眼 )中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的资料 (B组 )及...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open angleglaucoma ,POAG)的早期诊断依据。方法  (1)将存档的 2 1例 (40只眼 )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资料 (A组 )与随机抽取的2 1例 (40只眼 )中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的资料 (B组 )及 2 1例 (42只眼 )低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的资料 (C组 )进行对照 ,比较初次就诊时 3组患者间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retinalnervefibrelayerdefect,RNFLD)、最高眼压值及最佳矫正视力等指标的差异 ;(2 )观察A组患者的三维眼底照片 ,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1)初诊时 ,A组患者中、重度视野缺损和RNFLD的比例明显高于B、C组 ,矫正视力低于B、C组 ;(2 )高度近视患者视乳头、视网膜的特异性变化及视乳头周围病变等 ,直接干扰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3)散瞳检查或立体眼底拍片是提高青光眼检出率的重要手段。结论 认识高度近视本身及合并POAG时的临床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临床分析 合并症 诊断
原文传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炎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文博 聂红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5-479,共5页
DR是引起视觉损害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炎症与DR研究的进展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
原文传递
炎症在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栗怡然 朱瑞琳 杨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94,共5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是造成患者视力下降及致盲的常见原因。研究表明,炎症机制在黄斑水肿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后,局部损伤激活固有免疫活性细胞,合成和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炎症反应,导致黄斑水... 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是造成患者视力下降及致盲的常见原因。研究表明,炎症机制在黄斑水肿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后,局部损伤激活固有免疫活性细胞,合成和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炎症反应,导致黄斑水肿发生。本文就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可能的炎症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针对炎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炎症
下载PDF
苯扎氯胺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骏 晏晓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4-817,共4页
目的观察滴眼液中最常用的防腐剂-苯扎氯胺(BAC)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建立人角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不同质量浓度的BAC(0.1%、0.01%、0.001%、0.0001%)与细胞共同孵育,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2、6、24、48... 目的观察滴眼液中最常用的防腐剂-苯扎氯胺(BAC)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建立人角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不同质量浓度的BAC(0.1%、0.01%、0.001%、0.0001%)与细胞共同孵育,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2、6、24、48h。评估细胞毒性的方法:MTT分析,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0.1%BAC导致细胞立即死亡,MTT值在暴露时间为10min时显著下降(P<0.01),30min降至最低(P<0.01);光镜下细胞迅速脱壁。0.01%BAC在24h内导致细胞缓慢死亡,MTT值逐渐下降;扫描电镜示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为表面微绒毛脱落,细胞膜破损;0.001%~0.0001%BAC对细胞的损害出现在24h后。结论BAC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具有明确的毒性作用,即使在滴眼液中含有的常规质量浓度(0.01%)及低于常规质量浓度下仍可出现。部分临床长期使用含有BAC滴眼液患者可出现眼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氯胺 人角膜上皮 细胞培养 细胞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