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17
1
作者 袁群生 郑法雷 +8 位作者 丁峰 姜筠 郭王 黄峰先 王质刚 余学清 谌贻璞 顾勇 单渊东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比较静脉用铁剂蔗糖铁(维乐福)、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速力菲)分别与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120例血透患者分... 目的比较静脉用铁剂蔗糖铁(维乐福)、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速力菲)分别与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120例血透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各60例。静脉组:200mg蔗糖铁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每次透析时使用,直至完成总预计补铁量。总预计补铁量=体重(kg)×(150-Hb实际值)(g/L)×0.24+500(mg)。口服组:琥珀酸亚铁200mg每日3次,共8周。两组患者均使用EPO治疗,剂量为120~150U·kg-1·周-1,皮下或静脉应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静脉组与口服组间在男女性别比例、年龄、体重和接受治疗前维持透析时间及血红蛋白(Hb)、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静脉组Hb犤(90.9±15.8)比(74.6±8.3)g/L,P<0.001犦和口服组Hb犤(84.5±11.9)比(76.6±7.8)g/L,P<0.001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犤(17.9±10.1)比(7.9±11.0)g/L,P<0.001犦;其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口服组犤(5.2±0.4)比8.0周,P<0.001犦;静脉组Hb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口服组犤(3.5±2.0)比(1.0±1.4)g·L-1·周-1,P=0.003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铁注射液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铁剂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毕康宁 顾勇 +9 位作者 陈文 丁小强 薛骏 戎殳 刘必成 刘文虎 刘蕙兰 张凌 刘子栋 陈旻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6-600,共5页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铁剂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成本效果。方法对入选的235例肾性贫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铁剂和口服铁剂治疗。静脉组根据预计补铁量,于透析过程中进行右旋糖酐氢氧化铁静脉滴注,完成总量后,根据患者铁...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铁剂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成本效果。方法对入选的235例肾性贫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铁剂和口服铁剂治疗。静脉组根据预计补铁量,于透析过程中进行右旋糖酐氢氧化铁静脉滴注,完成总量后,根据患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定期给予100 mg维持量。口服组每天口服相当于200 mg铁的琥珀酸亚铁,连续服用。226例完成26周临床观察,静脉组和口服组各113例。以铁剂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的变化及治疗的好转程度衡量治疗效果,以有效率作为效果指标。治疗成本包括铁剂、红细胞生成素(EPO)、化验检查和不良反应治疗等直接医疗成本,患者的交通、陪护和辅助营养保健品等直接非医疗成本以及患者劳动力损失的间接成本。结果26周的研究结果表明,静脉组与口服组人均总治疗费用分别为2.49万元和2.41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和口服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5%和7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成本效果分析,口服组26周有效治疗1例患者花费3.37万元;静脉组26周有效治疗1例患者花费2.82万元。结论静脉组与口服组比较治疗成本没有差别,疗效更好,静脉组治疗肾性贫血更具成本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用效益分析 贫血 缺铁性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输注 静脉内 投药 口服
原文传递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脏损害与免疫学异常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海平 郝继英 马清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43-447,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肾脏损害的特点以及RA免疫学异常与肾脏受累的关系。方法:分析11例RA患者的临床表现,肾活检病理资料及血清免疫学、血液生化及尿液分析等检查结果。结果:有明显肾损害临床表现者仅3例,但全...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肾脏损害的特点以及RA免疫学异常与肾脏受累的关系。方法:分析11例RA患者的临床表现,肾活检病理资料及血清免疫学、血液生化及尿液分析等检查结果。结果:有明显肾损害临床表现者仅3例,但全部病例肾活检均有病理改变,组织学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9例血清IgM型类风湿因子(IgM-RF)阳性,滴定度1∶20~1∶320。IgM-RF1∶40以上阳性者,免疫荧光检查均显示系膜区和(或)血管袢有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份沉积。结论:本组RA患者肾脏损害发生率高达100%,系膜增生是其主要的病理改变,大部分病例肾脏病变与RA自身免疫学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学异常 肾脏损害
下载PDF
血液透析脑型失衡综合征发生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史振伟 王质刚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0-32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脑型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观察血液透析后血浆渗透浓度迅速下降对脑水含量、颅内压、脑脊液生化和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 血液透析使血浆渗透浓度迅速下降,形成明显的脑/血渗透浓...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脑型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观察血液透析后血浆渗透浓度迅速下降对脑水含量、颅内压、脑脊液生化和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 血液透析使血浆渗透浓度迅速下降,形成明显的脑/血渗透浓度梯度和尿素浓度梯度,使脑水含量明显增加,颅内压显著升高。透析后脑脊液pH下降、碳酸氢根(HCO_3^-)降低、Pco_2升高,与同期血浆相应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引起的血浆尿素氮快速下降可以导致脑水增加及颅压增高,其机制主要是由尿素的反向渗透效应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脑型失衡综合征 发生机制 急性肾功能衰竭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颖 李学旺 +3 位作者 余学清 王质刚 冯学亮 刘仙荣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肾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药物疗法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触须样免疫性肾小球病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素霞 章友康 +2 位作者 邹万忠 陈海平 王海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688-690,共3页
目的 了解国内触须样免疫性肾小球病(immunotactoid glomerulopathy, IT)的发病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1992-1995年所做肾活检600例患者,... 目的 了解国内触须样免疫性肾小球病(immunotactoid glomerulopathy, IT)的发病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1992-1995年所做肾活检600例患者,其中3例符合IT,并通过临床分析,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检查,刚果红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等,除外了淀粉样变性病,纤维样肾小球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结果3例患者IT的超微病理特点:在肾小球不同部位及电子致密物中可见大量微管状纤维(直径35-47nm),并伴有直径约20nm的紊乱排列的纤维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阴性,患者为中青年男性,有蛋白尿,镜下血尿及高血压,2例出现肾功能不全。结论(1)IT为少见肾病,我国也有该病发生;(2)与国外病例相比,该3例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较差;(3)病变中微管状和纤维样物质同时存在,说明IT和纤维样肾小球病可能为同一疾病的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免疫性 病理学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肾损伤的预防和诊治专家建议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香美 +13 位作者 蔡广研 丁小强 何娅妮 林洪丽 王荣 倪兆慧 李文歌 付平 刘文虎 熊飞 刘玉宁 杨洪涛 孙雪峰 周建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2161-2168,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类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已经在全球范围流行蔓延。COVID-19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作为受体感染细胞。COVID-19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同时可累及肾脏、肝脏、心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类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已经在全球范围流行蔓延。COVID-19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作为受体感染细胞。COVID-19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同时可累及肾脏、肝脏、心脏、血液等多系统和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传染性疾病 感染细胞 ACE2 肾损伤 肺炎 全球范围 专家建议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腹膜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爱华 刘文虎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7期379-381,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腹膜损伤 长期腹膜透析 血管通透性增高 感染性腹膜炎 血管基底膜 血管增生 溶质转运 功能丧失 纤维化
下载PDF
IgM肾病与单纯系膜增生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海平 王质刚 +1 位作者 刘艳勋 郝继英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4-27,共4页
IgM 肾病(IgMN)是否为一独立疾病,多年来争议颇多。本文就组织学类型同为系膜组织增生、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23例 IgMN 与16例单纯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进行临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gMN 年龄较轻、病程较长、复诊者较多,血清 IgM... IgM 肾病(IgMN)是否为一独立疾病,多年来争议颇多。本文就组织学类型同为系膜组织增生、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23例 IgMN 与16例单纯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进行临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gMN 年龄较轻、病程较长、复诊者较多,血清 IgM 水平较高,激素疗效相对较差,与 MsPGN 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IgMN 特征性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小球系膜区有弥漫性颗粒状 IgM 沉积,IgM 是唯一或最主要的沉积成分。我们认为 IgMN 是区别于 MsPGN 的一组独立的肾小球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M肾病 系膜增生性 肾炎 肾病综合征 病理分析
下载PDF
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内皮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清刚 徐秀红 +2 位作者 王质刚 刘文虎 李哲先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8-1351,共4页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诱导分化内皮细胞的方法及条件。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在体外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ndothelial gro...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诱导分化内皮细胞的方法及条件。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在体外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EGF)等诱导后,分化形成内皮样细胞。结果表明:光镜下细胞单层融合生长,呈铺路石样形态,单个核位于中央。电镜下可见到Weibel-Palade小体,在细胞胞浆vWF染色阳性。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成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细胞 分化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脾细胞中IL-12信号传递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清刚 李幼姬 +2 位作者 李志坚 阳晓 黄凌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在狼疮小鼠脾细胞中是否存在IL-12通过Lck/P38/c-jun传递信号及其对脾细胞的影响。方法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小鼠为狼疮小鼠模型,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在狼疮小鼠脾细胞中是否存在IL-12通过Lck/P38/c-jun传递信号及其对脾细胞的影响。方法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小鼠为狼疮小鼠模型,分别采用放射自显影、 Western blot和Northern blot,检测培养的脾细胞中 Lck的活性、 p38磷酸化活化及c-ju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狼疮小鼠脾细胞经IL-12刺激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Lck的活性增高、p38异常活化,c-jun mRNA的水平增高。加入Lck抑制剂 PP1组Lck的活性及p38磷酸化消失,无c-jun基因的表达;加入p38抑制剂SB203580组亦无p38磷酸化及c-jun基因的表达。结论狼疮小鼠的脾细胞异常,IL-12可通过Lck/p38/c-jun在细胞内传递信号,直接参与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脾细胞 IL-12 信号传递途径
下载PDF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庄守纲 王质刚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3-174,共2页
本文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了慢性肾衰患者(25例)血液透析前后及健康对照组(31例)血清维生素A水平,结果表明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前后血清维生索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但透析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对慢性血透患者血清维生... 本文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了慢性肾衰患者(25例)血液透析前后及健康对照组(31例)血清维生素A水平,结果表明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前后血清维生索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但透析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对慢性血透患者血清维生素A变化的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血液透析 肾衰竭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内毒素来源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庄守纲 王质刚 +2 位作者 郝继英 赵焕荣 房晓燕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作者测定了血液透析患者前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及消毒剂、预充生理盐水、肝素盐水;浓缩、稀释透析液中的内毒素含量,发现只有预充生理盐水和透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其可能为血透患者血浆内毒素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内毒素
下载PDF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血清维生素C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守纲 郝继英 王质刚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4-45,共2页
本文测定了慢性肾衰患者(25例)血液透析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31例)血清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慢性肾衰患者透析前血清维生素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透析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前明显高于透析后(P<0.0... 本文测定了慢性肾衰患者(25例)血液透析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31例)血清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慢性肾衰患者透析前血清维生素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透析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前明显高于透析后(P<0.01).作者对慢性肾衰血清维生素C含量变化与透析的关系及对病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血液透析 肾衰竭 血清
下载PDF
配对血液滤过透析的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质刚 郝继英 +2 位作者 马清 高玉华 王琤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71-73,共3页
常规血液透析通过弥散作用主要清除小分子物质,血液滤过通过对流作用能有效地清除中分子物质(MMS),而血液透析滤过(HDF)是通过弥散和对流两种作用,对小分子和中分子物质的清除优于上述单一方法。作者参照Ghezzi等提出的配对滤过透析(pai... 常规血液透析通过弥散作用主要清除小分子物质,血液滤过通过对流作用能有效地清除中分子物质(MMS),而血液透析滤过(HDF)是通过弥散和对流两种作用,对小分子和中分子物质的清除优于上述单一方法。作者参照Ghezzi等提出的配对滤过透析(paired filtration-di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中分子物质 DIALYSIS 常规血液透析 溶质清除率 超滤率 弥散作用 置换液 透析器 醋酸盐透析
下载PDF
影响老年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质刚 岳品茹 纪河岭 《透析与人工器官》 1994年第1期19-21,共3页
影响老年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因素的探讨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王质刚,岳品茹,纪河岭1989年7月—1993年2月我科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91人。其中年龄大于60岁28人,占总透析人数的14.7%。28人中4例透析1-8次因各种... 影响老年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因素的探讨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王质刚,岳品茹,纪河岭1989年7月—1993年2月我科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91人。其中年龄大于60岁28人,占总透析人数的14.7%。28人中4例透析1-8次因各种原因转院,1例接受肾移植,1例为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DIALYSIS VASCULAR ACCES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GRAFT COMPLICATION
下载PDF
透析远期并发症-β_2微球蛋白相关淀粉样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刚 王质刚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0年第2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并发症 β2微球蛋白相关淀粉样变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治疗 预防 终末期肾脏病
下载PDF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电导率监测与透析用水安全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伟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2期675-677,共3页
电导率能有效反应水中导电离子的含量,可在线监测,简单易行。电导率监测广泛应用于透析用反渗透水处理装置中,通过对反渗透水处理装置进水与产品水(透析用水)的电导率监测,可了解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脱盐率和透析用水的含盐量,从而判... 电导率能有效反应水中导电离子的含量,可在线监测,简单易行。电导率监测广泛应用于透析用反渗透水处理装置中,通过对反渗透水处理装置进水与产品水(透析用水)的电导率监测,可了解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脱盐率和透析用水的含盐量,从而判定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工作状态,保障透析用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装置 透析用水 在线监测 反渗透 电导率 安全 有效反应 工作状态
下载PDF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并发脑出血(附8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庄守纲 马麟麟 王质刚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9-40,共2页
本文报道慢性肾衰血透并发脑出血患者8例,占同期总透析人数的2.14%,死亡5例。提出高血压和抗凝剂是促发脑出血的主要因素,并对脑出血治疗期间的透析处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脑出血 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大剂量维生素E对慢性血液透析贫血的作用
20
作者 庄守纲 王质刚 李卫东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6-38,共3页
作者观察了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维生素E(VitE)水平及大剂量VitE对其贫血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透析前血浆VitE含量为148.7±47.6μmol/L(6.41±2.05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为177.9±1.6μmol/L(7... 作者观察了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维生素E(VitE)水平及大剂量VitE对其贫血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透析前血浆VitE含量为148.7±47.6μmol/L(6.41±2.05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为177.9±1.6μmol/L(7.67±0.70mg/dl),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14例患者予以大剂量VitE治疗(500mg/天,共30天),治疗前后各项贫血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无VitE缺乏,大剂量补充VitE对尿毒症贫血无明显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血液透析 尿毒症 贫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