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及周边地区背景噪声Love波层析成像 被引量:7
1
作者 贺伟光 陈永顺 +2 位作者 叶庆东 安美建 董树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6,共10页
和其它地震成像方法比较,背景噪声成像方法能够较有效的获得地壳以及上地幔的速度结构.本研究将PhaseWeighted-Stack方法应用到了互相关函数的叠加过程中,有效的增强了Love波信号,压制了获得的格林函数中的噪声.本文将这种技术应用到了... 和其它地震成像方法比较,背景噪声成像方法能够较有效的获得地壳以及上地幔的速度结构.本研究将PhaseWeighted-Stack方法应用到了互相关函数的叠加过程中,有效的增强了Love波信号,压制了获得的格林函数中的噪声.本文将这种技术应用到了北京大学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布设在秦岭及其周边地区的(69台)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利用台站的水平分量噪声记录提取的Love波频散曲线来获得台站间Love波相、群速度,进而得到了从6 s到30 s周期的Love波相速度二维分布图像.进一步进行了三维SH波速度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地壳和上地幔SH波3D速度结构,为研究该地区构造运动和上地幔动力学提供基础观测资料.一个重要的结果显示秦岭造山带以及鄂尔多斯块体外部西北方向在50 km深度呈现较强的SH波低速异常,这个连贯的低速异常带是否对应于青藏高原上地幔物质在鄂尔多斯块体和四川盆地块体之间的向东扩展流动而形成的温度异常或者部分熔融体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VE波 Phase-Weighted-Stack SH波反演 背景噪声
原文传递
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郭震 唐有彩 +3 位作者 陈永顺 宁杰远 冯永革 岳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91-3600,共10页
利用北京大学和早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区布设的共34台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远震体波资料,获取P波接收函数和S波接收函数,再分别通过偏移成像和共转换点叠加(CCP)和倾斜叠加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东部横跨郯庐... 利用北京大学和早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区布设的共34台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远震体波资料,获取P波接收函数和S波接收函数,再分别通过偏移成像和共转换点叠加(CCP)和倾斜叠加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东部横跨郯庐断裂带地区沿剖面的地壳和上地幔速度间断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鲁西隆起下方的莫霍面的深度要比华北盆地和青岛地区浅约5km,形成类似屋顶状的莫霍面隆起.郯庐断裂带和聊考断裂带下方的莫霍面有明显的错断.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分界面(以下简称LAB)的深度从太行山山前的约100km深度上升到鲁西隆起下方约60km深,向东在青岛地区下方LAB深度进一步变浅.我们利用倾斜叠加计算台站下方波速比得到地壳内的泊松比变化,结果显示鲁西隆起泊松比值分布相对均匀,而青岛地区内泊松比变化剧烈,可能反应了该地区作为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北缘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地壳和上地幔间断面 S波接收函数 LAB 泊松比 鲁西隆起 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
下载PDF
山西断陷带地壳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唐有彩 冯永革 +7 位作者 陈永顺 周仕勇 宁杰远 魏松峤 李鹏 俞春泉 范文渊 王海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02-2109,共8页
利用2006年8月到2008年3月北京大学在山西断陷带南部架设的两条东西向流动观测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资料,提取各台站接收函数,然后进行倾斜叠加(Slant stack)和台阵偏移成像,获得了沿台阵横穿山西断陷带的地壳和上地幔的精细结构变化.研... 利用2006年8月到2008年3月北京大学在山西断陷带南部架设的两条东西向流动观测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资料,提取各台站接收函数,然后进行倾斜叠加(Slant stack)和台阵偏移成像,获得了沿台阵横穿山西断陷带的地壳和上地幔的精细结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山西断陷带下面莫霍面存在明显不连续,莫霍面上隆约4~6 km,纵横波速比从两侧的1.75上升为山西断陷带内部2.0左右,且中、下地壳可能存在一个低速层.山西断陷带的构造模式沿相距140 km的两条剖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南端的临汾盆地为拉张作用下的纯剪切模式,向北转化为太原盆地的简单剪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山西断陷带 临汾盆地 太原盆地 莫霍面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部过渡带SKS波分裂研究:鄂尔多斯东南角的局部软流圈绕流 被引量:16
4
作者 于勇 陈永顺 +2 位作者 菅汉超 唐有彩 宁杰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本文对布设在华北克拉通东西两块体交界区域的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阵和部分固定台站的远震波形记录开展了SKS波分裂研究.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的各向异性比较弱,剪切波分裂导致的时间延迟一般小于0.7s.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的山西断... 本文对布设在华北克拉通东西两块体交界区域的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阵和部分固定台站的远震波形记录开展了SKS波分裂研究.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的各向异性比较弱,剪切波分裂导致的时间延迟一般小于0.7s.鄂尔多斯块体东缘的山西断陷带和太行山以及华北平原西部均表现出了比较强的各向异性,时间延迟大于1.0s.特别是在太行山地区观测到的ENE趋向的快波偏振方向明显不同于鄂尔多斯块体和华北平原地区的近E-W和ESE方向的快波偏振方向.在华北克拉通东西两块体交界过渡带的太行山地区观测到的显著上地幔各向异性及变化可能对应于围绕鄂尔多斯块体东南角的局部软流圈绕流,而后者可能起因于鄂尔多斯块体的逆时针旋转以及青藏高原软流圈沿秦岭大别造山带向东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SKS波分裂 上地幔各向异性 软流圈
下载PDF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区域地壳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贾萌 王显光 +1 位作者 李世林 陈永顺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74-2481,共8页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区域的深部构造研究对于了解华北克拉通与其周边地带形成、发展和克拉通破坏具有怎样的壳、幔结构和深层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北京大学和中国地震局在华北克拉通西部地区布设的共32台宽频带地震仪记录...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区域的深部构造研究对于了解华北克拉通与其周边地带形成、发展和克拉通破坏具有怎样的壳、幔结构和深层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北京大学和中国地震局在华北克拉通西部地区布设的共32台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远震体波资料,组成一条近南北向的观测剖面,由北至南依次穿过阴山造山带、河套盆地、鄂尔多斯块体、渭河盆地、秦岭造山带和大巴山系.计算各台站的P波接收函数,利用倾斜叠加(H-κ)方法得到了研究区域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利用Kirchhoff偏移成像方法得到了研究区域下方Moho面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阴山造山带地壳厚度为42~44km,地壳结构稳定,泊松比约为0.27,推测该区域的造山运动是深部物质上涌导致.河套盆地内Moho面抬升,可认为是岩石圈物质上涌导致.鄂尔多斯块体内平均地壳厚度41.2km,泊松比0.27,Moho面从北至南平缓有平缓抬升的趋势,从最北端的43.5km到最南端的39km.鄂尔多斯块体北部在20km深度处存在低速层,块体内部36°N^37°N区域内出现Moho面小规模下沉,这对鄂尔多斯块体地壳结构单一、完整、未遭到破坏的观点提出了挑战.渭河盆地内Moho面隆起,最浅达到30km,推测是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物质向东挤出并上涌所造成的.秦岭造山带地壳厚度约38.5km,Moho面平稳.位于扬子板块北缘的大巴山系地壳厚度达到54.5km,明显大于华北克拉通的地壳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倾斜叠加(H-κ) Kirchhoff偏移成像 鄂尔多斯块体 地壳厚度 泊松比
原文传递
华南北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被引量:6
6
作者 高佳佳 陈永顺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23-1431,共9页
本文研究区域位于华南大陆北缘与华北克拉通交界处(112°E^119°E,29°N^33°N),主要包含了秦岭-大别造山带、苏北盆地南缘、江汉盆地以及扬子准克拉通部分地区.本次研究利用北京大学以及南京大学安装的共计60台流动地... 本文研究区域位于华南大陆北缘与华北克拉通交界处(112°E^119°E,29°N^33°N),主要包含了秦岭-大别造山带、苏北盆地南缘、江汉盆地以及扬子准克拉通部分地区.本次研究利用北京大学以及南京大学安装的共计60台流动地震台站从2014年9月开始记录的连续地震波形数据,通过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获得研究区域经验格林函数并提取频散曲线.本文先使用了线性叠加以及S-transform方法提高互相关函数的信噪比,并同时使用FTAN方法以及一种谱方法来提取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为了对频散曲线进行质量控制,本文还使用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k近邻算法来自动识别过滤异常频散曲线.最终利用频散信息进行层析成像,获得了研究区域8~35 s的瑞利波相速度分布图.结果表明:(1)谱方法提取的频散曲线与FTAN方法获得的结果相一致,且能够克服3倍波长的限制,对于研究区域较小具有重要意义.(2)8 s周期速度异常显示江汉盆地沉积中心位于30°~30.5°范围内,且呈NW向展布;(3)12~14 s的速度异常暗示江汉盆地的基底大约是15 km,这与其地震活动性一致;(4)20 s周期的高速异常显示江汉盆地具有较浅的莫霍面,而苏北盆地南缘以及黄山地区可能具有较深的莫霍面.(5)苏北盆地南缘8~35 s周期均呈现低速异常,这可能说明其具有巨厚的沉积层以及较深的莫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关 背景噪声 华南 层析成像
原文传递
利用P波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北克拉通西部地壳和上地幔间断面 被引量:4
7
作者 原世豪 陈永顺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89-2595,共7页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在华北克拉通西部布设的一条东西方向流动地震观测台阵记录的远震资料,提取各台站P波接收函数,然后通过倾斜叠加(H|κ)、共转换点叠加(CCP)和偏移成像获得了横跨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块体和祁连块体下方地壳和上地幔...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在华北克拉通西部布设的一条东西方向流动地震观测台阵记录的远震资料,提取各台站P波接收函数,然后通过倾斜叠加(H|κ)、共转换点叠加(CCP)和偏移成像获得了横跨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块体和祁连块体下方地壳和上地幔速度间断面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显示,Moho面从东向西逐渐加深,与地形大致呈镜像关系,东部华北克拉通内部(鄂尔多斯地块)的地壳厚度为~40km,而最西部青藏高原内部(柴达木盆地)的地壳厚度为~65km.在祁连块体下方出现了剧烈地Moho面阶跃,我们推断这是因为柴达木盆地受到南北方向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从而导致垂直方向上厚度的增加.对于上地幔660km速度间断面的成像显示,在30°~32°N|100~102°E范围内出现了加深,这可能与存在低温物质有关.通过对比其他学者利用体波成像和接收函数所获得的结果,我们推测660km速度间断面的加深可能是受印度板块在对应深度上的残留俯冲块体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P波接收函数 Moho面 地幔转换带
原文传递
SKS波分裂自动计算实现
8
作者 于勇 陈永顺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19-1524,共6页
SKS波分裂方法是研究地球内部各向异性的常用方法.随着地震资料数量的急剧增加,人工拾取并计算SKS波分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本研究提出通过利用STA/LTA方法识别SKS波震相,利用时频分析确定滤波范围,并利用滑动时间窗时结果的稳... SKS波分裂方法是研究地球内部各向异性的常用方法.随着地震资料数量的急剧增加,人工拾取并计算SKS波分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本研究提出通过利用STA/LTA方法识别SKS波震相,利用时频分析确定滤波范围,并利用滑动时间窗时结果的稳定性选取SKS波时间窗,进而实现了SKS波分裂分析的自动化.运用该方法分析流动地震台站观测数据,并与人工计算SKS波分裂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S波分裂 STA/LTA方法 时频分析 自动计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