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丁二炔凝胶复合材料的辐射变色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潇 敖银勇 +2 位作者 赵岩 孙鹏 黄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3-989,共7页
以丙烯酰胺凝胶为载体、类丁二炔(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囊泡为显色物质,合成了一种新型辐射变色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辐照后复合材料由无色透明变为蓝色,主吸收峰出现在660nm附近,其吸光度与吸收剂量具有线性关系。... 以丙烯酰胺凝胶为载体、类丁二炔(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囊泡为显色物质,合成了一种新型辐射变色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辐照后复合材料由无色透明变为蓝色,主吸收峰出现在660nm附近,其吸光度与吸收剂量具有线性关系。辐照前后类丁二炔囊泡的拉曼光谱分析发现,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类丁二炔的拉曼位移在2 200cm-1处的共轭三键振动吸收峰逐渐减弱并消失,2 100cm-1处的三键-双键共轭吸收峰增强且向低波数区域移动,表明类丁二炔囊泡单体在辐照过程中发生了聚合反应。剂量率、分次辐照和扩散效应等因素对类丁二炔凝胶复合材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2~40Gy/min的范围内,剂量响应随剂量率的变化较小;分次辐照与单次辐照的结果一致;类丁二炔囊泡在丙烯酰胺凝胶中无明显扩散效应。综上,该复合材料有望用于三维空间的剂量测定,剂量测量范围为100~2 000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丁二炔 辐射变色 丙烯酰胺凝胶 复合材料 三维空间
下载PDF
铕配合物电致发光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芳芳 卞祖强 黄春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95,共11页
稀土铕配合物电致发光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本文在综述近年来铕配合物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铕配合物材料设计和器件结构优化的角度,讨论了影响其电致发光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铕配合物挥发性和热稳... 稀土铕配合物电致发光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本文在综述近年来铕配合物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铕配合物材料设计和器件结构优化的角度,讨论了影响其电致发光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铕配合物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如通过提高阴离子配体或中性配体的挥发性来改善铕配合物整体挥发性能;修饰中性配体,增强其与铕离子的键合能力,提高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稀土
下载PDF
基于磷酸三丁酯的超浓盐酸的研究
3
作者 郭琳 黄昆 +8 位作者 郭然 贺安琪 翁诗甫 杨展澜 赵莹 夏锦明 徐怡庄 康廷国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41-2245,共5页
利用磷酸三丁酯形成的反胶束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一种超浓盐酸,其酸水摩尔比(nHCl/nH2O)在0.50~1.50之间,高于常温常压下饱和浓盐酸的酸水摩尔比(0.28)。红外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浓盐酸中部分氯化氢未发生电离,而是以分子形式存在... 利用磷酸三丁酯形成的反胶束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一种超浓盐酸,其酸水摩尔比(nHCl/nH2O)在0.50~1.50之间,高于常温常压下饱和浓盐酸的酸水摩尔比(0.28)。红外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浓盐酸中部分氯化氢未发生电离,而是以分子形式存在。同时HCl参与了体系内氢键网络的形成。超浓盐酸体系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使得溶于其中的铜离子呈红棕色。采用FTIR及UV-Vis对含铜离子的超浓酸体系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浓酸中,铜离子的d—d跃迁和电荷迁移跃迁谱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铜离子的加入对超浓盐酸体系中未电离的HCl分子的氢键体系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丁酯 超浓盐酸 酸水摩尔比 铜离子
下载PDF
基于分子内交叉氧化偶联反应来非对映选择性构建全碳季碳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伟 郭人予 +1 位作者 龚建贤 杨震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8-248,共11页
立体位阻拥挤C—C键,尤其是包含全碳季碳中心C—C键的构建一直是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的挑战.利用硝酸铈铵(CAN)诱导的双烯醇硅醚化合物分子内交叉氧化偶联反应来非对映选择性地构建连续全碳季碳中心以及叔碳中心.该方法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 立体位阻拥挤C—C键,尤其是包含全碳季碳中心C—C键的构建一直是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的挑战.利用硝酸铈铵(CAN)诱导的双烯醇硅醚化合物分子内交叉氧化偶联反应来非对映选择性地构建连续全碳季碳中心以及叔碳中心.该方法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CAN作为单电子氧化剂,高产率、高非对映选择性地构建立体位阻拥挤的C—C键.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通过分子内交叉氧化偶联反应来实现两个不同片段高效连接的有效手段,可以应用到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偶联反应 季碳中心 叔碳中心 方法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