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178
1
作者 谢宇 胡婧炜 张春泥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共32页
为了让研究者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有更多了解,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其背景和特色。在设计理念上,CFPS以个人和家庭为研究主体,以多层次问卷和跟踪性调查为研究视角,充分考虑了社会现象的异质性、复杂性和时间性;在调查实施上,CFPS采... 为了让研究者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有更多了解,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其背景和特色。在设计理念上,CFPS以个人和家庭为研究主体,以多层次问卷和跟踪性调查为研究视角,充分考虑了社会现象的异质性、复杂性和时间性;在调查实施上,CFPS采用城乡一体的多阶段、内隐分层和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借助先进的调查技术提高访问质量,设计了兼顾研究需要和可操作性的追访原则;在问卷内容上,CFPS不仅涵盖内容广,而且在整合城乡问卷,收集家庭关系、人口流动、事件史、认知能力和少儿发展等相关数据上也均有长处;在数据上,本文以经济不平等、婚姻变迁、认知能力三个方面的数据研究为例,展示了CFPS的追踪设计和特色内容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社会调查 CFPS
下载PDF
走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讨论的误区 被引量:140
2
作者 谢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3,242,共13页
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虽然持续已久,但至今仍未产生共识。本文试图从议题本土化、应用本土化和范式本土化三个角度说明社会学本土化是个伪问题。从议题上来看,中国社会学的研究议题已经相当地本土化,而且不必为突出本土化特征而束缚... 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虽然持续已久,但至今仍未产生共识。本文试图从议题本土化、应用本土化和范式本土化三个角度说明社会学本土化是个伪问题。从议题上来看,中国社会学的研究议题已经相当地本土化,而且不必为突出本土化特征而束缚研究。从应用上来看,一些应用西方理论或方法的中国研究本土契合性不足,其原因在于研究者本身缺乏对社会学的认识和对如何做好研究的理解。若在秉承社会学研究规范性的同时能够将社会学本身的情境性带入其中,中国社会学必然能够保持其学术的独立性和原创力。从范式上来看,学术的贡献和原创性应该由学术同行来评价,中国的社会学家所发展出的理论和方法应该对这个学科的主流领域具有影响力,应该有助于整个社会学学科的知识积累,而不只是对中国社会学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中国社会学 社会学发展 学术范式 中国特色
原文传递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劳动力替代效应——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24
3
作者 陈秋霖 许多 周羿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0-42,126,127,共15页
文章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二阶段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通过研究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人工智能应用及人工智能应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考察在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对劳动力是否存在替代效应和存在怎样的替代效应。研究结果... 文章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二阶段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通过研究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人工智能应用及人工智能应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考察在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对劳动力是否存在替代效应和存在怎样的替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短缺会促使一个经济体更多地应用智能化生产,人口老龄化是人工智能发展的诱因;智能化生产对当地生产总值有正向影响,有助于抵偿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经济增长放缓,人工智能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工具。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属于"诱导式创新",与劳动力之间是替代关系,而且是"补位式替代",不是"挤出式替代"。如果维护好这些特征,人工智能将在未来老龄化大背景下为中国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人工智能 智能化生产 替代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的第二次人口转变 被引量:100
4
作者 於嘉 谢宇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6,共14页
近20年来,第二次人口转变是用于解释全球范围内家庭领域发生新变化的最主要的理论框架。文章通过分析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我国第二次人口转变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初婚年龄、同居率、离婚率... 近20年来,第二次人口转变是用于解释全球范围内家庭领域发生新变化的最主要的理论框架。文章通过分析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我国第二次人口转变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初婚年龄、同居率、离婚率以及生育方面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第二次人口转变在我国的发展与西方有着不同的轨迹,不同方面的家庭行为的变化程度差异较大。结婚与同居这些更为个体化的家庭行为经历了较为剧烈的变化,男性与女性不断推迟进入初婚的时间,同居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养育子女方面,婚外生育与已婚不育仍然非常少见。离婚率虽然有所上升,但整体还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文章提出,对我国家庭领域变化的理解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独特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人口转变 出生队列 家庭
原文传递
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对青年劳动收入回报的影响 被引量:95
5
作者 黄国英 谢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64,97,共10页
本文探索了认知能力差异对收入的影响机制,比较了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在决定收入上的作用大小。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年两轮调查数据,检验了认知能力在解释收入上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以字词、数学、记忆和数字推理... 本文探索了认知能力差异对收入的影响机制,比较了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在决定收入上的作用大小。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年两轮调查数据,检验了认知能力在解释收入上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以字词、数学、记忆和数字推理测验等方式测量到的认知能力对劳动力的工资性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绝大部分作用是通过教育来影响的,在控制教育之后,认知能力对收入存在微弱但显著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对受访者的非认知能力打分作为非认知能力的测量指标,纳入工资决定方程后,发现非认知能力能够显著解释劳动者的收入差异,并且这种解释能力独立于认知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收入回报 访员观察
下载PDF
生育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77
6
作者 穆峥 谢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147,244,共24页
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中国1988年以来实行二胎生育政策这一背景,以第一个孩子的性别作为生育水平的工具变量估计了生育水平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因果性影响。结果显示,更多的孩子会使父亲对事业和未来都更有信心... 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中国1988年以来实行二胎生育政策这一背景,以第一个孩子的性别作为生育水平的工具变量估计了生育水平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因果性影响。结果显示,更多的孩子会使父亲对事业和未来都更有信心,而母亲则会更加快乐、对生活更满意、对未来更有信心且对自身社交能力评价更高。这种生育效应的性别分布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残存的家庭内部分工传统。同时,从生育作为个人基本权利的角度来看,得以生育二胎的个人比只能生育一胎的个人享受了更多的自由,这可能是他们拥有更强的主观幸福感的另一原因。这意味着随着我国逐步放开二胎政策,父母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效应 主观幸福感 性别差异 二胎政策 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社会变迁与初婚影响因素的变化 被引量:57
7
作者 於嘉 谢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242,共25页
通过分析2003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我国城镇居民初婚影响因素近几十年来的变化。通过世代比较,本文发现,随着我国消费模式的变化,男性经济条件对初婚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加。此外,国企改革使得体制内男性与女性职工在... 通过分析2003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我国城镇居民初婚影响因素近几十年来的变化。通过世代比较,本文发现,随着我国消费模式的变化,男性经济条件对初婚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加。此外,国企改革使得体制内男性与女性职工在婚姻市场的优势逐渐下降。通过将个人层面信息与市级住房价格数据的匹配,本研究进一步发现房价的上升对我国城镇男女进入婚姻的影响通过教育这一中介机制而产生作用,个人教育对初婚的影响随着不同地区间房价的差异而显现出不同的效应。在房价较高的地区,较高的教育会增加进入婚姻的概率,而在房价较低的地区,教育主要起到推迟进入婚姻的作用。总的来说,本文的结果表明了初婚影响因素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初婚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关于视觉思维问题 被引量:38
8
作者 傅世侠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2-67,共6页
作者认为,视觉思维及其概念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视觉思维概念与传统哲学或一般心理学的观念不符;另一方面,视觉思维却与思维的创造性密切关联。本文从对视觉思维的最初探索,视觉思维概念的明确提出和界定,... 作者认为,视觉思维及其概念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视觉思维概念与传统哲学或一般心理学的观念不符;另一方面,视觉思维却与思维的创造性密切关联。本文从对视觉思维的最初探索,视觉思维概念的明确提出和界定,以及视觉思维的创造性和视觉思维概念的认识论意义等方面,提出问题,回顾历史,并作了初步探讨。同时提出了作者关于视觉思维创新功能的具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思维 视知觉 视觉意象 创造性思维
原文传递
创新系统研究述评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立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国家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 R&D 创新研究 创新模型 技术创新 组织创新
下载PDF
从大学到精英大学:高等教育扩张下的异质性收入回报与社会归类机制 被引量:37
10
作者 周扬 谢宇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8,共13页
自20世纪末,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扩张,高等教育从精英主义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扩张过程重塑了普通大学和精英大学的相对机会结构,从而影响了高等教育机制对社会分层的作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 自20世纪末,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扩张,高等教育从精英主义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扩张过程重塑了普通大学和精英大学的相对机会结构,从而影响了高等教育机制对社会分层的作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的异质性收入回报及其归类机制发现,扩张前的精英主义阶段,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的收入回报无显著差别,都显著高于高中教育,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会获得更高收益,表现为"门槛式"回报;而扩张后的大众化教育阶段,重点大学的收入回报显著高于非重点大学,但非重点大学与高中教育的收入回报无显著差异,此时高等教育内部分流带来的回报差异大于大学与高中两阶段之间的差异,表现为"精英维持式"回报。这种异质性收入回报表明,高等教育机会扩张带来了从大学到精英大学教育的社会归类逻辑的显著变化,进一步塑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机会扩张 精英/重点大学 异质性回报 归类
原文传递
二元分割体制下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流动及其收入效应 被引量:37
11
作者 周扬 谢宇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6-209,共24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两期数据(CFPS2010、2012)和动态研究视角,本文系统分析和讨论了当今体制二元分割下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流动的发生机制及其经济后果,提出体制分割成为影响劳动力市场机会结构和经济后果不平等的...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两期数据(CFPS2010、2012)和动态研究视角,本文系统分析和讨论了当今体制二元分割下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流动的发生机制及其经济后果,提出体制分割成为影响劳动力市场机会结构和经济后果不平等的重要集体性中介因素。体制对工作流动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体制的稳定性效应,即为其成员提供内部庇护,从而降低体制内工作流动率;体制的收入效应,即与体制外流动相比,体制内工作流动会导致更高的收入增长;体制的壁垒效应,即体制阻止和排斥体制外的劳动力发生跨体制流动,从而影响工作流动的方向。经过使用倾向值匹配、IPTW等统计技术控制样本选择性后,分析结果显示,体制分割的这三方面效应均呈显著影响,且结果稳健。本文将体制分割与工作流动过程相结合,探讨体制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动态作用,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分层与流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分割 工作流动 收入效应 实证策略
下载PDF
“深绿色”思想的理论构成及其未来含义 被引量:19
12
作者 叶闯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4,共6页
“深绿色”思想的理论构成及其未来含义叶闯1“深绿色”与“浅绿色”的基本对立广义的绿色运动是一个包含甚广的概念。一般说在这个概念下可以包含环境保护运动,反核运动,反战运动,女权主义运动等等。从历史上说,它起源于资源保护... “深绿色”思想的理论构成及其未来含义叶闯1“深绿色”与“浅绿色”的基本对立广义的绿色运动是一个包含甚广的概念。一般说在这个概念下可以包含环境保护运动,反核运动,反战运动,女权主义运动等等。从历史上说,它起源于资源保护运动以及和平运动,在本世纪七十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 理论构成
下载PDF
中国城市家庭财富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靳永爱 谢宇 《劳动经济研究》 2015年第5期3-27,共25页
本研究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政治因素和市场因素在中国城市家庭财产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两大因素都显著影响了中国家庭财产的积累;政治资本对住房资产的影响更大,而市场因素则对非住房资产(包括金融资产... 本研究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政治因素和市场因素在中国城市家庭财产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两大因素都显著影响了中国家庭财产的积累;政治资本对住房资产的影响更大,而市场因素则对非住房资产(包括金融资产、耐用消费品、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影响更大;政治资本对财产的影响大于对收入的影响。文章提出三个可能的解释:一是拥有政治资本的家庭从住房私有化改革中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二是拥有政治资本的家庭由于体制内的福利使得家庭实际支出更低,财产积累更多;三是拥有政治资本的家庭更可能进行有效的投资,从而使得家庭储蓄更容易转变为家庭财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财富 政治资本 市场因素 家庭收入
原文传递
国外创造力研究述评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晓玲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9-163,168,共6页
1950年至今,国外创造力研究是沿着创造性人格特征、创造性认知过程、创造力激发和创造力社会心理学四条脉络发展的。它们取得的进展分别体现在动机、情感与气质,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开发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每一进展又为进一步的探索开... 1950年至今,国外创造力研究是沿着创造性人格特征、创造性认知过程、创造力激发和创造力社会心理学四条脉络发展的。它们取得的进展分别体现在动机、情感与气质,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开发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每一进展又为进一步的探索开拓了巨大空间。同时,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方法论隔绝、理论间的冲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人格特征 认知过程 创造力激发 创造力社会心理学
下载PDF
当代中国婚姻的形成与解体:趋势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19
15
作者 於嘉 赵晓航 谢宇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8,共16页
中国家庭近年来经历了迅速的变迁,尤其体现在婚姻的形成与解体上。利用人口普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居民婚姻行为的变化趋势,并阐明不同测量指标的适用性与局限性。此外,将中国居民的婚姻行为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 中国家庭近年来经历了迅速的变迁,尤其体现在婚姻的形成与解体上。利用人口普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居民婚姻行为的变化趋势,并阐明不同测量指标的适用性与局限性。此外,将中国居民的婚姻行为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居民的初婚年龄与不婚率都有所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人们仍较早、较普遍进入婚姻。通过分析成因及与国际比较,认为中国居民将持续推迟初婚年龄,不婚也将更为普遍。中国粗离婚率在近年来不断攀升,但队列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居民的离婚风险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很低。在传统养育观念占主导的情况下,中国居民在短期内仍将维持较高的婚姻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婚 离婚 平均初婚年龄 队列分析
原文传递
可续发展与科学技术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孙小礼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共9页
可续发展与科学技术孙小礼可持续发展或可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 ̄[1]是一种新的关于发展的战略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 可续发展与科学技术孙小礼可持续发展或可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 ̄[1]是一种新的关于发展的战略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 ̄[2]中对可续发展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技 发展经济学
下载PDF
方法的变迁和科学发展的新方向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华杰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20-28,共9页
关键词 第二种科学 哲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 还原论方法 现代主义 思辨哲学 近代科学 性科学 科学发展 整体论
原文传递
科学咨询与国家最高决策——美国总统科学咨询机制的产生和发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樊春良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67,共9页
为国家最高层决策服务的科学咨询是当今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美国总统科学顾问机制是这方面的范例,对促进中国科学咨询对决策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美国总统科学咨询机制的制度基础和历史发展做一探讨,... 为国家最高层决策服务的科学咨询是当今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美国总统科学顾问机制是这方面的范例,对促进中国科学咨询对决策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美国总统科学咨询机制的制度基础和历史发展做一探讨,并概括总结这一机制的特点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国家高层决策 科学咨询 美国总统顾问
下载PDF
科学史:走向新的综合 被引量:13
19
作者 袁江洋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55,共4页
科学史家们是否需要通过一场新的综合穿越内史与外史之间、思想史与社会史之间的种种壁垒,突破现行科学观与科学史观的限制,有意识地为二十一世纪科学史研究开拓出新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出此一问题是本文之宗旨。作者还从(广义的)... 科学史家们是否需要通过一场新的综合穿越内史与外史之间、思想史与社会史之间的种种壁垒,突破现行科学观与科学史观的限制,有意识地为二十一世纪科学史研究开拓出新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出此一问题是本文之宗旨。作者还从(广义的)科学编史学(包括科学史史、科学史哲学与狭义的科学编史学)角度就此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希藉此敦促同仁更多地关注此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科学编史学 科学共同体
下载PDF
入学年龄限制真的造成了“七八月陷阱”吗?--兼评刘德寰、李雪莲《“七八月”的孩子们》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春泥 谢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77,共24页
西方研究发现,出生月在入学年龄截止日期以前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不及出生月在截止日期以后的学生,并将这一"截止日期现象"归因于入学年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刘德寰、李雪莲的研究《"七八月"的孩子们》也试图在中国... 西方研究发现,出生月在入学年龄截止日期以前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不及出生月在截止日期以后的学生,并将这一"截止日期现象"归因于入学年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刘德寰、李雪莲的研究《"七八月"的孩子们》也试图在中国展示这一现象,本文则对此提出质疑。利用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2年儿童情况抽样调查,本文检验了截止日期现象能否持续到成年期,以及特定出生月份是否存在入学年龄的选择性这两个问题。本文发现,中国孩子对截止日期的遵从度低且存在选择性,出生月份之间的成就差异不能完全由入学年龄来解释,应考虑其他替代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止日期现象 入学年龄 义务教育制度 年龄优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