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被引量:140
1
作者 唐士其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6-73,128,共9页
本文通过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的演变的简略考察,指出独立于和外在于国家的所谓“市民社会”只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发时期的一种短暂的历史现象,是自由主义思想中理论上的抽象。现代国家发展的历程也就是它不断地扩大... 本文通过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的演变的简略考察,指出独立于和外在于国家的所谓“市民社会”只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发时期的一种短暂的历史现象,是自由主义思想中理论上的抽象。现代国家发展的历程也就是它不断地扩大自身的职能范围,向“市民社会”渗透的过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要求人们探索一种能够同时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的活力与主动精神的“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本文论证了这一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可能性,并且得出结论;这方面探索的成功将为人类的共同生活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社会 市民社会 现代化 “强国家-强社会”
原文传递
论当代中国政治沟通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41
2
作者 俞可平 《政治学研究》 1988年第3期11-19,共9页
正如当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所说,政治沟通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恰象血液流动之一于生命有机体。政治沟通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政治沟通在政治生活中的这种重要作用决定了政治沟通体制的改革必然是政... 正如当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所说,政治沟通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恰象血液流动之一于生命有机体。政治沟通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政治沟通在政治生活中的这种重要作用决定了政治沟通体制的改革必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政治科学的角度看,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协商对话问题就是一个政治沟通问题。本文试图借用系统科学的概念来分析我国现行政治沟通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就改革我国现行政治沟通体制提出一些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沟通 信息系统 信息传送 政治信息 单通道 传送信息 决策机关 信息体制 沟通渠道 传送系统
原文传递
族群、种族和民族 被引量:29
3
作者 庞中英 《欧洲研究》 CSSCI 1996年第6期4-15,共12页
本文从多角度探讨了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经常混用的3个基本概念———族群、种族和民族。作者认为有必要仔细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强调当代国际研究应该加深对民族和民族国家等概念的认识。对族群和民族的区分有助于我们研究当代全球社... 本文从多角度探讨了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经常混用的3个基本概念———族群、种族和民族。作者认为有必要仔细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强调当代国际研究应该加深对民族和民族国家等概念的认识。对族群和民族的区分有助于我们研究当代全球社会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非民族国家内部的合法性危机及其族际冲突和民族主义(特别是民族分离主义)的性质。作者特别分析了现代民族概念的3种基本含义(政治、文化和经济)、民族形成的两种不同的路径及其动态性、与民主和公民身份相联系的现代民族的根本性质,最后提出关于民族的新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民族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民族形成 政治民族 种族冲突 民族概念 公民身份 族际冲突 组织形式
原文传递
关于区域主义与全球主义 被引量:26
4
作者 朱锋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42-47,共6页
关于区域主义与全球主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朱锋区域主义(regioalism)和全球主义(globalism)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研究中引起普遍争论的两大问题,是对当前国际关系结构和现状发生重大变化的概括和总结。区域... 关于区域主义与全球主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朱锋区域主义(regioalism)和全球主义(globalism)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研究中引起普遍争论的两大问题,是对当前国际关系结构和现状发生重大变化的概括和总结。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亦即区域化和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主义 全球主义 国际关系 区域化 世界经济 区域经济集团 新自由主义 区域合作 安全合作 全球贸易自由化
下载PDF
广义安全、经济安全、安全合作———关于全球变化与安全问题的若干新思考 被引量:17
5
作者 庞中英 《欧洲研究》 CSSCI 1997年第1期34-42,共9页
作为全球巨大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安全问题的含义、性质和内容同样发生了变化。今天,安全已经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更加广泛的含义。本文首先考察了安全概念的扩展,提出广义安全的概念;分析了日益引起关注的后冷战时代的经济安全问题... 作为全球巨大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安全问题的含义、性质和内容同样发生了变化。今天,安全已经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更加广泛的含义。本文首先考察了安全概念的扩展,提出广义安全的概念;分析了日益引起关注的后冷战时代的经济安全问题;最后探讨了在缺少权威状态下的国家安全困境和国家间的安全合作问题。作者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后冷战时代军事安全地位的下降就相应地导致非军事安全地位的上升,因为在安全体系中,度量军事因素和非军事因素到底何者起主要作用是很难的,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安全主体有着不同的安全需求。广义安全概念反映了世界相互依存状态下的基本现实,它绝非否定军事防务安全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安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协调安全体系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安全是广义安全中的核心内容,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经济安全。对于国家而言,当代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全球化的无情挑战,这使得传统的经济安全无以为继。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安全考验着国家的角色。经济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重心,而且是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重要意识形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安全 国家安全 广义安全 安全困境 安全合作 全球变化 安全问题 民族国家 国际体系 新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政治文化论要 被引量:14
6
作者 俞可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3-66,126,共5页
政治文化分析是当代政治分析乃至社会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有效地运用这种分析方法的前提就是要对政治文化本身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本文试图对政治文化的概念、内容、形成、类型、特征及其作用作一提纲挈领的考察。 自从美国政治科学家加... 政治文化分析是当代政治分析乃至社会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有效地运用这种分析方法的前提就是要对政治文化本身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本文试图对政治文化的概念、内容、形成、类型、特征及其作用作一提纲挈领的考察。 自从美国政治科学家加布里尔·阿尔蒙德在五十年前的“比较政治系统”一文中率先使用“政治文化”后,这一概念迅速为政治学家普遍接受,尔后,政治文化研究便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题内容之一。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是当代政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政治学相比,当代政治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把政治分析的基点从政治制度转向政治行为。随着这种研究的深入,不可避免地会进而提出人的政治行为及政治过程和政治模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政治取向 论要 政治行为 政治系统 政治过程 政治结构 政治变革 政治生活 政治事件
下载PDF
政治沟通与民主政治建设 被引量:11
7
作者 俞可平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第2期19-22,共4页
在政治学说史上,自从柏拉图提出对话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后,政治学家就极为重视对政治沟通问题的研究。在当代,以卡尔·多伊奇为代表的政治分析家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原理分析政治沟通,使政治沟通分析成了政治研究的一条新途径。... 在政治学说史上,自从柏拉图提出对话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后,政治学家就极为重视对政治沟通问题的研究。在当代,以卡尔·多伊奇为代表的政治分析家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原理分析政治沟通,使政治沟通分析成了政治研究的一条新途径。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正式提出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后,我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沟通也开始予以重视。抽象地说,政治沟通就是政治信息的流通。由于政治信息的内容极其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沟通 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信息 政治生活 政治学 共产党 协商对话 政治研究 政治报告 政府当局
下载PDF
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庞中英 《欧洲研究》 CSSCI 1996年第1期18-28,共11页
民族主义基本上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分不开,甚至可以说民族主义是国际关系的产物,同时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社会和全球体系的发展又对民族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与影响。因此,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互为对立同... 民族主义基本上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分不开,甚至可以说民族主义是国际关系的产物,同时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社会和全球体系的发展又对民族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与影响。因此,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互为对立同统一的方面:民族主义是如何影响了国际关系与国际社会的形成与演化,国际关系与国际社会的深入发展又如何影响了民族主义。作者认为,近几年,我国国际关系学界对民族主义的研究十分重视,但还没有着力探讨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的互动问题。因为在后现代时代(post—moderndays),认同(identity)和合法性(legitimacy)不可能如同过去国际关系的研究那样可以视为当然,认同与合法的起源与创造同样是国际关系的核心。本文试图触及这个问题,并就一些有关焦点问题阐明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国际关系 经济民族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 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思想 国际体系 国际社会 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 被引量:14
9
作者 毛惠玲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1995年第4期1-14,共14页
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日]金子道雄毛惠玲译林代昭校今年6月9日,日本国会众议院,在不到半数人赞成的情况下,通过了"战后50年决议"。其中谈到对殖民地统治等侵略行径表示"深刻的反省",但是,反省的主体不明确,并且没有表示... 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日]金子道雄毛惠玲译林代昭校今年6月9日,日本国会众议院,在不到半数人赞成的情况下,通过了"战后50年决议"。其中谈到对殖民地统治等侵略行径表示"深刻的反省",但是,反省的主体不明确,并且没有表示向亚洲各国人民谢罪。相反,这只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赔偿 日本政府 赔偿问题 亚洲各国 国家赔偿责任 天皇的战争责任 人民币 太平洋战争 赔偿请求权 国家补偿
原文传递
1945—1955年美国对华政策及其后果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缉思 《美国研究》 1987年第1期40-68,2-4,共32页
1945年至1955年的10年之中,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决策过程中的犹疑不决,政策声明的前后矛盾,美国国会内外关于中国问题的激烈争论,美国官员提出的五花八门的政策建议和情报分析,再加上有关... 1945年至1955年的10年之中,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决策过程中的犹疑不决,政策声明的前后矛盾,美国国会内外关于中国问题的激烈争论,美国官员提出的五花八门的政策建议和情报分析,再加上有关中国的大肆渲染的新闻报道,使美国对华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暴露得尤其充分,向中美两国的历史学界和政治学界提供了许多颇具吸引力的研究课题。从表面上看,1955年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同1945年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美国人在1945年声称他们想“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国”,而1955年却执行了一项遏制、孤立、打击中国的政策。两个目标都是明确提出的,在美国统治集团内部没有引起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人 朝鲜战争 艾森豪威尔政府 苏联 美国国会 美国政府 太平洋 麦克阿瑟 美国对华政策 战争期间
原文传递
东亚:通向政治稳定之路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锡镇 《国际政治研究》 1996年第2期28-34,共7页
在现代化起步的时候,几乎一切新独立国家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动乱。种族骚乱、宗教冲突、部族仇杀、党派倾轧、政治谋杀、权力争夺、武装叛乱、地方分离、治安恶化……使整个社会处于恐慌、不安和动荡之中。在这样一个社会,一切发展... 在现代化起步的时候,几乎一切新独立国家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动乱。种族骚乱、宗教冲突、部族仇杀、党派倾轧、政治谋杀、权力争夺、武装叛乱、地方分离、治安恶化……使整个社会处于恐慌、不安和动荡之中。在这样一个社会,一切发展和进步都无从谈起。因此,如何实现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是这些国家必须解决的头等重大的历史课题。 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已经独立了30年、50年甚至上百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国家利益 民主政治 东亚 军人政权 资产阶级 新加坡 战略和政策 民主制 政府
原文传递
马克思人权理论论要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锋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4,共22页
本文对马克思人权理论的发展阶段、基本内容与方法论特点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人权理论有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逐步抛弃了自然人权观,自觉创立了科学的共产主义人权观。作者指出,马克... 本文对马克思人权理论的发展阶段、基本内容与方法论特点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人权理论有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逐步抛弃了自然人权观,自觉创立了科学的共产主义人权观。作者指出,马克思的人权理论可以划分为对资本主义实然人权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应然人权的追求两大部分。作者还概要地分析了马克思人权理论的方法论特点及其对建立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产阶级人权 人权理论 资本主义私有制 共产主义学说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关系 人与人 市民社会 资本主义人权
原文传递
试论21世纪东亚发展中的文化问题 被引量:8
13
作者 关世杰 《国际政治研究》 1996年第2期46-54,42,共10页
70年代末以来,文化在东亚崛起中的作用为东西方学术界所关注。冷战结束后,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引起学者们的争论。21世纪东亚在文化上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谈论文化,对文化的概念首先应有明确的界定。1871年... 70年代末以来,文化在东亚崛起中的作用为东西方学术界所关注。冷战结束后,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引起学者们的争论。21世纪东亚在文化上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谈论文化,对文化的概念首先应有明确的界定。1871年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泰勒(E.B.TYLOR)提出文化的定义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文化加以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 21世纪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 东亚发展 东亚经济发展 个人主义 儒家伦理 价值观念 东亚文化
原文传递
中泰关系四十年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锡镇 《东南亚研究》 1990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文依照不算历史旧账,着眼于未来的精神,对四十年来中泰关系的曲折发展道路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作者把这四十年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8年,由最初的相互隔绝通过亚非会议的接触出现了有限的缓和;1958—1969年,是对抗时期;1969—1975年,... 本文依照不算历史旧账,着眼于未来的精神,对四十年来中泰关系的曲折发展道路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作者把这四十年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8年,由最初的相互隔绝通过亚非会议的接触出现了有限的缓和;1958—1969年,是对抗时期;1969—1975年,双方逐步调整政策,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5—1989年,中泰关系健康迅速发展,开创了友好合作的新时代。在对历史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引出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主要经验教训:第一,友谊的基础是相互接触、理解和信任。第二,不搞革命输出,把政党关系同国家关系相区别。第三,和平中立政策是第三世界中小国家谋求国家安全稳定的明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 和平中立政策 两国关系 历史分析 革命输出 安全稳定 理解和信任 经验教训 国家关系 政党关系
下载PDF
法国的地方分权改革──理论动因与托克维尔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振洲 《欧洲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17-27,共11页
本文分析了法国1982年以来进行的地方分权改革的理论动因:提高效率、促进民主、保障自由;论证了托克维尔对这个改革的理论基础的贡献;探讨了托克维尔有关平等、民主和政治自由之间的关系,有关代议制民主可能产生的种种弊病的思... 本文分析了法国1982年以来进行的地方分权改革的理论动因:提高效率、促进民主、保障自由;论证了托克维尔对这个改革的理论基础的贡献;探讨了托克维尔有关平等、民主和政治自由之间的关系,有关代议制民主可能产生的种种弊病的思想及其在今天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分权 托克维尔 理论动因 代议制民主 中央集权制 提高行政效率 法国 民主制 地方事务 权力下放
原文传递
论东亚经济民族主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峰君 《国际政治研究》 1996年第2期1-12,24,共13页
1995年9月12日至13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同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在北京大学举行了“面向21世纪的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展望”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出席会议的是:方连庆教授、陈峰君教授、林代昭教授、张锡镇副教授、关世杰副教授、许振... 1995年9月12日至13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同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在北京大学举行了“面向21世纪的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展望”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出席会议的是:方连庆教授、陈峰君教授、林代昭教授、张锡镇副教授、关世杰副教授、许振洲副教授、沈青兰副教授。成蹊大学出席会议的是:田中治男教授、桂木隆夫教授、龟嶋庸一教授、幸村千佳良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义道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代主任潘国华教授、成蹊大学代表团团长田中治男教授分别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有八位学者在会议上宣读了论文。与会代表对有关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次学术研讨会对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两校的学术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现将提交会议的论文按发言顺序刊登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民族主义 东亚国家和地区 东亚经济 民族精神 新加坡 国家干预 日本现代化 经济发展 民族性格 政府干预
原文传递
商业部门职工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百揆 《经济研究》 1980年第4期33-39,共7页
我国的社会主义商业和服务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在一些方面还有倒退,除了林彪、“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在经济政策上有意识地“抑商”以外,广泛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对商业和服务业的不正确的认识也是一个重... 我国的社会主义商业和服务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在一些方面还有倒退,除了林彪、“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在经济政策上有意识地“抑商”以外,广泛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对商业和服务业的不正确的认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粉碎了“四人帮”后情况有好转。但是,由于对商业和服务业是否属于物质生产部门,商业和服务业部门职工的劳动是不是物质生产劳动这个比较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仍然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就使得有些经济部门工作的同志和社会上很多人还不能从根本上引起对商业和服务业的高度重视,而商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职工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也就不能在实际上和工业、交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生产劳动 服务业 商业部 使用价值 政治经济学理论 生产过程 商业职工 物质生产部门 马克思 商品交换
原文传递
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述评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海滨 《当代亚太》 1996年第4期32-36,共5页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各国间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加强,其中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环境合作的背景 严格地说,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是在冷战之后起步的。与其它地区相比,东北亚地区起步较晚,但发展也快,这是外部形势和本地...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各国间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加强,其中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环境合作的背景 严格地说,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是在冷战之后起步的。与其它地区相比,东北亚地区起步较晚,但发展也快,这是外部形势和本地区环境变化的内在要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经济 环境合作 环境问题 西北太平洋 海洋环境 区域性 述评 区域合作 保护环境 环境状况
原文传递
论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永清 育正 《青年探索》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23,共6页
政治社会化是专门研究政治共同体内部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以及与此过程相关的各种机制和机构。学校就是社会政治体系中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传播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机构。学校教育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灌输一定的政治价值观... 政治社会化是专门研究政治共同体内部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以及与此过程相关的各种机制和机构。学校就是社会政治体系中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传播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机构。学校教育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灌输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念,对青少年公民的政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虽然现代社会都被纳入了教育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功能 学校教育 政治社会化 政治权威 社会化的过程 群体活动 社会角色 政治知识 马克思主义原理 思想变化
下载PDF
论东亚模式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峰君 《太平洋学报》 1997年第2期28-34,共7页
“东亚模式”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这一模式具有不同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征。其经济模式特征是:经济优先主义+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分配收入相对均等→高经济增长率。其政治模式特征是:... “东亚模式”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这一模式具有不同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征。其经济模式特征是:经济优先主义+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分配收入相对均等→高经济增长率。其政治模式特征是:贤明型威权主义政治体制(一党或军人集权+强制型措施+专家治国+健全法制+反腐倡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渐进民主化进程。其文化模式特征是:儒家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西方文化(取精华去糟粕)→东亚现代化文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模式 经济 政治 文化 特征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