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游戏、元宇宙:交互界面的媒介谱系 被引量:43
1
作者 车致新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32,共6页
沿着基特勒的媒介谱系学足迹,我们在19世纪以降的媒介变革中可以发现交互界面的三次断裂:由于银幕的物质性,电影从可触摸的光学玩具变成了一种"触不到的肌肤",但也正是触觉交互的缺席造就了电影独一无二的媒介特性;电子游戏... 沿着基特勒的媒介谱系学足迹,我们在19世纪以降的媒介变革中可以发现交互界面的三次断裂:由于银幕的物质性,电影从可触摸的光学玩具变成了一种"触不到的肌肤",但也正是触觉交互的缺席造就了电影独一无二的媒介特性;电子游戏的出现,通过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与手柄或键鼠的交互,首次将触觉反馈引入了叙事机制;而近年来VR手柄从"3-DoF"到"6-DoF"的技术演进,加之手势识别、全身动捕、力反馈服装等"后手柄"的交互探索,使用户的触觉交互在"元宇宙"中再次升维,从而带来了一种具身化交互的全新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界面 电子游戏 VR 元宇宙
原文传递
有意味的形式——莱辛的《金色笔记》中的认识主题与形式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姜红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5-99,共5页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是一部以认识为主题的小说 ,其中贯穿着秩序与混乱的矛盾冲突 ,对它的认识主题的分析离不开对它的形式分析。换句话说 ,这部小说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
关键词 认识 形式 《金色笔记》 秩序 混乱
原文传递
手机:身体与社会 被引量:24
3
作者 汪民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105,共6页
本文将手机作为身体的一个新器官来看待。正是这一新器官,使得人体的潜能大大增强,人体发生"进化",一个拥有手机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新的生物体。这个新生物体完全改变了自己的习性。当代社会已经形成一个手机拜物教,... 本文将手机作为身体的一个新器官来看待。正是这一新器官,使得人体的潜能大大增强,人体发生"进化",一个拥有手机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新的生物体。这个新生物体完全改变了自己的习性。当代社会已经形成一个手机拜物教,人们现在凭借着手机存活于世。同时,社会也将每个人想象成为一个手机人,社会的新的交往语法形式是依据手机而奠定的。手机的出现,一方面强化人的某些能力,另一方面又压制人的另外一些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社会 身体 语法形式 生物体 拜物教 器官 人体
原文传递
《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与笔记之间的对话与认知 被引量:14
4
作者 姜红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54,共10页
《金色笔记》主要利用各色笔记和《自由女性》等嵌入文本之内和之间复杂的对话关系,展现主人公安娜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过程。针对现有莱辛评论过分强调《金色笔记》中的非理性因素和《自由女性》作为传统小说的局限,本文试图通过细致... 《金色笔记》主要利用各色笔记和《自由女性》等嵌入文本之内和之间复杂的对话关系,展现主人公安娜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过程。针对现有莱辛评论过分强调《金色笔记》中的非理性因素和《自由女性》作为传统小说的局限,本文试图通过细致分析《自由女性》与《金色笔记》中各笔记之间的跨文本对话,把握小说中对话性的认知结构,说明《自由女性》在建构小说认知主题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 认知 对话 自由女性
原文传递
评介英国出版的一部跨文化交际著作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出版 英国 著作 评介 系列丛书 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家
原文传递
中国的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姜红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4-164,共11页
本论文评述了我国莱辛小说研究30年来的发展,自1981年孙宗白发表国内第一篇专门评介莱辛的文章至2010年,可分为1992年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以介绍性、总论性文章为主,后期论文多为专题研究型论文。国内莱辛小说研究主要采用女性主义、心理... 本论文评述了我国莱辛小说研究30年来的发展,自1981年孙宗白发表国内第一篇专门评介莱辛的文章至2010年,可分为1992年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以介绍性、总论性文章为主,后期论文多为专题研究型论文。国内莱辛小说研究主要采用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等理论视角,探讨莱辛的艺术创作形式、女性主义观点、她的生命哲学和认识论思想、她的殖民主义立场和空间问题,为中国读者阅读理解莱辛做出了贡献。但也应该承认,尤其是在9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内莱辛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不管是在论述深度上还是在探索创新上都有待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小说研究 述评 中国视角
原文传递
电视的观看之道 被引量:14
7
作者 汪民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3,共10页
本文从几个角度讨论电视这一资本主义再生产机器的运作法则。电视在重新塑造家庭空间的同时,自己也构造一个特殊的影像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对现实的再现,而是对现实的塑造。电视的戏剧性、娱乐性和被动性,对人们的观看经验、娱乐经验乃... 本文从几个角度讨论电视这一资本主义再生产机器的运作法则。电视在重新塑造家庭空间的同时,自己也构造一个特殊的影像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对现实的再现,而是对现实的塑造。电视的戏剧性、娱乐性和被动性,对人们的观看经验、娱乐经验乃至日常作息经验产生巨大的影响。电视已经深植于当下人的日常生活,从微观权力的层面作用于人的日常心理和社会行为,在不经意间构造完全不同于传统习惯的人的看视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存状况。电视的观看之道进而泛化为人的存在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观看 资本主义再生产 日常生活 社会行为 微观权力 传统习惯 交往方式
原文传递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说略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国新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12,共5页
通过区分新历史主义批评与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差异,概述了格林布拉特的批评方法和理论渊源。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传统社会历史批评
下载PDF
堂吉诃德:伟大与渺小——兼论《堂吉诃德》中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德恩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45,共5页
堂吉诃德是位理想主义者,他幻想的理想社会与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反差,愈是对理想社会向往与追求,愈是深感现实社会的黑暗,这种反差使堂吉诃德尽显英雄本色,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毋庸讳言,由于作者时代的局限性,在创作中表现出对历史事件... 堂吉诃德是位理想主义者,他幻想的理想社会与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反差,愈是对理想社会向往与追求,愈是深感现实社会的黑暗,这种反差使堂吉诃德尽显英雄本色,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毋庸讳言,由于作者时代的局限性,在创作中表现出对历史事件和事物上认识的偏差,如他的临终遗言、对侍从桑丘的主子心态、反人性的禁欲主义实践、对摩尔人被驱逐出西班牙的错误认识等等,这都说明了堂吉诃德的伟大之中的渺小之处。《堂吉诃德》中的某些创作手法被后现代主义文学所借用,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宗教倾向 理想主义 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小说因素
原文传递
记忆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晓晨 《德语人文研究》 2016年第1期41-48,共8页
文化学研究中的记忆研究通过考察记忆(主要是集体记忆)的社会性、群体关联性、可重构性以及记忆与历史的关系等,对集体的身份认同、文化体系的建构等框架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也重新审视了记忆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关系。本文试图对文... 文化学研究中的记忆研究通过考察记忆(主要是集体记忆)的社会性、群体关联性、可重构性以及记忆与历史的关系等,对集体的身份认同、文化体系的建构等框架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也重新审视了记忆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关系。本文试图对文化学研究意义上的记忆理论发展史做一梳理,并论证将这一理论引入文学研究领域是合理且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集体记忆 社会记忆 文化记忆 文化学研究
原文传递
人与物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炳钧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83,共10页
物构成了人存在的基础。它不仅为人提供了维系生存、建构世界的材料,同时物的使用也对人起着重要的塑造与建构作用;它不仅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记忆,同时也规范、反映、限制着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本文尝试梳理从古希腊至今对物的观察所走... 物构成了人存在的基础。它不仅为人提供了维系生存、建构世界的材料,同时物的使用也对人起着重要的塑造与建构作用;它不仅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记忆,同时也规范、反映、限制着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本文尝试梳理从古希腊至今对物的观察所走过的从直观的观察对象到认识的客体、从形而上的精神载体到拜物教的对象、从对物界限的消解到人与物相互作用的道路,讨论物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以及文学与物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 文学 消费 社会实践 文化技术
原文传递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佐良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7,80,共8页
此文是王佐良教授正在撰写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中的一章。在这里我们可以读到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此期,人文主义作家们,散文诗歌译之,文史百家译之,或传美品,或为资政;于是英国语言蓬勃发展,英... 此文是王佐良教授正在撰写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中的一章。在这里我们可以读到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此期,人文主义作家们,散文诗歌译之,文史百家译之,或传美品,或为资政;于是英国语言蓬勃发展,英国文学如日方升,英人眼前一片开阔的知识新天地。这正是文艺复兴的心智气候。翻译家厥功甚伟。 七十三年前,郑振铎(西谛)曾写过【俄国文学史中的翻译家】一文,阐述了翻译对于俄国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他评价翻译家是人类的最高精神与情绪的交通者,“无论在哪一国的文学史上,没有不显出受别国文学的影响的痕迹的。而负这种介绍的责任的,却是翻译家。” 与郑同时,海宁蒋百里(方震)发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翻译事业之先例】,以饱满的激情论述了在此期达到极盛的西方翻译事业,以及翻译对于社会思潮、对于译入语言的积极影响。 这些都是翻译文化史研究的可贵成果。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篇章,探讨古今各期的译家、译品对于文化沟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英国文学史 莎士比亚 翻译家 普鲁塔克 译成英文 十七世纪 希腊罗马 奥维德 新古典主义
原文传递
文化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国新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8,共7页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思想活动 大众媒体 社会底层 文化趣味 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 价值观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我眼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德恩 《译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03,共3页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作家 现实主义 《法国中尉的女人》 文本结构 巴塞尔姆 唐吉诃德 大叙事 博尔赫斯 小叙事 历史事件 互文性 冯内古特 《白雪公主》
原文传递
现代性(modernity)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民安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性 社会事实 时间意识 文化观念 16世纪 “现代” 面向未来 12世纪
下载PDF
命名政治——以色列地名与话语霸权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炎 《开放时代》 CSSCI 2011年第2期145-153,共9页
从围绕以色列地名变迁展开的政治与文化博弈,揭示出地名虽然只是一种象征符号,但是通过它,不同的人对生活环境可以赋予不同的意义,地名从来不是客观的、自然的,它是共同体生活价值的载体。在犹太复国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框架内,以色列... 从围绕以色列地名变迁展开的政治与文化博弈,揭示出地名虽然只是一种象征符号,但是通过它,不同的人对生活环境可以赋予不同的意义,地名从来不是客观的、自然的,它是共同体生活价值的载体。在犹太复国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框架内,以色列政府通过让国民不经意地阅读地标、地图,使复国与复兴犹太文化的意识形态印刻在地理标志上,并将其自然化。地标有意识形态的潜文本,不经意地阅读,就会将意识形态内化。本文将揭开地图、地标的潜文本,剖析地理文本背后的权力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希伯来化 犹太复国主义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权力意志:战争、释放和美学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民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81,共8页
权力意志概念作为哲学基石贯穿着尼采的整个思想。尼采认为,权力意志是生命的本质,"生命就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内在地要求力的自我提高和增长,它意味着力的积累和释放。要使力积累和增强,就必须同别的权力意志进行较量,权力... 权力意志概念作为哲学基石贯穿着尼采的整个思想。尼采认为,权力意志是生命的本质,"生命就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内在地要求力的自我提高和增长,它意味着力的积累和释放。要使力积累和增强,就必须同别的权力意志进行较量,权力意志只有在战胜别的权力意志后,才能增长和强化。而战胜别的权力意志的过程就是力的释放过程,只有去释放、去战胜,才可能积累。因此,力的释放和积累,就构成了尼采复杂的"永恒轮回"思想的一个方面。而尼采的艺术和美的观念,只有从这样一个权力意志的角度,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权力意志 永恒轮回 审美
原文传递
谁是现代生活的英雄:论本雅明“波德莱尔篇”中的浪荡子群像 被引量:7
18
作者 上官燕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09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以来,本雅明就开始了关于现代性城市"19世纪的首都——巴黎"庞杂历史的研究。如果说初期的研究还处于一种断断续续的状态,慢慢地本雅明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而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本雅明取名为"拱... 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以来,本雅明就开始了关于现代性城市"19世纪的首都——巴黎"庞杂历史的研究。如果说初期的研究还处于一种断断续续的状态,慢慢地本雅明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而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本雅明取名为"拱廊计划"的研究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波德莱尔 现代性 丹蒂 格格不人 非人化 高度理性化 特定时空 一脸茫然 边缘人
原文传递
卡夫卡小说中的陌异性与宗教母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卫东 孙纯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8-126,共9页
宗教、尤其是犹太教,深度参与了卡夫卡式的现代性面相的塑造,它不仅成为他的成长与创作背景,而且也构成了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卡夫卡通过对宗教语言、主题与思想的借鉴和加工,以及文学文本与宗教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创立了一个意义迷宫,充... 宗教、尤其是犹太教,深度参与了卡夫卡式的现代性面相的塑造,它不仅成为他的成长与创作背景,而且也构成了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卡夫卡通过对宗教语言、主题与思想的借鉴和加工,以及文学文本与宗教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创立了一个意义迷宫,充满隐秘与诡异的色彩,而身处这种"卡夫卡式"色彩之中的陌异形象,既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展现它笨重而深刻的权力和暴力机制,也是以罪与罚为基础的宗教秩序的形象化,从而赋予卡夫卡的文学创作深厚的弥赛亚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陌异 宗教 原罪 惩罚
原文传递
本能
20
作者 郭峰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11,共13页
“本能”是区分或关联人与动物的基本概念,看似不言自明,其实很难把握。它经历了漫长的概念演进过程,曾在自然/本性、刺激/灵感、自然本能、驱力、行为等诸多概念之间辗转,也曾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驻足。在当下有关生命和动物问题的讨论... “本能”是区分或关联人与动物的基本概念,看似不言自明,其实很难把握。它经历了漫长的概念演进过程,曾在自然/本性、刺激/灵感、自然本能、驱力、行为等诸多概念之间辗转,也曾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驻足。在当下有关生命和动物问题的讨论中,本能概念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再度凸显,可谓其在人性与动物性之辨中起落沉浮的写照。本能的本质还悬而未决,概念演进之旅也远未告终。漫游在上述各概念之间,我们会发现,围绕本能的讨论形成了一个“西方哲学的人类学机器”贯穿始终的引力场,本能就是这一人类学机器孕育出的“临界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能 进化 达尔文 自然本性 刺激 驱力 行为 生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