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溶血型链球菌诱发银屑病发病机理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峻岭 陈学荣 殷金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
探讨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银屑病的机制。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反应,AnnexinV法测定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结果显示β-溶血性链球菌(SP)刺激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经SP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于角质形成细... 探讨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银屑病的机制。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反应,AnnexinV法测定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结果显示β-溶血性链球菌(SP)刺激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经SP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48h,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表达HLA-DR和Fas抗原;再次加入上清液继续作用48h,则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SP作为超抗原首先活化T细胞,使之释放细胞因子,后者使角质形成细胞活化增殖,表达和抗原,继而诱导细胞凋亡,此过程可能是银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溶血性链球菌 超抗原 银屑病 细胞凋亡 FAS抗原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淋巴细胞及某些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郝振月 徐德胜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4-66,共3页
电离辐射对淋巴细胞及某些细胞因子的影响郝振月,徐德胜作者综述了电高辐射对T、B、NK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讨论了其敏感性不同的可能机制。从淋巴细胞受照后花环形成能力,PFC形成能力及其体内移行能力的变化,反映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对淋巴细胞及某些细胞因子的影响郝振月,徐德胜作者综述了电高辐射对T、B、NK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讨论了其敏感性不同的可能机制。从淋巴细胞受照后花环形成能力,PFC形成能力及其体内移行能力的变化,反映出电离辐射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同时还就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β-溶血型链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峻岭 陈学荣 殷金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2-304,共3页
目的 探讨 β 溶血型链球菌诱发银屑病的机制。 方法 3H 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测定亚二倍体含量、片段化DNA分析、AnnexinV凋亡检测法。结果 链球菌悬液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 48h ,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 目的 探讨 β 溶血型链球菌诱发银屑病的机制。 方法 3H 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测定亚二倍体含量、片段化DNA分析、AnnexinV凋亡检测法。结果 链球菌悬液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 48h ,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再次加入上清液继续作用 48h ,则诱导细胞凋亡 (P <0 .0 1 ) ;而链球菌本身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或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链球菌作为超抗原活化T细胞 ,使之释放细胞因子而使角质形成细胞首先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超抗原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及其Fas抗原表达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峻岭 陈学荣 +1 位作者 殷金珠 毛舒和 《皮肤病与性病》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γ -干扰素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亚二倍体含量、片段化DNA分析、AnnexinV凋亡检测法、免疫组织化学、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Fas抗原表达。结果 :γ -干扰素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 (p <0 ... 目的 :探讨γ -干扰素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亚二倍体含量、片段化DNA分析、AnnexinV凋亡检测法、免疫组织化学、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Fas抗原表达。结果 :γ -干扰素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 (p <0 0 1) ,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 (p <0 0 1) ,结论 :γ -干扰素可能通过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 ,进而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而参与银屑病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角质形成细胞凋亡 FAS抗原 银屑病
下载PDF
生长激素与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韩佐宁 刘白 +1 位作者 马树俊 龙振洲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5-29,共5页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一种由脑垂体合成的22KD的蛋白质.它由19个氨基酸组成.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其促进肝糖元和脂肪的分解作用.后来发现GH可以促进淋巴样组织增生,尤其是对胸腺组织增生颇为明显.提示GH可能影响机体的免...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一种由脑垂体合成的22KD的蛋白质.它由19个氨基酸组成.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其促进肝糖元和脂肪的分解作用.后来发现GH可以促进淋巴样组织增生,尤其是对胸腺组织增生颇为明显.提示GH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小蘖胺免疫抑制作用和抗氧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崇念 王立为 +5 位作者 林新 赵扬 曹丽 刘俭 肖培根 谢蜀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2-35,共4页
对小蘖胺(Berbamine)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小蘖胺(25mg/kg/d)腹腔给药一周能明显降低小鼠肝脏过氧化脂质的含量,提高血及心肌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并能明显减低同种异型抗原诱导的迟... 对小蘖胺(Berbamine)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小蘖胺(25mg/kg/d)腹腔给药一周能明显降低小鼠肝脏过氧化脂质的含量,提高血及心肌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并能明显减低同种异型抗原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皮肤移植试验表明小蘖胺50mg/kg/d可以延长小鼠对异基因皮肤移植的排斥时间。用流式细胞仪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表明:小蘖胺能降低小鼠脾脏CD+4/CD8+的比例。说明小蘖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可能在于改变Th/Ts的细胞平衡,使抑制活性增强,从而发挥其对免疫反应的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蘖胺 抗氧化作用 免疫抑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及其Fas抗原表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峻岭 陈学荣 +1 位作者 殷金珠 毛舒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3-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γ 干扰素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角质形成细胞中亚二倍体细胞含量、片段化DNA分析及AnnexinV法检测经γ 干扰素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 ;采用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测定经γ 干扰素作用后的角质形成... 目的 探讨γ 干扰素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角质形成细胞中亚二倍体细胞含量、片段化DNA分析及AnnexinV法检测经γ 干扰素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 ;采用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测定经γ 干扰素作用后的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结果 γ 干扰素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 (P <0 .0 1) ,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 (P <0 .0 1)。结论 γ 干扰素可能通过上调角质形成细胞Fas抗原表达 ,进而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而参与银屑病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角质形成细胞亡 FAS抗原 银屑病
下载PDF
疏水层析纯化人重组白细胞介素-4
8
作者 戴燕 李燕 +2 位作者 刘洁 王宏 陈慰峰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83-87,共5页
应用疏水层析对大肠杆菌表达的人重组白细胞介素-4(rhIL-4)进行了纯化,含有rhIL-4的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后,以Butyl-Sepharose层析,得到了高纯度的rhIL-4.纯度达97%;回收率为32... 应用疏水层析对大肠杆菌表达的人重组白细胞介素-4(rhIL-4)进行了纯化,含有rhIL-4的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后,以Butyl-Sepharose层析,得到了高纯度的rhIL-4.纯度达97%;回收率为32%;比活性为2×10~7U/mg,讨论了rhIL-4疏水层析的条件,并对不同的方法纯化白细胞介素-4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白细胞介素-4 疏水层析 制备
下载PDF
3~H—TdR掺入法测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朱一木 钱玉昆 +2 位作者 龙珠 肖光镇 赵福运 《青海医药杂志》 1990年第6期14-16,共3页
本文用 PHA 诱导的3~H—TdR 掺入法测5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55例患者分三组:初发疗前组、初发疗后组和复发组,同时以22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表明:(1)全体患者及各组患者淋转均明显低于正常人;(2)复发组患者淋转... 本文用 PHA 诱导的3~H—TdR 掺入法测5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55例患者分三组:初发疗前组、初发疗后组和复发组,同时以22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表明:(1)全体患者及各组患者淋转均明显低于正常人;(2)复发组患者淋转低于初发组;(3)初发疗前组和初发疗后组间,两者淋转的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入法 TDR 头颈恶性肿瘤 外周血淋巴细胞 头颈部恶性肿瘤 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转化 差异无显著性 淋巴细胞增殖 人体外周血
下载PDF
细胞凋亡的机理及其与宿主防御的关系
10
作者 袁勇 马大龙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80-182,共3页
细胞凋亡在个体发育与维持自身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宿主防御的角度探讨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理,希望能为揭示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细胞死亡 细胞凋讯 宿主 病毒感染
下载PDF
肺癌、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研究
11
作者 陈强 陈荫椿 +4 位作者 石仲歧 钱镜秋 马树俊 刘白 郑淑贞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184-186,190,共4页
应用鼠抗人OKT_3、OKT_4、OKT_8 3种单克隆抗体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30例肺癌、食管癌和16例良性胸疾病人进行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检测,并以1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肿瘤患者术前OKT_4普遍降低,OKT_8增高,OKT_4/OK... 应用鼠抗人OKT_3、OKT_4、OKT_8 3种单克隆抗体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30例肺癌、食管癌和16例良性胸疾病人进行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检测,并以1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肿瘤患者术前OKT_4普遍降低,OKT_8增高,OKT_4/OKT_8比值下降,上述变化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后1周内,免疫抑制进一步加重,2~3周恢复至术前状况,4~5周以后可基本接近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食管癌 手术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人γδTCR的基因结构与蛋白质研究
12
作者 陈英玉 刘白 马树俊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57-261,共5页
γδTCR出现在胸腺细胞胚胎发育的早期,它的基因重排早于αβTCR的重排,目前对γδTCR 的基因结构已有了基本的了解,由于它的功能性胚系基因数目有限,因而与αβTCR 相比,呈现有限多样性。根据TCRγ基因组Cγ区基因结构的不同,可有三种... γδTCR出现在胸腺细胞胚胎发育的早期,它的基因重排早于αβTCR的重排,目前对γδTCR 的基因结构已有了基本的了解,由于它的功能性胚系基因数目有限,因而与αβTCR 相比,呈现有限多样性。根据TCRγ基因组Cγ区基因结构的不同,可有三种不同结构的γδTCR 蛋白。本文简要概述人γδTCR 的基因结构与蛋白质的研完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CR 基因 结构 蛋白
全文增补中
利用制备性等电聚焦仪Rotofor^R纯化人重组IL-3
13
作者 冯岚 马大龙 +5 位作者 肖波 周宝宏 狄春辉 阎海 宋泉声 龙振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61-463,共3页
将表达人重组IL-3的工程菌热诱导表达后超声裂菌,洗涤处理沉淀物,得到纯化包涵体.8 mol/L尿素将其变性溶解后,直接利用制备性等电聚焦仪Rotofor一步纯化,获得纯度90%以上的人重组IL-3,回收率约60%,每次回收15—20mg蛋白.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 等电聚焦仪
下载PDF
小蘖胺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14
作者 罗崇念 林新 +4 位作者 曹丽 王立为 赵杨 谢蜀生 肖培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217-219,393,共4页
本研究观察了小蘖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小蘖胺能在体内外抑制小鼠脾细胞对刀豆蛋白 A 和脂多糖的增殖反应,明显减少鼠脾细胞所致的溶血空斑细胞数,减低同种异型抗原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用流式细... 本研究观察了小蘖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小蘖胺能在体内外抑制小鼠脾细胞对刀豆蛋白 A 和脂多糖的增殖反应,明显减少鼠脾细胞所致的溶血空斑细胞数,减低同种异型抗原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小鼠脾脏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结果表明:小蘖胺能降低小鼠脾脏 CD_4^+/CD_8^+的比值。说明小蘖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可能在于改变 T_H/T_S 细胞的平衡,使抑制活性增强,从而发挥其对免疫应答的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蘖胺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机制探讨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峻岭 陈学荣 殷金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苦参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亚二倍体细胞含量、DNA片段化分析和AnnexV(膜联蛋白V)凋亡检测法,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OMT使角质形成细胞的亚二倍体细胞、... 目的探讨苦参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亚二倍体细胞含量、DNA片段化分析和AnnexV(膜联蛋白V)凋亡检测法,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OMT使角质形成细胞的亚二倍体细胞、DNA片段化率及磷脂酰丝氨酸(PS)膜外化细胞含量明显升高(P<0.01),首次发现一定浓度的OMT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结论OMT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苦参治疗银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角质形成细胞 凋亡 银屑病
下载PDF
β溶血型链球菌诱发点滴型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理涛 陈学荣 殷金珠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β 溶血型链球菌所诱发的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MTT方法观察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对链球菌抗原的反应 ,用 3H TdR掺入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链球菌抗原刺激的PBMC培养上清液对人类角质... 目的探讨β 溶血型链球菌所诱发的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MTT方法观察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对链球菌抗原的反应 ,用 3H TdR掺入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链球菌抗原刺激的PBMC培养上清液对人类角质形成细胞株COLO 16DNA合成以及HLA DR、ICAM 1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PBMC对链球菌抗原的反应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 ,其24h链球菌抗原刺激的PBMC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 ,并能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表达HLA DR和ICAM 1。结论具有银屑病素质的个体体内可能存在链球菌抗原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 ,受链球菌抗原或超抗原作用后增殖 ,产生大量细胞因子 ,导致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和HLA DR、ICAM 1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链球菌属 病理 PBMC
原文传递
葡萄球菌性超抗原与角朊细胞HLA-DR抗原表达的研究
17
作者 张峻岭 陈学荣 殷金珠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1998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银屑病(PS)发病与超抗原(SA)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FACS)定量分析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活化的PS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24h培养上清液对角朊细胞(KC)表达HLA-DR抗原的影响。结果其上清液可明显诱... 目的进一步探讨银屑病(PS)发病与超抗原(SA)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FACS)定量分析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活化的PS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24h培养上清液对角朊细胞(KC)表达HLA-DR抗原的影响。结果其上清液可明显诱导KC表达HLA-DR抗原,且PS组诱导表达作用强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诱导KC表达HLA-DR抗原可能是SA活化的淋巴细胞作用于KC,诱发PS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超抗原 HLA-DR抗原 角朊细胞
下载PDF
利用PCR技术构建GM-CSF/Fc γ_2融合蛋白载体
18
作者 麦丽凯 许佐良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构建 G M C S F/ Fcγ2 融合蛋白载体。方法:利用 P C R技术,将人 G M C S F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 Ig G2 的 Fc 段基因联接,构建融合基因h G M C S F H V2;并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到真核... 目的:构建 G M C S F/ Fcγ2 融合蛋白载体。方法:利用 P C R技术,将人 G M C S F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 Ig G2 的 Fc 段基因联接,构建融合基因h G M C S F H V2;并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 Rc/ C M V2 载体。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 P C R扩增出了 1.3 kb 的融合基因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成功地完成了 G M  C S F/ Fcγ2 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结论:(1)经 P C R 扩增技术由质粒 P C Dh G M C S F和 P S V V N P H V2 分别扩增到了所需的h G M C S F c D N A 片段和 Ig G2 从绞链区到 C H3 的基因组 D N A 片段。(2)利用 P C R介导,扩增出了融合基因片段h G M C S F H V2。(3)构建了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 Rc/ C M V2/h G M C S F H V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融合基因 基因克隆 融合蛋白
下载PDF
一种N端缺失的rhGM-CSF(7~127)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调控
19
作者 吴秋茜 林勐 +2 位作者 李燕 钱晓萍 陈慰峰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62-466,共5页
在hGM-CSF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应用PCR介导的缺失与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技术,构建了表达rhGM-CSF(7~127)的三种原核表达载体pBV220/GM-TGA,pBV220/GM-TAA和pBV220... 在hGM-CSF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应用PCR介导的缺失与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技术,构建了表达rhGM-CSF(7~127)的三种原核表达载体pBV220/GM-TGA,pBV220/GM-TAA和pBV220/GM-3′UTR。在三种载体内,hGM-CSF(7~127)cDNA的5′端均缺失6个氨基酸,3′端则分别为天然终止密码TGA,突变终止密码TAA和TGA加3′UTR。SDS-PAGE表明三种载体表达rhGM-CSF(7~127)的水平分别为21%,18.8%和25%。经过用PCgene软件和Zulcer算法分析hGM-CSF(7~127)-3′UTRmRNA的二级结构,表明3′UTR在终止密码TGA附近形成两个茎-环结构,它可能与pBV220/GM-3′UTR载体高表达rhGM-CSF(7~127)有关。表达产物rhGM-CSF(7~127)经弱阴离子DEAE交换层析纯化后,纯度达到92%,比活性为8×107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M CSF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小鼠急性肺损伤肺内白细胞的影响
20
作者 孙德俊 赵鸣武 +2 位作者 马大龙 廖松林 狄春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83-383,共1页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小鼠急性肺损伤肺内白细胞的影响孙德俊赵鸣武马大龙廖松林狄春辉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小鼠油酸型肺损伤的保护机制尚不够明了,现就IL-1ra对小鼠油酸型肺损伤肺内白细胞、肺泡...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小鼠急性肺损伤肺内白细胞的影响孙德俊赵鸣武马大龙廖松林狄春辉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小鼠油酸型肺损伤的保护机制尚不够明了,现就IL-1ra对小鼠油酸型肺损伤肺内白细胞、肺泡巨噬细胞(AM)的影响做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肺内白细胞 白细胞介素 拮抗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