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乐舞研究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9
1
作者 郑亚萌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1期41-46,共6页
汉代乐舞直指礼乐问题,这是古代文化研究最为重大的问题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利用图像和文献材料对汉代舞蹈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名物、起源、图像形制、舞蹈姿态、舞乐制度、舞蹈复原等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对汉代舞蹈的认知,... 汉代乐舞直指礼乐问题,这是古代文化研究最为重大的问题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利用图像和文献材料对汉代舞蹈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名物、起源、图像形制、舞蹈姿态、舞乐制度、舞蹈复原等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对汉代舞蹈的认知,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随着对方法和材料等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关于舞蹈文献和图像价值及其使用的限度都得到了反思。并且随着近年来汉画总体的图像著录工作的巨大推进,汉代乐舞的整体研究及图像志工作具有了新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现行舞蹈研究的情况,使得我们对于汉代舞蹈研究的诸多研究过程和结论都提出了疑问。文章意在对汉代舞蹈研究的部分问题加以思考,并对乐舞研究材料的界限及可能性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舞蹈研究 复原 文献 图像
原文传递
汉代图像中的乐舞形象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青生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1期29-31,共3页
文章对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共同研究汉画图像的合作项目做了介绍和解释,并探讨了如何进行图像-文献-实物三路交叉研究的方法论方面的设想。
关键词 乐舞研究 汉画 汉代图像 汉代形象 形相逻辑
原文传递
秦封泥中苑囿职官结构勘考——以“御弄”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旦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4,共6页
秦代的苑囿职官在历史文献中有一定记载,随着秦封泥的出土和研究,对秦汉苑囿职官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同研究者对秦封泥中相关苑囿职官的释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误解。在此前出土秦封泥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 秦代的苑囿职官在历史文献中有一定记载,随着秦封泥的出土和研究,对秦汉苑囿职官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同研究者对秦封泥中相关苑囿职官的释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误解。在此前出土秦封泥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新近所见文献器物,对“御弄”等与之相近的苑囿职官结构进行新的勘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封泥 苑囿 职官结构 上林苑 御弄
下载PDF
米脂县出土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与相关图像综述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冠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1期32-40,共9页
文章以米脂县历年出土和征集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图像为基础,兼顾其他可能与表演活动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场景画面;并在参考各地相关案例的前提下,分析总结当地汉画乐舞百戏图像所反映出的陕北地方性特色和跨区域普遍性规律,及其对汉... 文章以米脂县历年出土和征集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图像为基础,兼顾其他可能与表演活动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场景画面;并在参考各地相关案例的前提下,分析总结当地汉画乐舞百戏图像所反映出的陕北地方性特色和跨区域普遍性规律,及其对汉代乐舞研究的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乐舞百戏 资料综述 图像志
原文传递
论汉代图像的秩序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练春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汉代社会极为强调秩序,体现于图像中即界格对图像的规范,它在画像中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从无到有,从显到隐等。不同阶段,不同图像题材其表现形式都会有所区别。理解这一点有助于解读汉代画像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等内容。
关键词 汉代图像 秩序 界格 显性 隐性 解读
下载PDF
汉画研究数据库中“图与词”的结构性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冠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17,共2页
“汉画研究”从广义而言,其对象包括所有汉代遗留至今的图像资料;而从更为确切的狭义角度,则指汉墓及其他遗迹中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等材料。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的基础领域之一,汉画研究的深入对客观认识中国古代... “汉画研究”从广义而言,其对象包括所有汉代遗留至今的图像资料;而从更为确切的狭义角度,则指汉墓及其他遗迹中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等材料。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的基础领域之一,汉画研究的深入对客观认识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以及物质文化、思想观念的演进轨迹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研究 数据库 中国古代艺术 结构 艺术史研究 图像资料 物质文化 演进轨迹
原文传递
孝堂山石祠弋射图像及相关问题考
7
作者 吴旦 《形象史学》 2022年第2期224-243,共20页
弋射是出现极早随后又逐渐消失的一种古老的射猎活动。描绘该活动的图像,在存世的先秦青铜器上是较为常见的纹样。在漆器、汉代画像砖以及画像石等器物媒介上,也有一定数量的图像遗存。孝堂山石祠中的弋射图像(图1),内容丰富,却一直未... 弋射是出现极早随后又逐渐消失的一种古老的射猎活动。描绘该活动的图像,在存世的先秦青铜器上是较为常见的纹样。在漆器、汉代画像砖以及画像石等器物媒介上,也有一定数量的图像遗存。孝堂山石祠中的弋射图像(图1),内容丰富,却一直未被研究者注意。该图分布在孝堂山石祠三角隔梁东壁朝门口方向一端,即“升鼎图”之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弋射 石祠 画像石 孝堂山 升鼎 青铜器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盘龙柱在汉代的东西方来源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冠 《美术大观》 2021年第6期71-75,共5页
本文以苏鲁豫皖地区东汉石室墓中出土的仿木作浮雕石柱为依据,提出汉代地上建筑中应该已产生了宋代以后盘龙柱的初步雏形,但其形制和装饰工艺尚未完全定型,仍处于多样化发展阶段。同时,汉代中国本土艺术中的龙蛇之类神兽形象以及编带包... 本文以苏鲁豫皖地区东汉石室墓中出土的仿木作浮雕石柱为依据,提出汉代地上建筑中应该已产生了宋代以后盘龙柱的初步雏形,但其形制和装饰工艺尚未完全定型,仍处于多样化发展阶段。同时,汉代中国本土艺术中的龙蛇之类神兽形象以及编带包覆柱体的装饰工艺皆与后世盘龙柱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而在滕州发现的螺旋柱实例,则表明当时地中海地区建筑文化的输入性影响,也可能是盘龙柱形式的潜在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柱 东汉石室墓 龙蛇形象 螺旋柱 石柱
下载PDF
关于周瘦鹃盆景艺术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满可心 刘冠 《艺术教育》 2019年第2期197-198,共2页
周瘦鹃是我国知名的翻译家、作家,同时他也是一位知名的园艺家和盆景艺术家,他的盆景艺术大大推动了我国当代的苏派盆景艺术的发展。文章围绕周瘦鹃的苏派盆景艺术展开探究。
关键词 周瘦鹃 苏派盆景艺术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