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 被引量:419
1
作者 杨汝岱 陈斌开 朱诗娥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129,共14页
本文以"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81村1951户专项入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考察我国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表明:(1)社会网络越发达的农户,民间借贷行为越活跃,社会网络是农户平衡现金流、弱化流动性约束的重要手... 本文以"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81村1951户专项入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考察我国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表明:(1)社会网络越发达的农户,民间借贷行为越活跃,社会网络是农户平衡现金流、弱化流动性约束的重要手段;(2)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农户民间借贷行为是传统乡土社会的典型特点,其规模和作用随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而趋于弱化,在现有农村残缺产权条件下,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民间借贷对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有积极意义,但其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做了一些初步的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农村金融 农户民间借贷需求
原文传递
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 被引量:351
2
作者 方创琳 周成虎 +2 位作者 顾朝林 陈利顶 李双成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1-550,共20页
特大城市群地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区,担当着世界经济重心转移承载地的历史重任,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胁迫压力。开展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的研究,是未... 特大城市群地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区,担当着世界经济重心转移承载地的历史重任,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胁迫压力。开展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的研究,是未来10年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高优先研究主题。本文系统解析了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的基本理论框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特大城市群系统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及耦合特征,科学辨识近远程主控要素作用下城市群系统内外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胁迫强度、近远程耦合机理与规律,总结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圈理论,进一步构建多要素—多尺度—多情景—多模块—多智能体集成的时空耦合动力学模型,研发特大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发展优化智能调控决策支持系统;其次从方法上将特大城市群地区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建立同一标准化共享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多要素—多目标—多模型—多情景环境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集成技术方法、大数据支持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技术方法,构建多尺度—多技术—多智能体集成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技术框架,按照分析时空演变特征—寻求主控要素—辨识耦合关系—揭示胁迫机制—发现耦合规律—筛选调控变量—求解临界阈值—进行调控试验—完成情景模拟—提出优化方案—完成情景模拟—提出优化方案—实现国家目标这样一条技术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整体优化方案。本文旨在为特大城市群地区由问题集中区转为可持续发展区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群 城镇化 生态环境 交互耦合效应 耦合圈理论框架 技术路径
原文传递
土地供给、住房价格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 被引量:341
3
作者 陈斌开 杨汝岱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22,共13页
基于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UHS)2002—2007年的家户数据,本文研究土地供给、住房价格和居民储蓄的关系。研究表明,住房价格上涨使得居民不得不"为买房而储蓄",从而提高居民储蓄率:住房价格上升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 基于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UHS)2002—2007年的家户数据,本文研究土地供给、住房价格和居民储蓄的关系。研究表明,住房价格上涨使得居民不得不"为买房而储蓄",从而提高居民储蓄率:住房价格上升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升0.067个百分点,这解释了2002—2007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上升的45%。进一步研究发现,住房价格上涨主要影响收入水平较低、没有住房或住房面积较小的家庭;同时,住房价格对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影响较大。以土地供给作为住房价格的工具变量有效缓解了内生性问题,2SLS回归结果表明,土地供给越少,住房价格水平越高,居民储蓄率越高。本文的结论对于降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程度、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等相关政策讨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S 住房价格 居民储蓄 土地供给
原文传递
基于Moran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发展和方法改进 被引量:341
4
作者 陈彦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9-1463,共15页
本文旨在发展基于Moran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和方法。首先,利用线性代数知识对基于Moran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过程的数学表示进行规范化整理;其次,基于变换中的不变性思想给出Moran指数的理论解释;第三,对空间权重矩阵的数理性质、建... 本文旨在发展基于Moran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和方法。首先,利用线性代数知识对基于Moran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过程的数学表示进行规范化整理;其次,基于变换中的不变性思想给出Moran指数的理论解释;第三,对空间权重矩阵的数理性质、建设方法和应用范围提出新的见解。总结并发展了Moran指数的三种计算方法——三步求值法、矩阵标度法和回归分析法,将空间权重矩阵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局域关联型、准局域关联型、准长程关联型和长程关联型。以河南省鹤壁市乡镇体系为实证对象,以本文改进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提供了一个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简明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MORAN指数 局域性 长程作用 标度变换 鹤壁市
原文传递
地理尺度转换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24
5
作者 李双成 蔡运龙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8,共8页
大量研究证实, 地理学研究对象格局与过程及其时空特征均是尺度依存的,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尺度问题越来越展示出其重要性。针对地理学各个分支学科都不同程度存在诸如概念模糊、转换模式不统一、转换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标准等与尺... 大量研究证实, 地理学研究对象格局与过程及其时空特征均是尺度依存的,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尺度问题越来越展示出其重要性。针对地理学各个分支学科都不同程度存在诸如概念模糊、转换模式不统一、转换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标准等与尺度相关问题, 本文对一些有关尺度转换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在评述了尺度及其转换研究的地理学意义后, 着重阐述了地理学尺度研究理论框架的内容和对象, 提出了地理科学中需要解决的 10个关键尺度问题, 并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概念模糊 客观标准 研究理论 过程 对象 内容 尺度问题 尺度转换 时空特征
下载PDF
深圳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源地综合识别 被引量:216
6
作者 吴健生 张理卿 +3 位作者 彭建 冯喆 刘洪萌 赫胜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125-4133,共9页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识别源地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环节。在总结已有研究中重要斑块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景观连通性分析、生物多样性服务评估和生境质量评估来提取重要斑块的方法。以深圳市...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识别源地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环节。在总结已有研究中重要斑块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景观连通性分析、生物多样性服务评估和生境质量评估来提取重要斑块的方法。以深圳市为研究区,采用基于图论的景观连通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服务当量、InVEST模型生境质量评估模块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生态用地重要斑块。结果表明:深圳市生态斑块依照连通性、生物多样性和生境质量的综合评估分为五级,其中最重要斑块主要分布在龙岗区、盐田区和罗湖区;现行基本生态控制线政策可以保护大部分重要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源地的识别 景观连通性 生物多样性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解析 被引量:208
7
作者 刘海猛 方创琳 +4 位作者 黄解军 朱向东 周艺 王振波 张蔷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7-191,共15页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区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探究该地区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京津冀202个区县PM_(2.5)的时空分异特征,创新性地对自然与人文影响...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区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探究该地区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京津冀202个区县PM_(2.5)的时空分异特征,创新性地对自然与人文影响因素贡献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系统地甄别和量化。结果表明:2000-2014年来京津冀城市群PM_(2.5)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季节上呈秋冬高、春夏低,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且城市建成区PM_(2.5)浓度比周围郊区和农村平均高10~20μg/m^3;2014年仅有13.9%的区县空气质量达标,PM_(2.5)浓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与扩散性,城市间交互影响距离平均为200 km,邻近地区的PM_(2.5)每升高1%,将导致本地PM_(2.5)至少升高0.5%;社会经济内因对PM_(2.5)主要是正向影响,自然外因主要是负向影响;影响因素中对本地大气污染的直接效应贡献强度依次是:年均风速>年均气温>人口密度>地形起伏度>第二产业占比>能源消费>植被覆盖度,人均GDP、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对本地PM_(2.5)没有显著影响;对邻近地区大气污染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的因素排序是:植被覆盖度>地形起伏度>能源消费>人口密度;对于自然和人文影响因素应分别采取针对性的适应策略和调控策略,加强区域间联防联控与合作治理,在城市群规划中注重环保规划与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雾霾 PM_(2.5) 时空演变 联防联控 空间杜宾模型 京津冀城市群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进展:从认知到决策 被引量:197
8
作者 彭建 胡晓旭 +2 位作者 赵明月 刘焱序 田璐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0-973,共14页
作为沟通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重要桥梁,生态系统服务一直以来都是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正确认知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是开展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决策的前提,有助于人类福祉的全面提升。本文通过厘定... 作为沟通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重要桥梁,生态系统服务一直以来都是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正确认知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是开展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决策的前提,有助于人类福祉的全面提升。本文通过厘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概念内涵,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空间、时间和可逆性特征,将多层次人类福祉的满足作为权衡的最终目标,视生态补偿为权衡决策的基本保障途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识别依托于定量指标法和综合模型法,且权衡关系可能随时空尺度的推移发生改变;情景分析与多目标分析是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决策的有效手段。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尺度关联、生态系统服务流与远程耦合、生态系统服务消费与生态补偿,成为当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 服务流 生态补偿 远程耦合 多尺度关联
原文传递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4
9
作者 钱文婧 贺灿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60,共7页
科学客观评价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影响区域效率的因素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利用基于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水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投入,以GDP为产出,采用省级数据计算我国1998-2008年水资... 科学客观评价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影响区域效率的因素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利用基于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水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投入,以GDP为产出,采用省级数据计算我国1998-200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段内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从2008年开始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下降。在空间上,我国东、中、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处于三个明显不同级别,东部省份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平均水平为0.8左右,其次是中部,平均水平为0.6左右,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平均水平为0.4左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进出口需求以及地区水资源禀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效率 区域差异 数据包络分析 TOBIT回归
下载PDF
“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86
10
作者 叶超 柴彦威 张小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9-413,共5页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城市空间的生产指资本、权力和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城市的重新塑造,从而使城市空间成为其介质和产物的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空间的生产理论在...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城市空间的生产指资本、权力和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城市的重新塑造,从而使城市空间成为其介质和产物的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批判传统的将空间视为容器和无价值判断的空间观的基础上产生;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之与空间问题相结合,西方地理学界和城市学界在空间的生产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国内学界对它的研究较为迟滞,缺乏突出的案例研究,目前还处在引介和初步应用的起步阶段,但在近5年也兴起了一个以多学科共同研究为特征的风潮。199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的生产问题在中国逐渐变得突出,预示着它将是一个重要而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空间的生产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原文传递
土地财政、产业结构演变与税收超常规增长——中国“税收增长之谜”的一个分析视角 被引量:179
11
作者 曹广忠 袁飞 陶然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21,共9页
本文考察了最近10多年来我国税收增长速度一直显著高于GDP增长速度的现象。特别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激励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角度考察了当前中国特定体制下地方政府做大财政资源产业的经济与政治激励。基于1998—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 本文考察了最近10多年来我国税收增长速度一直显著高于GDP增长速度的现象。特别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激励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角度考察了当前中国特定体制下地方政府做大财政资源产业的经济与政治激励。基于1998—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我们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协议土地出让对财政占GDP比例的当期和滞后影响。最后,本文从土地财政角度对税收增长可持续性进行了初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产业结构演变 税收超常规增长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实质分析与进展评述 被引量:141
12
作者 后立胜 蔡运龙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104,共9页
作为当前研究的前沿领域,LUCC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不仅丰富而且繁杂。本文从LUCC研究计划的根本目标出发,指出LUCC所研究的诸多科学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其实质是因果关系,而且LUCC研究可以简单明了地归纳为三个研究构成环节(LUC... 作为当前研究的前沿领域,LUCC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不仅丰富而且繁杂。本文从LUCC研究计划的根本目标出发,指出LUCC所研究的诸多科学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其实质是因果关系,而且LUCC研究可以简单明了地归纳为三个研究构成环节(LUCC原因、LUCC状况和LUCC结果)和四个核心研究内容(LUCC驱动力与驱动机制、LUCC状况、LUCC效应研究与作用机制、LUCC模型模拟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文章针对此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此外,作者对LUCC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LUCC研究的主要趋势是走向综合,LUCC的环境效应研究与LUCC微观机理与过程的研究是当前LUCC研究的两个热点,而研究尺度的综合和模型构建是LUCC研究的两大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实质分析
下载PDF
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73
13
作者 彭建 李慧蕾 +2 位作者 刘焱序 胡熠娜 杨旸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1-710,共10页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向"生态标杆"的新区建设理念,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及优化是保障雄安新区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空间途径。本文基于雄县、荣城、安新三县生态本...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向"生态标杆"的新区建设理念,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及优化是保障雄安新区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空间途径。本文基于雄县、荣城、安新三县生态本底特征,选取并定量评估粮食供给、产水、土壤保持、生境维持和近水游憩5种生态系统服务,识别生态源地;利用VIIRS/DNB夜间灯光数据修正基于地类赋值的基本阻力面,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最后基于现状生态安全格局,探讨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目标下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雄安三县生态源地占到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1.88%,包含14个生态源地斑块,主要分布在白洋淀周边;生态廊道总长度107.21 km,分4大组团呈环状分布;现有生态源地辐射面积占到全区的70.6%,在雄县县城周边新建辐射面积为227 km^2的生态源地可满足全区85%的源地辐射面积规模要求。本文提出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案可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提供空间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生态系统服务 雄安新区
原文传递
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 被引量:140
14
作者 张成渝 谢凝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2-68,共7页
本文阐述了世界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文章指出,"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是体现世界遗产传承人类文明、反映自然界演化史两项重要使命的根本保证。因此,它们对于中国的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 本文阐述了世界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文章指出,"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是体现世界遗产传承人类文明、反映自然界演化史两项重要使命的根本保证。因此,它们对于中国的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文章以双重世界遗产泰山为例,列举了现实中世界遗产地内违章建筑和新增建筑日益增多对遗产地历史环境风貌的破坏,并因此指出,以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为依据,立足于当前实际,拆除违章建筑,严格限制新增建设项目,是实现世界遗产的价值世代传承、永续利用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 泰山
原文传递
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 被引量:163
15
作者 俞孔坚 王思思 +1 位作者 李迪华 乔青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4,共6页
在土地极其有限、保护与发展压力同样巨大的形势下,科学判别和保护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探讨城市生态底线的科学内涵,提出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城市的基本生态系统服务。以北京市为例,运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GIS技... 在土地极其有限、保护与发展压力同样巨大的形势下,科学判别和保护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探讨城市生态底线的科学内涵,提出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城市的基本生态系统服务。以北京市为例,运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GIS技术,通过对水文、地质灾害、生物、文化遗产和游憩过程的模拟和分析,判别维护上述过程安全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构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特别是界定最低安全标准下的景观格局。并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刚性框架,模拟北京城镇扩张格局。结果显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镇发展格局,用尽可能少的土地,维护城市的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是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安全格局 生态底线 反规划 北京
下载PDF
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 被引量:118
16
作者 陈效逑 赵婷婷 +1 位作者 郭玉泉 宋升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8-547,共10页
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 ,对 1985— 1997年我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固体和气体物质输入与输出总量呈相似的增长趋势 ,而自来水供应量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之间遵循多项式的统计关系 ,因此 ,经济系统的物质... 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 ,对 1985— 1997年我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固体和气体物质输入与输出总量呈相似的增长趋势 ,而自来水供应量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之间遵循多项式的统计关系 ,因此 ,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物质输出量 ,控制经济系统的资源投入量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 2 )人均固体和气体物质输入与输出量也呈增长的趋势 ,其中 ,人均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增长迅速。此外 ,人均物质输入与输出量的年增长率明显大于同期人口的年增长率。由此可见 ,随着人口的增加 ,自然资源消耗在加速增长 ,而大气与土壤环境的污染在加速恶化 ;( 3)创造单位GDP的物质输入量和输出量(包括水的消耗量和污水排放量 )均呈下降的趋势 ,反映出我国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输入与输出量 物质输入与输出强度 物质输入与输出效率 可持续性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京津冀生境质量时空演变 被引量:158
17
作者 吴健生 曹祺文 +2 位作者 石淑芹 黄秀兰 卢志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57-3466,共10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境质量时空分异性是区域生态规划的基础,能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分析京津冀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以In VEST模型对生境质量进...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境质量时空分异性是区域生态规划的基础,能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分析京津冀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以In VEST模型对生境质量进行总体评估,并基于流域划分,借助剖面线和空间自相关深入分析了生境质量格局时空分异性.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间的相互转换及水体转为耕地,这导致景观结构异质性的减弱和破碎度的提升.两时期生境质量格局整体表现为东南部和南部较低、北部和西部较高.其中,东南部和南部2010年生境质量明显下降,发生了一定生境退化乃至丧失现象.各流域生境质量具有明显分段特征,较多样点在2010年出现不同程度退化,但也有部分有所改善.该区生境质量格局空间分布集聚性有所增强.2000年"高高"型生境质量流域空间聚集区为滦河流域和白河流域上游地区,"低低"型聚集区集中在永定河中下游和潮白河流域部分地区.2010年"高高"型和"低低"型空间聚集区在原有基础上各自向西南方向有所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境质量 In VEST 流域 京津冀
原文传递
关于“昆仑-黄河运动” 被引量:129
18
作者 崔之久 伍永秋 +3 位作者 刘耕年 葛道凯 庞其清 许清海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8年第1期53-59,共7页
昆仑山垭口地区的地貌、构造、沉积相、地层及其生物组合特征表明 ,本区在距今 1 1Ma开始至 0 7Ma前后发生了一次先是大面积抬升 ,后是突发性断块隆起与沉陷的构造运动 ,这次构造运动的后期具有发生突然 ,抬升幅度大的特点 ,青藏高原... 昆仑山垭口地区的地貌、构造、沉积相、地层及其生物组合特征表明 ,本区在距今 1 1Ma开始至 0 7Ma前后发生了一次先是大面积抬升 ,后是突发性断块隆起与沉陷的构造运动 ,这次构造运动的后期具有发生突然 ,抬升幅度大的特点 ,青藏高原由此上升到临界高度 30 0 0m以上 ,导致高原第四纪以来最大冰期的发生 ,并且这次抬升可能还是我国在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构造 气候旋回中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驱动因素 ,将这次构造运动被命名为“昆仑 黄河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昆仑-黄河运动 环境演变
原文传递
国内外生活圈规划研究与规划实践进展述评 被引量:151
19
作者 肖作鹏 柴彦威 张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95,共7页
在生活质量提高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作为生活空间组织概念的日常生活圈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从居民真实的城市生活出发,能够更好地反映居民生活空间单元与居民实际生活的互动关系,刻画空间地域资源配置、设施供给与居... 在生活质量提高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作为生活空间组织概念的日常生活圈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从居民真实的城市生活出发,能够更好地反映居民生活空间单元与居民实际生活的互动关系,刻画空间地域资源配置、设施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动态关系,折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空间公平与社会排斥等内涵,并与城乡规划相结合,成为均衡资源分配、维护空间公正和组织地方生活的重要工具。研究主要基于日本、韩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部分文献与实践经验,阐述生活圈规划在不同尺度上的运用、范围界定与内容结构,总结生活圈规划在研究与实践中的技术特点,展望新技术与大数据时代下生活圈规划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圈 生活圈规划 生活空间 日常生活
下载PDF
中国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 被引量:144
20
作者 杨元合 石岳 +25 位作者 孙文娟 常锦峰 朱剑霄 陈蕾伊 王欣 郭焱培 张宏图 于凌飞 赵淑清 徐亢 朱江玲 沈海花 王媛媛 彭云峰 赵霞 王襄平 胡会峰 陈世苹 黄玫 温学发 王少鹏 朱彪 牛书丽 唐志尧 刘玲莉 方精云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4-574,共41页
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简称陆地碳汇)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为全面理解陆地碳汇特征及其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本文系统梳理了近40年来陆地碳源汇研究... 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简称陆地碳汇)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为全面理解陆地碳汇特征及其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本文系统梳理了近40年来陆地碳源汇研究的主要进展,阐述了全球和我国陆地碳汇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了陆地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根据全球碳收支评估报告,过去60年全球陆地碳汇从1960年代的(-0.2±0.9)Pg C yr^(-1)(弱碳源;1 Pg=10^(15)g=10亿吨碳)增加至2010年代的(1.9±1.1)Pg C yr^(-1)(碳汇).目前,陆地碳汇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而热带地区表现为微弱的碳汇或碳源.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碳汇大小存在差异:森林是陆地碳汇的主体,灌丛、湿地生态系统和农田土壤整体表现出碳汇功能,但草地的碳源汇功能尚不明确.此外,荒漠生态系统可能起着碳汇功能,但其大小和形成机制尚存在争议.大气CO_(2)浓度上升、氮沉降、气候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等是影响陆地碳汇强度的主要因素,火灾、气溶胶等因素也影响其大小.不同区域陆地碳汇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北美和欧洲陆地碳汇主要是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所致;而在中国,除了上述全球变化要素外,植树造林、生态修复也是驱动其碳汇的重要因素.综合以往研究结果评估,目前我国陆地碳汇强度为0.20~0.25 Pg C yr^(-1),预计2060年可能处于0.15~0.52 Pg C yr^(-1)之间.未来研究需通过扩大生态系统调查与监测的范围、完善陆地生物圈模型等途径提升陆地碳汇的评估精度,量化各类措施对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影响,精准评估我国陆地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碳汇 碳中和 碳循环 全球变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