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重在全病程管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明威 苗恒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6-249,共4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不同原因引起视网膜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的视网膜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其眼部并发症包括黄斑水肿、视网膜缺血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目前RVO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众多,部分医师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价值定位不明,甚至只是单...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不同原因引起视网膜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的视网膜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其眼部并发症包括黄斑水肿、视网膜缺血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目前RVO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众多,部分医师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价值定位不明,甚至只是单纯针对黄斑水肿进行治疗。本文从RVO的病情评估出发,强调RVO的诊疗应建立在针对系统性病因和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综合策略,同时着眼于其三大眼部并发症制定治疗方案,并定期动态随访观察患眼缺血程度的变化,以完成全病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闭塞 血管生成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激光凝固术 糖皮质激素类 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中国婴幼儿全身麻醉下眼病检查专家共识(2022年) 被引量:7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眼科学组 梁建宏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9-175,共7页
全身麻醉下眼病检查(EUA)是诊治婴幼儿致盲眼病的关键方法。目前国内对EUA的重视和认知程度不足,开展EUA的方法和流程等缺乏统一标准。为了规范推广EUA,发挥其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眼科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反复讨论,提... 全身麻醉下眼病检查(EUA)是诊治婴幼儿致盲眼病的关键方法。目前国内对EUA的重视和认知程度不足,开展EUA的方法和流程等缺乏统一标准。为了规范推广EUA,发挥其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眼科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反复讨论,提出我国规范化开展婴幼儿EUA的共识性意见,供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醉 眼疾病 诊断技术 眼科 婴儿 多数赞同
原文传递
国产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5年以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3
作者 宋旭东 郝燕生 +9 位作者 鲍永珍 李朝辉 张红 俞阿勇 赵梅生 黄钰森 方军 刘洋 孙岩秀 王宁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目的评价国产散光矫正型(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5年以上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9家医院通过中央动态随机系统分组并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单眼入组)进行延续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 目的评价国产散光矫正型(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5年以上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9家医院通过中央动态随机系统分组并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单眼入组)进行延续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爱尔康公司的Toric IOL。记录术前、术后1 d、6个月、1年、5年的视力、IOL旋转度数、术后并发症、眼压、主观评价等情况。主要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Mann-WhitneyU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结果45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19例)患者完成5年延续观察,男性17例,女性28例;年龄(72.07±10.67)岁;术后随访(5.39±0.47)年。术后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裸眼远视力(0.20±0.26、0.16±0.13,t=0.17,P=0.752)、最佳矫正远视力[0.00(0.00,0.20)、0.05±0.10,U=188.00,P=0.880]、裸眼近视力[0.50(0.20,0.60)、0.42±0.20,U=158.00,P=0.559]、最佳矫正近视力(0.13±0.16、0.17±0.23,t=0.14,P=0.645)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相对基线均有提高(均P<0.05)。术后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验光柱镜度数[(-0.67±0.85)、(-0.73±1.08)D;t=-1.50,P=0.149;t=-1.68,P=0.118]、主觉验光柱镜度数[-0.50(-1.00,0.00)、(0.69±0.87)D;U=36.50,P<0.001;t=6.91,P<0.001]相对于术前角膜散光[试验组(1.27±0.49)D,对照组(1.34±0.82)D]均有显著降低。术后5年,眼压、视觉不良症状主观评价、视远脱镜情况和总体满意度评价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旋转稳定性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5年的IOL旋转度数分别为3.0°(1.0°,6.0°)、4.0°(2.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85.50,P=0.574)。术后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例和4例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试验组未见IOL闪辉,对照组则有5例(5/19)。结论国产Toric IOL植入术后5年矫正白内障伴有规则角膜散光的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散光 视敏度 旋转 有效性研究(主题)
原文传递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后屈光状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斐 李明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研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巩膜层间固定术后屈光状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03/2021-12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后房型IOL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患者55例55眼。根据手术步骤不同分为常规组(35眼)及改良组(20眼)。应用IOL Maste... 目的:研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巩膜层间固定术后屈光状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03/2021-12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后房型IOL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患者55例55眼。根据手术步骤不同分为常规组(35眼)及改良组(20眼)。应用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及SRK/T公式计算IOL屈光度及预留屈光度,记录术前角膜散光值。术后1、3mo行验光,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及Pentacam眼前段分析仪检查,记录术后角膜散光及总散光值,计算等效球镜度数作为实际屈光度。采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计算IOL倾斜度及偏心值。结果:患者55眼后房型IOL巩膜层间固定术后呈现远视漂移,术后3mo患者屈光误差为0.75±0.63D。术后3mo实际屈光度与术前预留屈光度有差异(t=2.553,P=0.011)。无论常规组或改良组,术后均表现为远视漂移。常规组术后1、3mo屈光误差为0.80±0.43、0.84±0.46D,改良组术后1、3mo屈光误差为0.43±0.39、0.47±0.26D,两组间比较均有差异(1mo:t=3.500,P=0.001;3mo:t=3.311,P=0.002)。术后1、3mo,两组间角膜散光无差异(均P>0.05)。两组间总散光比较,改良组均低于常规组(1mo:t=3.884,P<0.001;3mo:t=3.314,P=0.002)。改良组术后1、3mo IOL倾斜度及偏心值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1mo与术后3mo IOL倾斜度及偏心值均无差异(P>0.05)。患者55眼中,术后2眼一过性眼压升高,2眼一过性低眼压,药物治疗后恢复,1眼玻璃体积血自行吸收。结论:后房型IOL巩膜层间固定术安全有效,术后存在远视漂移。增加植入IOL屈光度,术前预留轻度近视可预防术后远视化,但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层间固定术 人工晶状体 屈光漂移 远视 散光
下载PDF
OCTA能否取代传统的血管造影术
5
作者 赵明威 孙摇遥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569,共4页
眼底影像学在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通过采集信号重建血管结构,能够清晰地展示视网膜血管情况,具备扫描速度快和无创性等显著优势。尽管由于检测原理限制,OCTA无法动态评估血管功能,但... 眼底影像学在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通过采集信号重建血管结构,能够清晰地展示视网膜血管情况,具备扫描速度快和无创性等显著优势。尽管由于检测原理限制,OCTA无法动态评估血管功能,但探讨OCTA未来应用的发展趋势及其是否能最终替代眼底血管造影术,仍是当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OCTA因其能够提供传统眼底血管造影术无法获取的多种参数,且随着OCTA检查结果眼底覆盖面积的扩大及伪影消除能力的提升,其在多种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的识别率已显著提高,OCTA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已是大势所趋。尽管目前超广角OCTA在临床应用中还不能全面替代血管造影术,但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临床研究的扩展以及技术的持续创新,OCTA在未来有望逐步替代眼底血管造影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血管造影术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视网膜疾病 脉络膜疾病 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
原文传递
眼内液标本采集和检测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苗恒 赵明威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317,共5页
随着微量标本和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极少量眼内液标本可同时提供多种重要的眼内微环境信息,为多种疾病的诊断、监测和随访提供重要的定性和定量依据。为规范眼内液标本的采集过程,明确各种眼内液检测手段的实用价值及眼内液检测本身... 随着微量标本和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极少量眼内液标本可同时提供多种重要的眼内微环境信息,为多种疾病的诊断、监测和随访提供重要的定性和定量依据。为规范眼内液标本的采集过程,明确各种眼内液检测手段的实用价值及眼内液检测本身在眼科临床实践中的地位,本文介绍了房水和玻璃体标本的采集方法和要点以及多种常用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讨论了眼内液检测的总体原则,以期为眼科临床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液 高通量检测 眼科临床 标本采集 多种疾病 玻璃体 总体原则 常用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周边渗出性出血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7
作者 朱雪梅 程湧 +3 位作者 邓洵 令狐丹丹 刘凯琳 梁建宏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7-195,共9页
目的探讨周边渗出性出血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PEHCR)的临床特点及多模态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12例(12只眼)PEHCR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周边渗出性出血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PEHCR)的临床特点及多模态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12例(12只眼)PEHCR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散瞳后间接眼底镜检查及眼底照相、眼部B超检查、相干光层析成像术、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等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术式、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等。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8.0±8.8)岁;均为单眼发病,累及右眼6例,左眼6例。所有患者均以玻璃体积血就诊,其中9例伴眼内占位性病变。B超测量合并眼内占位病变患者眼内肿物的最大基底直径为(8.3±1.6)mm,隆起高度为(3.5±1.2)mm;A超显示为中高回波或中低回波。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未见特征性表现,主要为遮蔽荧光。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术中显示眼内占位病变为出血、渗出性肿物。2例患者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3例患者术中行眼内容物填充术(1例气体填充、2例硅油填充),3例患者术后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患者随访时间为(30.0±12.6)个月,末次随访时11例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1例维持稳定。结论PEHCR是一种以出血和渗出为特征的周边部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可呈现为占位性病灶,缺乏特征性影像学改变,总体疗效和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疾病 视网膜变性 渗出液和滤出液 视网膜出血 玻璃体出血
原文传递
婴幼儿眼底病防治要点
8
作者 梁建宏 程湧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眼底病是婴幼儿最主要的致盲眼病,婴幼儿眼底病防治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为了提高临床眼科医师对婴幼儿眼底病的重视和认识程度,本文根据诊疗需求的紧迫性以及现阶段是否具有有效干预措施,将婴幼儿眼底病分为三大类,并对发病特点、防治... 眼底病是婴幼儿最主要的致盲眼病,婴幼儿眼底病防治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为了提高临床眼科医师对婴幼儿眼底病的重视和认识程度,本文根据诊疗需求的紧迫性以及现阶段是否具有有效干预措施,将婴幼儿眼底病分为三大类,并对发病特点、防治基本策略、筛查和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要点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病 致盲眼病 眼科医师 防治要点 婴幼儿 基本策略 治疗和预后 发病特点
原文传递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浅前房患者角膜屈光力与前房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斐 鲍永珍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8-353,共6页
目的研究正常眼轴长度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浅前房患者角膜屈光力与前房形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的22 mm≤眼轴长度<24 mm、前房深度≤2.20 mm的年龄相关... 目的研究正常眼轴长度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浅前房患者角膜屈光力与前房形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的22 mm≤眼轴长度<24 mm、前房深度≤2.20 mm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627例(627只眼)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15例,女性412例,年龄(75±10)岁。根据平均角膜屈光力(K值)将患者分为K<42 D组(50只眼),42 D≤K<45 D组(398只眼)和K≥45 D组(179只眼)。记录3个组患者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直径、前房容积及前房角,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参数间相关性。不同组间眼部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多重或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627只眼的眼轴长度与角膜屈光力呈负相关(r=-0.62,P<0.001)。角膜屈光力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r=0.26,P=0.006),其中K≥45 D组角膜屈光力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r=0.23,P=0.025)。前房深度K<42 D组[M(Q1,Q3)]为1.77(1.64,1.90)mm,42 D≤K<45 D组为1.85(1.70,2.14)mm,K≥45 D组为2.02(1.81,2.18)mm,多组比较后两两比较显示K<42 D组与K≥45 D组、42 D≤K<45 D组与K≥45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4372.00、18226.00;均P<0.05)。627只眼角膜屈光力与角膜直径呈负相关(r=-0.52,P<0.001),其中42 D≤K<45 D组及K≥45 D组角膜屈光力与角膜直径均呈负相关(r=-0.20、-0.28;均P<0.05)。角膜直径K<42 D组为(11.77±0.43)mm,42 D≤K<45 D组为(11.24±0.35)mm,K≥45 D组为(10.90±0.33)mm,多组比较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2、2.96、2.01;均P<0.05)。627只眼角膜屈光力与前房容积及前房角均无相关性(均P>0.05)。前房容积、前房角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正常眼轴长度合并浅前房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前房深度随角膜屈光力增加而加深,角膜直径随角膜屈光力增加而减小,但前房容积及前房角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前房 轴长度 角膜 生物测量学 角膜地形图 中年人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临床表型的相关因素分析
10
作者 姚昱欧 闫慧超 +1 位作者 黄旅珍 尹虹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不同临床表型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FEVR患者42例84只眼以及家系中一级亲属68名纳入研究。患者来自42个无血... 目的观察并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不同临床表型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FEVR患者42例84只眼以及家系中一级亲属68名纳入研究。患者来自42个无血缘关系家庭。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首诊年龄(16.6±33.7)个月。外院转诊21例,均为眼底筛查发现病变;首诊本院21例。早产儿、足月儿分别为4、38例。有FEVR阳性家族史2例。均为FEVR分期1~5期。年龄<5岁者,全身麻醉后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5岁者,行常规FFA检查。来自28个家系的一级亲属68名均行常规眼底检查及FFA检查。行基因检测26个家系,其中先证者26例,一级亲属57名。对已知参与FEVR的基因共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Wnt受体卷曲蛋白4(FZD4)、Norrie病(NDP)、四旋蛋白12(TSPAN12)、连环蛋白β1(CTNNB1)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子遗传学分析。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FEVR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结果42例中,首诊症状为斜视及眼球震颤13例,中位年龄12个月;不追物或视力相关症状8例。84只眼中,FEVR分期1期或2期、3期或4期、5期分别为50(59.5%,50/84)、31(36.9%,31/84)、3(3.6%,3/84)只眼。首诊年龄>3个月的23例中,至少1只眼病变分期为3期以上16例(69.6%,16/23)。行眼底检查的68名一级亲属中,眼底FEVR样改变22名(32.4%,22/68)。行基因检测的26个家系中,检出FEVR相关基因的16种变异13个家系(50%,13/26),其中LRP5基因突变10种,最常见。单基因突变10个家系,其中LRP5、FZD4、CTNNB1基因分别为6、2、2个家系;LRP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1个家系;LRP5基因和NDP双基因突变1个家系;LRP5和TSPAN12双基因突变1个家系。携带致病性FEVR基因13例先证者中,双眼病变程度一致者6例,不一致者7例,基因突变和临床表型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临床表型 基因
原文传递
妥拉唑啉控制雏鸡实验性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
作者 陈思童 孙丽媛 +1 位作者 王凯 赵明威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20-426,共7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α受体阻滞剂妥拉唑啉控制雏鸡实验性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于2021年3月将61只6日龄白莱航鸡随机分为形觉剥夺对照组(FDM)、形觉剥夺后妥拉唑啉组(FDM+T100)、形觉剥夺后妥拉唑啉...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α受体阻滞剂妥拉唑啉控制雏鸡实验性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于2021年3月将61只6日龄白莱航鸡随机分为形觉剥夺对照组(FDM)、形觉剥夺后妥拉唑啉组(FDM+T100)、形觉剥夺后妥拉唑啉联合L-NAME组(FDM+T100+L-NAME)和离焦诱导对照组(LIM)、离焦诱导后妥拉唑啉组(LIM+T100)、离焦诱导后妥拉唑啉联合L-NAME组(LIM+T100+L-NAME)进行有效性研究;空白对照组(Blank)、单纯妥拉唑啉干预组(Blank+T100)进行安全性研究。所有雏鸡均取右眼进行实验干预,妥拉唑啉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每天进行玻璃体腔注射12.5μL妥拉唑啉,妥拉唑啉联合L-NAME干预组注射等量妥拉唑啉和L-NAME,对照组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持续6 d。记录和统计分析各组处理前后的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参数。安全性研究中,对Blank组和Blank+T100组雏鸡诱导结束后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查。雏鸡处死后眼球固定切片进行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功能损害程度。不同近视模型中对照组与T100组、T100组与T100+L-NAME组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经过6 d处理后,在形觉剥夺模型中,与FDM组相比,FDM+T100组的屈光度近视化减少(t=-16.16,P<0.001),眼轴增长量减少(t=12.41,P<0.001),脉络膜厚度减薄量减少(t=-2.46,P=0.031);与FDM+T100组相比,FDM+T100+L-NAME组屈光度近视化增加(t=4.20,P=0.001),眼轴增长量增加(t=-2.33,P=0.033)。在离焦诱导模型中,与LIM组相比,LIM+T100组屈光度近视化减少(t=-5.77,P<0.001),眼轴增长量减少(t=4.19,P<0.001);与LIM+T100组相比,LIM+T100联合L-NAME组屈光度近视化增加(t=3.74,P=0.001),眼轴增长量增加(t=-3.20,P=0.005)。安全性研究中,Blank组和Blank+T100组的屈光度及眼球生物参数变化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G结果显示,Blank组和Blank+T100组相比,双眼各检测指标比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妥拉唑啉 雏鸡 实验性近视 脉络膜
原文传递
我国眼底病专业领域发展70年回顾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迅 黎晓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1-245,共5页
我国眼底病专业领域历经70年发展,无论在临床诊疗还是学术研究方面,均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这样的进步得益于一代代眼底病专业人员的奋发努力和开拓进取。当前,眼底病专业领域正逐步融入人工智能、医学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思路。回顾70年... 我国眼底病专业领域历经70年发展,无论在临床诊疗还是学术研究方面,均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这样的进步得益于一代代眼底病专业人员的奋发努力和开拓进取。当前,眼底病专业领域正逐步融入人工智能、医学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思路。回顾70年我国眼底病诊疗技术、学科建设等发展历程,希望以此缅怀前辈,激励当代眼底病专业人员不断进取。谨以此文祝贺《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 视网膜疾病 诊断技术 眼科 眼外科手术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的治疗分析和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静 程湧 +2 位作者 邓洵 孟庆娱 梁建宏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2-278,共7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VPTR)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至2017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VPTR的患者20例(20只眼),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0.05±14.28)岁。其中2只眼单独行冷冻疗法,1只眼单... 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VPTR)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至2017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VPTR的患者20例(20只眼),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0.05±14.28)岁。其中2只眼单独行冷冻疗法,1只眼单独行视网膜激光治疗,1只眼单独行巩膜外敷贴治疗,余16只眼根据病情分别选择了巩膜外放射敷贴疗法、光动力疗法(PDT)、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视网膜激光光凝和冷冻疗法的联合治疗。其中9只眼因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行玻璃体切除术(PPV)。以肿瘤缩小、渗出吸收、异常血管萎缩、视网膜脱离减轻为治疗有效的观察指标。结果20例患者中眼底检查均可见视网膜上单个或多个黄白色或橙红色,富含血管的瘤体。20只眼均同时伴有并发症,其中并发视网膜内(下)渗出20只眼(100%);黄斑水肿19只眼(95%),黄斑前膜4只眼(20%);视网膜脱离8只眼(40%);玻璃体积血6只眼(30%);异常血管16只眼(80%)和增生膜7只眼(35%)。长期随访中,单独行巩膜外敷贴治疗的1只眼肿瘤萎缩,视力提高。单独行冷冻疗法的2只眼:1只眼黄斑水肿减轻,异常血管减少,视力提高;1只眼无明显变化。单独行视网膜激光治疗的1只眼渗出增加,视力下降;行联合治疗的16只眼中9只眼并发症减轻,视力提高;3只眼无明显变化;4只眼并发症加重,视力下降。结论VPTR的病情复杂,治疗棘手。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治疗方法也可联合应用。对于以异常血管为主要并发症的小肿瘤可选择激光光凝和(或)冷冻治疗。肿瘤较大并伴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可选择巩膜外放射敷贴治疗,出现玻璃体积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可选择PPV。抗新生血管治疗对并发黄斑水肿治疗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肿瘤 血管瘤 肿瘤治疗方案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拼接方法分析干眼患者角膜神经形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方烃 沈重成 +6 位作者 英鑫 徐慧雯 李天宇 李光旭 陈智超 张钦 赵明威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角膜神经图像拼接方法分析干眼患者角膜神经形态特点及其与干眼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1年1─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干眼患者16例(16眼)。所有患者均进行无创伤泪... 目的:探讨使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角膜神经图像拼接方法分析干眼患者角膜神经形态特点及其与干眼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1年1─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干眼患者16例(16眼)。所有患者均进行无创伤泪河高度(NITMH)、无创伤泪膜破裂时间(NITBUT)、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睑板腺缺失比例、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IVCM等检查。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和新的拼接图像处理方法分析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图像面积、神经总长度、神经密度、平均神经长度、最长神经长度、最短神经长度、神经数量、神经数量密度等指标。纳入右眼数据进行分析。2种方法间角膜神经分析的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干眼临床指标与角膜神经分析数据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新的拼接图像分析方法在角膜上皮下神经图像面积、神经总长度、神经密度、平均神经长度、最长神经长度、神经数量方面均明显大于传统分析方法(均P<0.05);最短神经长度较传统分析方法短(P<0.001);神经数量密度较传统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传统分析方法时,NIKBUT与平均神经长度、神经数量、神经数量密度均有相关性(r=0.52,P=0.037;r=-0.62,P=0.011;r=-0.62,P=0.011),其余干眼指标与角膜神经指标均无相关性。而使用拼接图像分析方法时,NIKBUT与平均神经密度呈负相关(r=-0.56,P=0.025),其余干眼指标与角膜神经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相比传统分析方法,新的拼接图像分析方法可获得更大角膜神经分析面积。2种分析方法的角膜神经分析结果不同,部分干眼指标与角膜神经分析结果的相关性也不同。新的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拼接分析方法能够更准确、更可靠地评估干眼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神经 干眼 共聚焦显微镜 图像拼接方法
原文传递
后房植入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儿童双眼脱位球形晶状体1例
15
作者 元力 鲍永珍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1-372,共2页
1例6岁男性患儿因双眼视力下降18个月就诊眼科。经眼部检查诊断为双眼球形晶状体伴脱位,行晶状体摘除联合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后房植入术,术中、术后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2年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晶体异位 晶体 人工 晶体植入 眼内 儿童 球形晶状体 虹膜夹
原文传递
基于RNA-seq技术的雏鸡晚期离焦识别转录组学研究
16
作者 孙丽媛 朱莉 +2 位作者 陈思童 王凯 赵明威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494-505,共12页
目的:探讨晚期离焦识别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将30只7 d龄白来航鸡随机分为负镜组、正镜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雏鸡右眼-10 D/+10 D/0 D透镜诱导,干预时间为6 d。所有动物均在光学干预前后测量屈光度、眼轴和后极部各组织厚度等生... 目的:探讨晚期离焦识别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将30只7 d龄白来航鸡随机分为负镜组、正镜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雏鸡右眼-10 D/+10 D/0 D透镜诱导,干预时间为6 d。所有动物均在光学干预前后测量屈光度、眼轴和后极部各组织厚度等生物学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眼球生物学参数测量完毕后分离眼后极部组织,提取RNA,应用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注释、KEGG通路分析及PPI网络分析,观察离焦干预对雏鸡后极部各组织转录组的影响。结果:负镜组、正镜组雏鸡的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脉络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0.05和|log2FC|>1为筛选标准,负镜组与对照组相比,视网膜有203个差异表达基因,脉络膜有757个差异表达基因,巩膜有1509个差异表达基因;正镜组与对照组相比,视网膜有191个差异表达基因,脉络膜有378个差异表达基因,巩膜有1918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对照组比,负镜组与正镜组的重叠基因除LOC121112941外均表现出相同的差异表达趋势,GO分析通路存在50%以上重合,KEGG分析视网膜水平的重叠通路是花生四烯酸代谢、酪氨酸代谢和视黄醇代谢;脉络膜水平的重叠通路是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和视黄醇代谢;巩膜水平的重叠通路则为细胞粘附分子、ECM-受体相互作用、粘着斑、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硫代谢、糖胺聚糖生物合成-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通过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鉴定出离焦识别过程中各组织的关键基因。结论:本研究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晚期离焦识别过程的绝大多数重叠基因保持着相同的上调或下调表达趋势,不同方向的离焦信号可能诱导部分通路的相似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视化 屈光不正 视网膜 脉络膜 巩膜 RNA-SEQ
原文传递
中国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年) 被引量:41
17
作者 梁建宏 +1 位作者 许迅 范先群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26-738,共13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严重危害婴幼儿生命及视功能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为规范RB的临床诊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和眼整形眼眶病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眼科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反复讨论,提出我国RB诊疗的规...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严重危害婴幼儿生命及视功能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为规范RB的临床诊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和眼整形眼眶病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眼科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反复讨论,提出我国RB诊疗的规范化意见,以供眼科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参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中华医学会 眼科学 眼内恶性肿瘤 眼整形 临床诊疗 儿科学分会 临床实践
原文传递
黄斑中心凹旁渗出性血管异常复合体临床特征及多模式影像特征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稷旸 韩馨瑶 +4 位作者 汤然 张琳崎 齐慧君 赵明威 曲进锋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85-890,共6页
目的观察黄斑中心凹旁渗出性血管异常复合体(PEVAC)患眼的临床特征和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4年2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PEVAC患者7例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60.1±9... 目的观察黄斑中心凹旁渗出性血管异常复合体(PEVAC)患眼的临床特征和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4年2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PEVAC患者7例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60.1±9.1)岁。均为单眼。主诉视物变形、视力下降分别为3、1例。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行OCT血管成像(OCT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分别为4、2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病灶局部激光光凝治疗3只眼;单纯激光光凝治疗2只眼。随访时间(16.7±19.1)个月。随访时采用首诊时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患眼多模式影像特征及治疗反应。结果患眼基线logMAR BCVA为0.33±0.19(0.20~0.80)。所有患眼均可见黄斑中心凹旁孤立血管瘤样病变,伴视网膜硬性渗出,其中可见2个相邻的孤立血管瘤样病变1只眼。FFA、ICGA检查,所有患眼黄斑旁血管瘤样病变早期呈边界清晰的强荧光;未见其他视网膜或脉络膜血管异常。OCT检查,所有患眼黄斑区均可见中心凹旁带有强反射壁的类圆形管腔样结构,伴视网膜内囊腔。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为(326±125)(207~479)μm。行OCTA检查的4只眼,中心凹旁带有强反射壁的类圆形管腔样结构内均可见血流信号。其中,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CP)、深层毛细血管层(DCP)均可见血流信号3只眼;仅SCP可见血流信号1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4只眼,治疗后视网膜内囊腔无明显改善;视网膜下液吸收、视网膜囊样水肿持续存在、硬性渗出减少1只眼。联合或单纯激光光凝治疗的5只眼治疗后CMT降低,BCVA提高。末次随访时,所有患眼logMAR BCVA 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中心凹旁渗出性血管异常复合体 多模式影像特征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滤过性青光眼手术后结膜滤过泡脱垂
19
作者 李思莹 刘凯琳 李明武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95-695,共1页
患者男性,40岁。因发现左眼结膜囊肿半年,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5年前因开角型青光眼于外院行左眼小梁切除术。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0.1;眼压右眼为15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6 mmHg;左眼颞上方角巩膜缘后... 患者男性,40岁。因发现左眼结膜囊肿半年,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5年前因开角型青光眼于外院行左眼小梁切除术。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为0.6,左眼为0.1;眼压右眼为15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6 mmHg;左眼颞上方角巩膜缘后球结膜白色囊样隆起,大小约为7 mm×8 mm,表面见簇状血管(精粹图片1),根部与滤过泡相连,质软,活动度佳;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晶状体轻度混浊;双眼视盘边界清,视杯与视盘直径比约为0.5,视网膜在位。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情况见图片精粹2。临床诊断:左眼青光眼滤过性青光眼手术后结膜滤过泡脱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手术 角巩膜缘 眼部检查 前房深度 滤过性 眼前节 矫正视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