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 被引量:493
1
作者 邱泽奇 张樹沁 +1 位作者 刘世定 许英康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3-115,203-204,共23页
接入鸿沟曾是数字鸿沟的基本形态。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使接入鸿沟缩小、应用覆盖性增强,也触发了互联网红利差异。在互联网资本框架下,以互联网市场为例,对红利差异来源和影响红利差异的机制进行考察发现:接入鸿沟缩小带来的是连通性... 接入鸿沟曾是数字鸿沟的基本形态。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使接入鸿沟缩小、应用覆盖性增强,也触发了互联网红利差异。在互联网资本框架下,以互联网市场为例,对红利差异来源和影响红利差异的机制进行考察发现:接入鸿沟缩小带来的是连通性的增强和平台的发展,这使人们有机会把以往投入的各类资产在互联网上转化为有差别的、组合性的互联网资本并从中受益;其中,转化规模差异和转化率差异既受两个"乘数效应"的影响,更受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并最终表现为红利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资本 互联网红利 互联网红利差异 乘数效应 数字鸿沟
原文传递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 被引量:240
2
作者 周皓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7,共11页
文章简要归纳国内外社会融合理论和测量指标,检讨并重构个体层次的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讨论当前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总是处在从适应到区隔融合、再到融合这三个阶段中的某一点上,在构建测量指标体系时所... 文章简要归纳国内外社会融合理论和测量指标,检讨并重构个体层次的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讨论当前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总是处在从适应到区隔融合、再到融合这三个阶段中的某一点上,在构建测量指标体系时所用的概念与变量应有较高的效度和简约性,且要与理论相对应。社会融合包括经济融合、文化适应、社会适应、结构融合和身份认同这五个维度。关于我国迁移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最终方向问题、扩展以社会融合为中心的因果链等应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面,今后的研究应该注意主流社会的定义、社会融合结果导致的社会流动方向的判断标准、分析单位等,并加强长期的跟踪研究,以便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现状及其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测量 效度
原文传递
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 被引量:202
3
作者 邱泽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54,243,共24页
在讨论技术与组织关系的研究中 ,有两种基本的理论模型 ,一为技术对组织的建构 ,认为技术引入组织后会重塑组织的结构或影响组织结构的变迁 ;另一为社会对技术的建构 ,认为技术是否适用取决于技术是否适应组织的结构 ,因而组织既有的结... 在讨论技术与组织关系的研究中 ,有两种基本的理论模型 ,一为技术对组织的建构 ,认为技术引入组织后会重塑组织的结构或影响组织结构的变迁 ;另一为社会对技术的建构 ,认为技术是否适用取决于技术是否适应组织的结构 ,因而组织既有的结构直接影响了技术的创新。这两种模型均因为忽视了技术的实践性而没有获得技术与组织关系的机制。通过对传统制造企业引入信息技术过程的研究 ,我们发现技术与组织的关系是一个技术提供方和技术使用方之间相互建构的过程。信息技术因其技术结构性而具有组织刚性 ,同时也因其细节的可塑性而具有组织弹性 ;同样 ,组织结构也具有技术刚性和弹性的两面。既有的组织因为信息技术的组织刚性而产生结构重组 ;同时 ,建构中的技术也会因为组织结构的技术刚性而被修订或改造。由此 ,形成了技术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建构。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成功既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可互构性 ,也取决于组织结构的可互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应用 组织结构 传统制造企业 组织关系 理论模型 技术引入 直接影响 结构重组 建构 刚性 实践性 结构性 可塑性 弹性 重塑 社会 供方
原文传递
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儿童学业成就?——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差异分析 被引量:204
4
作者 李忠路 邱泽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44,244-245,共24页
对于家庭背景与儿童学业成就间的关系,既有研究大多着眼于家庭背景对最终教育获得的影响,但教育获得是一个连续过程,对受教育过程缺少分析,就难以理解家庭背景影响儿童受教育机会的过程性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基线数据(CF... 对于家庭背景与儿童学业成就间的关系,既有研究大多着眼于家庭背景对最终教育获得的影响,但教育获得是一个连续过程,对受教育过程缺少分析,就难以理解家庭背景影响儿童受教育机会的过程性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基线数据(CFPS2010),探讨了家庭背景影响儿童学业成就的路径和机制。本文分析结果表明:(1)家庭通过其社会经济资源为儿童提供有差异的教育机会,进而影响儿童的学业表现;(2)家庭通过家长的教育参与和行为支持,培养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从而对其学业成就产生影响。进一步的探讨还发现,家庭背景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路径和机制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城市学生成绩的影响大于对农村学生的影响;相比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多地依赖于自身的学习行为。本文的研究发现对如何缩小儿童学业成就的阶层差异以及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背景 教育机会 教育参与 学业成就
原文传递
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理念及其路径选择——基于数字鸿沟与知沟理论视角 被引量:188
5
作者 陆杰华 韦晓丹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30,共14页
人口老龄化与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交融发展加剧了老年群体在融入数字生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为此构建老年数字鸿沟治理体系刻不容缓。基于数字鸿沟和知沟理论视角构建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具体解析数字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的具体... 人口老龄化与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交融发展加剧了老年群体在融入数字生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为此构建老年数字鸿沟治理体系刻不容缓。基于数字鸿沟和知沟理论视角构建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具体解析数字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的具体表现、形成根源及其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在此基础上,明确老年数字鸿沟治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和技术效率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参与式治理、包容性治理、全方位治理、可持续治理为主要理念,将数字鸿沟治理的主要目标设立为普遍消除信息技术门槛、实现全体老年人公平发展、老年人数字化社会融合程度全面提升。此外,进一步阐述了老年数字鸿沟治理思路和战略构想,主要包括顶层制度建设、数字基础接入设施建设、线上与线下适老化建设、信息能力与素养建设和年龄友好环境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老龄社会治理 分析框架 路径选择
原文传递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迈向“家国一体”的国家与农民关系 被引量:120
6
作者 周飞舟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226,共23页
本文使用2018-2020年在全国调研的贫困村案例,考察脱贫攻坚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新形态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研究发现,脱贫攻坚充分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与农民关系形态,这种形态不是西方“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下利益主体的互动和... 本文使用2018-2020年在全国调研的贫困村案例,考察脱贫攻坚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新形态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研究发现,脱贫攻坚充分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与农民关系形态,这种形态不是西方“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下利益主体的互动和博弈,而是立国为家、化家为国的“家国一体”。论文通过乡村产业发展中国家与农民经营的“对接”方式、驻村帮扶中国家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和乡风文明建设等案例对这种关系形态进行了描述。重视“家国一体”的一面,有利于在乡村振兴中保持和维护“家”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家国一体 国家与农民关系
原文传递
双薪家庭的家务性别分工:经济依赖、性别观念或情感表达 被引量:105
7
作者 刘爱玉 佟新 付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36,共28页
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研究表明,经济依赖关系、工作时间、性别角色观念均显著地影响着两性的家务分工,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别。对于男性而... 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研究表明,经济依赖关系、工作时间、性别角色观念均显著地影响着两性的家务分工,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别。对于男性而言,经济上的独立与成就对于其家务劳动投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工作时间与性别角色观念,这些要素均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男性家务劳动的承担不存在"性别表演"。对于女性而言,纯粹的经济独立(对配偶收入的依赖程度、本人的绝对收入状况等)并非其家务劳动投入的最好预测,性别角色观念也不独立地对家务劳动参与产生影响。部分女性的家务劳动在经济依赖与性别角色观念交互影响下存在着形态与效应各异的"性别表演"。这一特征揭示了两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经济地位与社会文化期待交互影响的形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依赖 性别角色观念 性别表演
下载PDF
一本与一体:中国社会理论的基础 被引量:92
8
作者 周飞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9,共29页
本文是对建立中国社会理论基础的一个尝试性探索。近年来,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在处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方面的问题时难以深入,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认识,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的瓶颈。本文从中国传... 本文是对建立中国社会理论基础的一个尝试性探索。近年来,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在处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方面的问题时难以深入,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认识,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的瓶颈。本文从中国传统的家庭理论入手,以费孝通提出的"反馈模式"为切入点,深入讨论父子关系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对差序格局和中国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解。本文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一体本位"而非"个体本位"。一体的思想源于"一本"的社会意识,即以父母为本而非以天为本或以神为本,这在中国传统的祭礼中有明显体现。"一体"是指"父子一体""母子一体",这种深层的社会意识在中国经典文本中有突出表现,本文对与此相关的儒家典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一本"和"一体"的社会意识构成了以"孝"为本的社会伦理体系,与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相互呼应。在这种社会结构下,孝并非一种私德,而是一种具有基础作用的"公德",孝是众德之本,一个真正的孝子也会是一个忠臣。"孝"背后的一本和一体意识也是我们理解差序格局概念以及当今诸多社会现象的理论基础。中国社会转型的根本取决于这种深层的社会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结构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反馈模式 一本 一体
下载PDF
电商技术变革与农户共同发展 被引量:92
9
作者 邱泽奇 乔天宇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5-166,207,共23页
数字技术的创新与社会化应用是人类未有之技术变革,在中国已经进入起飞阶段,其中电商是数字技术变革在当下的典型形态之一。既有研究认为技术变革的总效应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关注数字技术变革初始阶段对发展机会的影响,聚焦最不可能... 数字技术的创新与社会化应用是人类未有之技术变革,在中国已经进入起飞阶段,其中电商是数字技术变革在当下的典型形态之一。既有研究认为技术变革的总效应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关注数字技术变革初始阶段对发展机会的影响,聚焦最不可能获得新发展机会的贫困乡村数字技能弱势农户的发展机会,研究发现,顺着数字技术变革的自然逻辑,电商技术在乡村的确制造了技术门槛,带来了发展机会的不平等。但有利的乡村内部社会环境可以消解技术变革自然逻辑的消极影响,为数字技能弱势农户提供发展机会,甚至缩小其过去累积的贫富差距。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则为数字技术红利普惠经由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变革 乡村电商 数字技能 机会平等
原文传递
“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 被引量:84
10
作者 朱晓阳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语言混乱”一直困扰着费孝通先生式的知识分子。这种困扰是因为舶来的“实证科学”教条与“在地”的信念和知识之间无法“视野融合”引起的。为解决这一困扰,可以当代的整体论哲学观察和解释中国社会的规范秩序或者“... 半个多世纪以来,“语言混乱”一直困扰着费孝通先生式的知识分子。这种困扰是因为舶来的“实证科学”教条与“在地”的信念和知识之间无法“视野融合”引起的。为解决这一困扰,可以当代的整体论哲学观察和解释中国社会的规范秩序或者“法”。以这一新整体观为原则,不但可以解释和理解当代中国“法”的实践意义或“真”,而且可以为当代法律建构带来知识论注视的“转向”,即从纠缠于实证法学与自然法学、现代司法论与本土资源论等的虚假对立中脱出,转向注视法律与价值的整体性和实践性的关联。在具体的方法论策略上,可以用整体论界说法律人类学的传统方法论——延伸个案方法和栖居进路,来阐释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混乱 整体论 事实与规范 法律人类学 人类学方法论
原文传递
技术与组织关系的三个视角 被引量:84
11
作者 张燕 邱泽奇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0-215,共16页
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了有代表性的三个视角。"技术决定论"突破了古典理论"惟一最佳组织方式"的局限,用技术因素解释组织间的结构差异,其局限在于将组织方式与技术简单对应;"技术结构... 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了有代表性的三个视角。"技术决定论"突破了古典理论"惟一最佳组织方式"的局限,用技术因素解释组织间的结构差异,其局限在于将组织方式与技术简单对应;"技术结构化理论"引入了新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变迁过程,展现了组织结构动态变化的一面。在"技术决定论"和"技术结构理论"之后我们提出了"互构理论"。"互构论"从技术的外源定制性以及技术自身的层级结构等应用性特质出发,分析技术与组织关系背后的行动者之间的互动,通过重视技术的应用环境,展现结构多样性以及结构变化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决定论 技术结构化理论 互构理论
原文传递
中国人口新国情的特征、影响及应对方略——基于“七普”数据分析 被引量:85
12
作者 陆杰华 林嘉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67,F0002,共12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经历重大的历史性转向。当下中国人口新国情的最突出特征是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数量性压力向结构性压力转化,呈现出老龄社会形态深度演化、人口红利加速下行、家庭功能不断弱化、城镇化进...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经历重大的历史性转向。当下中国人口新国情的最突出特征是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数量性压力向结构性压力转化,呈现出老龄社会形态深度演化、人口红利加速下行、家庭功能不断弱化、城镇化进程高速发展、人力资本存量持续增加、人口流动高度活跃等新特征,将对社会、经济、文化、技术、治理等各个层面产生多重影响,成为制约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的基础局面,这既带来了新挑战,也孕育着新机遇。面向人口发展转向的新阶段,明确人口新国情定位、顺应人口新国情要求、普及人口新国情教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新格局,是积极应对、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的重要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转向 人口新国情 特征与影响 应对方略
下载PDF
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与抑郁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66
13
作者 李月 陆杰华 +1 位作者 成前 顾大男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7,共12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简单交往型、智力参与型、健身锻炼型、团体组织型、助人奉献型五种类型社会参与对我国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并探究了背后可能的影响机制。回归结果显示,简单交往型、智力参与型、健身锻炼型、团体...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简单交往型、智力参与型、健身锻炼型、团体组织型、助人奉献型五种类型社会参与对我国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并探究了背后可能的影响机制。回归结果显示,简单交往型、智力参与型、健身锻炼型、团体组织型社会参与能够显著降低老年人抑郁发生风险,工具变量回归模型验证了智力参与型、健身锻炼型社会参与对老年抑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因果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参与对老年抑郁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城乡差异。机制分析证实,社会参与能够通过改善心理健康、提高身体健康、提高个体获得支持的可能性等机制降低老年人抑郁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参与 老年抑郁 中国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下载PDF
技术应用为什么失败--以近代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机器缫丝业为例(1860-1936) 被引量:53
14
作者 张茂元 邱泽奇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32,共17页
1860—1936年的近80年间,长江三角洲在技术、资本、管理等经济条件均有极大优势的条件下,其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珠江三角洲。通过对机器缫丝业发展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长三角机器缫丝工厂没有建立在蚕茧原料供应地,蚕农为了保... 1860—1936年的近80年间,长江三角洲在技术、资本、管理等经济条件均有极大优势的条件下,其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珠江三角洲。通过对机器缫丝业发展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长三角机器缫丝工厂没有建立在蚕茧原料供应地,蚕农为了保持自己从家庭缫丝中获得的利益而不愿意出售蚕茧,从而导致长三角地区机器缫丝业因缺乏原料而发展迟滞。珠三角在引进机器缫丝技术之初则通过对技术的退步性改良使丝厂落户乡村,将蚕农直接卷入技术进步和技术应用的红利分配中。由此,技术应用活动成败的关键不在于社会结构或文化是否构成阻碍,甚至不在于技术是否先进,而在于是否惠及相关的利益团体。让相关利益群体从中受惠,既是技术影响社会变迁的基础,也是社会结构或文化塑造技术特征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应用 技术与社会 互构性发展 机器缫丝
原文传递
数字社会与计算社会学的演进 被引量:48
15
作者 邱泽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3,I0003,共11页
过去40年是数字社会发展的40年_.数字技术的社会化应用改变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形成了与工业社会具有本质区别的数字社会,并使数字社会进入了飞跃发展的阶段。数字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本质差异至少可以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分化... 过去40年是数字社会发展的40年_.数字技术的社会化应用改变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形成了与工业社会具有本质区别的数字社会,并使数字社会进入了飞跃发展的阶段。数字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本质差异至少可以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分化机制两个维度管中窥豹。然而,社会学研究在方法上未能有效跟上数字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虽然有人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计算社会学的概念,但直到大约10年前,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突破还依然停留在概念上今天,ABM的应用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带来了转机,形成了计算社会学发展的两条演进路径,其应用正处于相向而行的态势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计算社会学 AMB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的健康行为与口腔健康 被引量:45
16
作者 郑真真 周云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3-91,共9页
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是老龄化社会中的重要健康问题。文章使用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简称CLHLS调查)数据,以老年人牙齿缺失数量代表口腔健康,应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中国老年群体的口腔健康与社会经济、健... 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是老龄化社会中的重要健康问题。文章使用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简称CLHLS调查)数据,以老年人牙齿缺失数量代表口腔健康,应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中国老年群体的口腔健康与社会经济、健康行为、健康状况三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关注健康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较为严重,而失牙程度与人口特征和健康行为高度相关。对于男女两性和不同经济社会地位的老年人来说,年龄是失牙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少吃糖则是预防失牙的重要保护因素。研究结果提示,改变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在促进口腔健康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健康 健康行为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 被引量:41
17
作者 刘能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6-152,共7页
本文在总结集体行动参与者主导形象变迁的基础上,针对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社会事实,指出了经济利益重构和经济利益博弈是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地形的一个重要结构性因素,并提出:在三个不同的时期,围绕特定稀缺资源的争夺,构成了... 本文在总结集体行动参与者主导形象变迁的基础上,针对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社会事实,指出了经济利益重构和经济利益博弈是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地形的一个重要结构性因素,并提出:在三个不同的时期,围绕特定稀缺资源的争夺,构成了解释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参与者主导形象变迁的一个根本机制。在提出一个扩展了的时间框架之后,作者探讨了这三次集体行动浪潮更迭所揭示的三大趋势——世俗化、基层化和暴力化,并结合"历史—文化的"视角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构性现实,对中国集体行动场域的未来图景,在宏观层面上做了一个初步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中国 转型社会 世俗化 基层化 暴力化
下载PDF
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1
18
作者 马戎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9,35,共15页
在深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地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已十分普遍,这些变化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迈上一个新台阶,也使发生在各地区、各层面的民... 在深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地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已十分普遍,这些变化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迈上一个新台阶,也使发生在各地区、各层面的民族交往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我国的政府部门、汉族民众和少数民族这三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思想准备不足的现象。本文对如何理解当前流动人口大潮中出现的城市民族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今后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城市民族关系 政府扶持措施
原文传递
行政区划调整中上下级间的协商博弈及策略特征——以SS镇为例 被引量:42
19
作者 张践祚 刘世定 李贵才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99,243-244,共27页
行政区划调整的过程中常常发生上下级政府的互动,然而学界对其运作机制的理论探讨和具体案例的经验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以中国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的现实为基础,在理论分析中引入空间和位序因素,建构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理论模型,即政府区划... 行政区划调整的过程中常常发生上下级政府的互动,然而学界对其运作机制的理论探讨和具体案例的经验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以中国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的现实为基础,在理论分析中引入空间和位序因素,建构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理论模型,即政府区划决策—收益模型和上下级间的方案"协商博弈"模型。继而借助模型对SS镇的区划调整案例进行考察,探究政府在区划决策和互动中的行为逻辑。本研究表明,博弈参与者在具体环境中采用的策略特征包括以内博外、零正嵌套、平衡共赢等,博弈策略的选择受环境因素与政府能动性两方面影响。此外,本文的理论探讨推进了政府行为的分析和上下级互动机制的讨论,对政府内各层级在其他领域的互动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政府行为 区划决策-收益 协商博弈 策略 特征
原文传递
契合与调适:数字化治理在乡村社会的实践逻辑——浙江德清数字乡村治理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刘能 陆兵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41,共17页
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考察浙江省德清县的乡村数字治理实践,研究发现数字化治理体系并非以发展主义的技术增长逻辑进入乡村社会,而是在与乡村社会基础达成契合、与乡村传统治理模式进行调适的过程中发挥... 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考察浙江省德清县的乡村数字治理实践,研究发现数字化治理体系并非以发展主义的技术增长逻辑进入乡村社会,而是在与乡村社会基础达成契合、与乡村传统治理模式进行调适的过程中发挥效能的。在与基层治理任务繁重、农村地区治理环境复杂、农民离村流动加剧等乡村社会条件实现契合的过程中,数字化治理体系通过全景可视、实时反馈、平台连通等机制为乡村带来治理革新。与此同时,数字化治理的“时空脱嵌性”及其“制度化专家”角色,则与基层权威的合法性形态、农民的日常生活世界之间存在张力,彰显出调适的必要性及可能路向。因此,数字乡村治理逻辑与传统乡村治理模式之间并非进步替代关系,应探寻数字治理与乡村社会之间新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治理 社会治理现代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