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高温硼改性酚醛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春爱 李久龙 +2 位作者 张孝阿 江盛玲 齐士成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3,共4页
选用硼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固体羧基丁腈混炼胶为增韧剂,硼粉、硅粉、碳化硼(B4C)为填料,制备了酚醛胶粘剂。通过粘接强度测试和热重分析研究了丁腈混炼胶用量,硼粉、硅粉、B4C的粒径对硼酚醛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体羧基丁... 选用硼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固体羧基丁腈混炼胶为增韧剂,硼粉、硅粉、碳化硼(B4C)为填料,制备了酚醛胶粘剂。通过粘接强度测试和热重分析研究了丁腈混炼胶用量,硼粉、硅粉、B4C的粒径对硼酚醛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体羧基丁腈混炼胶的质量分数为12%时,其室温粘接强度达到最大值。硼粉,硅粉和碳化硼的最佳粒径分别为20,13,3.5μm,所制备的硼酚醛胶粘剂对不同材料都有较好的高温粘接性能,其使用温度可以达到8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改性酚醛树脂 高温 胶粘剂 固体羧基丁腈混炼胶 硼粉 硅粉 碳化硼 粒径
原文传递
碳硼烷双酚二缩水甘油醚的合成与表征及耐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齐士成 汪尧双 +4 位作者 韩果 杨震 张孝阿 江盛玲 吕亚非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1-926,共6页
以o-(3)和m-碳硼烷双酚(4)为原料,经两步法合成了o-(1)和m-碳硼烷双酚二缩水甘油醚(2),FTIR、1H-NMR、GPC和环氧值测试都表明得到了预期结构的碳硼烷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1/DDS和2/DDS体系的反应活化能(Ea)分别为79.0和... 以o-(3)和m-碳硼烷双酚(4)为原料,经两步法合成了o-(1)和m-碳硼烷双酚二缩水甘油醚(2),FTIR、1H-NMR、GPC和环氧值测试都表明得到了预期结构的碳硼烷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1/DDS和2/DDS体系的反应活化能(Ea)分别为79.0和67.1 k J·mol-1,比E-51/DDS略高,说明碳硼烷结构的存在降低了环氧树脂的反应活性.以Ea结果为依据,确定了1(2)/DDS体系的固化工艺为180℃/2h+200℃/2h.热分析结果表明,以DDS为固化剂时,1和2的Tg分别为175.8和167.6℃,高于TDE-85的154.1℃.TGA结果表明,2/DDS固化物在空气气氛下700℃的残炭率高达78.7%,说明碳硼烷结构的存在极大提高了环氧树脂高温稳定性.碳硼烷环氧树脂空气气氛中的高温残炭率比氮气中高,原因是碳硼烷结构中的B-H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B—O—B结构,因而提高了残炭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体系的失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硼烷 环氧树脂 热稳定性 残炭率
原文传递
端烷氧基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的合成表征和室温交联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润竹 张猛 +5 位作者 张天福 张孝阿 王成忠 江盛玲 史翎 李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19,共10页
以α,ω-端羟基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为初始聚合物,通过与含氢硅氧烷脱氢缩合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度和官能团各异的6种氟硅聚合物(M1~M4,M5和E1)。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封端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流变学手段... 以α,ω-端羟基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为初始聚合物,通过与含氢硅氧烷脱氢缩合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度和官能团各异的6种氟硅聚合物(M1~M4,M5和E1)。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封端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流变学手段研究了聚合物在室温交联硫化过程中黏度(η)和模量(G′和G″)的变化,为交联反应速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封端聚合物在不外加交联剂时亦能发生自交联。当采用同一交联剂M1时,与初始聚合物H4相比,封端后的聚合物M4具有较快的黏度上升趋势和交联反应速率,溶胶-凝胶转变点的时间由2 h以上缩短为22.5 min,原因在于烷氧基封端降低了三氟丙基侧基对活性端基的屏蔽作用,因而反应性大为提高。以M2~M4为基础聚合物制得的氟硅密封胶,具有较好的交联密度、力学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硅聚合物 烷氧基封端 室温脱醇硫化
下载PDF
室温固化高柔韧性环氧体系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伊珺 朱喻麟 +4 位作者 韩果 张孝阿 江盛玲 齐士成 吕亚非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6,共4页
分别在改性胺固化的双酚A环氧体系(E-51/8032)中加入柔韧性环氧树脂6350、6002和1217,通过粘度、拉伸强度和凝胶时间测定研究了柔韧性环氧树脂和促进剂用量对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柔韧性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体系拉伸强度逐渐降... 分别在改性胺固化的双酚A环氧体系(E-51/8032)中加入柔韧性环氧树脂6350、6002和1217,通过粘度、拉伸强度和凝胶时间测定研究了柔韧性环氧树脂和促进剂用量对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柔韧性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体系拉伸强度逐渐降低,而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到最大值。选用1217柔韧性环氧的体系经40℃/8 h固化后,断裂伸长率可达70%,拉伸强度仍能保持在10 MPa以上,此时树脂粘接铝合金的拉伸剪切强度可达14.9 MPa,与普通环氧胶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固化 环氧树脂 柔韧性 断裂伸长率 拉伸强度
原文传递
高折射率钛-二苯醚-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猛 王伟 +6 位作者 赵栋 张天福 张孝阿 江盛玲 王成忠 李伟 吕亚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18,共10页
通过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钛含量的乙烯基二苯醚硅氧烷低聚物(O0,O1,O3和O5),进一步与甲基苯基含氢硅油进行铂催化的硅氢加成交联反应,制得相应的聚合物(P0,P1,P3和P5)。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低聚物和聚合物... 通过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钛含量的乙烯基二苯醚硅氧烷低聚物(O0,O1,O3和O5),进一步与甲基苯基含氢硅油进行铂催化的硅氢加成交联反应,制得相应的聚合物(P0,P1,P3和P5)。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低聚物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钛元素对聚合物交联行为、热稳定性、折射率、光学透明性等的影响。与不含钛聚合物P0相比,钛-二苯醚-硅氧烷聚合物(P1,P3和P5)的折射率和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后者具有高折射率(n=1.581~1.587)和优异的热稳定性(T5d>450℃@氮气,T5d>390℃@空气)。在热老化过程中,聚合物表现出优异的光学和热稳定性,具有高的光学透明度(90%@450 nm)和高的热稳定性(150℃热老化120 h后光学透明度为87%@450 nm),在LED封装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二苯醚-硅氧烷聚合物 高折射率 热稳定性 透光性
下载PDF
白炭黑增强氟橡胶体系的耐等离子体刻蚀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部明 张天福 +5 位作者 刘增杰 雷晓宏 李涛 张孝阿 李伟 刘力 《中国胶粘剂》 CAS 2022年第7期17-21,共5页
以高氟橡胶生胶、白炭黑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过氧化物硫化氟橡胶。研究了体系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等离子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白炭黑用量对焦烧时间影响不大,且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当白炭黑用量为15~20质量份时,力学... 以高氟橡胶生胶、白炭黑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过氧化物硫化氟橡胶。研究了体系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等离子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白炭黑用量对焦烧时间影响不大,且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当白炭黑用量为15~20质量份时,力学性能最优,最大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为19.8 MPa和36.4 kN/m。添加白炭黑的氟橡胶体系都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等离子体性能,初始分解温度都在405℃左右,刻蚀后的重量损失率都在3.4%~3.8%之间,表面变化更加均匀。进一步分析等离子体刻蚀造成的化学变化,在等离子体刻蚀条件下表面的C—F键大大减少,失去F原子屏蔽的主链发生断裂,低分子降解产物和白炭黑“颗粒”都逸出材料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橡胶 白炭黑 热稳定性 耐等离子体刻蚀性能
下载PDF
硅钛弹性体的合成及热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赵栋 单淑曦 +3 位作者 王一苇 张孝阿 江盛玲 吕亚非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0,共5页
以三甲基三苯基环三硅氧烷为原料,四氯化钛为钛源,一步法合成了不同硅钛比例的硅钛弹性体。采用FT-IR(红外光谱)法、FT-Raman(拉曼光谱)法、NMR(核磁共振波谱)、GPC(凝胶渗透色谱)法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 以三甲基三苯基环三硅氧烷为原料,四氯化钛为钛源,一步法合成了不同硅钛比例的硅钛弹性体。采用FT-IR(红外光谱)法、FT-Raman(拉曼光谱)法、NMR(核磁共振波谱)、GPC(凝胶渗透色谱)法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利用TGA(热重分析)研究了产物的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硅钛比例的升高,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但高温固化会使硅钛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高;硅钛弹性体TSE20的综合热性能较好,它的初始分解温度为322℃,800℃时的残炭率为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硅钛弹性体 金属杂化 耐高温
下载PDF
热塑性碳硼烷聚羟基酯醚的合成及热稳定性能
8
作者 邹龙 吕子彬 +5 位作者 王方玲 张猛 张孝阿 江盛玲 吕亚非 王成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5,共7页
以o-碳硼烷双酚二缩水甘油醚和丁二酸、4,4-二羧基二苯醚为原料,四苯基溴化磷为催化剂,设计合成了2种碳硼烷聚羟基酯醚(P1和P2)。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了所得聚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得到了预期结构的聚羟基酯醚。通... 以o-碳硼烷双酚二缩水甘油醚和丁二酸、4,4-二羧基二苯醚为原料,四苯基溴化磷为催化剂,设计合成了2种碳硼烷聚羟基酯醚(P1和P2)。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了所得聚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得到了预期结构的聚羟基酯醚。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TG)评价其热性能,研究了碳硼烷结构对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初始分解温度和残炭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1和P2的Tg分别为-20.6℃和12.8℃,比不含碳硼烷的聚羟基酯醚(P0)高,表明大体积刚性碳硼烷笼形结构的引入提高了聚羟基酯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析结果显示,碳硼烷笼形结构能在高温下极大地提升聚羟基酯醚的耐烧蚀性能,空气氛围下P1和P2的残炭率高于氮气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硼烷 聚羟基酯醚 热稳定性 热塑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