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宿骞 彭歆 +1 位作者 周传香 俞光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6—2016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并诊断为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合复查随访资料,回顾性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分析影... 目的:探讨原发性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6—2016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并诊断为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合复查随访资料,回顾性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41例患者,中位年龄57岁(8个月至91岁),男∶女=1∶2. 15,女性多见。40例(97. 1%)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其中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1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 14例,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 4例,其他类型少见,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仅占1例。Ann ArborⅠE~ⅡE期37例(90. 2%),ⅢE~ⅣE期4例(9. 8%)。7例(17. 1%)淋巴瘤由干燥综合征恶变而来,均为MALT淋巴瘤。平均病期为20. 7月,78%的患者以腮腺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及系统治疗,不同治疗方案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全部患者均经5~149个月随访,其中9例(21. 9%)死亡,2年总生存率为84. 5%,5年总生存率为81. 3%。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肿物加速生长史(P=0. 005)和肿物有无包膜(P=0. 011)为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物有无包膜(P=0. 041)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结论:腮腺淋巴瘤绝大多数为B细胞型NHL,MALT淋巴瘤与DLBCL最为常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缓慢生长的腮腺区局限性肿块,临床上需与腮腺良性肿瘤相鉴别。干燥综合征与MALT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预后比其他恶性肿瘤相对较好,肿物无包膜提示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腮腺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晔 张妮 +1 位作者 刘晓筱 周传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诊治并经病理确诊为腺样囊性癌的79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82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详细... 目的:回顾性分析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诊治并经病理确诊为腺样囊性癌的79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82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病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腺样囊性癌患者798例,腭部、舌下口底区域和腮腺区是腺样囊性癌常见的发病部位。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者82例,总体转移率约10.3%(82/798),其中原发于颌下腺、舌下口底区及舌部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分别为20.8%、16.1%、15.1%,而腭部、腮腺原发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分别为6.1%、3.4%。颈Ⅰ、Ⅱ区为常见转移区域,极少累及Ⅳ、Ⅴ区淋巴结。主要转移模式是由癌细胞沿经典的淋巴管/血管通路转移(70.7%),部分颌下及舌下病例不除外直接侵犯淋巴结。82例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4%和20.6%。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显著低于转移阴性组,且组织学呈现实性型的腺样囊性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筛孔型和管状型肿瘤。结论:舌下、口底及颌下腺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颈部淋巴转移常见原发部位,实性型组织学结构与转移率显著正相关,在临床诊治及随访中需要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 腺样囊性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67例上颌根尖周囊肿的三维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孟圆 张丽琪 +3 位作者 赵雅宁 柳登高 张祖燕 高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6-401,共6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和螺旋CT分析上颌根尖周囊肿的三维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锥形束CT或螺旋CT影像的上颌根尖周囊肿患者67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包括病变大小...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和螺旋CT分析上颌根尖周囊肿的三维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锥形束CT或螺旋CT影像的上颌根尖周囊肿患者67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包括病变大小、形态、膨隆情况、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根据病变累及牙的范围分为三型:(1)单牙型:病变仅累及1枚病原牙的根周骨质;(2)邻牙受累型:病变除累及1枚病原牙的根周骨质外,向近中和/或远中累及1枚邻牙牙根;(3)多牙型:病变累及≥4枚相邻牙位的根周骨质。另外,根据矢状位图像囊肿与牙根长轴的关系分为向心(病原牙牙根长轴指向病变中心)、偏腭(囊肿主体位于病原牙根的腭侧)及偏唇颊(囊肿主体位于病原牙根的唇颊侧)三种。结果:共纳入67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29例,年龄13~77岁,其中46例(68.7%)位于上颌前部,65例(97.0%)为类圆形或椭圆形,43例(64.2%)唇颊侧骨板膨隆,37例(55.2%)腭侧骨板膨隆,27例(40.3%)累及鼻底,26例(38.8%)突入上颌窦,9例(13.4%)可见牙根吸收。近远中最大径为(20.89±8.11)mm,唇(颊)腭向最大径为(16.70±5.88)mm。4例患者的病原牙已拔除,其余63例患者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单牙型14例、邻牙受累型26例、多牙型23例,根据病变与牙长轴关系分为向心46例、偏腭15例、偏唇颊2例。结论:根尖周囊肿以上颌前部多见,多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少数病变尺寸较大。根据病变与病原牙的近远中向累及范围分为单牙型、邻牙受累型和多牙型。矢状面上,病变与病原牙长轴多为向心关系,少数偏腭或偏唇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囊肿 上颌骨 影像诊断 螺旋CT 锥形束CT
下载PDF
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在口腔潜在恶性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洋 高岩 +1 位作者 陈学杰 华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在筛查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口腔潜在恶性疾病(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的准确性。方法:对203例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DNA定量分...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在筛查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口腔潜在恶性疾病(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的准确性。方法:对203例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DNA定量分析检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价DNA定量分析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共纳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OSCC和原位癌(tumor in situ,TIS)的患者46例,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上皮异常增生患者39例,疣状白斑伴基底细胞增生活跃1例,白斑单纯增生29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 83例,炎症5例。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以OSCC、TIS和上皮异常增生为阳性组,其他为阴性组,DNA定量分析系统诊断的灵敏度为79. 07%,特异度为81. 20%,准确度为80. 30%;诊断OSCC和TIS的灵敏度95. 65%,特异度81. 20%,诊断准确度为85. 28%;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时,DNA定量分析系统诊断的灵敏度60. 00%,特异度81. 20%,诊断准确度为75. 8%。结论:DNA定量分析诊断操作微创,简便,可以作为OSCC及OPMDs的筛查方法以及OSCC术后随访的辅助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定量分析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潜在恶性疾病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白斑病
下载PDF
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基因表达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方政 陈帅 +3 位作者 赵军方 孙强 邱峰 李新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抑制中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human 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 2,Trop2)基因表达对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以期为预防和治疗TSCC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 目的探讨抑制中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human 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 2,Trop2)基因表达对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以期为预防和治疗TSCC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TSCC根治手术的患者46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S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rop2 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用阴性对照小干扰RNA(阴性对照小干扰RNA组)、Trop2小干扰RNA(Trop2小干扰RNA组)转染CAL-27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后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rop2、Ki-67增殖指数、细胞周期蛋白D1、裂解胱天蛋白酶3、Notch1蛋白和Hes1蛋白表达,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TSCC中Trop2基因mRNA(5.72±1.13)及蛋白(0.77±0.06)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0.92±0.15、0.11±0.01)(P〈0.05);转染Trop2小干扰RNA后CAL-27细胞中Trop2的蛋白表达(0.08±0.01)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46±0.05),Trop2小干扰RNA组细胞存活率[(64.28±4.12)%]、S期细胞[(14.54±1.02)%]、Ki-67蛋白(0.12±0.01)、细胞周期蛋白D1(0.04±0.01)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00.00±1.02)%、(27.33±1.11)%、0.24±0.02及0.20±0.02]和阴性空白对照小干扰RNA组[分别为(96.55±2.43)%、(26.67±1.23)%、0.26±0.03及0.21±0.02],细胞凋亡率(23.55±1.45)%、G0/G1期细胞[(72.32±0.94)%]及裂解胱天蛋白酶3(0.16±0.02)、Notch1蛋白(0.62±0.06)、Hes1蛋白(0.50±0.05)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小干扰RNA组(P均〈0.05)。结论抑制TSCC细胞中Trop2基因表达可降低癌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与上调Notch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细胞增殖 Trop2因 舌鳞状细胞癌
原文传递
腮腺CT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冰 孙丽莎 +5 位作者 孙志鹏 谢晓艳 张建运 张祖燕 赵燕平 马绪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初步建立腮腺CT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arot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因腮腺肿物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回顾性评估所有病例的... 目的:初步建立腮腺CT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arot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因腮腺肿物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回顾性评估所有病例的影像资料,获取相关影像特征,评估肿瘤恶性风险概率,并分为6个等级(1级,正常腮腺;2级,基本确定为良性病变或肿瘤;3级,无明确恶性病变证据但不能确定为良性病变;4级,怀疑为恶性肿瘤病变但证据不充分;5级,恶性肿瘤影像征象较充分;6级,有恶性肿瘤病理学证据)。结果:共纳入腮腺肿物病例897例次,其中良性病变905例次、恶性肿瘤98例次,影像诊断为2级、3级、4级和5级的病变中,恶性肿瘤的构成比分别为0.4%、5.7%、35.5%和96.7%,随PI-RADS分级呈逐渐增高趋势(Z=-15.579,P<0.001)。相邻等级[2级与3级(χ^2=12.048,P=0.001)、3级与4级(χ^2=75.231,P<0.001)、4级与5级(χ^2=32.266,P<0.001)]之间的恶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hen’s Kappa检验表明两位研究者分级诊断具有中度一致性(κ=0.614,P<0.001,95%CI:0.569~0.695)。结论:应用影像诊断分级方法对腮腺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