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 被引量:103
1
作者 董秀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9-409,共11页
本文对汉语历史上由于句法演变所引起的词汇化的几种情况做了分析。实词功能的变化、虚词功能的变化、词序的改变等都有可能促使相应句法结构中的某些形式发生词汇化。不过句法演变并不是发生词汇化的必要条件。由句法演变所引起的词汇... 本文对汉语历史上由于句法演变所引起的词汇化的几种情况做了分析。实词功能的变化、虚词功能的变化、词序的改变等都有可能促使相应句法结构中的某些形式发生词汇化。不过句法演变并不是发生词汇化的必要条件。由句法演变所引起的词汇化和与句法演变无关的词汇化是可以分辨的,二者具有一系列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化 句法演变 虚词
原文传递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 被引量:106
2
作者 苏丹洁 陆俭明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本文就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研究、语法教学不能囿于"主—谓—宾""施—动—受"这一传统的句法研究和教学思路。第二,在语法研究中要树立"从认知角度去认识语言共性和个性"这一观念... 本文就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研究、语法教学不能囿于"主—谓—宾""施—动—受"这一传统的句法研究和教学思路。第二,在语法研究中要树立"从认知角度去认识语言共性和个性"这一观念。第三,"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是一种新的补充性的句法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一方法建立在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共性基础之上,在分析和教授一些汉语句式方面,优于传统的思路。文章对上述观点与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性 语言共性 构式语法 “构式—语块”理论 语法研究与教学
原文传递
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焦虑 被引量:77
3
作者 钱旭菁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一引言第二语言教学研究在经历了由“教”向“学”的转变之后,对学习者———“学”的主体———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生理因素、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都会对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影响。生理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年龄、性别等... 一引言第二语言教学研究在经历了由“教”向“学”的转变之后,对学习者———“学”的主体———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生理因素、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都会对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影响。生理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年龄、性别等;认知因素包括学习者的智力、学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感 学习汉语 外国留学生 第二语言 学习者 焦虑值 相关系数 自我评价 考试焦虑 华裔学生
原文传递
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 被引量:81
4
作者 陆俭明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3,共4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即我们所说的"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大好的春天.汉语正逐渐成为各国学习的热门语言,正逐渐跃升为在全球可能仅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即我们所说的"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大好的春天.汉语正逐渐成为各国学习的热门语言,正逐渐跃升为在全球可能仅次于英语的新强势语言,汉语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不难预见,今后汉语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 强势语言 英语 年代 国学 学习 教员 世界范围 意识
原文传递
从“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的形成看会话中主观性范畴与语用原则的互动 被引量:80
5
作者 乐耀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7,共9页
本文通过对"不是我说你"一类话语标记的具体考察来论证言语交际中的主观性范畴和语用原则之间的互动关联。文章认为该类格式从表达功能上看,已经语用化为一个语用层面的话语标记,属于会话中的一种主观性语用范畴;从语言结构... 本文通过对"不是我说你"一类话语标记的具体考察来论证言语交际中的主观性范畴和语用原则之间的互动关联。文章认为该类格式从表达功能上看,已经语用化为一个语用层面的话语标记,属于会话中的一种主观性语用范畴;从语言结构形式的变化看,该结构还处于词汇化的初级阶段习语化。文章说明了该格式演变为话语标记的动因和机制。此类话语标记的使用是为了遵守交际中合作原则的真实准则和礼貌原则的得体准则,它具有较强的人际功能。因此,这类话语标记语的习语化是人际功能不断强化的结果,也是话主和受话主观近距离互动的结果。此类话语标记有它出现的特定语体要求,即出现在话主外显的主观近距交互式语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化 习语化 主观性 话语标记 语用原则 主观近距交互式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的“中动语态句式”——语态变换的句法实现和词法实现 被引量:41
6
作者 古川裕 《汉语学报》 2005年第2期22-32,共11页
现代汉语的语言事实告诉我们,现代汉语里有类似“中动语态”的语法现象,如“好V/难 V”、“可V”、“V起来”等形式。本文围绕这类形式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一)语态变换的句法实现和词法实现;(二)中动语态句式所产生的句法动因及... 现代汉语的语言事实告诉我们,现代汉语里有类似“中动语态”的语法现象,如“好V/难 V”、“可V”、“V起来”等形式。本文围绕这类形式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一)语态变换的句法实现和词法实现;(二)中动语态句式所产生的句法动因及其机制;(三)结构主语和言说主语的分化。通过研究,我们对现代汉语的语态系统可以有一个较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动语态句式 语态变换 句法实现 词法实现
下载PDF
“毕竟”的语篇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祖人植 任雪梅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3,共5页
0.引言 "毕竟"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语法大纲"里的丙级语法项目,在许多对外汉语教材中,"毕竟"是中级课本中的一个语法点。教学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初学"毕竟"时说出的句子大多数... 0.引言 "毕竟"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语法大纲"里的丙级语法项目,在许多对外汉语教材中,"毕竟"是中级课本中的一个语法点。教学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初学"毕竟"时说出的句子大多数似是而非,错误率高达70%以上;而这些错误,《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与《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解释似乎都不解决问题,这是我们进行以下探讨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分析 语篇功能 毕竟 上下文 语义结构模式 信息表达 词汇意义 解决问题 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材
原文传递
初级汉语教材语法点确定、编排中存在的问题──兼议语法点确定、编排的原则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德峰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88,共8页
一 初级汉语教材(不包括口语教材、听力教材等单项技能训练教材)中的语法点,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好的.据高彦德等调查(1993),<实用汉语课本>被认为语法好的有26人,占本教材优点总人数的29.9%;对<基础汉语课本>填这一优点的有8... 一 初级汉语教材(不包括口语教材、听力教材等单项技能训练教材)中的语法点,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好的.据高彦德等调查(1993),<实用汉语课本>被认为语法好的有26人,占本教材优点总人数的29.9%;对<基础汉语课本>填这一优点的有8人,占优点总人数的36.4%.但这并不意味着初级汉语教材的语法就没有问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汉语教材 语法点 系统性 针对性原则 适度原则 渐进原则 分散原则
原文传递
兼顾演变、推平和层次的汉语方言历史关系模型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洪君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4-218,共15页
本文尝试综合谱系树、波浪说、层次理论和演变续断说,并根据汉语方言音韵史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提出一种更加贴近汉语和汉语社会发展真实情况的方言历史关系模型。文章首先评说了已有的历史语言学理论模型和关于汉语方言历史关系的研... 本文尝试综合谱系树、波浪说、层次理论和演变续断说,并根据汉语方言音韵史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提出一种更加贴近汉语和汉语社会发展真实情况的方言历史关系模型。文章首先评说了已有的历史语言学理论模型和关于汉语方言历史关系的研究;接着讨论了汉语音韵发展的特点及其与汉语社会的关联;最后给出新的模型和重建汉语方言音韵史的程序,并把作者目前所掌握的汉语北方通语音韵史和方言音韵史的粗略情况综合起来放入新的模型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汉语方言 方言音韵史 方言的历史关系 演变与接触 层次
原文传递
整体与部分关系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表现及在汉语句法中的突显性 被引量:25
10
作者 董秀芳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5-442,共8页
本文从共时与历时角度揭示了整体与部分关系在汉语构词中的突显性。汉语要指称部分可以用"整体+部分"式偏正复合词来表达,这种构词方式是随着双音化的发展而多起来的。在句法层面,也有一些特殊的格式适于突出表达整体与部分... 本文从共时与历时角度揭示了整体与部分关系在汉语构词中的突显性。汉语要指称部分可以用"整体+部分"式偏正复合词来表达,这种构词方式是随着双音化的发展而多起来的。在句法层面,也有一些特殊的格式适于突出表达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特点是通过描写部分来说明整体,这些句式将整体和部分都放在突出的句法位置上。本文提出一个假设:一个语言的词汇与句法有着密切的关联,词汇组织中重要的、得到词汇编码的语义关系,在句法中也是突显的,会体现在专门的句法结构中。而且,在词汇组织与句法结构中所突显的侧面也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部分关系 词汇语义 词法 句法
原文传递
词义吸收、词形合并和汉语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 被引量:25
11
作者 沈阳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本文把双宾结构看作是由两个单宾结构派生构造的,但在语法化过程中其中一个动词的词语意义被“吸收”和词汇形式被“合并”,才形成了表面看到的“双宾”结构。本文认为这种分析可以更严格地限定汉语的基础结构(底层结构)形式,也能... 本文把双宾结构看作是由两个单宾结构派生构造的,但在语法化过程中其中一个动词的词语意义被“吸收”和词汇形式被“合并”,才形成了表面看到的“双宾”结构。本文认为这种分析可以更严格地限定汉语的基础结构(底层结构)形式,也能更合理地解释双宾结构的构造形式和预测双宾结构的产生途径。为了证明这一点,本文先大致归纳以往各家依据不同理论方法对双宾结构的分析;然后提出“词义吸收”和“词形合并”假设的证明;同时介绍目前关于双宾结构派生构造的两种句法分析结果;最后对采用这种理论进行双宾结构分析的理论意义和教学作用做一点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吸收 词形合并 结构派生 双宾结构 小句理论
原文传递
原始闽语中的清弱化声母和相关的“第九调”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福堂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本文不同意罗杰瑞原始闽语的构拟,认为闽北方言石陂话中来自古清声母的浊音并非由原始闽语清弱化声母演变而成,而是借入吴方言中因壮侗语声母[?b?d?dz?g]影响而生成的浊音的结果。这类声母的特点是吸气,因此只和《切韵》中帮端精见四个... 本文不同意罗杰瑞原始闽语的构拟,认为闽北方言石陂话中来自古清声母的浊音并非由原始闽语清弱化声母演变而成,而是借入吴方言中因壮侗语声母[?b?d?dz?g]影响而生成的浊音的结果。这类声母的特点是吸气,因此只和《切韵》中帮端精见四个全清声母相对应。相关的"第九调"等也不是"清浊交替"或浊音中附带成分的产物,而是声母浊音的影响导致声调分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语 清弱化声母 浊音 声调 汉语方言
原文传递
再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问题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陆俭明 《长江学术》 2007年第2期94-95,共2页
本文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和本体研究问题进行了论述。强调指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当前从部门领导到一般教员都急需树立学科意识,并要就学科建设的有关重要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文章还就... 本文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和本体研究问题进行了论述。强调指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当前从部门领导到一般教员都急需树立学科意识,并要就学科建设的有关重要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文章还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教学 学科建设 汉语教学本体研究 第二语言教学
下载PDF
“而”在上古汉语语法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被引量:8
14
作者 楊榮祥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上古汉语允许一个句子有两个陈述中心,这就是"双陈述结构",这种句法规则依赖"而"的使用。"双陈述结构"是上古汉语语法系统区别于后世汉语语法系统的重要标志。"而"的来源尚不清楚,大约出现于... 上古汉语允许一个句子有两个陈述中心,这就是"双陈述结构",这种句法规则依赖"而"的使用。"双陈述结构"是上古汉语语法系统区别于后世汉语语法系统的重要标志。"而"的来源尚不清楚,大约出现于西周时期,春秋后期突然高频使用,进入东汉开始衰落。"而"的使用规则就是将两项具有陈述功能的成分连接起来,将两事"合为一事"。"而"连接两项相对独立、互不管辖的陈述而形成"双陈述结构",这可以从其句法功能方面加以证明。上古汉语常见的"连动共宾结构"与"而"的存在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而”双陈述结构 两度陈述 连动共宾结构
原文传递
复合事件的语义结构与现代汉语述结式的成立条件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詹卫东 《对外汉语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11-141,共31页
现代汉语的述结式(比如"吃饱、洗干净、站稳、哭红"等)是两个谓词性成分(记作V1,V2)复合的产物,而作为一个整体(记作V—R),其主要的句法表现又跟一个单独的动词很接近。本文认为,述结式兼有短语和词的双重性质,是现代汉语对&q... 现代汉语的述结式(比如"吃饱、洗干净、站稳、哭红"等)是两个谓词性成分(记作V1,V2)复合的产物,而作为一个整体(记作V—R),其主要的句法表现又跟一个单独的动词很接近。本文认为,述结式兼有短语和词的双重性质,是现代汉语对"原因—结果"复合事件的压缩编码形式。V1跟V2要构成典型的述结式,需满足条件:(1)V1有动作行为义或状态义,V2有状态义;(2)V1和V2各自代表的两个事件存在"原因—结果"关系;(3)V1"原因"事件和V2"结果"事件之间的语义距离要适当,不能过近,也不能过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结式 “原因—结果”复合事件 语义结构 语义距离 组合约束
原文传递
自然语言的自动分析与生成简介 被引量:5
16
作者 詹卫东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10年第4期33-42,共10页
自然语言的自动分析(理解)和生成构成了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全部内容。但这两个直觉上对称的任务在实际中却并没有平等的地位,前者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后者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对自然语言自动分析和生成各自的目标、面临的问题,所... 自然语言的自动分析(理解)和生成构成了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全部内容。但这两个直觉上对称的任务在实际中却并没有平等的地位,前者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后者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对自然语言自动分析和生成各自的目标、面临的问题,所采用的基本方法等做了概要的介绍,并对如何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句法分析 自然语言生成
下载PDF
要重视特征的研究与描写 被引量:4
17
作者 陆俭明 《长江学术》 2006年第1期80-86,共7页
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最初普遍使用基于规则的研究策略与方法来实行计算机对句子的理解与生成,后来又提出基于统计的策略与方法,结果都不理想。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语言研究所表现出的重视特征研究和描写的趋向,尤其是中心词驱动的... 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最初普遍使用基于规则的研究策略与方法来实行计算机对句子的理解与生成,后来又提出基于统计的策略与方法,结果都不理想。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语言研究所表现出的重视特征研究和描写的趋向,尤其是中心词驱动的短语结构文法(HPSG)的提出,为语言处理带来了新的曙光。重视词语的具体意义对句子意思理解的影响,重视词语的特征研究与描写,这可能是自然语言处理中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统计的方法的“结合”点之所在,可能是一条光明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语义特征研究 短语结构文法
下载PDF
韶山方言同音字汇两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福堂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7-278,共22页
本文介绍湖南韶山韶山冲方言和大坪坳方言的声韵调及同音字汇,分别记录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时的老年口音和中年口音。韶山冲方言和大坪坳方言都属老湘语,但声韵调的特点体现了新湘语和老湘语之间的过渡,而彼此间又有所不同。
关键词 韶山冲方言 大坪坳方言 老湘语 老年口音 同音字汇
原文传递
多项选择题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颂浩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1996年第1期50-54,共5页
多项选择题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刘颂浩多项选择题(以下简称多选题)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测试方法,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考试,包括汉语水平考试(HSK)都采用并且以这一题型为主。同时,多选题也是争议最大的一种形式。本文不是对多选题的全... 多项选择题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刘颂浩多项选择题(以下简称多选题)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测试方法,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考试,包括汉语水平考试(HSK)都采用并且以这一题型为主。同时,多选题也是争议最大的一种形式。本文不是对多选题的全面讨论,只打算就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选题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 课堂练习 正确答案 应用中 测量与评价 干扰项 《世界汉语教学》 语言测试
下载PDF
基于情境网络的汉语亲属名词的语义描写体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秀松 袁毓林 +1 位作者 陈振宇 周强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8-333,共16页
本文借鉴生成词库论关于物性结构的观念,提出亲属名词的社会结构的概念,从而形成一套对汉语亲属名词进行语义描写的形式化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亲属名词的词条说明、社会角色、社会结构(即语义结构)和它所激活的情境网络四个方面。文章指... 本文借鉴生成词库论关于物性结构的观念,提出亲属名词的社会结构的概念,从而形成一套对汉语亲属名词进行语义描写的形式化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亲属名词的词条说明、社会角色、社会结构(即语义结构)和它所激活的情境网络四个方面。文章指出,亲属名词的词典释义应尽可能反映促动亲属名词语义结构的形成的概念结构。这个概念结构的主体是认知主体识别亲属词的所指时搜索指针所经历的搜索路径。它是一种以各种亲属关系作基底,以称呼角色、受呼角色和中介角色等社会角色作侧面,以受呼角色作焦点的认知图式。亲属名词的词典释义还应尽可能反映出相关社会角色在性别、年龄等属性参数上的取值,基元性亲属名词的释义应尽量避免同义互释或转释。计算机编程实验表明,本体系对于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亲属关系的模板匹配,从而计算和推导亲属关系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名词 亲属关系 社会结构 社会角色 情境网络 模板匹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