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281
1
作者 文东茅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3,共6页
本文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 本文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会 家庭背景 就业
下载PDF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56
2
作者 闵维方 丁小浩 +1 位作者 文东茅 岳昌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8,共8页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起薪
原文传递
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4
3
作者 岳昌君 文东茅 丁小浩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3-61,共9页
基于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本文从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两个角度对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竞争特点进行了实证研究,找出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成功与否和起薪水平的因素。实... 基于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本文从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两个角度对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竞争特点进行了实证研究,找出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成功与否和起薪水平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个人付出的求职成本对求职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利于提高起薪水平;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大学毕业生 就业竞争力 实证分析 中国 择业观念 薪酬水平
原文传递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生态变革(笔谈) 被引量:162
4
作者 马开剑 王光明 +3 位作者 方芳 张冉 艾巧珍 李廷洲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共14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新时代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念与思路。2021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新时代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念与思路。2021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该文件。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是党中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不仅是我国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也是对我国教育生态的重大调整。"双减"政策既是新时期贯穿新理念的一项长期的政治使命,也是一项艰巨的现实任务。为此,本刊以"‘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生态变革"为题发表一组笔谈文章。"双减"政策对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双减"政策精神的落地生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需要关注校内教育教学的改革,也需要关注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既需要重视对未成年学生权利的保护,也要关注教师群体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教育 校外培训 政治使命 未成年学生 中共中央办公厅 生态变革 教育理念 战略决策
原文传递
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的非矛盾性 被引量:97
5
作者 文东茅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年第1期43-48,共6页
“由于民办教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 ,所以不能营利” ,这种逻辑成立吗 ?本文在具体分析阐述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可盈利性和可营利性的基础上 ,认为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可营利性并不矛盾 ,允许部分教育机构合法地营利 ,不仅无损其公益性 ,甚... “由于民办教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 ,所以不能营利” ,这种逻辑成立吗 ?本文在具体分析阐述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可盈利性和可营利性的基础上 ,认为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可营利性并不矛盾 ,允许部分教育机构合法地营利 ,不仅无损其公益性 ,甚至还会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而增加社会公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教育 公益性 可营利性 非矛盾性 边际培养成本 生均教育经费
下载PDF
教育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 被引量:100
6
作者 岳昌君 《经济学(季刊)》 2004年第B10期135-150,共16页
本文在明瑟收入函数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职工的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的教育收益率有显著的提高,并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年均教育收益率呈提高的趋势;教育对个人收入的直接影响是... 本文在明瑟收入函数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职工的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的教育收益率有显著的提高,并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年均教育收益率呈提高的趋势;教育对个人收入的直接影响是显著的,但是教育并不是影响个人收入的决定性因素,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因素对个人收入也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只有受高等教育者跨行业流动的能力才更明显,并通过流动提高个人的收入;在目前的学费水平下,高等教育投资的直接教育净收益是正的,如果再考虑高等教育的间接收益。那么高等教育的总回报可以到达非常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收入 城镇职工 行业差异 净收益 实证研究 中国 直接影响 高等教育 教育收益率 学费
原文传递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7
7
作者 岳昌君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96,189,共13页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11年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因素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非工作因素对就业满意度既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影响工作选...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11年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因素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非工作因素对就业满意度既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影响工作选择而间接地对就业满意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满意度 收入
下载PDF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91
8
作者 岳昌君 丁小浩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0-86,共7页
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及结构进行统计描述 ,从经济和教育两方面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
关键词 高校 毕业生 就业工作 学校管理 行业垄断 择业观念 行业收益
下载PDF
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 被引量:84
9
作者 丁小浩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33,共10页
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程度是否通过招生规模的扩大得到了改善? 本文对高等教育机会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高等院校内部分层的因素,城镇居民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均等化程度在1990年代有了显著的提高;... 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程度是否通过招生规模的扩大得到了改善? 本文对高等教育机会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高等院校内部分层的因素,城镇居民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均等化程度在1990年代有了显著的提高;如果考虑高等院校内部分层的因素,则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更倾向于经济背景好和社会地位高的家庭的子女的趋势。文章在MMI和EMI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导致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 入学机会均等 招生规模 社会地位 经济背景 中国 EMI理论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 被引量:102
10
作者 岳昌君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47,188,共16页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进行的五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求职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与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进行的五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求职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与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落实率 工作找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 被引量:86
11
作者 张倩 岳昌君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0-43,共4页
利用2008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本科高年级学生数据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学生满意度进行了分析,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6大因子,并比较了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校的质量差异。采用定序因变量回归模型对... 利用2008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本科高年级学生数据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学生满意度进行了分析,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6大因子,并比较了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校的质量差异。采用定序因变量回归模型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校,其学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有着显著差异;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对学生对所在高校满意度的"结果"有显著的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 高校类型 学生满意度
原文传递
未完成的转型——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学生发展 被引量:87
12
作者 鲍威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44,共18页
本研究以高等教育影响力与学生发展相关理论为分析框架,利用高校学生调查数据,分析普及化阶段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和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在家庭经济背景、学业资质、学习投入以及学习... 本研究以高等教育影响力与学生发展相关理论为分析框架,利用高校学生调查数据,分析普及化阶段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和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在家庭经济背景、学业资质、学习投入以及学习行为中出现了多元化和异质化趋势,而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却没有对此作出及时的对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出现了滞后;(2)高校学生的学业成就不仅取决于所在高等院校的组织性特征、高校教学质量、学生基本特征以及他们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受到学生本人学习参与投入程度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及 化阶段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学生发展
下载PDF
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性别收入差距 被引量:83
13
作者 邓峰 丁小浩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46,243,共23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全国代表性数据,使用多层线性交互分类模型来综合考虑个体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收入水平和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女性劳动者由于受教育水平低而大量在第一产业和非正式劳...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全国代表性数据,使用多层线性交互分类模型来综合考虑个体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收入水平和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女性劳动者由于受教育水平低而大量在第一产业和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职业分割影响性别收入差距主要通过纵向分割,在不同职业内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收入差异。女性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主要是教育配置作用的结果,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有助于女性进入收入水平高的行业和部门以及性别歧视程度较低的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收入差距 劳动力市场分割 人力资本
原文传递
是否以学术为业: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职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0
14
作者 鲍威 杜嫱 麻嘉玲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0,共10页
利用学术型博士生的调查数据,从个体特质和学术劳动力市场两个视角,阐释博士生学术从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⑴博士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近三分之一学术型博士向非学术部门溢出;⑵女性博士更偏好稳定的学术职业,农村、低收入博士群... 利用学术型博士生的调查数据,从个体特质和学术劳动力市场两个视角,阐释博士生学术从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⑴博士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近三分之一学术型博士向非学术部门溢出;⑵女性博士更偏好稳定的学术职业,农村、低收入博士群体更倾向选择学术部门就业,成为学术精英,实现向上社会流动;⑶拥有学界专业认同的博士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但相当一部分素质优异的博士人才外流非学术部门;⑷学术志趣和热情对立志学术为业具有重要影响;⑸学术机构的从业环境恶化和职业吸引力减弱对博士的学术就业取向形成冷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就业意向 学术职业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 被引量:66
15
作者 文东茅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3,共12页
对于择校有不同的政策安排,而对于什么样的择校政策能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基于大规模实证调查,对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与非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以及参加课后辅导等择校现象进行了... 对于择校有不同的政策安排,而对于什么样的择校政策能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基于大规模实证调查,对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与非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以及参加课后辅导等择校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弱势群体在择校竞争中处境明显不利,而现行的就近入学政策和择校收费行为则进一步维持和强化了弱势群体的不利处境。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扩大弱势群体择校自由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择校 教育公平 政策安排 城市 义务教育阶段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调查及评估指标构建 被引量:74
16
作者 陈昌贵 曾满超 +2 位作者 文东茅 翁丽霞 于展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35,共20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26所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之间的国际化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研究型大学与准研究型大学之间、世界前500名与非前500名研究型大学之间以及东部沿海与内陆的研究型大学之间。本文采用主成分分... 本文通过对中国26所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之间的国际化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研究型大学与准研究型大学之间、世界前500名与非前500名研究型大学之间以及东部沿海与内陆的研究型大学之间。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考虑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研究、检验及提出了战略规划与组织机构、人员构成与交流、教学与科学研究、相关条件与设施以及成果交流五类18个指标,评估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并就未来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国 指标
下载PDF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与未来思考 被引量:50
17
作者 李文利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引语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于 1999年 ,2 0 0 0年由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在我国高等教育“奖、助、贷、勤、补、免”的学生资助体系中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然而 ,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状况并不尽人意 ,存在很多申... 引语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于 1999年 ,2 0 0 0年由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在我国高等教育“奖、助、贷、勤、补、免”的学生资助体系中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然而 ,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状况并不尽人意 ,存在很多申请不到和收不回来的现象。助学贷款的路在何方 ?完善的助学贷款制度和政策框架如何建立 ?本刊特别组织了这次高教助学贷款的理论与实践论坛 ,邀请了海内外研究者、实践者共同撰文 ,以笔谈的形式为我国高教助学贷款的发展和完善献计献策。按照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政策含义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模式探索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将笔谈文章刊载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高校 中国 教育政策 风险控制机制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学习范式和教学成效的研究——基于线上线下高校学生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6
18
作者 鲍威 陈得春 王婧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4,共8页
后疫情时代开放与多元的混合教学将会成为常态,这并非传统课堂与线上学习的简单叠加,而是多元教学模式与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需求的有机融合。该文基于高校学生调查数据,探究线上线下教学情境中学生学业参与范式差异及其对教... 后疫情时代开放与多元的混合教学将会成为常态,这并非传统课堂与线上学习的简单叠加,而是多元教学模式与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需求的有机融合。该文基于高校学生调查数据,探究线上线下教学情境中学生学业参与范式差异及其对教学成效的影响,清晰线上教学成效的综合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线上线下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自主时间配置结构呈现显著变化,其不同学业参与范式对教学成效形成异质性影响;(2)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亦对线上线下教学成效产生差异化影响,规制型教学方法在线上教学中失效;(3)线上教学成效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除学生学业参与和教师教学方法之外,网络课程适配和网络学习环境同样至关重要。研究为后疫情时代建构多元融通的教育实践改革提供重要的探索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线上教学 学业参与 教学成效
下载PDF
机器人如何重塑城市劳动力市场:移民工作任务的视角 被引量:70
19
作者 魏下海 张沛康 杜宇洪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109,共18页
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智能制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城市工业生产体系得到广泛应用,不可避免会深刻影响城市劳动力市场供需格局。那么,机器人如何重塑城市劳动力市场?这一问题值得关注。本文试图以移民... 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智能制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城市工业生产体系得到广泛应用,不可避免会深刻影响城市劳动力市场供需格局。那么,机器人如何重塑城市劳动力市场?这一问题值得关注。本文试图以移民这一规模庞大且流动性强的劳工群体作为分析对象,从常规/非常规工作任务的视角进行考察,基于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数据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2-2016年)的经验研究发现:机器人对就业的影响并非想象中的悲观。当城市机器人安装密度大时,移民有更大的概率进入该城市就业而不是被挤出劳动力市场,表明机器人的生产力效应相较替代效应占据主导力量,机器人所释放的生产力能够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以吸纳移民涌入。此外,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劳动者具有不同的替代弹性。相比于常规任务移民,机器人显著地促进非常规任务移民就业,表明非常规任务移民与机器人在城市空间里能够达成“人机共存”。机器人的影响存在个体异质性,那些从事常规任务的中年男性的低技能者更容易遭遇机器人的负面冲击。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各地政府在致力于机器人技术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之同时,应推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以更好地实现“技术升级”与“技能升级”的良好匹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移民 工作任务 城市劳动力市场
原文传递
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 被引量:68
20
作者 岳昌君 夏洁 邱文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共17页
本文基于2019年17个省区市32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2019年高校毕业生整体落实率为80.1%,与2017年相比,毕业生单位就业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待就业的比例上升,国内升学的比例也明显上升,... 本文基于2019年17个省区市32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2019年高校毕业生整体落实率为80.1%,与2017年相比,毕业生单位就业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待就业的比例上升,国内升学的比例也明显上升,就业难度加大;(2)从就业分布来看,毕业生更倾向于在东部地区和北上广等地区就业,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超过80%,教育成为就业占比最大的行业,民营企业仍然是吸纳毕业生最多的单位类型;(3)人力资本依然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家庭背景、学校背景以及地区间、行业间劳动力市场差异,对毕业生求职、起薪、就业满意度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 求职结果 起薪 就业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