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年巴金译者主体性的建立——《夜未央》译本中的“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春悦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4-101,共8页
"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是安托瓦纳·贝尔曼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出的重要概念,前者指译者在原文和译文间的自我定位,后者指译者通过直译改造母语的隐秘欲望。本文将青年巴金作为译者主体性研究个案,以他的翻译...
"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是安托瓦纳·贝尔曼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出的重要概念,前者指译者在原文和译文间的自我定位,后者指译者通过直译改造母语的隐秘欲望。本文将青年巴金作为译者主体性研究个案,以他的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比巴金在公开发表的序言中对个人翻译立场的表述,与其翻译《夜未央》时实际采取的翻译策略,发现其所述与所为间矛盾之处;其次通过与清末李石曾译本的比较,从细节的微妙处理中解读巴金真实的翻译立场;最后通过对巴金重译行为的分析和解读,从他顺应现代思潮改造母语(文言文)的"冲动"之中,剥离出另一股向古典回归的逆流。译者的主体性在个人选择和历史演进的交缠互动中逐渐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夜未央》
译者主体性研究
翻译立场
翻译冲动
原文传递
“译者视野”下翻译立场的确立--陈季同法译本《聊斋志异》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菁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43,187,188,共11页
清末外交家陈季同出版于1889年的《中国故事》(Contes chinois)是现知首部《聊斋志异》的法译节本。在这部译作中,陈氏一改往日倡导的"直译"主张而采取"意译"立场,对涉及中国现实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译。法国...
清末外交家陈季同出版于1889年的《中国故事》(Contes chinois)是现知首部《聊斋志异》的法译节本。在这部译作中,陈氏一改往日倡导的"直译"主张而采取"意译"立场,对涉及中国现实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译。法国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提出"翻译立场"这一概念,指译者对其从事的翻译活动持有某种"概念"或"感觉",但译者实际持有的立场与其宣称的主张未必一致,因为翻译立场不仅受制于个人策略,更受到一系列决定译者感受和行为的历史文化参数即"译者视野"的支配。本文即从"译者视野"出发,分析《中国故事》"意译"立场的确立及其原因,探讨译者在这一立场下隐藏的文学理念和折射出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季同
《聊斋志异》
贝尔曼
翻译立场
译者视野
原文传递
题名
青年巴金译者主体性的建立——《夜未央》译本中的“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春悦
机构
北京
大
学法语
语言文学
系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4-101,共8页
文摘
"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是安托瓦纳·贝尔曼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出的重要概念,前者指译者在原文和译文间的自我定位,后者指译者通过直译改造母语的隐秘欲望。本文将青年巴金作为译者主体性研究个案,以他的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比巴金在公开发表的序言中对个人翻译立场的表述,与其翻译《夜未央》时实际采取的翻译策略,发现其所述与所为间矛盾之处;其次通过与清末李石曾译本的比较,从细节的微妙处理中解读巴金真实的翻译立场;最后通过对巴金重译行为的分析和解读,从他顺应现代思潮改造母语(文言文)的"冲动"之中,剥离出另一股向古典回归的逆流。译者的主体性在个人选择和历史演进的交缠互动中逐渐确立。
关键词
巴金
《夜未央》
译者主体性研究
翻译立场
翻译冲动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译者视野”下翻译立场的确立--陈季同法译本《聊斋志异》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菁
机构
北京
大
学法语
语言文学
系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43,187,188,共11页
文摘
清末外交家陈季同出版于1889年的《中国故事》(Contes chinois)是现知首部《聊斋志异》的法译节本。在这部译作中,陈氏一改往日倡导的"直译"主张而采取"意译"立场,对涉及中国现实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译。法国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提出"翻译立场"这一概念,指译者对其从事的翻译活动持有某种"概念"或"感觉",但译者实际持有的立场与其宣称的主张未必一致,因为翻译立场不仅受制于个人策略,更受到一系列决定译者感受和行为的历史文化参数即"译者视野"的支配。本文即从"译者视野"出发,分析《中国故事》"意译"立场的确立及其原因,探讨译者在这一立场下隐藏的文学理念和折射出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
陈季同
《聊斋志异》
贝尔曼
翻译立场
译者视野
Keywords
Tcheng-Ki-Tong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Antoine Berman
translating position
translator’s horizo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年巴金译者主体性的建立——《夜未央》译本中的“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
周春悦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2
“译者视野”下翻译立场的确立--陈季同法译本《聊斋志异》研究
王菁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