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抑制1,25-二羟基维生素D3促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最佳剂量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浩 李斌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8期5141-5144,共4页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葛根素的骨形成研究较多,但对于葛根素抑制1,25-(OH)2D3促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葛根素在体外对1,25-(OH)2D3促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3周龄小鼠骨髓细胞并接种到2...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葛根素的骨形成研究较多,但对于葛根素抑制1,25-(OH)2D3促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葛根素在体外对1,25-(OH)2D3促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3周龄小鼠骨髓细胞并接种到24孔培养板中。实验组培养液为1,25-(OH)2D3+α-MEM完全培养基+不同质量浓度的葛根素,对照组不加葛根素。结果与结论:不同浓度组葛根素处理的培养体系均诱导出破骨样细胞且形态差异不明显;除100μg/L葛根素组在第3天时碱性磷酸酶表达显著增高外,各组之间培养液上清中碱性磷酸酶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10μg/L葛根素组培养液上清Ca2+水平在第3,5,12天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01),50μg/L葛根素组培养液上清Ca2+水平在第12天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100μg/L葛根素组培养液上清Ca2+水平在所有检测点较10μg/L葛根素组显著上升(P<0.05)。提示葛根素最佳抑制剂量在10~50μg/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破骨细胞 骨吸收 抑制 组织构建
下载PDF
颌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复发与恶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斌斌 李铁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颌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dentinogenic ghost cell tumor,DGCT)复发和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为外科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5年来就诊的53例含有影细胞及间充质诱导成分的混合性牙源性肿瘤,总结D... 目的:探讨颌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dentinogenic ghost cell tumor,DGCT)复发和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为外科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5年来就诊的53例含有影细胞及间充质诱导成分的混合性牙源性肿瘤,总结DGCT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并对其组织学形态进行观察。结果:53例牙源性肿瘤中,14例为DGCT,其中10例复发,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4岁,症状均为骨性膨隆。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减低影,大部分病例边界不清或侵犯邻近组织,其中7例发生在上颌骨(2例癌变、2例细胞生长活跃),3例发生在下颌骨(1例细胞生长活跃)。10例复发患者的首次手术方式均为刮治。结论:颌骨DGCT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初次手术处理不当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有癌变风险;刮治手术不适宜DGCT;对于边界不清的上颌骨病变,尤其对于活检或冰冻病理报细胞生长活跃的病例,应尽可能扩大手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钙化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 肿瘤复发 局部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整联蛋白连接激酶及其异常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郭竹玲 高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655-1658,共4页
编码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蛋白激酶的基因突变一直被视为肿瘤发生的关键制约点。整联蛋白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kinase,ILK)作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的一个集结点,通过其偶联的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上展现了显著的多... 编码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蛋白激酶的基因突变一直被视为肿瘤发生的关键制约点。整联蛋白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kinase,ILK)作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的一个集结点,通过其偶联的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上展现了显著的多面效应。迄今,多种肿瘤中已相继报道ILK呈过表达,然而ILK在少部分肿瘤中的表达情况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澄清。ILK作为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基点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紧密联系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联蛋白连接激酶 肿瘤 肿瘤发生
下载PDF
癌变口腔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岩 罗海燕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7-721,共5页
目的 研究发生癌变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病理学特点及OLP病理诊断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OLP的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病理研究室临床病理资料库中1984年11月至2015年12月... 目的 研究发生癌变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病理学特点及OLP病理诊断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OLP的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病理研究室临床病理资料库中1984年11月至2015年12月经2次以上活体组织检查、显示为OLP发生鳞状细胞癌变的3 721例病例资料,按照WH0 1978年制订并于2003年修订的关于OLP的诊断标准,对初次诊断为OLP的病理切片进行复查.结果 3721例诊断为OLP的病例中,19例(0.51%)发生恶变.经过切片复查,19例原发病变中,不符合OLP病理诊断标准者10例,其中3例未见基底细胞液化变性、5例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不典型,7例出现上皮异常增生,部分病例同时有2项(3例)或3项(1例)病理表现不符合诊断标准.复检后符合OLP恶变者9例(0.24%).结论 进行OLP病理诊断时,必须严格遵循WHO制订的组织学标准,即同时表现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和典型的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带,并排除伴有上皮异常增生的病例,在最大程度上保证OLP病理诊断的客观准确,也为进一步研究OLP恶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口腔 病理学 口腔 病理诊断 癌变
原文传递
牙源性角化囊肿中PTCH基因的突变检测 被引量:7
5
作者 袁峻伟 李铁军 +1 位作者 钟镐镐 赵红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检测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中PTCH基因突变的发生频率、类型及分布特点,分析散发OKC与伴发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OKC之间的分子病理联系。方法收集8例OKC新鲜病变组织(4例散发,4例伴发NBCCS),提取DNA,采用PCR直接测... 目的检测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中PTCH基因突变的发生频率、类型及分布特点,分析散发OKC与伴发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OKC之间的分子病理联系。方法收集8例OKC新鲜病变组织(4例散发,4例伴发NBCCS),提取DNA,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OKC病变组织中的PTCH基因突变。结果分别于4例NBCCS—OKC和2例散发OKC中检测到6处PTCH基因突变,2例为错义突变,引起1个氨基酸的改变;其余4例突变分别为1~7个碱基插入或缺失,其中3例引起读码框的改变(移码突变),并导致蛋白质的提前截断,1例导致了2个氨基酸的插入。结论PTCH基因突变不仅常见于NBCCS—OKC,部分散发OKC病变也可以发生该基因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囊肿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PTCH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看我国口腔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单艳华 李翠英 +3 位作者 颉慧菲 李梦 于洪钊 李铁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分析2001至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口腔医学领域项目研究的情况及取得的重要科研进展,为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为基础... 目的 分析2001至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口腔医学领域项目研究的情况及取得的重要科研进展,为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为基础,根据学科代码检索口腔颅颌面科学(代码H14)、头颈部及颌面部肿瘤学(代码H1625)项目及医学科学部口腔医学领域相关项目获信息740条,结合《中国口腔医学年鉴》补充126条项目信息,并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近十年NSFC资助口腔医学类项目866项,经费总额为2.344054亿元,年度资助经费总额逐年及平均单项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其中,获资助项目数占总数比例变化最显著的是青年科学基金类项目,从占总数的8.33%增长至34.07%.口腔医学获资助项目涉及领域越来越宽,十年间覆盖领域从10个增长为26个.结论 口腔医学在NSFC的资助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部分领域形成较好的研究团队,相关学科交叉研究越来越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回顾分析
原文传递
口腔黏膜白斑癌变8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岩 郭竹玲 +1 位作者 罗海燕 王晶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0-413,共4页
目的明确不同程度的上皮增生与癌变的关系、癌变的组织学表现以及癌变前的上皮增生程度、组织学特点与白斑癌变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832例口腔黏膜白斑的组织切片,分析口腔黏膜白斑癌变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明确不同程度的上皮增生与癌变的关系、癌变的组织学表现以及癌变前的上皮增生程度、组织学特点与白斑癌变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832例口腔黏膜白斑的组织切片,分析口腔黏膜白斑癌变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各种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上皮增生程度癌变时间的差异进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d=0.05。结果1832例白斑中有85例(4.6%)癌变;异常增生白斑和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的癌变率[分别为12.9%(55/428)20.6%(22/107)、19%(12/63)]显著高于单纯增生白斑的癌变率[2.1%(30/1404)](P值均小于0.005)。85例癌变白斑中,29例单纯增生者中有10例为非均质型(34%),50例异常增生白斑中35例为非均质型(7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959例男性白斑中26例(2.7%)癌变,873例女性白斑中59例(6.8%)癌变,男、女癌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上皮单纯增生白斑也可癌变,上皮异常增生白斑的癌变危险性高于上皮单纯增生;女性白斑患者的癌变率高于男性;癌变的非均质型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者多于伴单纯增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口腔 病理学 口腔 癌变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从病理学角度看关于口腔扁平苔藓潜在恶性性质的争论 被引量:6
8
作者 高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77-580,共4页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常见的、由T细胞介导、以基底细胞损伤为主要特点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状态.虽然WHO很早就将OLP列为癌前状态,并且2005年关于口腔癌的分类中将OLP定义为潜在恶性病变,但目前对于OLP的潜在恶性性...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常见的、由T细胞介导、以基底细胞损伤为主要特点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状态.虽然WHO很早就将OLP列为癌前状态,并且2005年关于口腔癌的分类中将OLP定义为潜在恶性病变,但目前对于OLP的潜在恶性性质仍有较大的争论.争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至今仍无公认的OLP病理诊断标准,对研究样本的纳入标准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恶性病变 性质 病理学 慢性炎症状态 病理诊断标准 T细胞介导 OLP
原文传递
整联蛋白连接激酶在口腔白斑及早期浸润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郭竹玲 高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 研究整联蛋白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口腔自斑及早期浸润癌中的表达特点及演变规律,以期为口腔癌前病变的诊断、治疗及口腔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联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过碘酸希夫反应(periodic acid Schiff ... 目的 研究整联蛋白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口腔自斑及早期浸润癌中的表达特点及演变规律,以期为口腔癌前病变的诊断、治疗及口腔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联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过碘酸希夫反应(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PAS)方法研究ILK在19例正常口腔黏膜(正常黏膜组)、43例白斑伴上皮单纯增生(单纯增生组)、84例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异常增生组,包括轻、中度异常增生44例(轻中度异常增生组),重度异常增生和原位癌40例(重度异常增牛组)]及54例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组)中的表达情况及分布规律.结果 ILK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呈阴性表达,在其他3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可高达90%(163/181),并且ILK在间质的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χ2=41.585,P〈0.001).白斑从单纯增生至癌变,ILK的表达呈现从上皮浅层向基底层下移的趋势,基底细胞由阴性转为阳性着色,并且伴随从胞质向胞膜的分布改变.重度异常增生组基底层和间质表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ILK在早期浸润癌的癌巢表达较癌旁上皮浅,间质阳性的病例[76%(41/54)]较重度异常增生[45%(18/40)]增多.结论 ILK在口腔白斑的癌变中可能起莺要作用,确切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口腔 免疫组织化学 早期浸润癌 整联蛋白连接激酶
原文传递
口腔鳞状细胞癌和癌前病变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波 高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27、p53、MDM2(murine double minute)和p21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红斑及OSCC共115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27、p53、MDM2(murine double minute)和p21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红斑及OSCC共115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的改变与Ki-67及相关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p27蛋白在癌前病变和OSCC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9·55%和81·25%。OSCC组p27蛋白表达强阳性率为70·83%(34/48),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的31·82%(14/44)(P<0·001)。p27蛋白高表达组其平均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p27蛋白低表达组(P<0·001)。OSCC组中,p27蛋白表达强度与p53和(或)MDM2的状态相关(P=0·034)。结论细胞周期调控分子p27、p53、MDM2和p21蛋白功能异常是口腔黏膜上皮发生癌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OSCC中普遍存在着上述一种或多种周期调控分子的异常,且不同调控分子之间也存在着互相调节、互相制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质类 鳞状细胞 癌前状态 P27
原文传递
基于2003年改良WHO诊断标准的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鑫 李凯一 +2 位作者 李春蕾 高岩 华红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基于2003年改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诊断标准,评估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提升临床精准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3年改良WHO诊断标准,回顾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黏膜... 目的基于2003年改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诊断标准,评估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提升临床精准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3年改良WHO诊断标准,回顾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黏膜科2020年1—12月临床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病理诊断情况,每张病理切片至少由2名病理医生给出病理报告。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的相关性。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4%,活检部位的选择、活检部位有无充血、病程长短和临床类型与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活检部位为牙龈(OR=9.735,95%CI:1.797~52.726,P=0.008)或舌腹(OR=3.214,95%CI:1.404~7.360,P=0.006)、病程>1年(OR=2.913,95%CI:1.597~5.316,P<0.001)为影响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的独立因素。结论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多样,病理诊断是明确诊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依据。活检部位选择牙龈、舌腹或病程长于1年会影响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病理诊断 相关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口腔扁平苔藓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凯一 何汶秀 +3 位作者 任晓萌 罗海燕 李春蕾 华红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802-806,共5页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特征。方法 将104例患者分为OLP组与OLP+T2DM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OLP的临床类型与REU评分,...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特征。方法 将104例患者分为OLP组与OLP+T2DM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OLP的临床类型与REU评分,两位病理专家对组织病理表现进行具体描述。应用SPSS 24.0对两组间的临床与组织病理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OLP+T2DM组糜烂型OLP的发生率与REU评分均显著高于OLP组(P<0.001)。随访1个月后,服用降糖药物(P<0.001)和血糖控制理想(P<0.01)的OLP患者REU评分均显著降低。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REU评分、糜烂型、淋巴细胞浸润密集、淋巴浸润带不清晰、基底层重度炎症、基底层纤维蛋白的存在(OR=1.58、37.15、8.49、10.16、3.94、4.35)是OLP合并T2DM的典型特征。结论 合并T2DM的OLP患者临床病损更严重,组织破坏程度更高,临床诊治应制定个性化方案,以获得精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2型糖尿病 病例对照研究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一个巨颌症家系SH3BP2基因的突变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翠英 于世凤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8-371,共4页
目的了解国内巨颌症致病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对一个家系的10位成员进行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SH3BP2突变检测。结果该家系中的6位直系成员均存在SH3BP2基因第9外显子的单碱基错义突变,为G150... 目的了解国内巨颌症致病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对一个家系的10位成员进行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SH3BP2突变检测。结果该家系中的6位直系成员均存在SH3BP2基因第9外显子的单碱基错义突变,为G1505C,导致编码第415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CGA替换为CCA,其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脯氨酸(Pro)。结论SH3BP2基因的单碱基突变是引起这个巨颌症家系的致病突变。该突变与国外一学者发现的突变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增大症 DNA突变分析 遗传性疾病
原文传递
涎腺肿瘤的遗传学和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3-198,共6页
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也是最有特点的肿瘤,其种类繁多、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挑战性,是口腔医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病理学 遗传学 口腔颌面部 病理表现 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PTEN对鳞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在口腔白斑和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秀峰 高文信 +3 位作者 周传香 柳淑杰 蔡研 王家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1-825,共5页
目的:观察转染PTEN的鳞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及PTEN在口腔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探讨PTEN基因在口腔鳞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从正常组织中扩增PTEN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PTEN,采用脂质体将pcDNA-PTEN转染人舌鳞癌(Tca81... 目的:观察转染PTEN的鳞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及PTEN在口腔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探讨PTEN基因在口腔鳞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从正常组织中扩增PTEN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PTEN,采用脂质体将pcDNA-PTEN转染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MTT法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PTEN基因转染后细胞各周期细胞所占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口腔白斑(25例)和口腔鳞癌组织(32例)中PTEN蛋白表达率。结果:成功构建pcDNA-PTEN载体,并获得阳性转染细胞。与空载体组相比,转染pcDNA-PTEN组的舌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载体组比较,转染PTEN基因的Tca8113细胞G0-G1期细胞数增多(P<0.01),S期细胞减少(P<0.01);PTEN在口腔鳞癌中表达减少或缺失,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PTEN的表达可抑制舌鳞癌细胞的生长;PETN在舌鳞癌发展过程中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白斑 口腔 肿瘤 鳞状细胞
下载PDF
颌骨骨代谢调控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世凤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长期以来对骨吸收的防治研究难以深入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对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破骨细胞(osteoclast)的来源、形态结构及功能不甚明了。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明确了破骨细胞来源于骨髓干细胞系CD34阳性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的前体细胞... 长期以来对骨吸收的防治研究难以深入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对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破骨细胞(osteoclast)的来源、形态结构及功能不甚明了。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明确了破骨细胞来源于骨髓干细胞系CD34阳性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的前体细胞以后,才有可能对骨的破坏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由于颌骨与全身其他部位的骨组织结构类似,对于颌骨骨代谢的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上与医学其他骨骼系统相关学科类似。但是,由于颌骨与牙齿的特殊关系及其自身形态、功能的特点,对于颌骨骨代谢的研究又有其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代谢调控 破骨细胞 形态结构 干细胞系 骨组织结构 前体细胞 CD34
原文传递
铜离子对牙各矿化成分破骨细胞性吸收的体外调控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斌斌 于世凤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铜离子对破骨细胞体外吸收人牙磨片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破骨细胞,与玻片和灭活人牙磨片共同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铜离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鉴定玻片上的破骨细胞,显微摄影分析破骨细胞吸收造成的牙磨片上的... 目的研究铜离子对破骨细胞体外吸收人牙磨片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破骨细胞,与玻片和灭活人牙磨片共同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铜离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鉴定玻片上的破骨细胞,显微摄影分析破骨细胞吸收造成的牙磨片上的吸收陷窝,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的钙,并将实验组上清液中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定义为矿化组织吸收指数,以评价破骨细胞的功能。结果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出多核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的破骨细胞。破骨细胞吸收牙磨片时,首先在接近牙骨质或牙本质的部位开始形成吸收陷窝;破骨细胞在牙磨片上形成的吸收陷窝与骨片相比,数量较少,体积较小,多为正圆形;吸收深度较浅,常为大面积的浅吸收。(1×10^(-14))~(1×10^(-4))mol/L 铜离子均能抑制矿化组织吸收,实验组矿化组织吸收指数均小于1。培养第3天,1×10^(-10)mol/L 铜离子与对照组相比,其抑制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7天,1×10^(-4)mol/L、(1×10^(-10))~(1×10^(-12))mol/L 铜离子均能显著抑制矿化组织吸收(P<0.05),但各浓度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铜离子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在牙磨片上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原文传递
口腔白斑及鳞状细胞癌中Podoplanin的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钢 郭竹玲 高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Podoplanin在口腔白斑和鳞状细胞癌上皮中的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Podoplanin在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口腔白斑、27例早期浸润癌、32例浸润癌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 目的探讨Podoplanin在口腔白斑和鳞状细胞癌上皮中的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Podoplanin在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口腔白斑、27例早期浸润癌、32例浸润癌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Podoplanin的表达进行研究,分析病变上皮中Podoplanin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病变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结果Podoplanin在病变上皮中的表达随着上皮增生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白斑中Podoplanin高表达病例18例(45%),早期浸润癌中Podoplanin高表达病例22例(81%)、浸润癌中Podoplanin高表达病例25例(78%),而正常口腔黏膜均不表达Podoplanin。在白斑和早期浸润癌病变上皮附近的微淋巴管密度与病变上皮中Podoplanin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0.05),在浸润癌病变上皮中Podoplanin的表达与癌内微淋巴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Podoplanin在口腔癌前病变癌变的发生、癌组织的浸润及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口腔 鳞状细胞 PODOPLANIN 淋巴管密度
原文传递
口腔白斑癌变过程中整合素β1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尚建伟 高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β1在口腔白斑癌变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研究整合素B1及Ki-67在12例正常口腔黏膜、10例单纯增生白斑、24例异常增生白斑、14例早期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关系。结果在正常黏... 目的探讨整合素β1在口腔白斑癌变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研究整合素B1及Ki-67在12例正常口腔黏膜、10例单纯增生白斑、24例异常增生白斑、14例早期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关系。结果在正常黏膜及单纯增生白斑中整合素β1表达于基底及副基底层细胞的胞膜;Ki-67在基底及副基底层的胞核中表达。在异常增生白斑及早期浸润癌中可见整合素β1表达于基底层、增生的棘层细胞及癌细胞胞膜;Ki-67表达于基底层、增生的棘层细胞及癌细胞的胞核。整合素β1在异常增生及早期浸润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7/24)、57%(8/14);Ki-67在异常增生及早期浸润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0/24)、57%(8/14)。整合素β1、Ki-67在4组病变之间的阳性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51,P=0.014;x^2=14.831,P=0.002);整合素β1在正常黏膜、单纯增生组与早期浸润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13)。Ki-67在正常黏膜组与异常增生组、早期浸润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1),单纯增生组与早期浸润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整合素β1与Ki-67的表达显著相关(R=0.442,P〈0.01)。结论整合素β1在口腔白斑异常增生及早期浸润癌中表达增强,可能与促进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口腔 抗原 CD29 细胞增殖 早期浸润癌
原文传递
涎腺腺样囊性癌Pin1、β-连接素和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传香 高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23-626,共4页
目的研究人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简称 Pin1)、β-连接素(β-catenin)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 SACC 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 SACC 中 Pin1、β-catenin 和 cy... 目的研究人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简称 Pin1)、β-连接素(β-catenin)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 SACC 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 SACC 中 Pin1、β-catenin 和 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 Westernblot 和 RT-PCR 方法分别在 SACC83、SACC-LM、ACC-2和 ACC-M 4种 SACC 细胞株中检测 Pinl 蛋白水平和 mRNA 水平的表达。结果 65例 SACC 中 Pinl 高表达的51例(78%),cyclin D1高表达的41例(63%),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2)。14例(22%)SACC 出现β-catenin 在胞质中累积,其中6例(9%)表现为明显的β-catenin 的细胞核表达;其余51例 SACC 中β-catenin 仅在细胞膜上表达,伴淋巴结转移或浸润的病例中大都出现了β-catenin 在细胞膜上表达减弱或缺失(11/14)。Westernblot 和 RT-PCR 检测结果显示,Pinl 蛋白和 mRNA 在4种 SACC 细胞株中都呈现高表达。结论研究结果提示 Pinl 的过度表达在 SACC 中常见,其过度表达和β-catenin 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可能与SACC 的细胞增殖及癌的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 免疫组织化学 印迹法 蛋白质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