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新宇 朱继业 +2 位作者 栗光明 黄磊 冷希圣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0年12月640例肝移植术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总结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患病率、肿瘤类型,分析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结果我院...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0年12月640例肝移植术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总结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患病率、肿瘤类型,分析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结果我院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患病率为l.56%,低于欧美,与国内数据相似。肿瘤类型分别为伯基特淋巴瘤(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肺母细胞瘤、急性髓性白血病(AMI。)、膀胱癌、胃癌、乙状结肠癌、直肠癌、肾透明细胞癌各1例以及肝癌2例。结论肝移植术前原发疾病类型、免疫抑制强度、年龄以及不同人种肿瘤发病特点等的不同,可能是我中心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患病率低于欧美的原因。早期发现和治疗,才能改善新发肿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肿瘤 肝移植 术后
原文传递
雌激素在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高鹏骥 朱继业 +3 位作者 栗光明 黄磊 王东 冷希圣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了解雌激素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三组:雄性组、雌性组以及给予外源性雌激素的雄性组,分别应用两袖套法实施肝移植手术。术后6h麻醉后处死,取血及肝组织标本。观察外周... 目的了解雌激素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三组:雄性组、雌性组以及给予外源性雌激素的雄性组,分别应用两袖套法实施肝移植手术。术后6h麻醉后处死,取血及肝组织标本。观察外周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各组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雄性组和雌性组比较给予外源雌激素的雄性大鼠血清ALT水平和AST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561.69U/L比730.78U/L和678.82U/L,726.44U/L比914.21U/L和861.86U/L);血清N0水平明显升高,平均为63.54μmol/L;肝组织eNOS表达显著增加,iNOS表达显著降低。结论雌激素对于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一部分是通过调节eNOS和iNOS表达、提高NO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凤雪 刘春军 +6 位作者 朱继业 栗光明 黄磊 王东 高杰 郑志敏 冷希圣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92例肝移植病例,对术前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血清肌酐水平,是否存在肾脏结构性病变,是否出现休克,是否出现消化...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92例肝移植病例,对术前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血清肌酐水平,是否存在肾脏结构性病变,是否出现休克,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是否大量放腹水,是否行血浆置换治疗,是否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术中是否使用静脉静脉转流,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种类等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术后1个月内发生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术后共有29例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占全部病例的31.5%。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高血清肌酐水平和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是肝移植术后发生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结论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较高,术前高血清肌酐水平和低凝血酶原活动度水乎是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肝移植术 急性肾功能衰竭 凝血酶原活动度 血清肌酐 术前 危险因素 水平 结论 目的
原文传递
肝移植能否用于治疗胆管癌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继业 王东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78-281,共4页
胆管癌包括肝内和肝外胆管癌,传统的治疗方法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病死率高,早期肝移植治疗胆管癌的效果差,多数患者术后早期复发,长期生存率较低,近年随着供体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移植中心... 胆管癌包括肝内和肝外胆管癌,传统的治疗方法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病死率高,早期肝移植治疗胆管癌的效果差,多数患者术后早期复发,长期生存率较低,近年随着供体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移植中心已将胆管癌作为肝移植的禁忌证,但也有报道反对这一观点,认为结合放化疗等辅助治疗的肝移植要优于手术切除,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本文结合文献和我院经验,对肝移植能否用于治疗胆管癌这一有争论的问题进行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肝移植 手术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对HBV再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鹏骥 冷希圣 +4 位作者 栗光明 黄磊 王东 高杰 朱继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6-918,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对HBV再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85例原发病为乙肝相关性疾病且术后随访超过半年的原位肝移植患者资料.结果 285例肝移植患者随访时间为6~59个月,术后HBV再感染10例,再感染率为3.5%.其中9例患者合并肝...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对HBV再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85例原发病为乙肝相关性疾病且术后随访超过半年的原位肝移植患者资料.结果 285例肝移植患者随访时间为6~59个月,术后HBV再感染10例,再感染率为3.5%.其中9例患者合并肝癌复发,HBV再感染发生于肝癌复发后1~7个月.肝癌复发患者与肝癌未复发和良性肝病患者HBV再感染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例肝癌复发或转移灶切除标本中有1例免疫组化染色HBsAg阳性、HBcAg弱阳性.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核苷类似物是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有效治疗措施,肝癌复发是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炎病毒 乙型 免疫球蛋白类 肿瘤复发 局部
原文传递
索拉非尼在超米兰标准肝移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黄磊 栗光明 +3 位作者 朱继业 李照 李涛 冷希圣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观察超米兰标准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应用索拉非尼防治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手术的超米兰标准肝癌患者3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1500m... 目的观察超米兰标准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应用索拉非尼防治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手术的超米兰标准肝癌患者3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1500mg每日2次,每个疗程服用14d后休息2周。两组中术后18个月未复发者均停止用药。治疗过程中出现复发者则维持原剂量直至患者不宜再继续服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减量或停药。结果实验组1年复发率为53.3%,对照组8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8,P〈0.05)。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93.3%,对照组4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77,P〈0.05)。实验组患者生存期7~36个月,平均(28.3±42.5)个月,对照组生存期5~41个月,平均(17.9±3.5)个月。实验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x^2=5.702,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大部分为工、Ⅱ度,其中实验组发生腹泻、手足综合征的概率较对照组高。结论超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预防应用索拉非尼可以推迟肝癌的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米兰标准 索拉非尼 疗效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感染的防治 被引量:25
7
作者 朱继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1-343,共3页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感染 早期 细菌感染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治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澍 朱继业 +5 位作者 栗光明 朱凤雪 申占龙 王福顺 彭吉润 冷希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 10 7例肝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肝脏移植手术中可能影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及肝动脉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和处理措施。结果 肝脏移植术后肝动...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 10 7例肝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肝脏移植手术中可能影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及肝动脉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和处理措施。结果 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与外科手术方式相关。供肝动脉的质量和供体 受体动脉的重建方式是两个重要因素。术后共发生动脉相关的并发症7例 ,发生率 6 5 4 % ;其中死亡 6例 ,死亡率 85 7% ;主要是肝动脉血栓形成和肝动脉狭窄。结论供肝动脉的质量和动脉的重建方式是影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处理肝动脉相关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并发症 术后 诊断 肝脏移植术 供肝 原位肝脏移植 患者 器官 生命
原文传递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杰 朱凤雪 +4 位作者 朱继业 栗光明 黄磊 王东 冷希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对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肾功能衰竭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CRRT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结果所有行CRRT的患者血清肌酐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1...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对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肾功能衰竭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CRRT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结果所有行CRRT的患者血清肌酐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1例患者中存活13例,死亡8例(38.1%)。其中有12例患者肾功能恢复,9例患者肾功能未恢复。肾功能恢复患者死亡率8.3%,未恢复患者死亡率77.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8,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CRRT是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的首选,尽管如此在围手术期应用CRRT治疗的患者仍有较高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肾脏替代 肝移植 围手术期 肾功能衰竭 CRRT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磊 朱继业 +4 位作者 栗光明 陈雷 朱凤雪 王东 冷希圣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 110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110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 15例 (13 6 % )。其中单纯胆瘘 5例 ,迟发性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 3例 ,拔除T管后胆瘘 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 110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110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 15例 (13 6 % )。其中单纯胆瘘 5例 ,迟发性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 3例 ,拔除T管后胆瘘 2例 ,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胆道狭窄合并胆泥形成、胆瘘后继发胆道狭窄、胆道狭窄合并肝内胆汁瘤形成各 1例。除 3例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外 ,12例中 2例死于严重胆道感染 ,其余 10例经治疗痊愈。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复杂 ,治疗相对困难 ,因此首先应该注重预防 ,其次尽量做到早期诊断 ,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术后 胆道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原文传递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方法评估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磊 朱继业 +3 位作者 栗光明 李涛 王屹 冷希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和病理诊断结果,以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术前确诊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总结患者术前不同影像学检查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特征表现,通过对比术后肝脏占位性病变... 目的探讨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和病理诊断结果,以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术前确诊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总结患者术前不同影像学检查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特征表现,通过对比术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病理诊断结果,比较B超、动态增强CT和动态增强MRI的术前确诊率。结果40例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肝脏占位性病变,切除标本中经病理诊断原发肝细胞肝癌22例、肝脏巨大再生结节7例、局灶性结节样增生、胆管细胞肝癌、肝血管瘤和肝硬化结节各2例、肝腺瘤、肝紫癜症和肝内异物反应结节各1例。肝脏B超的确诊率普遍较低,只有20%;增强CT在原发性肝癌和肝脏巨大再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准确率较低,分别只有45.8%和0,全部病例的确诊率为42.5%;MRI在各种不典型病变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确诊率高达92.5%。结论某些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应加强对这些病变的认识和鉴别诊断,动态增强MRI对各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诊断 鉴别 动态增强磁共振
原文传递
肝脏脂肪变性的CT定量评估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鹏骥 邱体红 +6 位作者 冷希圣 栗光明 黄磊 王东 高杰 李照 朱继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cT扫描替代肝脏活检病理检查评价脂肪变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6--2009年实施的21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脏活检病理标本和螺旋CT扫描资料进行再评价。对肝脏CT值、肝/脾CT值比值、肝/降... 目的探讨cT扫描替代肝脏活检病理检查评价脂肪变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6--2009年实施的21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脏活检病理标本和螺旋CT扫描资料进行再评价。对肝脏CT值、肝/脾CT值比值、肝/降主动脉CT值比值及肝/下腔静脉CT值比值与病理学脂肪变性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5例供肝活检组织标本中52例存在程度不同的脂肪变性,占全部病例的24.2%,脂肪变性程度介于2.78%~56.8%,平均为17.00%±13.75%。病理学确认存在脂肪变性肝脏的平均cT值、肝/脾cT值比值、肝/降主动脉CT值比值、肝/下腔静脉CT值比值分别为(41.3±7.5)HU、0.89±0.16、1.02±0.16、1.04±0.15,显著低于无脂肪变陛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与肝脏cT值、肝/脾CT值比值、肝/降主动脉CT值比值、且干/下腔静脉CT值比值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1(P〈0.01)、-0.817(P〈0.05)、-0.951(P〈0.001)、-0.948(P〈0.001)。结论肝脏的CT值、肝/脾CT值比值、肝/降主动脉CT值比值、肝/下腔静脉CT值比值均可以定量反应肝脏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其中以肝/降主动脉CT值比值最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索拉非尼预防超米兰标准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磊 朱继业 +4 位作者 栗光明 李照 李涛 韩意 冷希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36-939,共4页
目的观察超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后应用索拉非尼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30例行肝移植手术的超米兰标准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口服索拉非尼400mg,bid。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1500mg,... 目的观察超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后应用索拉非尼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30例行肝移植手术的超米兰标准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口服索拉非尼400mg,bid。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1500mg,bid,每个疗程服用14d后休息2周。术后18个月两组未复发者均停止用药,治疗过程中出现复发者则维持原剂量直至患者不宜再继续服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减量或停药。结果实验组1年复发率为53.3%,对照组8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5)。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93.3%,对照组4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7,P〈0.05)。实验组的生存期为7—28个月,平均(24.6±1.7)个月,对照组的生存期为5—34个月,平均(16.4±2.7)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4,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大部分为Ⅰ~Ⅱ级,其中实验组发生腹泻、手足综合征的机会较对照组高。结论超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后预防应用索拉非尼可能会减少或推迟肝癌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药物的大部分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移植 肿瘤复发 局部 索拉非尼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治疗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鹏骥 冷希圣 +1 位作者 栗光明 朱继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4-816,共3页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探讨新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实施肝移植手术并且随访时间超过半年的475例肝移植患者资料。结果47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新发恶性肿瘤,发病率...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探讨新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实施肝移植手术并且随访时间超过半年的475例肝移植患者资料。结果47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新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1%。从肝移植手术到诊断恶性肿瘤的时间6—72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本组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均为男性,包括直肠癌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肝癌2例,发病后14个月和6个月死亡;肺神经内分泌癌伴肉瘤样分化1例,发病后16个月死亡;Bukitt淋巴瘤1例,发病后2个月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的新发恶性肿瘤较为少见但预后极差,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肿瘤复发 局部 新发恶性肿瘤 伯基特淋巴瘤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否适合肝移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磊 朱继业 《肝胆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394-396,共3页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位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二级分支)以上的胆管上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症状隐匿,预后很差。由于ICC位于肝内曾被称为胆管细胞性肝癌,并长期作为原发性肝癌的一种...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位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二级分支)以上的胆管上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症状隐匿,预后很差。由于ICC位于肝内曾被称为胆管细胞性肝癌,并长期作为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类型来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肝移植
下载PDF
肝脏恶性肿瘤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磊 朱继业 +3 位作者 栗光明 李涛 高鹏骥 冷希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84-987,共4页
目的总结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临床特点,探讨术后复查的规范方法和治疗复发肿瘤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81例复发患者的肿瘤复发时间、复发部位和治疗效果。结果81例患者的... 目的总结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临床特点,探讨术后复查的规范方法和治疗复发肿瘤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81例复发患者的肿瘤复发时间、复发部位和治疗效果。结果8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108个月。首次发现肿瘤复发的时间为肝移植术后3~20个月,常见的复发部位为肺、腹腔种植或淋巴结转移、移植肝内复发和骨转移。复发肿瘤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包括肺转移瘤切除术6例次、伽马刀治疗74例次;腹盆腔转移癌切除术10例次,腹腔淋巴结伽马刀治疗8例次;肝转移癌切除术6例次、消融治疗5例次、伽马刀治疗15例次、TACE33例次,二次肝移植3例次;骨转移瘤切除术15例、伽马刀治疗16例次以及病理性骨折内固定术3例;脑转移瘤伽马刀治疗4例次。本组患者治愈3例,带瘤生存6例,已存活21~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死亡7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结论肝移植术后对恶性肿瘤患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检查、积极治疗复发肿瘤,尽量延长患者的毕存时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肿瘤复发 局部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磊 朱继业 +4 位作者 高杰 栗光明 朱凤雪 王东 冷希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情况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ELISA方法检测 78例肝移植受体手术前后、78例供体及 70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的非肿瘤患者血清中的CMV DNA和CMV抗体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情况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ELISA方法检测 78例肝移植受体手术前后、78例供体及 70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的非肿瘤患者血清中的CMV DNA和CMV抗体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CMV抗原。结果供、受体术中肝脏活体组织学检查的CMV早期抗原 (EA)和晚期抗原 (LA)全部为阴性。术前CMV DNA或CMV IgM阳性的受体术后均为阳性 ;术前CMV DNA或CMV IgM阴性的受体术后CMV DNA或CMV IgM转为阳性的分别有 2 6 %和 10 %。 78例受体CMV DNA阳性率由术前的 5 %增加到术后的 31%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2 6例患者发生了 33次急性排斥反应 ,16次 (49% )CMV DNA检测阳性、11次 (33% )CMV IgM检测阳性 ,而在术后常规检测血CMV DNA和CMV IgM的阳性率分别不超过 13%和 9%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2 6例发生急性排斥患者肝脏活体组织学检查CMV EA和CMV LA阳性者均为 9例 (2 7% ) ,与术后的常规肝脏穿刺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1.肝移植术后CMV感染率明显升高。 2 .CMV感染可能是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 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 ,应使用抗CMV药物 ;未感染CMV的受体接受感染供体的肝脏时应预防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并发症 巨细胞病毒感染 预防 治疗 急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持续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磊 栗光明 +3 位作者 朱继业 李涛 李新宇 冷希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患者随访期间出现持续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对2000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移植手术并在门诊随访的5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期间共有65例患者出现... 目的分析肝移植患者随访期间出现持续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对2000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移植手术并在门诊随访的5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期间共有65例患者出现持续高胆红素血症,其病因分别为胆道并发症34例(52.3%),药物性肝损伤14例(21.5%),病毒性肝炎复发6例(9.2%),急性排斥反应4例(6.2%),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3例(4.6%),肝癌复发2例(3.1%),新发肿瘤和原因不明者各1例。通过保肝利胆药物治疗、调整或替换抗排斥药物、胆道镜取石和取栓、留置胆道引流和支撑管、以及再次进行外科手术后,65例患者中治愈或病情稳定者50例,死亡15例。结论肝移植患者随访期间出现黄疸的病因多样而复杂,容易导致诊治的延误。弥漫性肝内胆道狭窄的治疗效果较差,药物性肝损伤并不少见且诊断困难,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高胆红素血症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RNA干扰阻断OX40/OX40L共刺激通路对CD4+CD25+T调节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鹏骥 冷希圣 +2 位作者 张栋 李涛 朱继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2-825,共4页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OX40L基因沉默对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方法 设计针对小鼠OX40L基因的RNA于扰序列,通过外源筛靶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佳的序列.以293T为包装细胞,制备含OX40L的siRNA序列的慢病毒载体OX40L...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OX40L基因沉默对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方法 设计针对小鼠OX40L基因的RNA于扰序列,通过外源筛靶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佳的序列.以293T为包装细胞,制备含OX40L的siRNA序列的慢病毒载体OX40L-RNAi-LV和阴性对照载体NC-GFP-LV.采用磁式分选器分离培养骨髓来源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Cs),以MOI为25进行转染,分别将转染OX40L-RNAi-LV(实验组)、转染NC-GFP-LV(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空白对照组)的DCs与磁式分选器分选得到的CD4^+CD25^+T调节细胞共培养,6 d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 结果外源筛靶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佳的RNA干扰序列(靶序列为GCTCATACAAGAATGAGTA),OX40L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73.1%.感染复数为25时,慢病毒载体感染DCs的效率为86.4%.DCs与CD4^+CD25^+T调节细胞共培养后,实验组的凋亡细胞比例为8.7%,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20.1%)和空白对照组(19.8%),F=244.22,P=0.000;而增殖细胞前体频率为38.3%,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4.5%)和空白对照组(22.9%),F=95.40,P=0.000.结论 小鼠OX40L的siRNA慢病毒载体可以有效降低树突状细胞OX40L的表达,对体外培养的CD4+CD25+T调节细胞具有显著地促进增殖、减少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小鼠
原文传递
CD4^+CD25^-T淋巴细胞转化为CD4^-CD8^-调节T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万春 冷希圣 +2 位作者 张栋 高鹏骥 朱继业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9-482,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和纯化CD4^+CD25^-T淋巴细胞(effector T cell,Teff)转化为CD4^+CD8^-双阴性调节T细胞(double negative regulatory T cell,DNTreg)的最适条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提取C57BL/6小鼠的CD4^+CD25^-T淋巴...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和纯化CD4^+CD25^-T淋巴细胞(effector T cell,Teff)转化为CD4^+CD8^-双阴性调节T细胞(double negative regulatory T cell,DNTreg)的最适条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提取C57BL/6小鼠的CD4^+CD25^-T淋巴细胞、DBA/2小鼠的成熟树突状细胞共培养,加入不同剂量的IL-2,通过流式细胞检测CD4^-CD8^-T细胞的转化比例并确定最适条件,免疫磁珠阴性选择分选提纯转化的CD3^+CD4^-CD8^-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转化的CD4^-CD8^-调节T细胞对CD4^+CD25^-效应T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结果CD4^+CD25^-T淋巴细胞与DBA/2小鼠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6d后检测Cd4^-CD8^-调节T细胞的转化比率为6.21%±2.03%,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IL-2的转化率:A组(25ng/ml)为14.77%±2.15%,B组(50ng/m1)为21.29%±2.68%,C组(75ng/m1)为43.45%±4.45%,D组(100ng/ml)为28.59%±3.05%,IL-2浓度在75ng/ml时,转化获得率最高(C组与对照组、实验A、B、D组比较分别t=10.700,8.288,6.158,3.932,均P〈0.05);分离提纯CD4^-CD8^-双阴性调节细胞纯度达到98.10%,CD4^-CD8^-双阴性调节细胞与CFSE染色的CIM^+CD25^-T淋巴细胞、小鼠树突状细胞共培养6d,实验组增殖指数为1.15明显低于对照组2.07。结论小鼠CD4^+CD25^-T淋巴细胞在体外,成熟树突状细胞刺激下可转化为CD4^-CD8^-双阴性调节T细胞,IL-2可显著提高其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树突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