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izarov外固定器矫正膝关节畸形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磊 秦泗河 +3 位作者 宁志杰 田敏 吴波 胡宏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总结Ilizarov外固定器矫正膝关节畸形的临床特点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0年4月,采用Ilizarov外固定器矫正膝关节畸形的21例(22膝)患者资料,男12例,女9例;年龄8-38岁,平均20.3岁。致畸原因:儿麻后遗症4例,... 目的总结Ilizarov外固定器矫正膝关节畸形的临床特点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0年4月,采用Ilizarov外固定器矫正膝关节畸形的21例(22膝)患者资料,男12例,女9例;年龄8-38岁,平均20.3岁。致畸原因:儿麻后遗症4例,烧伤后遗畸形2例,骨髓炎后遗畸形2例,创伤后遗畸形9例,Blount病2例,多发性骨软骨瘤病2例。其中软组织屈曲挛缩5例,采用跨关节铰链Ilizarov支架组合,后侧逐步牵伸矫正;单纯骨性成角畸形8例(9膝)、骨性成角畸形伴骨短缩7例,采用4柱铰链支架组合,先矫正成角畸形,再牵伸延长矫正骨短缩;骨与软组织复合畸形1例,采用以上两种支架的叠加组合。结果21例患者佩戴Ilizarov支架的时间为12-36周,平均22.3周;拆除支架时膝关节畸形均获满意矫正,其中16例(17膝)截骨或骨延长者均获得坚实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伊86个月随访,平均32.1个月。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102.14°±49.36°改善为随访时126.90°±24.31°。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评定患膝功能,术前为(50.24±23.64)分,随访时为(85.71±10.52)分。所有患者随访时均可不扶拐徒手行走,且均可独立生活。2例患膝关节活动度〈90°,不能下蹲。结论Ilizarov外固定器矫正膝关节畸形疗效确切,具有手术创伤小,可随时灵活调整的优点,但也存在与长时间带架相关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畸形 伊利扎罗夫技术
原文传递
Ilizarov 技术联合跟腱经皮多点松解术治疗僵硬型马蹄足畸形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玉梅 许斅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12期1430-1431,共2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跟腱经皮多点松解术治疗僵硬型马蹄足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跟腱经皮多点松解术治疗32例僵硬型马蹄足畸形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32例患者畸形矫正效果满意,未因护理不当出现...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跟腱经皮多点松解术治疗僵硬型马蹄足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跟腱经皮多点松解术治疗32例僵硬型马蹄足畸形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32例患者畸形矫正效果满意,未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跟腱经皮多点松解术治疗僵硬型马蹄足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微创方法,并能有效缩短矫形周期,大大减少佩戴外固定架时间。围手术期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是确保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ILIZAROV技术 僵硬型马蹄足 经皮跟腱松解术
原文传递
第六届Ilizarov技术(骨外固定)与骨关节修复重建学习班纪要
3
作者 梁喜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260-2260,2268,共2页
2014年10月17-19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六届Ilizarov技术(骨外固定)与骨关节修复重建学习班"在北京康源瑞廷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是在中国残肢人协会支持下,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垂杨柳医院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 2014年10月17-19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六届Ilizarov技术(骨外固定)与骨关节修复重建学习班"在北京康源瑞廷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是在中国残肢人协会支持下,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垂杨柳医院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委员会和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协办。授课专家由我国矫形外科和骨科知名专家组成,包括秦泗河、夏和桃、任龙喜、黄雷、张群、赵巍、曲龙、孙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骨外固定技术 修复重建 学习班 骨关节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中国医师协会 骨科医师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治疗脊柱裂足踝畸形2例
4
作者 秦泗河 郭保逢 +1 位作者 石磊 赵俊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4-628,共5页
患者1男性,26岁,因"左足重度马蹄内翻畸形伴负重区皮肤溃疡10年"于2006年10月16日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垂杨柳医院就诊。患者腰骶椎裂继发双足畸形,大小便可部分控制,幼年时曾行腰脊膜膨出囊肿切除、脊膜修补术。右足轻度后足内... 患者1男性,26岁,因"左足重度马蹄内翻畸形伴负重区皮肤溃疡10年"于2006年10月16日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垂杨柳医院就诊。患者腰骶椎裂继发双足畸形,大小便可部分控制,幼年时曾行腰脊膜膨出囊肿切除、脊膜修补术。右足轻度后足内翻,左足重度马蹄内翻畸形合并足背感觉障碍,以足背前外侧负重行走,负重区皮肤溃疡10余年未愈合。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均建议截肢后安装假肢,患者拒绝,为求进一步治疗于我院就诊。体检:左足呈重度马蹄内翻畸形,跟腱、胫后肌腱、跖筋膜挛缩,足部骨关节呈固定性内翻内收畸形,小腿三头肌肌力Ⅲ级,胫前、胫后、腓骨长短肌、屈踇屈趾及伸趾伸踇肌肌力0级,足背及足底外侧皮肤感觉缺失,足背前外侧负重区可见5 cm×3 cm大小火山口样溃疡,边缘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三头肌 外侧皮肤 感觉缺失 感觉障碍 负重行走 脊柱裂 负重区 足内翻
原文传递
Ilizarov理论与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史 被引量:44
5
作者 秦泗河 李刚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5期417-423,共7页
俄罗斯骨科医生伊利扎洛夫(Gavriil A.Ilizarov)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研制了多用途环形骨外固定器,创建了治疗骨创伤与骨科疾病的技术体系,其发现的"牵拉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生物学理论,被公认为上世纪外科领... 俄罗斯骨科医生伊利扎洛夫(Gavriil A.Ilizarov)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研制了多用途环形骨外固定器,创建了治疗骨创伤与骨科疾病的技术体系,其发现的"牵拉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生物学理论,被公认为上世纪外科领域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肢体是复合组织,所有参与牵伸的骨骼、神经、肌腱、肌肉、皮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传播 伊利扎洛夫 骨外固定器 生物学理论 骨科医生 骨科疾病 成骨技术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治疗四肢畸形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焦绍锋 秦泗河 +2 位作者 王振军 任龙喜 郭保逢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四肢畸形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并获随访的846例各种四肢畸形患者的病例,男508例,女338例;年龄1.2-72岁,平均25.7岁;上肢畸形16例,下...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四肢畸形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并获随访的846例各种四肢畸形患者的病例,男508例,女338例;年龄1.2-72岁,平均25.7岁;上肢畸形16例,下肢畸形830例。对治疗过程中(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的种类、严重程度、处理方法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846例患者中,190例出现并发症,其中针道感染81例,关节活动障碍36例,皮肤热损伤6例,神经、血管损伤7例,骨延迟愈合8例,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2例,关节脱位7例,断针5例,继发关节畸形8例,严重骨质疏松5例,皮疹6例,外固定器近端股骨干骨折4例,外固定器拆除后再骨折3例,畸形复发11例,其他1例。采用抗感染、功能训练、理疗、再次手术等方法进行对症处理,最终仍有13例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在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处理的各个环节均可出现多种问题与并发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是,临床医生在应用Ilizamv技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系统培训,掌握手术适应证,理解Ilizarov技术原理,术前组装好个体化外固定器,严格遵循标准化手术操作与术后处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四肢 畸形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矫正合并皮肤瘢痕挛缩的僵硬型足踝畸形 被引量:31
7
作者 秦泗河 夏和桃 +3 位作者 蔡刚 彭爱民 郑学建 韩义连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合并皮肤瘢痕挛缩的僵硬型足踝畸形的手术方法、术后管理程序及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7年5月,根据Ilizarov张力一应力法则,应用自行研制的外固定矫形器治疗伴有皮肤瘢痕挛缩的足踝畸形12例,其中马蹄内翻...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合并皮肤瘢痕挛缩的僵硬型足踝畸形的手术方法、术后管理程序及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7年5月,根据Ilizarov张力一应力法则,应用自行研制的外固定矫形器治疗伴有皮肤瘢痕挛缩的足踝畸形12例,其中马蹄内翻足10例,马蹄外翻足2例。9例同期实施足跗骨的有限截骨术,3例实施足部肌腱转移肌力平衡术,1例同期实施胫骨延长术。术后5d开始旋转相应的螺纹牵拉杆,对器械进行三维空间的缓慢调整,足内翻者先矫正前足内收和后足内翻,后矫正足下垂畸形,直至达到矫形要求的标准,足外翻者牵拉矫形的方向与内翻足相反。在矫形的过程中定期进行x线检测,以防止发生踝关节前后移位。治疗期间鼓励患足负重行走。术后平均牵伸78d,停止牵伸后在外固定器维持下患足负重行走平均69d,拆外固定器后配矫形鞋行走2~3个月。结果12例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2年4个月(平均1年5个月)。8例足畸形获满意矫正,能全足底负重,行走功能良好,患者满意。4例足下垂畸形出现部分复发,其中3例再次安装足踝牵伸器矫正。最终疗效11例满意,1例可。僵硬的瘢痕组织经牵拉后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瘢痕变软。无一例发生严重针道和皮肤切口感染,未并发踝关节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的Ilizarov微创技术能有效矫正合并皮肤瘢痕挛缩的僵硬型足踝畸形,合并骨性畸形者应配合有限截骨手术,但牵拉过程必须缓慢。足踝畸形达到矫形要求后,患足全负重行走不少于8周再拆除外固定器,可避免或减少畸形反弹。皮肤瘢痕组织在张应力作用下,可出现血液循环改善与组织再生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拉骨生成技术 外固定器 瘢痕 足畸形 获得性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建文 秦泗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7,共5页
严重的马蹄足畸形临床表现多较复杂,传统的外科手段很难获得满意的疗效,且创伤较大,使本已变小的足变得更小。本文复习了Ilizarov技术在治疗马蹄足畸形方面的应用,结合作者单位的经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马蹄足畸形的特点,相关的评价标准,... 严重的马蹄足畸形临床表现多较复杂,传统的外科手段很难获得满意的疗效,且创伤较大,使本已变小的足变得更小。本文复习了Ilizarov技术在治疗马蹄足畸形方面的应用,结合作者单位的经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马蹄足畸形的特点,相关的评价标准,Ilizarov技术的优势及原理,器械的设计安装及矫治程序,与传统手术方式的结合及合理的截骨方式选择,以及有关的并发症防治。以最大限度发挥Ilizarov技术的优势,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 ILIZAROV技术 组织牵伸 外固定 矫正
原文传递
有限矫形手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被引量:28
9
作者 秦泗河 郭保逢 +2 位作者 任龙喜 郑学建 焦绍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有限矫形手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的临床疗效,探讨CCF外科矫正与功能重建新技术、新理念。方法 2003年9月-2010年7月,收治25例40足青少年CCF。男14例20足,女11例20足;年龄12... 目的观察应用有限矫形手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的临床疗效,探讨CCF外科矫正与功能重建新技术、新理念。方法 2003年9月-2010年7月,收治25例40足青少年CCF。男14例20足,女11例20足;年龄12~25岁,平均15.7岁。左足4例,右足6例,双足15例。根据秦氏马蹄内翻足畸形分度:Ⅰ度9足,Ⅱ度17足,Ⅲ度14足。合并小腿内旋畸形9足,右侧髋关节半脱位1例。采用有限软组织松解与骨性截骨手术后,9足Ⅰ度畸形者安装组合式外固定器,31足残留畸形安装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术后5~7 d开始矫正,以0.5~1.0 mm/d为宜;待踝关节矫正至过伸5~10°,足呈轻度外翻后停止牵伸,矫正位携带外固定架并负重行走4~6周。双足畸形患者分两期进行手术,手术间隔3~6个月,平均4个月。结果 9足术后佩戴组合式外固定器6~12周,平均8周;31足佩戴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6~17周,平均13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6年,平均37个月。牵拉矫形期间6例6足发生针道轻度感染,均经对症处理后感染消失。术后2年1例1足畸形部分复发,经再次安装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负重行走4周,矫正满意;其余畸形足在随访期内均获得满意矫正和全足底持重。末次随访时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会(ICFSG)的评分系统,获优28足,良10足,可2足,优良率95%。结论有限矫形手术结合Ilizarov技术矫治青少年CCF,符合生物学原理和微创外科原则,安全、微创、疗效确切。该马蹄内翻足手术矫形策略遵循骨科自然重建理念,尤其适用于传统矫形骨科手术难以治疗的Ⅲ度C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ILIZAROV技术 有限矫形手术 青少年
原文传递
骨外固定技术的发展史与骨科自然重建理念的形成 被引量:24
10
作者 秦泗河 曲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262-1265,共4页
关键词 骨外固定技术 骨科技术 发展史 ILIZAROV 临床适应证 生物学理论 固定治疗 肢体损伤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1
作者 庄乾宇 翁习生 秦泗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7-282,共6页
前苏联骨科医生Gavril Abramovich Ilizarov于20世纪50年代,对骨牵拉再生的生物学理论及延长骨愈合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张力-应力法则(law of tension—stress,LTS),发明了环型外固定器及研制出200多种外固定器附件,能够... 前苏联骨科医生Gavril Abramovich Ilizarov于20世纪50年代,对骨牵拉再生的生物学理论及延长骨愈合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张力-应力法则(law of tension—stress,LTS),发明了环型外固定器及研制出200多种外固定器附件,能够组装成800多种构型,创建了治疗骨创伤和骨科疾病的技术体系。这一技术及理论的问世,解决了不少传统治疗方法不能解决的难题,对骨科其他相关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起到了启迪和推动作用,是骨科发展史的里程碑之一,并在世界医学界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临床应用 骨科医生 外固定器 治疗方法 生物学理论 愈合机制 骨科疾病
原文传递
牵拉成骨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24
12
作者 郭保逢 秦泗河 任龙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285,共3页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是骨科临床的疑难问题,其局部感染会形成抑制血液循环和骨再生的局部环境,抑制或延缓骨的愈合。由于该病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能治愈,所以患者精神受到极大摧残,严重者甚至会选择截肢。传统的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方法是彻...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是骨科临床的疑难问题,其局部感染会形成抑制血液循环和骨再生的局部环境,抑制或延缓骨的愈合。由于该病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能治愈,所以患者精神受到极大摧残,严重者甚至会选择截肢。传统的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方法是彻底清除死骨及炎性肉芽组织,消灭死腔及窦道,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待局部皮肤条件好转后植骨,并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方式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治疗 成骨技术 炎性肉芽组织 骨科临床 血液循环 局部感染 控制感染
原文传递
改良Ilizarov技术救治濒临截肢的下肢残缺畸形 被引量:23
13
作者 秦泗河 陈建文 +2 位作者 郑学建 葛建忠 焦绍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Ilizarov技术治疗濒临截肢的严重下肢残缺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严重下肢残缺患者,多家医院均建议截肢。男5例,女4例。初次手术年龄最小5岁,最大42岁。病因:先天性3例,创伤性4例,下腰部脊椎裂2例。术中有限矫形,...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Ilizarov技术治疗濒临截肢的严重下肢残缺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严重下肢残缺患者,多家医院均建议截肢。男5例,女4例。初次手术年龄最小5岁,最大42岁。病因:先天性3例,创伤性4例,下腰部脊椎裂2例。术中有限矫形,穿针安装预先组装的个体化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术后缓慢牵伸,实时调整矫形器构件及构型,直至畸形矫正与下肢重建达到所需要的目标。4例实施1次手术,2例2次,1例3次,1例4次,1例5次。结果9例患者的下肢畸形或残缺均得到满意矫正,负重力线、肢体外观及必要的功能基本恢复。7例可以徒手行走,2例借助支具行走。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治疗效果均十分满意。结论改良Ilizarov技术能够救治传统骨科技术难以治疗的严重下肢残缺,避免了截肢,其医疗风险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下肢 畸形 挽救疗法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建文 秦泗河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Ilizarov应用其发明的环式骨外固定器,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及基础研究,发现稳定缓慢的牵伸可以激发活体组织的生物合成及细胞增殖,最终形成了张力=应力法则。临床上可以治疗多种难治的疾病,涉及:骨科、口腔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等... Ilizarov应用其发明的环式骨外固定器,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及基础研究,发现稳定缓慢的牵伸可以激发活体组织的生物合成及细胞增殖,最终形成了张力=应力法则。临床上可以治疗多种难治的疾病,涉及:骨科、口腔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等。在骨科主要应用于:四肢骨折、肢体延长、骨关节畸形矫正、骨不连、复杂的足踝畸形矫治,等。应用Ilizarov环式外固定器的主要技术原则包括:保持骨段的稳定固定;合理的框架结构及穿针布局;微创的穿针技术;促进骨断端的愈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其他相关的技术原则包括:积极的术前准备;微创的截骨技术;遵循牵拉组织再生的基本原则。就目前有关Ilizarov技术的应用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式骨外固定器 ILIZAROV技术 骨科问题 穿针技术
下载PDF
后Ilizarov时代的微循环重建术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郭保逢 秦泗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46-1550,共5页
Ilizarov医生进行犬腿牵拉成骨(distracti onosteogenesis,DO)研究时,观察到在截骨断端牵拉区域的间隙发生成骨之前,首先出现微血管网的活跃再生,血管造影也证实了肢体牵拉区域“新生血管与微循环”的重建(图1、2),局部组织血... Ilizarov医生进行犬腿牵拉成骨(distracti onosteogenesis,DO)研究时,观察到在截骨断端牵拉区域的间隙发生成骨之前,首先出现微血管网的活跃再生,血管造影也证实了肢体牵拉区域“新生血管与微循环”的重建(图1、2),局部组织血流量增加。虽然Ilizarov医生发现了牵拉成骨过程中血管网新生的现象,但他生前未将该技术深入应用于微循环重建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Ilizarov时代 牵拉组织再生 微循环重建
原文传递
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 被引量:17
16
作者 秦泗河 郑学建 +2 位作者 夏和桃 韩义连 任龙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1例膝内翻畸形患者的病例,男8例,女23例;年龄18—69岁,平均35.6岁;单侧6例,双侧25例,共56膝。术前膝内... 目的探讨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1例膝内翻畸形患者的病例,男8例,女23例;年龄18—69岁,平均35.6岁;单侧6例,双侧25例,共56膝。术前膝内翻角度为7.7°-38.2°,平均17.0°±8.8°。根据美国膝关节关节协会评分(kneesocietyscore,KSS)为34±100分,平均(86.2±18.5)分。确定成角旋转中心与截骨矫形的位置,在胫骨畸形交点处用微创截骨器截骨,腓骨在头下截骨。安装术前已组装好的Ilizarov外固定器,通过调整伸缩内、外侧支架螺杆的长度渐进矫正内翻畸形。采用X线检查及膝关节KSS临床评分,结合行走时自我感觉及有无并发症等4项内容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佩戴Ilizarov外固定器的时间为9-20周,平均12周;随访时间14-50.4个月,平均30.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内翻角度为-3°-2.4°,平均1.7°±0.9°;膝关节KSS评分为75-100分,平均(96.1±7.7)分,其中优4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2%(55/56)。11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轻度针道感染,经常规换药后感染控制;3例术后发生针道松动,经更换针道后恢复固定强度。结论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具有微创、安全、动态矫形及符合美学要求的特点,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外固定器 截骨术 膝关节 畸形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结合跗骨V形截骨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 被引量:17
17
作者 董长红 蒋守海 +3 位作者 徐明亮 胡敬男 彭爱民 郑学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74-1477,共4页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结合跗骨v形截骨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14例创伤性马蹄内翻足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13~61岁,平均31岁。胫骨、踝关节开放性骨折11例,踝关节闭合性骨折3例。手术距受伤时...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结合跗骨v形截骨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14例创伤性马蹄内翻足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13~61岁,平均31岁。胫骨、踝关节开放性骨折11例,踝关节闭合性骨折3例。手术距受伤时间7~78个月,平均36个月。踝关节固定于跖屈位44~89°,平均57°。足软组织微创松解和跗骨v形截骨后,将带有弹性牵伸杆的Ilizarov外固定支架安装在肢体设定位置并穿针固定;术后通过旋转螺母矫正马蹄内翻畸形,5~12周恢复踝关节中立位后继续维持固定8~12周,然后去除外固定支架佩戴支具8~12周,患足逐渐增加负重行走。结果术后9例针道出现轻度感染,对症处理后感染消失。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5个月。治疗结束后踝关节外形正常,X线片检查踝穴关系正常。其中9例踝关节背伸达10°,恢复正常行走功能;4例背伸5。,但不影响正常行走;1例不能背伸,影响上下楼梯。1例矫正过程中出现疼痛,耐受性较差,给予延缓牵引,治疗结束去除外固定后出现反弹,经积极康复训练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ICFSG)评分标准:优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2.9%。结论Ilizarov技术结合跗骨v形截骨创伤小,固定可靠,畸形矫正效果确切,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创伤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 ILIZAROV技术 跗骨V形截骨
原文传递
关节牵伸器及Ilizarov技术矫治小腿肌挛缩致膝踝关节畸形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建文 秦泗河 +3 位作者 焦绍锋 郑学建 王振军 吴鸿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9期7636-7640,共5页
背景:小腿严重伤害时,肌肉挛缩导致僵硬的膝关节屈曲畸形和马蹄足畸形,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无法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目的:观察Ilizarov技术矫治小腿肌挛缩导致膝及足踝部畸形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 背景:小腿严重伤害时,肌肉挛缩导致僵硬的膝关节屈曲畸形和马蹄足畸形,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无法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目的:观察Ilizarov技术矫治小腿肌挛缩导致膝及足踝部畸形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2-05/2008-01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对象:应用Ilizarov技术牵伸治疗小腿肌肉挛缩导致的足、踝及膝关节畸形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3~31岁,平均19.5岁;左下肢13例,右下肢10例。方法:术前测量畸形角度、大腿和小腿的最大直径以及足的大小。根据肢体的情况,挑选牵伸器组件,组装好有个体化特征的Ilizarov牵伸器大体框架。术中进行有限的软组织松解或仅根据畸形部位及情况安装牵伸器。术后缓慢牵伸(0.5~1.0mm/d),逐渐矫正畸形并适当过牵,使畸形得到良好的矫正。主要观察指标:①畸形的角度及矫正情况。②关节的活动度变化。③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3例中,13例残留畸形小于5°,关节活动度与对侧正常关节比较相差小于10°,没有并发症;8例残留畸形小于15°,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没有差异,仅有轻微的并发症不影响治疗结果;5例残留畸形小于30°,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大,有影响较大的但是短暂的并发症,或并发症较轻但需要后续手术。牵伸过程中,1例发生股骨干的骨折,6例关节轻度脱位,经及时调整牵伸器后最终矫正效果满意。19例平均随访34个月,7例畸形有所复发,其中角度进展大于20°5例,角度进展大于30°2例,均应用支具继续治疗。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及原理,经皮穿刺针在膝关节上下或足踝部安装具有个体化特征的外固定牵伸器,通过缓慢的机械牵伸,可以使膝关节及踝足屈曲畸形得到逐渐的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挛缩 膝关节屈曲畸形 马蹄足 牵伸器 瘢痕组织
下载PDF
下肢畸形与残缺外科治疗新技术新观念概论 被引量:16
19
作者 秦泗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9-602,共4页
从1978年5月-2009年底,作者在从事矫形外科31年的过程中,主持实施了各种下肢畸形矫正、残缺修复手术2万多例,其中单人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数量为世界第一。在本科手术治疗的病人中,相当一部分是难以治疗的肢体残缺与疑难骨科病症,... 从1978年5月-2009年底,作者在从事矫形外科31年的过程中,主持实施了各种下肢畸形矫正、残缺修复手术2万多例,其中单人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数量为世界第一。在本科手术治疗的病人中,相当一部分是难以治疗的肢体残缺与疑难骨科病症,迫使我们不停的为之探索、总结与创新。将1999年6月-2009年12月的病例进行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下肢畸形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2009年 手术治疗 矫形外科 畸形矫正 修复手术
原文传递
胫骨结节下闭合截骨与Ilizarov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洁颖 秦泗河 任龙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7期692-693,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下闭合截骨与Ilizarov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Ilizarov牵伸技术治疗的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14例。结果 14例中11例获得随访,膝关节功能按照IKDC2000、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进行了评价,优...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下闭合截骨与Ilizarov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Ilizarov牵伸技术治疗的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14例。结果 14例中11例获得随访,膝关节功能按照IKDC2000、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进行了评价,优良率为84.26%。影像学评估以胫骨近端内侧和胫骨近端后侧角度进行评价,前者从术前的65°到随访时的85°,后者从术前的76°到随访时的83°,优良率为81.82%。下肢机械力线基本接近正常。结论胫骨结节下闭合截骨与Ilizarov技术治疗膝关节OA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少,尤其适合于中青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胫骨结节下 闭合截骨 ILIZAROV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