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祛腐生肌法祛腐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袁亮 李国栋 +2 位作者 洪子夫 邱剑锋 王朝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用现代医学方法探讨中医祛腐生肌法祛腐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以生肌红粉膏作为中医祛腐生肌法的代表药,对家兔创伤感染性创面模型进行换药,动态对比观察祛腐药在换药过程中对创面MMP-1、MMP-3、细胞凋亡、创面溶菌酶含量的影响。... 目的:用现代医学方法探讨中医祛腐生肌法祛腐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以生肌红粉膏作为中医祛腐生肌法的代表药,对家兔创伤感染性创面模型进行换药,动态对比观察祛腐药在换药过程中对创面MMP-1、MMP-3、细胞凋亡、创面溶菌酶含量的影响。结果:生肌红粉膏能够提高创面MMP-1、MMP-3、创面溶菌酶含量、并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原位凋亡。结论:中医祛腐生肌法祛腐作用的可能机理是促进金属蛋白酶MMP-1、MMP-3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溶菌酶作用以及刺激局部细胞凋亡等,促进局部腐烂坏死组织的清除,从而达到祛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腐生肌法 MMP-1 MMP-3 细胞凋亡 溶菌酶
下载PDF
针刺镇痛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78
2
作者 张吉 张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针刺镇痛涉及整个神经系统各部的功能,脊髓是初步对针刺镇痛处理、译释的第一站;脑干是针刺镇痛信息整理、辨析、激发、综合、承上启下的中继站,对针刺镇痛起到重要作用;丘脑部分对各种信息的复杂分析,综合调整,有多种神经体液参与,是... 针刺镇痛涉及整个神经系统各部的功能,脊髓是初步对针刺镇痛处理、译释的第一站;脑干是针刺镇痛信息整理、辨析、激发、综合、承上启下的中继站,对针刺镇痛起到重要作用;丘脑部分对各种信息的复杂分析,综合调整,有多种神经体液参与,是加强针刺镇痛和控制镇痛的协调中枢;边缘系统及其核团和多种神经介质参与,对针刺镇痛起到协调作用;大脑皮层是最高中枢,对针刺镇痛不单是兴奋和抑制过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调整、指挥中枢,既能加强镇痛,又能抑制其太过,起到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综述 中枢神经系统/针灸效应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述评 被引量:134
3
作者 嵇波 任晓暄 +5 位作者 赵雅芳 郭孟玮 宋晓琳 徐莉莉 张露芬 朱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856-1858,1862,共4页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因其高发病率及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20年来,关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对此阶段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探讨,以期为今后原发性痛...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因其高发病率及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20年来,关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对此阶段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探讨,以期为今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痛经机制 痛经防治 叙述评价
下载PDF
针灸“治未病”与“针灸良性预应激假说” 被引量:77
4
作者 李晓泓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2-85,共4页
关键词 针灸 治未病 正气 应激 中医理论
原文传递
针刀疗法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分析 被引量:81
5
作者 张义 权伍成 +4 位作者 尹萍 李虹 金凤 曾贵刚 郭长青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28,共4页
分析针刀治疗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文献量最多的前8种疾病依次是腰三横突综合征、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颈椎病、跟痛症、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占文献总量的64.4%。运动系统慢性损伤、颈椎病、颈源性疾病、... 分析针刀治疗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文献量最多的前8种疾病依次是腰三横突综合征、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颈椎病、跟痛症、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占文献总量的64.4%。运动系统慢性损伤、颈椎病、颈源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占文献总量的87.5%。针刀治疗适应证广泛,但分布不均匀,优势病种相对集中。针刀疗法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有很大的拓展潜力,今后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促进针刀疗法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适应证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76
6
作者 朱汉章 权伍成 +4 位作者 张秀芬 乔晋琳 刘忠建 付平 由松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6-318,共3页
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针刀治疗组(在患椎上下棘间韧带和两侧后关节的关节囊处行针刀治疗)与针刺对照组(穴取落枕、阿是穴、颈夹脊等),在疗程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6... 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针刀治疗组(在患椎上下棘间韧带和两侧后关节的关节囊处行针刀治疗)与针刺对照组(穴取落枕、阿是穴、颈夹脊等),在疗程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果:针刀治疗组的近、远期有效率为91.3%、94.7%,针刺对照组分别为59.4%和56.6%,两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刀组治疗颈椎病与针刺组相比,其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针灸疗法 小刀针
下载PDF
针刺内关穴对机体不同功能状态下fMRI脑功能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70
7
作者 付平 贾建平 +1 位作者 朱江 黄建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4-786,共3页
目的:观察机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针刺同一穴位时fMRI脑功能成像的变化,探讨内关穴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老年健康人(正常组)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进行电针刺激内关穴,同时运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两组被试者脑部的fMRI功能像数... 目的:观察机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针刺同一穴位时fMRI脑功能成像的变化,探讨内关穴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老年健康人(正常组)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进行电针刺激内关穴,同时运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两组被试者脑部的fMRI功能像数据,通过SPM99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正常组和AD组脑内不同区域的功能活动图像。结果:正常组两侧额叶及颞叶均被不同程度激活,AD组表现在额叶、颞叶和扣带回、小脑等部位不同程度的激活,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结论:针刺内关穴对正常组和AD组的脑功能活动激活区域表现不同,说明针刺内关穴对机体不同功能状态下fMRI脑功能成像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生理学 磁共振成像/针灸效应 脑/生理学
下载PDF
电针与麦普替林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8
8
作者 韩毳 李学武 +2 位作者 李晓泓 罗和春 赵学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2-514,52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与麦普替林(以下简称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方法:分别接受电针治疗的30例和服用药物治疗的31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第14、28、42天分别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 目的:观察电针与麦普替林(以下简称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方法:分别接受电针治疗的30例和服用药物治疗的31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第14、28、42天分别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Asberg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以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进行疗效与副反应评分。结果:电针与药物治疗后SDS、HAMD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药物组伴躯体性综合征的患者HAMD减分率显著高于电针组(P<0.01)。治疗后电针组焦虑/躯体化症状群、SAS、Asberg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的分数均低于药物组(P<0.05),电针组疗效指数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结论:电针和药物均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对躯体主诉多、焦虑症状明显、年老体弱或体质敏感不耐药物副反应的患者可首选电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麦普替林 抑郁症 临床研究 身体性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痛经模型建立和评价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72
9
作者 嵇波 张露芬 +5 位作者 朱江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徐莉莉 宋晓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1-714,共4页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因其发病率高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在人体研究痛经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有许多因素限制,如观察组织病理生理的改变情况等,制备痛经模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近20年痛经模型建立...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因其发病率高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在人体研究痛经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有许多因素限制,如观察组织病理生理的改变情况等,制备痛经模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近20年痛经模型建立和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回顾,以期为痛经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等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痛经模型 痛经评价
下载PDF
艾灸大椎穴对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6
10
作者 朱文莲 刘仁权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 探讨艾灸对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调整作用,为灸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13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加灸组、免疫低下模型组、免疫低下加灸组,通过涂片镜检及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计数其吞噬情况。结果 ... 目的 探讨艾灸对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调整作用,为灸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13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加灸组、免疫低下模型组、免疫低下加灸组,通过涂片镜检及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计数其吞噬情况。结果 艾灸大椎穴对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不大,对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显著增强作用。结论 艾灸具有调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大椎穴 免疫低下 巨噬细胞 吞噬率
原文传递
针刀松解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62
11
作者 曾贵刚 张秀芬 +4 位作者 权伍成 符永鋆 覃蔚岚 秦谊 刘清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针刀松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方法。方法:将1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92个痛点行针刀松解治疗,测量治疗前后局部软组织的力—位移曲线,得出500 g压力时该痛点的位移大小(L_(500g)),同时记录该...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针刀松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方法。方法:将1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92个痛点行针刀松解治疗,测量治疗前后局部软组织的力—位移曲线,得出500 g压力时该痛点的位移大小(L_(500g)),同时记录该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痛点治疗前L_(500g)为(4.72±1.03)mm,治疗后为(5.39±1.01)mm,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治疗前VAS评分为(7.10±1.49)分,治疗后为(1.49±1.24)分,前后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L_(500g)的改变值与VAS的改变值二者有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膝骨性关节炎局部疼痛与该处软组织张力有密切联系,针刀松解可以通过松解局部挛缩、粘连的软组织,消除其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或牵拉,达到缓解张力性疼痛的目的,并最终恢复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针灸疗法 疼痛/针灸疗法 小刀针 @针刀松解
下载PDF
电针对抑郁大鼠中枢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12
作者 韩毳 李晓泓 +1 位作者 郭顺根 孙静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期185-186,188,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 ,以及电针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 3 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加电化学检测器检测脑及血液中 5 -HT、NE、DA及其代谢产... 目的 :观察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 ,以及电针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 3 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加电化学检测器检测脑及血液中 5 -HT、NE、DA及其代谢产物 5 -HIAA、HVA、DIOAC的含量。结果 :抑郁模型大鼠血浆中NE和 5 -HT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抑郁模型大鼠大脑前额皮层NE、5 -HT、DOPAC ,海马 5 -HT与 5 -HIAA ,下丘脑D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下降。电针治疗可降低血浆中升高的NE、5 -HT水平同时升高脑内不同部位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结论 :电针可调整中枢及外周单胺递类质水平 ,这可能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又一作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抑郁症 大鼠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
下载PDF
电针与百优解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有效性的评价 被引量:62
13
作者 段冬梅 图娅 陈利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评价电针与百优解治疗轻、中度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A组)、电针组(B组)、针药组(C组)各25例。A组口服百优解,每天20 mg;B组采用电针疗法,取穴以百会、印堂为主;C组口服百优解加电... 目的:评价电针与百优解治疗轻、中度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A组)、电针组(B组)、针药组(C组)各25例。A组口服百优解,每天20 mg;B组采用电针疗法,取穴以百会、印堂为主;C组口服百优解加电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为78.3%,B组为82.6%,C组为91.7%,C组与A组、B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和C组在改善躯体症状方面疗效显著,使用百优解的C组不良反应较A组少。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减轻百优解的不良反应,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抑郁症/针灸疗法 针药并用 氟西汀/治疗应用 @百优解
下载PDF
中医症状及证候的量化方法探讨 被引量:45
14
作者 由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5,共3页
提出中医症状客观量化方法 ,即 10 0mm标尺法。用配对病例对照法收集症状资料 ,再用判别分析法对证候进行标准化定量诊断 (定量辨证 )。提出RCT评价中药疗效的疗效判定标准应该分别为 :①中医宏观指标部分 :10 0mm标尺法定量的症状变量... 提出中医症状客观量化方法 ,即 10 0mm标尺法。用配对病例对照法收集症状资料 ,再用判别分析法对证候进行标准化定量诊断 (定量辨证 )。提出RCT评价中药疗效的疗效判定标准应该分别为 :①中医宏观指标部分 :10 0mm标尺法定量的症状变量和证候的Y0前 与Y0后 之差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症状 中医证候 100mm标尺法 量化方法
原文传递
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4
15
作者 罗和春 Ureil Halbriech +7 位作者 沈渔邨 孟凡强 赵学英 梁炜 谭春香 韩毳 周东丰 刘平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5-219,共5页
目的 对比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 9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 ( 31例 )、氟西汀组 ( 32例 )及安慰剂组 ( 32例 )。电针组采用智能电针仪治疗 ,用抗抑郁波型 ,以毫针针刺百会、印堂穴 ,强度 2~ 3V ,4 5min/次 ,1次... 目的 对比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 9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 ( 31例 )、氟西汀组 ( 32例 )及安慰剂组 ( 32例 )。电针组采用智能电针仪治疗 ,用抗抑郁波型 ,以毫针针刺百会、印堂穴 ,强度 2~ 3V ,4 5min/次 ,1次 /d ,每周 5次 ,同时服安慰剂 ;氟西汀组予氟西汀胶囊 2 0mg/d ,并接受模拟电针 ;安慰剂组用安慰剂并接受模拟电针 ;疗程 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中每 2周评定 1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Asberg抗抑郁药副作用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SD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结果 治疗第 6周末 ,电针组的HAMD总分 [( 10 19± 5 88)分 ]低于安慰剂组[( 13 88± 8 2 9)分 ;P <0 0 5 ],SDS评分 [( 5 3 0 2± 9 6 7)分 ]亦低于安慰剂组 [( 6 0 0 0± 12 89)分 ;P <0 0 5 ];安慰剂组CGI中的病情严重程度 [( 3 16± 1 32 )分 ]重于电针组 [( 2 4 2± 1 0 3)分 ]和氟西汀组[( 2 5 6± 1 13)分 ;P <0 0 5 ],总体进步分 [( 2 84± 1 2 7)分 ]低于电针组 [( 2 10± 0 94 )分 ;P <0 0 1]和氟西汀组 [( 2 2 5± 1 0 8)分 ;P <0 0 5 ];电针组与氟西汀组各项评分的差异均无显著性。三组Asberg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氟西汀 治疗 抑郁症 疗效 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年份蕲艾叶及不同比例艾绒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0
16
作者 靳然 于密密 +3 位作者 赵百孝 傅新彤 陈有根 郭洪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9-392,共4页
分析比较不同年份蕲艾叶及不同比例艾绒的化学成分,为艾灸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以2007年、2008年、2009年蕲艾叶为原料,加工成3:1,5:1,8:1,15:1等不同比例的艾绒,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 分析比较不同年份蕲艾叶及不同比例艾绒的化学成分,为艾灸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以2007年、2008年、2009年蕲艾叶为原料,加工成3:1,5:1,8:1,15:1等不同比例的艾绒,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进行半定量计算。结果显示,不同年份蕲艾叶及不同比例艾绒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其含量有较大差别:年份越久、艾绒比例越高,易挥发成分的相对含量越少,难挥发成分含量越多。表明蕲艾叶及艾绒挥发油成分基本是安全的。陈年高比例艾绒挥发油以难挥发成分为主,如刺柏脑、石竹素、石竹烯等,这些难挥发物质可能就是艾灸时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成分 蕲艾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电针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2
17
作者 韩毳 王磊 +2 位作者 李晓泓 罗和春 赵学英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 探讨电针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电针组 30例、麦普替林组31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治疗第 2、4、6周末血清白细胞介素 1,2 ,6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 ,并与正常组 10人进行对比。结果 抑郁症... 目的 探讨电针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电针组 30例、麦普替林组31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治疗第 2、4、6周末血清白细胞介素 1,2 ,6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 ,并与正常组 10人进行对比。结果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IL 1β ,IL 6、TNF α水平非常明显地高于正常人。相关性分析发现 ,血清IL 1β ,TNF α水平与HAMD抑郁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IL 1β与认知障碍症状群 ,TNF α与绝望症状群 ,IL 6水平与焦虑 /躯体化因子分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经电针和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治疗 ,随着抑郁症状的缓解 ,以上细胞因子水平也逐渐下降 ,至第 6周末基本恢复正常。两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细胞因子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电针对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麦普替林 抑郁症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针刺镇痛机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艾林 戴建平 +4 位作者 赵百孝 田杰 樊永平 李少武 李兴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 利用fMRI观察针刺在健康志愿者疼痛模型中所产生的脑区激活灶变化 ,探讨针刺镇痛机制。方法 建立疼痛模型 ,行针刺太冲穴和非穴位前后的疼痛任务fMRI扫描 ,应用SPM 99分析功能数据。观察分析疼痛激活区以及针刺后疼痛信号变化。... 目的 利用fMRI观察针刺在健康志愿者疼痛模型中所产生的脑区激活灶变化 ,探讨针刺镇痛机制。方法 建立疼痛模型 ,行针刺太冲穴和非穴位前后的疼痛任务fMRI扫描 ,应用SPM 99分析功能数据。观察分析疼痛激活区以及针刺后疼痛信号变化。记录疼痛评分和得气感。结果 疼痛任务中多个脑区被激活。针刺太冲穴后 ,观察到ACC和丘脑的疼痛任务激活体积下降。结论 针刺参与到疼痛处理多个脑区的整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疼痛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针刀治疗软组织疾病的理论依据及其效应 被引量:49
19
作者 张义 郭长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520-4523,共4页
通过对相关领域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重新表述针刀治疗的理论依据和治疗作用。人体软组织具有重要地位,软组织纤维化和增生、肥厚等多种原因能够使软组织发生相对运动障碍、张力增高、长度缩短、腔隙内压增高等改变。这些改变既可加剧... 通过对相关领域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重新表述针刀治疗的理论依据和治疗作用。人体软组织具有重要地位,软组织纤维化和增生、肥厚等多种原因能够使软组织发生相对运动障碍、张力增高、长度缩短、腔隙内压增高等改变。这些改变既可加剧软组织本身病变,又可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骨关节、神经、血管或者其他组织器官,参与众多疾病的发病过程。针刀治疗作用主要为软组织松解减压和损毁作用。针刀治疗的实质是经皮微创的软组织松解术,主要通过对软组织的穿刺、小范围切开和小范围钝性分离,解除病变软组织对神经、血管、骨关节的影响,达到治病目的。针刀治疗除了具有软组织松解作用之外,还有类似毫针的针刺效应。毫针针刺能够通过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双向调节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属于整体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医学 理论依据 治疗作用 软组织 效应
下载PDF
针刀和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痛阈和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47
20
作者 嵇波 郭长青 +3 位作者 金燕 钟鼎文 陈幼楠 郭孟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针刀松解法、电针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痛阈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4%木瓜蛋白酶溶液与0.3 mol/L半胱氨酸溶液(1∶1混置0.5 h)的混合液20μL,分别于造模第... 目的:对比观察针刀松解法、电针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痛阈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4%木瓜蛋白酶溶液与0.3 mol/L半胱氨酸溶液(1∶1混置0.5 h)的混合液20μL,分别于造模第1 d、4 d、7 d注射于大鼠左侧膝关节腔中,4周后,治疗组分别以针刀松解法或电针治疗,共3周。采用光辐射热法检测大鼠痛阈,膝关节HE染色,ELISA法分别测定大鼠中脑、下丘脑、延脑、海马、脊髓等不同部位5-HT、NE、DA含量。结果:膝骨关节炎大鼠造模后痛阈显著降低(P<0.01),而针刀松解法或电针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痛阈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针刀和电针疗法可以改善大鼠膝骨关节炎病理组织损伤,可调节大鼠中脑、下丘脑、海马、脊髓等部位5-HT的合成与代谢,调节脊髓、下丘脑和延脑NA合成和代谢,调节中脑DA合成与代谢。结论:针刀和电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痛阈、组织形态学和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示2种疗法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的失衡状态,以减轻关节软骨损伤,缓解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时出现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针刀松解法 电针 5-羟色胺 儿茶酚胺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