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低心排血量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肖诗柔 张任飞 冯喆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年第10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低心排血量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医院外科ICU 2013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低心排血量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及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6 h及72h后的肌酸肌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低心排血量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医院外科ICU 2013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低心排血量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及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6 h及72h后的肌酸肌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及心指数(cardiacindex,CI)。结果:治疗6h后常规组LVEF值及CI高于强化组(P<0.05),强化组治疗72 h时血清CK-MB、cTn-I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LVEF值及CI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低心排血量的脓毒症患者,急性期时(6 h)胰岛素的常规治疗能带来较好的心脏功能结果,而在后续治疗期(72 h),胰岛素强化组在达到目标血糖控制后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肌损伤及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强化治疗 脓毒症 低心排血量
原文传递
基于机制研究的支气管哮喘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小曼 佟训靓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年第1期31-35,共5页
近年来,随着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其机制研发了一些新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正逐步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部分药物已经通过临床试验,最终进入临床使用,给临床医师带来更多的精准治疗的选择。本文将从支气管哮... 近年来,随着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其机制研发了一些新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正逐步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部分药物已经通过临床试验,最终进入临床使用,给临床医师带来更多的精准治疗的选择。本文将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信号通路的功能的角度,对靶向药物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做一系统综述,以期加深对靶向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并为临床工作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机制研究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文静 琚慧 +3 位作者 张佳 王培 杨静 孙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分析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Intracardic Electrocardiogram,IC-ECG)定位技术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施该项技术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2月就诊于我院老年病房、年龄≥75岁、住院期间留置PICC的216例高龄... 目的:分析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Intracardic Electrocardiogram,IC-ECG)定位技术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施该项技术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2月就诊于我院老年病房、年龄≥75岁、住院期间留置PICC的216例高龄老年患者,收集其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使用IC-ECG定位技术将其分为病例组(79例)与对照组(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血栓发生率、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导管移位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6.2%、9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8.0%,导管移位发生率分别为10.1%、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患者中应用IC-ECG技术与未应用此技术置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使用IC-ECG定位技术有利于降低血栓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在高龄老年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患者 心腔内电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团体标准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护士与普通护士心理状态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洋 张小玲 +1 位作者 饶莉莉 张建华 《首都公共卫生》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比较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与在普通门诊或病房工作的护士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为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高疫情期间各类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 目的比较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与在普通门诊或病房工作的护士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为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高疫情期间各类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运用方便取样及在线问卷答题方式,通过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四个量表分别对某三甲医院COVID-19隔离病房护士及普通病房或门诊护士的抑郁、焦虑情绪及失眠和应激反应水平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工作环境下护士群体的上述心理健康指标之间差异。结果COVID-19隔离病房护士的焦虑[2.0(0.0~5.0)vs 4.0(2.0~7.0)]、抑郁[4.0(1.0~6.0)vs 6.0(2.5~10.0)]及应激反应水平[2.0(1.0~5.0)vs 5.0(2.0~9.3)]均显著低于普通病房或门诊护士(P均<0.05),主要表现为隔离病房护士在中重度焦虑(1.01%vs 14.15%)、抑郁(8.08%vs 25.47%)及应激反应(10.10%vs 33.96%)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病房或门诊护士(χ^(2)分别为9.049、12.285和16.747,P均<0.001)。主动报名参加抗疫一线但未成行的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介于两组之间,中重度焦虑(5.26%vs 14.15%)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病房或门诊护士(χ^(2)=15.779,P<0.001)。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评价及对疫情的担忧会影响护士的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水平。结论COVID-19隔离病房护士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愿参与抗疫一线工作未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士 焦虑 抑郁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娟 李悦芃 +2 位作者 张任飞 赵籥陶 邱蕾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3415-3418,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症状受甲状腺功能减退(HT)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的老年T2DM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按照是否存在HT分为A组(未出现HT)和B组(出现HT),每组31例,比较2组性别、CAS、吸烟史...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症状受甲状腺功能减退(HT)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的老年T2DM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按照是否存在HT分为A组(未出现HT)和B组(出现HT),每组31例,比较2组性别、CAS、吸烟史、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血压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结果2组性别、CA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HDL-C、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T2DM患者发生CAS和TSH呈正相关(OR=2.494,95%CI:1.025-6.067,P=0.045);颈动脉狭窄重度组TSH、FT4、FT3、SBP、DBP、BMI、TG、TC、HDL-C、LDL-C、HbA1C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HDL-C和颈部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s=-0.287、-0.384,P<0.01),BMI、HbA1c、病程、年龄、LDL-C、TG、TC、SBP、DBP和颈部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s=0.262、0.276、0.164、0.171、0.224、0.284、0.157、0.193、0.142,P<0.05);TSH与生化指标TG、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呈线性关系(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发生CAS直接受到HT的影响,TSH水平的变化情况能反应CAS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因此临床医生要建议老年T2DM患者定期筛查甲状腺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老年 2型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死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雪 于雪 +1 位作者 黄大海 邱蕾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9例因STEMI入北京医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根据RDW的中位数13.33%将患者分为低RDW组(RDW<13.33%,213例)和高RDW组(...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9例因STEMI入北京医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根据RDW的中位数13.33%将患者分为低RDW组(RDW<13.33%,213例)和高RDW组(RDW≥13.33%,216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并分析RDW与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关系。结果高RDW组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低RDW组,12.0%(26例)比3.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正两组有差异的年龄、性别、平均红细胞体积、RDW分组、Killip分级后,高RDW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为低RDW组患者的3.258倍(OR=3.258,95%CI:1.291~8.222,P<0.05),此外,增龄(OR=1.079,95%CI:1.003~1.161,P<0.05)、Killip分级≥Ⅲ级(OR=13.987,95%CI:6.136~31.879,P<0.01)亦是增加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高危因素。结论 RDW水平与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有关,RDW是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心肌梗死 医院死亡率
原文传递
综合康复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患者心力衰竭进展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籥陶 董娟 +2 位作者 常杰 宋刚 黄大海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613-3616,共4页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患者心力衰竭进展、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为A、B组,每组30例。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入院后分别接受常规干预及综合康复干预,随访6个月后对心肺功能、健康...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患者心力衰竭进展、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为A、B组,每组30例。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入院后分别接受常规干预及综合康复干预,随访6个月后对心肺功能、健康状态、步行试验米数及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对比。结果B组心肺功能指标水平、超声心动图参数水平、健康状态总评分、步行试验米数、心功能评级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应用到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老年患者中不仅有助于控制心力衰竭进展,同时亦可以改善机体健康状态,影响心肺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被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 老年患者 综合康复干预 心肺功能 健康状态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D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娟 李悦芃 +2 位作者 张任飞 赵籥陶 邱蕾 《中国医药》 2024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D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T_(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D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T_(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联合运动干预和控制饮食等常规血糖控制方法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外加二甲双胍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钙、血磷、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IGF-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维生素D_(3)水平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2 hPG、HbA1c、血磷、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血钙、骨钙素、T-PⅠNP、骨密度、IGF-1、维生素D_(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82±0.20)mmol/L比(2.40±0.15)mmol/L、(19.9±2.4)ng/L比(13.6±2.1)ng/L、(48±4)μg/L比(37±4)μg/L、(0.98±0.16)g/cm^(2)比(0.78±0.15)g/cm^(2)、(206±35)μg/L比(137±25)μg/L、(37±3)μg/L比(29±3)μg/L](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D治疗T_(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效果较好,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上调血清IGF-1水平,改善机体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二甲双胍 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量子微磁波功能衣对老年人腰痛的治疗效果
9
作者 常杰 齐海梅 纪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7-1042,共6页
目的探索老年腰痛患者应用可穿戴设备(量子微磁波功能衣)干预的临床效果, 为大规模临床试验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前瞻性研究, 于2021年11月25日至2022年3月10日在北京医院骨科门诊招募60岁及以上主诉腰痛的患者, 按照入选及排除标... 目的探索老年腰痛患者应用可穿戴设备(量子微磁波功能衣)干预的临床效果, 为大规模临床试验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前瞻性研究, 于2021年11月25日至2022年3月10日在北京医院骨科门诊招募60岁及以上主诉腰痛的患者, 按照入选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0例患者, 将40例老年腰痛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常规医疗干预+穿戴量子微磁波功能衣)和对照组20例(常规医疗干预), 试验组患者每天24 h穿戴量子微磁波功能衣, 试验持续时间3个月,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腰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1例因个人原因退出试验, 39例受试者完成了临床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首诊和复诊时VAS及ODI评分比较结果显示, 试验组VAS及ODI评分下降较为明显, 即VAS评分变化量[ΔVAS评分(复诊-首诊)]、ODI评分变化量[ΔODI评分(复诊-首诊)]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787、-3.884, 均P<0.001);腰椎核磁共振显示腰椎周围软组织炎症, 对照组软组织炎症无明显变化13例(86.7%)、好转2例(13.3%);试验组无明显变化5例(31.3%)、好转11例(68.7%), 试验组腰椎周围软组织炎症好转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764、P=0.002)。结论在常规医疗干预的基础上, 3个月持续穿戴量子微磁波功能衣可以进一步有效缓解老年人腰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预后 可穿戴设备
原文传递
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方法在80岁以上长期住院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杨静 刘文静 +2 位作者 周文燕 琚慧 张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目的观察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方法在80岁以上长期住院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老年病房接受PICC置管的176例80岁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前后时间顺... 目的观察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方法在80岁以上长期住院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老年病房接受PICC置管的176例80岁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前后时间顺序,将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置管患者共83例为对照组,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置管患者共8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置管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置管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管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在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5%,低于对照组(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因并发症导致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2.41%,低于对照组(1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联合质量反馈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长期住院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因并发症导致的非计划拔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手术后并发症 质量控制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水平与老年人群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赵籥陶 董娟 +2 位作者 常杰 宋刚 黄大海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978-1981,共4页
目的 分析血小板计数水平与老年人群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至2020年常规体检的老年人1 86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714例和无骨质疏松组1 147例。对比2组血小板计数水平与骨密度值,Pearson相关... 目的 分析血小板计数水平与老年人群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至2020年常规体检的老年人1 86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714例和无骨质疏松组1 147例。对比2组血小板计数水平与骨密度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小板计数水平与骨密度值相关性;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小板计数水平与骨密度值对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的性别、年龄、白蛋白(ALB)、血糖(GLU)、肌酐(CREA)、尿素氮(URE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蛋白(TP)、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726,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血小板计数与骨密度及联合预测骨质疏松发生的AUC分别为0.777(0.757~0.798)、0.828(0.807~0.849)、0.835(0.817~0.852),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血小板计数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二者对骨质疏松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通过联合诊断的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骨密度 老年人群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生命末期老年患者照护的一种选择——安宁疗护
12
作者 倪岳晖 李畅 赖蓓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7-811,共5页
以疾病诊疗为主的传统急性病诊疗模式难以满足生命末期老年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多维度的需求。安宁疗护服务为提高生命末期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死亡质量提供了一种选择。实施安宁疗护时,应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其意愿,并结合老年... 以疾病诊疗为主的传统急性病诊疗模式难以满足生命末期老年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多维度的需求。安宁疗护服务为提高生命末期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死亡质量提供了一种选择。实施安宁疗护时,应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其意愿,并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目前,由于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认知不足,影响了安宁疗护的实施,从而影响生命末期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总结生命末期老年患者安宁疗护服务的特点,为临床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医护 生活质量 生存期 安宁疗护
原文传递
北京市特需医疗人群多病共存现状分析
13
作者 张予 赵籥陶 +2 位作者 董娟 李悦芃 邱蕾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80-484,共5页
目的了解特需医疗人群慢性病患病、多病共存现状及共病组合情况。方法调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医院特需医疗部体检的1504例研究对象的信息,统计14种慢性病或指标异常的患病及多病共存情况及特点。结果共统计14种慢性病或指标异常,人... 目的了解特需医疗人群慢性病患病、多病共存现状及共病组合情况。方法调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医院特需医疗部体检的1504例研究对象的信息,统计14种慢性病或指标异常的患病及多病共存情况及特点。结果共统计14种慢性病或指标异常,人群患病数量为(4.70±1.86)种,且随年龄增长,患病数量逐渐增多。97.21%的人存在多病共存现象,男性的共病患病率高于女性,共病率前3位的疾病是血脂异常(87.57%)、消化系统疾病(85.11%)、高血压病(59.57%),常见的二元共病组合是血脂异常+消化系统疾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或血糖升高,常见的三元共病组合是血脂异常+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血脂异常+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或血糖升高。结论特需医疗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及共病率很高,且随着增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导致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共病现象 患病率 现患调查
下载PDF
高干病房护士情绪智力与焦虑、抑郁的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明飞 程文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12期10-13,共4页
目的调查高干病房护士的情绪智力与焦虑、抑郁现状,引起对高干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关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情绪智商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目的调查高干病房护士的情绪智力与焦虑、抑郁现状,引起对高干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关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情绪智商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78名高干病房护士及73名普通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比高干病房护士及普通病房护士一般资料、情绪智力水平、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常模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高干病房护士个人特征对焦虑、抑郁评分影响。结果高干病房护士情绪智力与普通病房护士相比无显著差异。高干病房护士检出焦虑28人(35.90%),抑郁30人(38.46%)。高干病房护士SAS评分(48.43±11.24)分,高于普通病房护士SAS评分(45.32±10.43)分(P=0.031),也高于常模(P<0.001)。高干病房护士SDS评分(51.56±12.18)分,高于普通病房护士SDS评分(47.56±11.34)分(P=0.022),也高于常模(P<0.001)。护龄≥10年组SAS评分得分高于护龄≤3年组及护龄4~9年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3、0.041);护龄4~9年组SAS评分得分高于护龄≤3年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高干病房护士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常模,高于普通病房护士;护龄越长,焦虑评分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智力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至幽门对高龄老年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及营养改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苗苗 杨文章 +3 位作者 陆薇 杨冬梅 李丽晖 李盼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第1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至幽门对高龄老年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及营养改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1月1日收治的62例高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置管深度至胃贲门法,观察... 目的:探讨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至幽门对高龄老年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及营养改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1月1日收治的62例高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置管深度至胃贲门法,观察组实施延长鼻胃管置入至幽门法;比较两组3 d内胃潴留发生率、第14天胃潴留发生率、反流、呕吐、显性误吸及血清白蛋白。结果:观察组3 d内胃潴留发生率、第14天胃潴留发生率、反流、显性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至幽门可以减少高龄老年患者因留置鼻胃管造成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 高龄 延长深度 肠内营养
下载PDF
类固醇相关糖尿病风险防范及诊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岑 王文妍 文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年第8期18-21,共4页
类固醇相关糖尿病(SDM)是糖代谢紊乱的一种亚型,由接受外源性类固醇或内源性肾上腺皮激素分泌异常增多而引起血糖水平异常的综合征。SDM临床表现与患者自身特征(性别、年龄、BMI、遗传,原发疾病)及糖皮质激素(GCs)类型、剂量相关。因影... 类固醇相关糖尿病(SDM)是糖代谢紊乱的一种亚型,由接受外源性类固醇或内源性肾上腺皮激素分泌异常增多而引起血糖水平异常的综合征。SDM临床表现与患者自身特征(性别、年龄、BMI、遗传,原发疾病)及糖皮质激素(GCs)类型、剂量相关。因影响因素广、合并症多及血糖升高水平显著等特点,此类患者管理需要从整体病情评估、血糖监测、原发病治疗药物应用调整及针对性降糖药物治疗等多方面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相关糖尿病 类固醇 血糖监测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病例244:79岁男性,发作性意识丧失3年,加重1个月
17
作者 李雪 于雪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8-893,共6页
患者,男性,79岁,于2021年6月1日以“发作性意识丧失3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2018年4月)直立行走时突发意识丧失,夫人诉当时测血压60/4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上翻,面色苍白,无抽搐,无二便失禁,意识丧失持续30~40 s后... 患者,男性,79岁,于2021年6月1日以“发作性意识丧失3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2018年4月)直立行走时突发意识丧失,夫人诉当时测血压60/4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上翻,面色苍白,无抽搐,无二便失禁,意识丧失持续30~40 s后自行恢复,醒后自觉乏力,无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可自主行走。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患者于卧位起立及餐后散步时发作3次意识丧失,伴有跌倒及摔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意识丧失 二便失禁 面色苍白 感觉障碍 卧位 突发意识丧失 直立行走 肢体活动
原文传递
老年人群无症状脑小血管病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欣昕 刘芳 +4 位作者 陈涓 李伟 徐蕾 陈玉辉 刘银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无症状脑小血管病(CSVD)的发生率、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老年医学部门诊体检、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老年人共201例,完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脑小血管病总负担评...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无症状脑小血管病(CSVD)的发生率、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老年医学部门诊体检、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老年人共201例,完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脑小血管病总负担评分对腔隙灶、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共4种CSVD影像学特征进行总体评估,记为0~4分。分析入组人群不同影像学特征分布情况,并将CSVD总负担评分与其临床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影像学符合CSVD共133例(66.2%)。其中,腔隙灶44例(21.9%),中-重度脑室旁白质病变(PVWMH)88例(43.8%),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DWMH)30例(14.9%),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61例(30.3%),脑微出血(CMB)92例(45.8%)。CSVD总负担评分(OR=1.876,95%CI:1.045~3.364,χ^(2)=4.441,P=0.035)、PVWMH(OR=2.821,95%CI:1.517~5.244,χ^(2)=10.752,P=0.001)、DWMH(OR=2.130,95%CI:1.108~4.092,χ^(2)=5.145,P=0.023)及EPVS(OR=3.258,95%CI:1.675~6.334,χ^(2)=12.129,P=0.000)与高血压相关。CSVD总负担评分、PVWMH、DWMH和EPVS及CMB与年龄增长相关(P<0.05)。腔隙灶与PVWMH(b=0.231,P=0.001)、DWMH(b=0.247,P=0.000)、EPVS(b=0.215,P=0.001)呈正相关,PVWMH与DWMH(b=0.546,P=0.000)及EPVS(b=0.388,P=0.000)呈正相关,DWMH与EPVS(b=0.357,P=0.000)及CMB(b=0.177,P=0.009)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人群中无症状性CSVD的发生率高,CSVD总负担评分可作为评估老年人群无症状CSVD的有效影像学手段。无症状CSVD的影像学特征主要与年龄、高血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腔隙灶 脑白质病变 脑微出血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原文传递
肌少-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悦芃 董娟 +2 位作者 张任飞 陈璐 邱蕾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肌少—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并存的老年综合征。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基因、骨骼-肌肉机械作用、内分泌调节机制、分子信号通路等多种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除了需综合评估危险因素外,还需筛查骨密度、肌肉力量、肌肉质量及机... 肌少—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并存的老年综合征。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基因、骨骼-肌肉机械作用、内分泌调节机制、分子信号通路等多种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除了需综合评估危险因素外,还需筛查骨密度、肌肉力量、肌肉质量及机体整体功能情况。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运动疗法、营养支持和药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肌骨骼疾病 治疗
原文传递
肌少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悦芃 董娟 +2 位作者 张任飞 陈璐 邱蕾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13-317,共5页
肌少症是一种增龄相关性疾病,涉及肌肉质量下降和(或)肌肉功能衰退,极大地增加了老年人跌倒、骨折、衰弱甚至死亡风险。肌少症病因复杂,多种因素和发病机制参与其中。目前研究认为运动疗法、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均可改善肌肉质量和力... 肌少症是一种增龄相关性疾病,涉及肌肉质量下降和(或)肌肉功能衰退,极大地增加了老年人跌倒、骨折、衰弱甚至死亡风险。肌少症病因复杂,多种因素和发病机制参与其中。目前研究认为运动疗法、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均可改善肌肉质量和力量。该文主要对肌少症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肌少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减少症 生活质量 治疗 衰弱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