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5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Castleman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55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3 位作者 中国Castleman病协作组 李剑 张路 李小秋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29-534,共6页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又称巨大淋巴结病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近年来国内外对CD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1-9]。2018年CD入选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2021年中国Castleman病协...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又称巨大淋巴结病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近年来国内外对CD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1-9]。2018年CD入选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2021年中国Castleman病协作组成立。为了规范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国内相关专家制定了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罕见病 专家共识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 诊断和治疗 巨大淋巴结病 发病机制 CD
原文传递
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惊 刘晓清 邓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探讨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36—2006年收治的32例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2.5岁(16~64岁),男女比例为5∶3,平均病程为(9.6±19.3)个月;... 目的探讨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36—2006年收治的32例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2.5岁(16~64岁),男女比例为5∶3,平均病程为(9.6±19.3)个月;其中6例(18.8%)有操作史,3例为针灸,2例为拔牙,1例为手术。按感染部位将患者分为3种类型:头颈型、胸型和腹盆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4.4%(11/32)、40.6%(13/32)和25.0%(8/32)。临床表现与感染的部位有关。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红蛋白降低常见。有10例细菌培养分离出放线菌,仅有2例明确了菌属。20例接受了抗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治愈率为75.0%(24/32)。12例累及了2个以上的重要脏器,其中3例同时累及胸腔和腹腔,6例有窦道形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窦道形成和就诊前病程>6个月为病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当患者出现慢性软组织肿胀伴或不伴窦道形成、发热伴慢性咳嗽或下腹痛症状时,需考虑放线菌病的可能。放线菌病临床表现多样,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病 危险因素 疾病特征
下载PDF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MYD88L265P、CXCR4WHIM突变和预后:单中心93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曹欣欣 孟琦 +15 位作者 蔡昊 毛玥莹 段明辉 朱铁楠 张薇 韩冰 庄俊玲 蔡华聪 陈苗 冯俊 韩潇 张炎 杨辰 张路 周道斌 李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4-498,共5页
目的总结93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临床特征、MYD88L265P及CXCR4WHIM突变情况、治疗选择和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初诊的症状性WM患者的临床特征、国际预后指数评分(WPSS)和总体生存(O... 目的总结93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临床特征、MYD88L265P及CXCR4WHIM突变情况、治疗选择和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初诊的症状性WM患者的临床特征、国际预后指数评分(WPSS)和总体生存(OS);其中34例患者检测了MYD88L265P和CXCR4WHIM突变。结果93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44∶1,中位年龄64(33~85)岁。WPSS分层:低危组16例(17.2%),中危组44例(47.3%),高危组33例(35.5%)。中位随访44(1~201)个月,中位OS期为84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WPSS危险分层(HR=2.342,95% CI 1.111~4.950,P=0.025)、继发淀粉样变性(HR=5.538,95% CI 1.958~15.662,P=0.001)以及新药治疗(HR=3.392,95% CI 1.531~7.513,P=0.003)均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34例患者中32例(94.1%)存在MYD88L265P突变,8例(23.5%)存在CXCR4WHIM突变。MYD88 L265PCXCR4WHIM突变组(7例)较MYD88 L265PCXCR4WT组(25例)患者的贫血更重、血小板计数更低、M蛋白水平更高、高黏滞症状更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WM患者的预后较好,WPSS评分、是否继发淀粉样变性以及是否使用新药治疗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WM患者的MYD88L265P突变率高,而CXCR4WHIM突变多与MYD88L265P突变伴发出现,其突变与一些临床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denstr6m巨球蛋白血症 髓样分化因子88 突变 受体 CXCR4
原文传递
我如何诊断和治疗POEMS综合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8-371,共4页
POEMS综合征是一组以周围神经病变、器官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以及皮肤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罕见浆细胞病[1].其发病率不足1/百万,目前已经列入我国首批罕见病目录.由于其罕见性、多系统受累及临床高度异质性,POEMS综合征有着较高的... POEMS综合征是一组以周围神经病变、器官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以及皮肤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罕见浆细胞病[1].其发病率不足1/百万,目前已经列入我国首批罕见病目录.由于其罕见性、多系统受累及临床高度异质性,POEMS综合征有着较高的漏诊和误诊率,发病至诊断中位时间约为12个月.另外,虽然POEMS综合征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但是积极有效的抗浆细胞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在本文中,笔者介绍一例典型病例的诊疗经过,与各位同道分享我们中心POEMS综合征的诊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标准治疗方案 诊断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内分泌病变 多系统受累 浆细胞病
原文传递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对POEMS综合征的诊断意义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曹欣欣 王琛 +5 位作者 蔡昊 段明辉 张薇 李天骄 周道斌 李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POEMS综合征的诊断意义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104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其血清VEGF水平,并与类似疾病组(多发性骨髓瘤15例、轻链型淀粉样变10例、Castleman病11例、慢性炎... 目的 探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POEMS综合征的诊断意义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104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其血清VEGF水平,并与类似疾病组(多发性骨髓瘤15例、轻链型淀粉样变10例、Castleman病11例、慢性炎性脱髓鞘病18例)患者及2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VEGF结果进行比较,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出血清VEGF用于诊断POEMS综合征的最佳阈值.同时分析与高水平血清VEGF相关的临床特点.结果 104例患者中男67例,女37例,中位年龄46(24~74)岁.POEMS综合征组患者中位血清VEGF水平为3 503 ng/L,较类似疾病组(分别为179、549、356和949 ng/L)和对照组(304 ng/L)均升高(P值均<0.01).当选取血清VEGF>1200 ng/L作为诊断标准时,其诊断POEMS综合征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0.2%和83.7%.与低水平血清VEGF患者相比较,高水平组患者(血清VEGF>2 000 ng/L)硬化性骨病(61.0%对37.0%,P=0.031)及视乳头水肿(70.1%对44.4%,P=0.017)发生率更高.结论 血清VEGF水平用于诊断POEMS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其水平和个别临床特点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诊断 参考标准
原文传递
艾曲泊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中国多中心调查结果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文睿 韩冰 +12 位作者 常红 吴秉毅 孟凡凯 纪德香 李英梅 郑正津 费妍 沈建平 胡平 丁晓庆 张鹏 王永庆 张凤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90-895,共6页
目的评估艾曲泊帕联合免疫抑制治疗(IST)在中国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调查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5月来自中国14个血液病治疗中心、连续应用艾曲泊帕治疗至少3个月的输血依赖非重型和重型AA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纳... 目的评估艾曲泊帕联合免疫抑制治疗(IST)在中国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调查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5月来自中国14个血液病治疗中心、连续应用艾曲泊帕治疗至少3个月的输血依赖非重型和重型AA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纳入19例IST初治及37例IST难治性AA患者,中位艾曲泊帕治疗时间为7(3~31)个月,中位艾曲泊帕最大稳定使用剂量为75(50~150)mg/d。10例应用艾曲泊帕联合标准IST一线治疗的SAA患者3个月血液学反应(HR)率为60%,完全HR(CR)率为30%;9例艾曲泊帕联合环孢素A(CsA)一线治疗SAA患者后3个月HR率为89%,CR率为44%。19例患者应用艾曲泊帕联合IST一线治疗,至调查随访时HR率为79%,CR率为52.6%。19例CsA±雄激素治疗无效的AA患者,艾曲泊帕开始治疗后3个月HR率为57.9%(11/19),最佳HR率为68.4%;标准IST治疗无效的难治性AA,艾曲泊帕治疗最佳HR率为44%。51%患者应用艾曲泊帕发生不同严重程度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不适最为常见。结论艾曲泊帕治疗可加快HR的获得,改善HR质量;残存造血细胞较多的AA患者或可采用非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免疫抑制联合艾曲泊帕治疗;艾曲泊帕可作为CsA±雄激素治疗无效AA的补救治疗;艾曲泊帕不良反应轻微,多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艾曲泊帕
原文传递
铁稳态的维持及铁代谢相关疾病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红敏 龙章彪 韩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0-792,共3页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健康成人体内总铁含量为3~5g,其中70%为血红素铁,分布在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其余大多数以铁蛋白或含铁血红素的形式储存在肝细胞及网状内皮细胞中。一个健康成人每日可从饮食中摄取铁1~2mg,而每日用...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健康成人体内总铁含量为3~5g,其中70%为血红素铁,分布在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其余大多数以铁蛋白或含铁血红素的形式储存在肝细胞及网状内皮细胞中。一个健康成人每日可从饮食中摄取铁1~2mg,而每日用于血红蛋白合成铁则高达20~25mg。为弥补此不足,机体铁处于一个不断吸收、利用、储存、循环的动态平衡中,即铁稳态。该稳态失衡可导致铁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包括铁过载性疾病及铁限制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疾病 铁稳态 血红素铁 网状内皮细胞 健康成人 微量元素 肌红蛋白 蛋白合成
原文传递
利用激光显微切割联合质谱蛋白质组学方法进行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分型 被引量:14
8
作者 沈恺妮 孙维绎 +5 位作者 孙健 孙伟 钟定荣 曹欣欣 周道斌 李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评估利用激光显微切割联合质谱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系统性淀粉样变性进行分型的有效性.方法 以138例病理确诊为淀粉样变性患者的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显微切割收集刚果红染色阳性区域组织并行质谱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 评估利用激光显微切割联合质谱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系统性淀粉样变性进行分型的有效性.方法 以138例病理确诊为淀粉样变性患者的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显微切割收集刚果红染色阳性区域组织并行质谱蛋白质组学分析,以指数修正的蛋白质丰度指标(emPAI)为标准,根据丰度最高的致淀粉样变蛋白判定淀粉样变性亚型.结果 在138份组织标本中,腹壁脂肪占26%,舌体占19%,齿龈占11%,肾脏占9%,胃肠道占9%,心脏占6%,其余类型样本占20%.总共121例患者获得成功分型,包括轻链型106例(87.6%),遗传性甲状腺转运球蛋白型7例(5.8%),致淀粉样变蛋白A型、重链/重链+轻链型及纤维蛋白原α链型各2例(1.7%),载脂蛋白A-Ⅱ型及溶菌酶型各1例(0.8%).5例被排除淀粉样变性诊断,12例分型失败.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1.3%.在各种组织类型标本中,腹壁脂肪组织的分型成功率最低,仅为83.3%.结论 激光显微切割联合质谱蛋白质组学方法能有效鉴定出淀粉样变性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显微切割 质谱分析法 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聪丽 冯俊 +7 位作者 沈恺妮 苏薇 张春兰 黄栩芾 曹欣欣 张路 周道斌 李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42-945,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游离轻链(sFLC)检测在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pAL)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且有完整sFLC数据的126例pA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sFLC的诊断价值,并采用Cox回归法分析sFLC差值(dFLC)... 目的研究血清游离轻链(sFLC)检测在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pAL)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且有完整sFLC数据的126例pA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sFLC的诊断价值,并采用Cox回归法分析sFLC差值(dFLC)的预后价值。结果12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7:1,中位年龄为57(37~81)岁,九轻链型者80例(63.5%),肾脏受累者87例(69.0%),心脏受累者79例(62.7%)。126例患者的中位dFLC为99(1-4263)mg/L。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尿免疫固定电泳和sFLC比值异常法检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9%(44/126)、63.5%(80/126)、77.0%(97/126)和8I.0%(102/126)。联合上述四种方法可将M蛋白的检出率提高至98.4%(124/126)。中位随诊16个月后,37例患者死亡,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尚未达到。多因素分析发现dFLC〉1130mg/L是影响pA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272,95%CI1.384~7.739,P=0.007)。结论sFLC检测可显著提高pAL患者M蛋白的检出率;高水平dFLC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轻链 淀粉样变性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合并肢端缺血表现的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七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炎 曹玮 +8 位作者 肖盟 李源杰 杨阳 赵静 周翔 江伟 赵永强 张抒扬 李太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2-307,共6页
目的:总结合并肢端缺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凝血功能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5日至2020年2月15日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疗队在武汉收治的7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 目的:总结合并肢端缺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凝血功能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5日至2020年2月15日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疗队在武汉收治的7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9(49~71)岁,3例合并基础病。发热7例,干咳6例,呼吸困难4例,腹泻4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端缺血,表现为肢端青斑或青紫、血疱、干性坏疽等。7例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时均存在D-二聚体显著升高、血小板计数正常,6例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升高,4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随着病情进展,D-二聚体及FDP进行性升高,4例患者符合2017年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6例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后D-二聚体及FDP下降,但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中位随访26 d,5例患者死亡,从出现肢端缺血症状至死亡的中位时间为12(7~16)d。结论:部分危重型COVID-19患者存在明显高凝倾向,应关注此类患者凝血功能,及时识别高凝期并予抗凝治疗,肢端缺血提示预后不良。抗凝治疗能否改善预后仍需更多临床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型 高凝状态 抗凝治疗
原文传递
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曹欣欣 李剑 +7 位作者 张薇 段明辉 朱铁楠 韩冰 庄俊玲 蔡华聪 陈苗 周道斌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观察培门冬酶在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101例接受过基于培门冬酶化疗方案的年轻(≤40岁)成人ALL和T-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 目的 观察培门冬酶在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101例接受过基于培门冬酶化疗方案的年轻(≤40岁)成人ALL和T-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 101例患者中ALL 44例[中位年龄23(15~40)岁],T-NHL 57例[中位年龄40(16~77)岁].101例患者共使用培门冬酶480例次,中位使用次数为3(1~19)次,累计发生3~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80例次(16.7%),包括纤维蛋白原减低(6.4%)、ALT升高(4.4%)、血糖升高(2.3%)、高三酰甘油(TG)血症(2.3%)、低白蛋白血症(0.8%)和淀粉酶升高(0.2%);仅1例次(0.2%)发生轻度过敏反应;另外,有5例次(1.0%)发生静脉血栓,9例次(1.9%)发生出血,1例次(0.2%)发生非坏死性胰腺炎.结论 培门冬酶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极低,可安全地用于年轻成人ALL和T-NHL患者的治疗.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出凝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淋巴瘤 T细胞 培门冬酶
原文传递
14例原发乳腺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段明辉 曹欣欣 +6 位作者 蔡华聪 李剑 庄俊玲 韩冰 张薇 朱铁楠 周道斌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8-921,共4页
目的 分析原发乳腺淋巴瘤(PBL)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14例PB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符合PBL诊断,分别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和淋巴瘤的0.24%和0.54%.中位年龄43 (20~77)岁,男1例,女1... 目的 分析原发乳腺淋巴瘤(PBL)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14例PB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符合PBL诊断,分别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和淋巴瘤的0.24%和0.54%.中位年龄43 (20~77)岁,男1例,女13例.中位病程1(0.17~12)个月,国际预后指数(IPI)积分0分9例、1分5例.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78.6%(11例),结外边缘带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小细胞淋巴瘤各1例(7.1%).采用乳腺改良根治术和采用非根治术(穿刺活检、肿物局部切除)者分别为6例(42.9%)和8例(57.1%),均各有2例复发.采用含有和不含有利妥昔单抗的联合化疗分别为6例(42.9%)和7例(50.0%),各有3例和1例复发.3例(21.4%)进行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治疗.最终3例(21.4%)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均为未接受鞘内注射治疗者.中位随访45.2(10.7~116.1)个月,2例患者死于疾病复发进展,中位总生存时间尚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3(11~116)个月.结论 PBL中主要病理类型是DLBCL,利妥昔单抗在治疗中的地位尚不能肯定,需要密切监测CNS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淋巴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104例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月华 周道斌 +4 位作者 段明辉 李剑 韩冰 庄俊玲 张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1-795,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因素.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4例PGI-NH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患者中男58例,女46例,男女比例为1.26∶1.发病中位年龄53(15~83)岁.... 目的 探讨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因素.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4例PGI-NH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患者中男58例,女46例,男女比例为1.26∶1.发病中位年龄53(15~83)岁.发病部位:胃51例(49%),肠道53例(51%),中位生存时间35(1~130)个月.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4%、80.7%、78.8%.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对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细胞PGI-NHL患者均明显高于T细胞PGI-NHL者(P值均<0.05),原发胃淋巴瘤者均明显高于原发肠道淋巴瘤者(P值均<0.05),而与Ann Arbor分期、LDH水平无关(P值均>0.05),与非手术患者比较仅肠道淋巴瘤患者可以从手术中获益(P值均<0.05).结论 发病部位及病理类型是影响PGI-NHL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原发胃淋巴瘤者应首选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胃肠道 预后 存活率分析
原文传递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炎 朱铁楠 +3 位作者 孙健 钟定荣 张薇 周道斌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04-1009,共6页
目的提高对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例IV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2例患者中,男6例,女6例,中位年龄为58.5(32—76)岁。临床表现:发热最为常见(10/12),其次为... 目的提高对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例IV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2例患者中,男6例,女6例,中位年龄为58.5(32—76)岁。临床表现:发热最为常见(10/12),其次为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呼吸困难、胸腔积液等,6/12)、噬血细胞综合征(6/12)、神经系统症状(1/12);所有患者均有LDH升高(367~1700U/L)、铁蛋白升高(805~1527肛g/L)、结外器官受累(肺6例,骨髓3例,脑2例,软脑膜、肾上腺、副鼻窦、胆囊、甲状腺各1例)。②组织病理特征:光镜下可见分布于小血管内的单个或小簇状淋巴瘤细胞,毛细血管或血窦结构得以保留,免疫组化显示CD20、CD79a等B淋巴细胞标志阳性。③疗效及预后:11例患者接受CHOP或R-CHOP方案化疗,其总反应率为90.1%,完全缓解率为66.7%。患者平均随访20(1~40)个月,中位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尚未达到。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未能发现年龄、分期、IPI等临床参数与预后相关。结论IVLBCL临床罕见,出现肺部受累比例高,肺活检有较高阳性率;R-CHOP方案目前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肺部受累 临床分析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自动停药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晓健 游泳 +4 位作者 段明辉 朱雨 刘兵城 陈苏宁 杜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94-99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自动停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国内7家单位109例自动停用TKI的慢性期CML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具有明确停药结局及相对完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自动停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国内7家单位109例自动停用TKI的慢性期CML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具有明确停药结局及相对完整临床资料的91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患者自动停药后获得无治疗缓解(TFR)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91例患者累积服用TKI中位时间为65(7~138)个月,其中21例患者有减停药史;患者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MMR)中位时间为开始服用TKI后6(3~57)个月;全部患者停药前达MR^4.0。停药后中位随访9(1~72)个月,53例(58.2%)患者继续维持MMR,获得TFR;38例(41.8%)失去MMR。12个月和25个月的TFR率分别为61.4%和52.6%。31例停药后复发的患者再启动药物治疗,用药后再获得MMR的中位时间为3(1~12)个月。对比分析发现,Sokal评分(P=0.294)、累积服用TKI时间(P=0.827)、获得MMR所需时间(P=0.553),是否减停TKI(P=0.125)等因素对复发无明显影响。而停药前MMR维持时间越长(324个月)患者后期复发率越低(P=0.027)。结论达停药标准的中国CML患者能够安全停用TKI,停药后TFR率与国外报道相当。停药前MMR时间维持越长,停药后复发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药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无治疗缓解
原文传递
梅奥分期系统在中国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栩芾 冯俊 +8 位作者 张聪丽 沈恺妮 张春兰 孙健 田庄 曹欣欣 张路 周道斌 李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梅奥分期系统在中国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具有梅奥分期数据的162例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具有完整梅奥2004分期数据的16... 目的探讨梅奥分期系统在中国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具有梅奥分期数据的162例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具有完整梅奥2004分期数据的162例患者中,男101例(62.3%),女61例(37.7%),中位年龄57(20~81)岁;Ⅰ、Ⅱ、Ⅲ期患者分别为44例(27.2%)、69例(42.6%)和49例(30.2%),其中位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未达到、23个月和12个月,预计2年OS率分别为87.3%、47.4%和29.2%(P〈0.001)。具有完整梅奥2012分期数据的128例患者中,1~4期患者分别为48例(37.5%)、32例(25.0%)、32例(25.0%)和16例(12.5%),其中位OS时间分别为未达到、未达到、13个月和3个月,预计2年OS率分别为94.5%、78.6%、25.9%和24.5%(P〈0.001)。结论梅奥分期系统对于中国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具有重要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预后 梅奥分期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梦露 陈婉淑 韩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37-642,共6页
目的比较环孢素A(CsA)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单用CsA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8月至2019年2月83例初治NSAA患者临床资料,男35例,女48例,中位年龄45(14~85)岁。其中57例使用CsA+rhTPO治疗(TPO治疗... 目的比较环孢素A(CsA)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单用CsA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8月至2019年2月83例初治NSAA患者临床资料,男35例,女48例,中位年龄45(14~85)岁。其中57例使用CsA+rhTPO治疗(TPO治疗组),TPO 15000 U,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7 d,28 d为1个疗程,最多治疗3个疗程;26例为同期基线相匹配的患者,仅单用CsA治疗(对照组)。入选患者CsA使用至少6个月,并随访至少1年。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转归。结果TPO治疗组患者男23例,女34例;中位年龄46(14~85)岁;CsA中位应用时间为17(8~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12~45)个月。对照组26例,男12例,女14例;中位年龄40(20~64)岁;CsA中位应用时间为19(9~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9(16~66)个月。两组基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1、3、6、12和24个月的CR率及OR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PO治疗组1个月[8(-12~86)×10^9/L对3(16~57)×10^9/L,P=0.029]、3个月[24(-6~102)×10^9/L对7(-9~76)×10^9/L,P=0.006]和6个月[33.5(-4~123)×10^9/L对12.5(-14~10^9)×10^9/L,P=0.048]血小板升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12个月及24个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6个月时骨髓巨核细胞变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4)个对2(0~5)个,z=-0.868,P=0.385]。TPO治疗组10.5%(6/57)出现注射部位疼痛,除此之外,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各有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克隆>10%;TPO治疗组1例进展为SAA;均无死亡、无血栓事件发生,未见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未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结论CsA联合TPO治疗相比CsA单药治疗可较快提升NSAA患者血小板水平,而不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生成素 环孢素A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崔静 朱铁楠 +1 位作者 赵永强 张奉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SLE合并TTP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和转归.结果 14例SLE合并TTP者中,男4例,女10例,中位年龄23(17 ~ 6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SLE合并TTP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和转归.结果 14例SLE合并TTP者中,男4例,女10例,中位年龄23(17 ~ 69)岁.5例以SLE首发,9例两者同时发病.所有患者均有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发热、神经系统异常、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比例分别为12/14、11/14、11/14,其中8例患者具有上述五联征.糖皮质激素(单用或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和环磷酰胺)治疗6例,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浆置换8例,有效率分别为2/6、6/8.8例患者存活,6例死亡.对6例存活者进行了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SLE与TTP临床表现相似,多次重复血涂片检查对早期明确诊断SLE合并TTP十分重要.SLE合并TTP者肾功能损害程度比单纯TTP或SLE者更为严重,早期诊断并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疾病特征 治疗
原文传递
重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晓晨 苏薇 庄俊玲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评价重轻链(HLC)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纳人2013至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45例MM患者,连续收集其治疗过程中115份血清。采用常规M蛋白检查及HLC比值(rHLC)法同时评估疗效。结果①45例患者中男30例... 目的评价重轻链(HLC)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纳人2013至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45例MM患者,连续收集其治疗过程中115份血清。采用常规M蛋白检查及HLC比值(rHLC)法同时评估疗效。结果①45例患者中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9(43-80)岁,其中IgG型27例(IgGk12例,IgGX15例),IgA型18例(IgAk和IgAλ各9例)。②治疗前34例患者留取了血清标本,rHLC异常检出率为94.1%(32/34),2例rHLC正常的患者均为IgG型,部分缓解(P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完全缓解(CR)时rHL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1.8%(18/22)、50.0%(9/18)、16.0%(4/25),结果显示随着治疗后缓解程度的加深,rHLC异常率逐渐下降。③25例CR患者中IgG型13例,IgA型12例,其中有4例患者rHLC异常(IgG型和IgA型各2例)。④对同一患者进行HLC动态监测,发现rHLC恢复正常较M蛋白转阴(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及游离轻链恢复正常延迟。结论rHLC检测可以作为MM患者微小残留病的辅助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重链 免疫球蛋白轻链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成人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0例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潇 周道斌 +9 位作者 焦力 韩冰 张薇 朱铁楠 段明辉 李剑 庄俊玲 沈悌 武永吉 赵永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99-701,共3页
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组少见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目前文献报道主要为儿童病例,近年来一些较大样本的成人病例资料的报道,使人们对成人LCH有了进一步的认... 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组少见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目前文献报道主要为儿童病例,近年来一些较大样本的成人病例资料的报道,使人们对成人LCH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然而LCH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明显,且国内成人病例少有较大样本的报道,为了扩充该病的疾病谱,协助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我们总结了我院40例成人LCH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郎格罕斯细胞 临床表现 成人 HISTIOCYTOSIS 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 病例资料 LC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