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中国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姜金茹 周玉博 +5 位作者 李宏田 高燕秋 张亚黎 罗树生 康楚云 刘建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1期3360-3364,共5页
目的描述2016年中国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产妇数和孕产妇HIV感染资料来自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纳入县(区)2964个,形成包括344个地市的数据集。计算地市别孕产妇HIV... 目的描述2016年中国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产妇数和孕产妇HIV感染资料来自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纳入县(区)2964个,形成包括344个地市的数据集。计算地市别孕产妇HIV感染率,采用空间自相关和趋势分析揭示空间分布特征。结果2016年研究地区分娩产妇14879082人,HIV感染者5051人,HIV感染率34.0/10万。HIV感染率呈南高北低,由西(93.5/10万)向东(8.6/10万)递减,西部是东部的11倍(χ^2趋势=68.61,P〈0.01)。从省份来看,云南、新疆、四川、广西、贵州和重庆6个西部省份的感染率〉50.0/10万,其产妇占比为2l%,感染人数占比却高达76%。从地市来看,感染率〉100.0/10万的地市有30个,其中28个分布在上述西部省份。HIV感染率的全局莫兰指数(Moran’s,)为0.5(P〈0.01),提示存在较强的空间聚集性;热点分析进一步揭示,新疆中西部地区、云南及其毗邻省份(四川、贵州、广西和重庆)的部分区域是高发聚集的“热点区域”(183.6/10万),东部省份以及中部偏东的部分区域属于低发的“冷点区域”(8.1/10万),热点区域的感染率是冷点区域的23倍。结论2016年中国孕产妇HIV感染率处于国际较低水平,但地区差异显著、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新疆中西部、云南和毗邻的川黔桂渝的部分区域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重点地区,宜分析成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孕产妇 空间分析
原文传递
1996至2015年中国住院分娩率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媛 周玉博 +5 位作者 李宏田 高燕秋 张亚黎 罗树生 康楚云 刘建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337-1342,共6页
目的描述中国住院分娩率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国家相关政策对住院分娩率的影响。方法总活产数和住院分娩活产数来自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相关政策来自官方网站。根据政策调整,将年份分为降消项目实施前(1996至1999年)、降消项目实施期(2... 目的描述中国住院分娩率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国家相关政策对住院分娩率的影响。方法总活产数和住院分娩活产数来自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相关政策来自官方网站。根据政策调整,将年份分为降消项目实施前(1996至1999年)、降消项目实施期(2000至2008年)和后降消项目期(2009至2015年)。结果20年问纳入分析的总活产数为244398010,住院分娩活产数211605727。住院分娩率由1996年58.7%(6309255/10739816)升至2015年99.7%(13583658/13626948),年均增长率2.8%。期间,经济地区别和城乡别住院分娩率也同步上升且差距逐年缩小至近于消失。在降消项目实施期和后降消项目期,农村住院分娩率上升速度均快于城市,中、西部快于东部。到2015年所有省份住院分娩率均接近或达到100%,仅西藏和青海略低;然而,从区县来看尚有112个区县不足96%,其中39个不足80%的区县分布在4个西部省份(西藏、四川、青海和新疆)。结论中国住院分娩率20年来逐年上升,提前达到2020年目标(98%),地区和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背景下,宜巩固成绩、关注复杂妊娠,着重提升住院分娩服务能力和质量;对于住院分娩率依旧偏低的少数西部区县,宜继续强化倾斜政策,探索精准卫生帮扶模式,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政策 住院分娩率 流行病学 妇幼卫生年报
原文传递
中国区县级妇幼保健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程志浩 周玉博 +2 位作者 罗树生 李宏田 刘建蒙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区县妇幼保健综合水平,识别妇幼保健薄弱区县及其薄弱点,为开展妇幼保健精准帮扶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文献法和专家法筛选全国妇幼卫生年报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秩和比(RSRw)法综合筛选出的指标获得综合指标RSRw,... 目的分析中国区县妇幼保健综合水平,识别妇幼保健薄弱区县及其薄弱点,为开展妇幼保健精准帮扶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文献法和专家法筛选全国妇幼卫生年报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秩和比(RSRw)法综合筛选出的指标获得综合指标RSRw,据此将全国所有区县均分为4类(第1类妇幼保健水平最优,第4类最薄弱)。针对第4类区县及其中最薄弱的100个区县(简称"100区县")开展空间分布分析和相关指标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1项指标,全国2876个区县RSRw值范围为0.0053~0.8915,1~4类区县个数依次为720、719、718和719。第4类区县和100区县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分别为606个和95个,占比84.3%和95.0%)和西部地区(分别为414个和92个,占比57.6%和92.0%),其孕产妇死亡率(21.1/10万、43.9/10万)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12.2/10万)的1.7倍和3.6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0‰、14.2‰)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4.8‰)的1.5倍和3.0倍。结论妇幼保健薄弱区县集中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的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通过综合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仍是薄弱地区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新时期宜加强探索妇幼精准帮扶模式,强化倾斜政策,共享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县 妇幼保健 综合评价
下载PDF
1996至2017年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住院分娩率 被引量:3
4
作者 段蜚蕃 周玉博 +5 位作者 李宏田 高燕秋 张亚黎 罗树生 康楚云 刘建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2135-2140,共6页
目的结合国家政策描述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住院分娩率变化趋势与现状。方法总活产数和住院分娩活产数来自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相关政策和民族资料来自国家官方网站。根据政策变化情况,将年份划分为:降消项目实施前(1996至1999年)、降消... 目的结合国家政策描述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住院分娩率变化趋势与现状。方法总活产数和住院分娩活产数来自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相关政策和民族资料来自国家官方网站。根据政策变化情况,将年份划分为:降消项目实施前(1996至1999年)、降消项目实施期(2000至2008年)和后降消项目期(2009至2017年)。将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或自治县(旗)定义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县所属民族,依据自身名称或上一级行政区划名称按就近原则划分。纳入分析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县共计700个。结果22年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活产数45 684 265,住院分娩活产数35 098 855。1996年平均住院分娩率仅37.5%(696 221/1 856 164),2017年升至99.2%(2 371 209/2 390 131),年均增长4.7%。期间,东中西部住院分娩率同步上升,年均增长率依次3.1%、4.2%和4.9%;地区差距缩小,1996年东西差16%,到2017年<1%;城乡差距也不断缩小,由32.1%缩至<1%。此外,基线水平较低的藏族和彝族聚居区住院分娩率大幅提升,分别上升73和63个百分点。1996年住院分娩率<96%的区县589个,2017年锐减至72个,几乎全部(71个)分布在"三区三州"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主要涉及藏族(58个)和彝族(6个)等。结论22年来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住院分娩率显著提升,提前达到2020年目标,但有少数西部区县尚未达标(96%),提示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尤其深度贫困地区是全面解决我国住院分娩问题的重点工作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分娩率 少数民族 卫生政策 全国妇幼年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