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迈之灵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精索静脉曲张随机平行对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宏军 张志超 +15 位作者 高瞻 李景敏 王莹 夏溟 张国喜 侯铸 柯明辉 袁铭 张铁铁 李二立 孙文学 万小泉 池笑雨 彭靖 严肃 李汉忠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评价联合迈之灵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330例慢性前列腺炎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应用α受体阻滞剂及植物药+迈之灵治疗的观察组259例,单纯应用... 目的评价联合迈之灵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330例慢性前列腺炎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应用α受体阻滞剂及植物药+迈之灵治疗的观察组259例,单纯应用α受体阻滞剂及植物药的对照组71例。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4周、8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情况,对比治疗前后指标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教育程度、饮酒、吸烟、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基本情况、精索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和左右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观察组总有效(有效+显效)率分别为88.7%和95.8%,对照组分别为64.8%和92.8%。治疗4周、8周后的NIH—CPSI评分改善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随访的EPS内WBC达到+/HP者142例,经过4周和8周治疗后的WBC转阴率分别为26.1%和59.1%;对照组57例,转阴率分别为21.1%和29.8%,两组8周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迈之灵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精索静脉曲张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疼痛、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显著降低EPS内的WBC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精索静脉曲张 迈之灵 疗效
原文传递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铁铁 陈峰 +3 位作者 陈安超 石尚易 柴攀 岳宏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方式治疗后手术相关情况,术后3d、1周、1个月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一期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观察组患者术后3d、1周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结石清除率均达100.0%。对照组并发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损伤小、恢复快,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清除率更高,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疗效
下载PDF
度他雄胺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短期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魏东 柴攀 +5 位作者 吴鹏杰 陈鑫 张方圆 王晓明 张耀光 王建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评价度他雄胺治疗体积≥40ml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在下尿路症状(LUTS)改善方面的中短期效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并且不符合任一排除标准的BPH伴中-重度LUTS患者107例。年龄50-80岁,平均68.4岁... 目的:评价度他雄胺治疗体积≥40ml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在下尿路症状(LUTS)改善方面的中短期效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并且不符合任一排除标准的BPH伴中-重度LUTS患者107例。年龄50-80岁,平均68.4岁。患者服用度他雄胺0.5 mg/d治疗12周后,IPSS评分相对于基线值下降率≥30%为有效,归入有效组;否则为无效,归入无效组。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 Qmax )、残余尿量作为次要观察指标。有效组继续服用度他雄胺,第16周末测定前列腺体积、PSA;无效组加用坦索罗辛(0.2 mg/d)联合治疗,观察至第16周末再次评估疗效,至第20周末完成随访并测定前列腺体积、PSA。随访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前列腺体积、PSA相对基线的变化。结果与基线值比较,107例患者治疗12周后IPSS评分平均下降5.54分( P<0.01),有效率55.1%(59/107);QOL评分下降1.56分(P<0.01),Qmax增加1.07 ml/s(P=0.049),残余尿量下降6.46 ml(P=0.107)。有效组59例患者中42例16周末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14.15%,32例16周末血PSA平均下降0.68 ng/ml(P=0.008);无效组48例患者中40例接受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有效率60.0%(24/40)。36例随访至20周末前列腺体积缩小11.89%,33例20周末测定PSA下降0.18 ng/ml( P=0.589)。结论度他雄胺能显著改善体积≥40 ml、伴有中-重度LUTS的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无效者加用坦索罗辛可使大多数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5Α-还原酶抑制剂 度他雄胺
原文传递
Ⅰ期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铁铁 陈峰 +3 位作者 陈安超 石尚易 柴攀 岳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复杂性肾结石Ⅰ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相关情况、... 目的探讨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复杂性肾结石Ⅰ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相关情况、术后舒适度、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Ⅰ期结石清除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后12、48 h疼痛程度及舒适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I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单通道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复杂性肾结石
下载PDF
《加拿大泌尿外科学会男性下尿路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指南更新》解读
5
作者 柴攀 张铁铁 杜鹏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16,共14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排尿障碍性疾病,也是泌尿外科临床诊疗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主要包括储尿期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及夜尿增多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排尿障碍性疾病,也是泌尿外科临床诊疗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主要包括储尿期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及夜尿增多等)、排尿期症状(排尿等待、排尿困难及排尿间断等)以及排尿后症状(尿不尽感、尿后滴沥等)。导致LUTS的原因除了BPH以外,还包括膀胱功能障碍、尿道及周围组织异常等。随着对BPH及LUTS的深入研究,以及循证医学的发展,各国泌尿外科学会BPH诊治指南的重心,从过去以BPH产生梗阻的解剖结构及病理诊治为主,转向了以LUTS症状学诊治为主。2022年4月由ELTERMAN等发表在Canadi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Journal上的“加拿大泌尿外科学会男性下尿路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指南更新”一文,通过对2018版加拿大泌尿外科学会BPH诊治指南的更新,总结了继发于BPH的男性LUTS的最新诊治策略。本文对该指南更新内容进行介绍及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坦索罗辛 非那雄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下载PDF
肾嗜酸细胞瘤误诊8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郝强 杜林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5402-5403,共2页
关键词 肾嗜酸细胞瘤/诊断 误诊
下载PDF
不同取石方式治疗老年病人直径1~2 cm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安超 张铁铁 +4 位作者 陈峰 石尚易 柴攀 岳宏 祁善策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757-760,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NL)及输尿管软镜取石术(f-URS)治疗老年病人直径1~2 cm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选择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直径为1~2 cm的老年肾结石病人122例,根据病人不同的手...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NL)及输尿管软镜取石术(f-URS)治疗老年病人直径1~2 cm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选择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直径为1~2 cm的老年肾结石病人122例,根据病人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mPNL组(n=43)和f-URS组(n=79),比较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及术后临床资料;以两种手术方法发生并发症风险进行回归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结果直径为1~2 cm的老年肾结石病人总的结石清除率为89.3%(109/122),术后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17.2%(21/122)。相对于mPNL组,f-URS组的术后住院时间[(3.5±1.2)d比(4.7±1.6)d,P<0.001]及总并发症发生率(10.1%比30.2%,P=0.005)均显著降低,但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期间f-URS组总并发症的累积风险显著降低(P=0.041)。结论以老年肾结石病人最终结石清除作为治疗有效,mPNL与f-URS均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标,但后者的术后并发症风险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老年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并发症 风险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9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符骏 杜鹏 杨勇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3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9,GDF-9)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DF-9在50例不同分期分级的膀胱癌组织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之间的蛋白表达情...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9,GDF-9)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DF-9在50例不同分期分级的膀胱癌组织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之间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正常人膀胱组织中GDF-9呈高表达,且GDF-9蛋白主要定位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胞浆中。而膀胱癌组织中GDF-9呈低表达或不表达。②GDF-9阳性表达率在膀胱癌病理分级间分别:Ⅰ级47.6%(10/21),Ⅱ级26.7%(4/15),Ⅲ级7.1%(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F-9阳性表达率在膀胱癌临床分期间分别:Ta~T1期40.6%(13/32),T2~T3期11.1%(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F-9在膀胱癌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且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GDF-9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人膀胱肿瘤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生长分化因子-9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与肾部分切除术在外生性小肾癌中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铁铁 杜鹏 +4 位作者 陈峰 陈安超 石尚易 柴攀 岳宏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455-456,共2页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与肾部分切除术在外生性小肾癌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小肾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分别采用肾部分切除术和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与肾部分切除术在外生性小肾癌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小肾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分别采用肾部分切除术和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针对外生性小肾癌患者的治疗中,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肾部分切除术,其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地治愈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肾部分切 小肾癌 性能对比
下载PDF
内镜下电灼术治疗溃疡型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临床研究
10
作者 朱绪辉 符骏 +4 位作者 杜鹏 善辉 李涛 张鹏 杨勇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2年第7期540-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电灼术治疗溃疡型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患者(bladder pain syndrome/interstitial cystitis;BPS/IC)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在膀胱镜检+水扩张后,病理回报明确为非特异性炎症者,排除恶性肿瘤疾病,... 目的:探讨内镜下电灼术治疗溃疡型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患者(bladder pain syndrome/interstitial cystitis;BPS/IC)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在膀胱镜检+水扩张后,病理回报明确为非特异性炎症者,排除恶性肿瘤疾病,明确为BPS/IC诊断后,分为溃疡型和非溃疡型。随机选取32例溃疡型BPS/IC患者行膀胱溃疡内镜下电灼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前后(术后随访1、3、6个月)病情变化如:临床症状情况(每日排尿次数、最大排尿容量、膀胱区疼痛程度评分)和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问卷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QOL)情况。结果:32例溃疡型BPS/IC患者,男5例,女27例,年龄36~60岁,平均(47.0±6.2)岁;病程1~5年,平均(3.5±1.2)年。本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78.1%(25/32),其中完全缓解率为53.1%(17/32),部分缓解率为25%(8/32),治疗无效率为21.9%(7/32)。手术治疗后患者平均每日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疼痛程度、O’Leary-Sant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显著改善(P<0.01)。结论:内镜下电灼术治疗溃疡型BPS/IC患者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 治疗 内镜下电灼术
原文传递
原发肾脏恶性淋巴瘤一例
11
作者 王罡 杜鹏辉 +3 位作者 崔庆勇 符骏 张铁铁 陈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10期1215-1215,共1页
关键词 肾肿瘤 淋巴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