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因子微球加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猪心肌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琼 赵世华 +10 位作者 陆敏杰 蒋世良 闫朝武 张岩 孟亮 唐跃 孟宪敏 魏英杰 王琳琳 戴鸿君 徐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明胶微球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移植于猪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周边区3周后MSC的生存情况,结合磁共振成像(MRI),阐明改善局部微环境对自体MSC移植于缺血心肌后转归的影响,并直观评...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明胶微球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移植于猪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周边区3周后MSC的生存情况,结合磁共振成像(MRI),阐明改善局部微环境对自体MSC移植于缺血心肌后转归的影响,并直观评价MRI对移植MSC在体示踪及半定量分析的可靠性。方法以乳化冷凝法制备VEGF缓释明胶微球并评价其缓释性能。成年中华小型猪12头,抽取髂骨骨髓并制备自体MSC,以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DAPI)标记细胞。按照随机化表将动物分为MSC移植组及MSC-VEGF缓释微球联合移植组。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后第14天,直视下经心外膜于MSC组动物心肌梗死周边区注射MSC(9×10^7),于MSC-VEGF缓释微球组注射MSC(9×10^7)及VEGF缓释明胶微球(含9μg人重组VEGF165)。细胞和(或)微球移植后24h及21d,磁共振FGRE序列T2^*像检测干细胞移植点低信号区的面积及信号强度。病理组织学检测细胞移植区域心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及干细胞存活情况。结果明胶微球平均粒径为(104.0±22.6)μm,体内、外缓释VEGF均可达到10d以上。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第14天,梗死区面积为33.6%±8.9%。细胞移植后24h,MSC注射点于MRI显示为边界清晰的卵圆形T2^*低信号区,细胞移植3周后,两组注射点T2^*低信号区面积均减小(P〈0.05),其与正常心肌组织间的信号对比度均减低(P〈0.05)。MSC-VEGF缓释微球组移植点毛细血管密度高于MSC组[(15.2±5.4)个/高倍视野比(10.2±5.0)个/高倍视野,t=2.43,P〈0.05]。MSC-VEGF缓释微球组MSC注射点移植细胞数多于MSC组[(354±83)个/高倍视野比(278±97)个/高倍视野,t=3.14,P〈0.05],而MSC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磁共振成像 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缺血预适应改善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通过蛋白激酶A通路减轻心肌水肿有关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向东 杨跃进 +6 位作者 赵京林 张海涛 程宇彤 田毅 孟宪敏 崔贺贺 王天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5-951,共7页
目的心肌水肿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拟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减轻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是否与减轻心肌水肿有关,以及这一作用是否受蛋白激酶A(PKA)... 目的心肌水肿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拟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减轻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是否与减轻心肌水肿有关,以及这一作用是否受蛋白激酶A(PKA)通路的调节。方法小型猪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MI)组、IPC组和IPC+H-89(PKA抑制剂,1.0μg·kg^-1·min^-1)组,每组6只。病理染色法测定心肌无复流和心肌坏死面积,干湿重法测定心肌组织含水量,荧光定量法测定毛细血管渗透性,苏木素伊红染色测定心肌细胞横切面面积,电镜下测定线粒体横切面面积,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结果IPC组心肌无复流和梗死面积较MI组分别小31.9%和46.6%(P均〈0.01),IPC组复流区和无复流区心肌组织含水量较MI组分别低5.7%和4.6%(P均〈0.05),IPC组复流区毛细血管渗透性较MI组低29.8%(P〈0.01),IPC组复流区心肌细胞横切面面积较MI组小21.3%(P〈0.01),IPC组复流区和无复流区心肌细胞线粒体横切面面积较MI组分别小45.5%和34.8%(P均〈0.01),IPC组复流区和无复流区水通道蛋白-4、-8和-9的表达较MI组低。而在IPC+H-89组IPC的这些作用被部分抑制。结论IPC可减轻AMI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降低血管渗透性、抑制水通道蛋白表达,从而减轻心肌水肿有关,而IPC的这一作用部分受PKA通路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损伤 水肿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主要经AMP蛋白激酶而非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雷 杨跃进 +4 位作者 董秋婷 钱海燕 徐辉 孟宪敏 唐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3-1038,共6页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受梗死后局部恶劣微环境限制,前期研究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改良心肌微环境提高移植疗效,但具体机制不详。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Ator)对体外缺氧无血清(H/SF)诱导的猪骨...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受梗死后局部恶劣微环境限制,前期研究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改良心肌微环境提高移植疗效,但具体机制不详。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Ator)对体外缺氧无血清(H/SF)诱导的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及通路。方法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正常对照组、H/SF组、浓度梯度(0.001~10μmol/L)Ator处理组、AMP蛋白激酶(AMPK)通路抑制剂compoundC组(CC组),Ator+CC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通路拮抗剂LY294002组(LY组)、Ator+LY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比例,Westernblot检测AMPK、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检测AMPK、Akt和eNO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Ator0.01—10μmo]/L组间充质干细胞凋亡比例显著低于H/SF对照组(1.94%~6.10%比10.94%,P〈0.01或0.05),Ator+cc组问充质干细胞凋亡比例显著高于1μmol/LAtor组(4.94%±0.98%比2.59%±0.84%,P〈0.01),而Ator+LY组细胞凋亡比例与1μmol/L Ato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0.45%比2.59%±0.84%,P〉0.05)。Ator浓度梯度组AMPK、Akt和eNOS基因表达增加伴AMPK和eNOS磷酸化水平提高(P〈0.01或0.05)。eNOS的磷酸化水平与AMPK磷酸化显著相关(r=0.599,P=0.004),而与Akt磷酸化水平无显著相关(P=0.263)。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H/SF诱导的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该效应主要与AMPK信号通路介导的eNOS活化有关,本实验条件下P13K/Akt信号通路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凋亡 阿托伐他汀
原文传递
双环铂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初步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连军 高润霖 +3 位作者 吴超 叶珏 宋莉 钱鑫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双环铂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和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成为支架携带药物的可能性。方法: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甲氧基胺)-2-(4-苯磺基)-2氢-四唑盐(MTS)法评价双环铂对HASMC和...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双环铂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和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成为支架携带药物的可能性。方法: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甲氧基胺)-2-(4-苯磺基)-2氢-四唑盐(MTS)法评价双环铂对HASMC和HAEC增殖的影响。探索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条件下双环铂对HASMC和HAEC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双环铂对HASMC和HAEC半数抑制浓度的差异;以西罗莫斯作为阳性对照组,探索双环铂对HASMC和HAEC抗增殖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结果:双环铂对HASMC和HAEC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双环铂对HASMC和HAEC的半数增殖抑制浓度分别为3.47μg/ml和72.44μg/ml。双环铂浓度为10 ng/ml~10μg/ml时,对HASMC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双环铂浓度为10μg/ml时,对HAEC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阳性对照药物西罗莫斯在纳克(ng)水平对HASMC和HAEC的增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双环铂对HASMC和HAEC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双环铂对HAEC的最低抑制浓度比对HASMC的最低抑制浓度高1000倍。尽管双环铂对细胞增殖的作用弱于西罗莫斯,但是其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而较少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特性,使其有可能成为药物洗脱支架所携带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双环铂 西罗莫斯 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下载PDF
关于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论文写作规范化的一些建议
5
作者 陈兰英 孟宪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2,共1页
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对于审阅和可读性至关重要,笔者就在审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读者参考。1.英文缩写:摘要和正文是两个独立的系统,英文缩写首次出现时均需标注中文全称,必要时标注英文全称(如新的或生僻的... 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对于审阅和可读性至关重要,笔者就在审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读者参考。1.英文缩写:摘要和正文是两个独立的系统,英文缩写首次出现时均需标注中文全称,必要时标注英文全称(如新的或生僻的英文术语),如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要特别注意,文中出现较为专业的英文缩写或国内业界无通用中文名词时,应简要描述其定义或生物学作用,以增加可读性。如“ERK|/2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属于Ras通路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在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论文 心血管疾病 写作规范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 英文缩写 cells 生物学作用
原文传递
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多态性(C34T和G52T)与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唐晓芳 何晨 +15 位作者 袁晋青 孟宪敏 杨跃进 秦学文 乔树宾 刘海波 吴永建 姚民 陈珏 尤士杰 吴元 李健军 戴军 陈纪林 高润霖 陈在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5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多态性(C34T和G52T)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收住我院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268例,正规服用氯吡格雷12个月。采用MassARRAY...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多态性(C34T和G52T)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收住我院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268例,正规服用氯吡格雷12个月。采用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及TaqManAssay检测入选患者血小板受体P2Y12基因C34T和G52T两个位点,按基因型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术后1年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诊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心绞痛复发等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选病例按G52T位点基因型分为H1/H1型(n=195)和H2携带者(H1/H2和H2/H2,n=73)两组,H1/H1组双支病变比例高于H2携带者组(P约0.05),两组患者其余临床基本资料均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跃0.05)。PCI术后1年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诊血运重建术等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H2携带者明显高于H1/H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vs援5.1%,P约0.05)。一年累计生存率H2携带者要低于H1/H1组(HR=2.543,95%CI:1.033~6.259,P=0.042)。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急诊血运重建术和死亡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跃0.05),但H2携带者心绞痛复发率高于H1/H1组,有统计学差异(P约0.05)。入选病例按C34T位点基因型分为CC型(n=174)和CT/TT型(n=94)两组,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均匹配(P跃0.05)。PCI术后1年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和一年累计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跃0.05)。结论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H2携带者可能是中国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C34T位点多态性和介入治疗后服用氯吡格雷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 氯吡格雷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娜琼 宋莉 +5 位作者 华倚虹 鲁向锋 叶珏 李建新 顾东风 杨跃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MM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汉族冠心病患者1371例及健康对照695例,选择MMP-3-16125A/6A、-376C/G、Glu45Lys等SNPs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目的探讨MMP-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汉族冠心病患者1371例及健康对照695例,选择MMP-3-16125A/6A、-376C/G、Glu45Lys等SNPs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X^2检验用于单因素分析时检验SNP位点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关联。结果(1)-16125A/6A多态性位点在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中5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185,0.183,0.152;-376C/G多态性位点在以上三组中一376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329,0.326,0.325;Glu45Lys多态性位点在以上三组中45Ly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423,0.417,0.405。(2)-16125A/6A多态性位点5A等位基因频率在三支病变组中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OR=0.74,P=0.04);相对于6A/6A基因型,含有5A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及杂合子频率在三支病变组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OR=0.74,P=0.04)。结论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中MMP-3基因-16125A/6A多态性位点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5A等位基因可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冠状动脉硬化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