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4篇文章
< 1 2 2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NaNO_2-Al(NO_3)_3-NaOH比色法测定总黄酮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20
1
作者 郭亚健 范莉 +1 位作者 王晓强 张兰珍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NaNO_2-Al(NO_3)_3-NaOH定量方法的专属性。方法:选用多种黄酮及非黄酮化合物,与NaNO_2、Al(NO_3)_3、NaOH试剂反应后测定400~700nm吸收曲线。结果:有些黄酮类物质在500nm处无最大吸收或吸收很弱,而有些非黄酮类物质在500nm... 目的:探讨NaNO_2-Al(NO_3)_3-NaOH定量方法的专属性。方法:选用多种黄酮及非黄酮化合物,与NaNO_2、Al(NO_3)_3、NaOH试剂反应后测定400~700nm吸收曲线。结果:有些黄酮类物质在500nm处无最大吸收或吸收很弱,而有些非黄酮类物质在500nm处有最大吸收或有较强吸收。结论: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_2-Al(NO_3)_3-NaOH比色法测定总黄酮方法专属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法 总黄酮 含量测定 NaNO2-Al(NO3)3-NaOH
下载PDF
中药枳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3
2
作者 张霄潇 李正勇 +1 位作者 马玉玲 马双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枳实Citrus aurantium L.为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该文就近年来枳实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等进行了全面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依据。中药枳实资源丰富但种质资源复杂,不同地区采... 枳实Citrus aurantium L.为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该文就近年来枳实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等进行了全面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依据。中药枳实资源丰富但种质资源复杂,不同地区采收时间各异,枳实其他成分的含量也各有不同,所以仅以单一成分为指标,并不能较好的反映药材和制剂的品质与疗效,在今后的质量评价中,应从多种成分进行综合评价。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枳实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取得了巨大进展,如若对枳实有效成分加以开发利用,发掘新药,将对传统中药枳实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夏枯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0
3
作者 张金华 邱俊娜 +4 位作者 王路 张双 程发峰 刘斌 姜艳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432-3440,共9页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火明目、软坚散结的功效。夏枯草中主要含有萜类、酚酸类、黄酮类、甾醇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及糖类等成分,具有降压、降糖、抗菌消炎、免疫抑制、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抗肿...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火明目、软坚散结的功效。夏枯草中主要含有萜类、酚酸类、黄酮类、甾醇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及糖类等成分,具有降压、降糖、抗菌消炎、免疫抑制、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抗肿瘤、抑制病毒生长等多种药理作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夏枯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夏枯草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萜类 酚酸类 黄酮类 降压 降糖 抗菌 消炎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 被引量:141
4
作者 魏璐雪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59-462,共4页
关键词 儿科 病毒性疾病 抗病毒中药 辩证用药
原文传递
苦杏仁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6
5
作者 赵玉升 胡杰 +2 位作者 吴佳姝 赵琰 屈会化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3期175-180,共6页
梳理自汉代以来有关苦杏仁炮制方法的记载,对苦杏仁历代的净制与炮制方法进行总结。对苦杏仁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出苦杏仁的现代炮制方法主要包括湿热法、干热法与去油制霜法,初步探索了其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苦... 梳理自汉代以来有关苦杏仁炮制方法的记载,对苦杏仁历代的净制与炮制方法进行总结。对苦杏仁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出苦杏仁的现代炮制方法主要包括湿热法、干热法与去油制霜法,初步探索了其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苦杏仁的现代药理作用主要集中于止咳平喘、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与润肠通便这7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 炮制方法 炮制历史 现代炮制 质量控制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6
6
作者 刘颖 郭明晔 白根本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80-1185,共6页
本文从绿原酸在植物中的分布、生物合成途径、理化性质以及药理活性等方面对绿原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绿原酸的研究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绿原酸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沙棘的研究开发评述及其重要意义 被引量:121
7
作者 刘勇 廉永善 +2 位作者 王颖莉 李旻辉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47-1552,共6页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经济作物之一,生物多样性广泛,资源蕴藏量丰富。自20世纪80年代起,沙棘作为我国保健品开发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得到广泛地开发利用,该方面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沙棘作为...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经济作物之一,生物多样性广泛,资源蕴藏量丰富。自20世纪80年代起,沙棘作为我国保健品开发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得到广泛地开发利用,该方面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沙棘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生态保护的先锋树种仍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仅对沙棘的化学结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研究及产品开发做一评述,对沙棘研究开发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进行研究前景展望,促进沙棘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高我国沙棘综合开发效益,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产品开发 生态保护
原文传递
中药芍药甘草汤基原及药效组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118
8
作者 朱广伟 张贵君 +3 位作者 汪萌 王晶娟 渠磊 蔡悦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65-2869,共5页
文章对传统中药芍药甘草汤基原、药效组分和药理作用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探讨芍药甘草汤的传承轨迹、中药概念的定位和现代中药传承创新的基本思路。芍药甘草汤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功效:柔肝舒筋、... 文章对传统中药芍药甘草汤基原、药效组分和药理作用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探讨芍药甘草汤的传承轨迹、中药概念的定位和现代中药传承创新的基本思路。芍药甘草汤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功效:柔肝舒筋、缓急止痛。后世医家在此方基础上的加味方颇多,但对本方的物质基础研究仅见一斑。文章系统揭示了中药的属性、临床传承与药效组分的对应性关系。未来中药是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药效组分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基原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 药效组分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数据挖掘及其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4
9
作者 姚美村 袁月梅 +1 位作者 艾路 乔延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23,共4页
数据挖掘是为解决“数据丰富 ,知识贫乏”状况而兴起的知识获取技术 ,在相关领域专家指导下 ,它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分析 ,得到事物本质及可预测其发展趋势的、隐含的模式或规律。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 ,采用以数据挖掘为代表的高... 数据挖掘是为解决“数据丰富 ,知识贫乏”状况而兴起的知识获取技术 ,在相关领域专家指导下 ,它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分析 ,得到事物本质及可预测其发展趋势的、隐含的模式或规律。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 ,采用以数据挖掘为代表的高级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反映其隐含本质知识的获取研究 ,将进一步加速中医药知识更新的步伐 ,为构建现代中医药学和中药现代饮片理论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应用数据挖掘多种分析方法 ,与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技术相结合 ,建立能够实现中医药数据多层面智能分析的综合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医药 现代化 研究 应用 专家系统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原文传递
阿魏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3
10
作者 张欣 高增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通过系统梳理阿魏酸在来源、药理作用、安全性及临床应用4个方面近30年来的研究文献,总结其研究进展如下:1)来源包括天然来源、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2)已发现的药理作用有抗氧化、抗血栓... 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通过系统梳理阿魏酸在来源、药理作用、安全性及临床应用4个方面近30年来的研究文献,总结其研究进展如下:1)来源包括天然来源、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2)已发现的药理作用有抗氧化、抗血栓、降血脂、降低心肌缺血和耗氧量、抗菌、抗病毒、抗癌等;3)体外无细胞毒性作用,只抑制细胞增殖,体内与川芎嗪在半数致死量下,共同作用毒性可降低,且其毒性有随季节变化的趋势;4)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肾病、肺动脉高压、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此综述旨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阿魏酸及其衍生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药理作用 安全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砂仁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1
11
作者 李丽丽 田文仓 +3 位作者 刘茵 李永杰 曹晓霞 张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2期4390-4396,共7页
砂仁中的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樟脑、龙脑等挥发性成分,另外非挥发性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苷类、有机酸类以及无机成分等。其药理作用研究大多集中在挥发油部分,目前发现砂仁的药理作用主要有胃肠保护功能、抗炎、镇痛、止泻、降血糖... 砂仁中的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樟脑、龙脑等挥发性成分,另外非挥发性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苷类、有机酸类以及无机成分等。其药理作用研究大多集中在挥发油部分,目前发现砂仁的药理作用主要有胃肠保护功能、抗炎、镇痛、止泻、降血糖等。砂仁中成分的种类、含量受到基源、产地、部位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阳春砂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为乙酸龙脑酯,而海南砂、绿壳砂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为樟脑。此外,广东阳春所产阳春砂主要挥发油成分含量较其他地方高,验证了阳春为阳春砂的道地产区,而西双版纳所产绿壳砂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最高,说明了西双版纳所产绿壳砂质量较优。本综述的分析总结为中药砂仁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化学成分 乙酸龙脑酯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植物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7
12
作者 张子龙 王文全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9-72,共4页
针对植物连作障碍现象较为普遍且十分严重的现状,综述了连作障碍的具体表现。从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土壤生物学环境恶化及化感自毒作用3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植物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调控技术,包括实施轮... 针对植物连作障碍现象较为普遍且十分严重的现状,综述了连作障碍的具体表现。从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土壤生物学环境恶化及化感自毒作用3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植物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调控技术,包括实施轮作、合理施肥、土壤灭菌及选育抗性品种等。在此基础上,还对植物连作障碍相关研究中应进一步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连作障碍 形成机制 调控技术
下载PDF
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因素 被引量:63
13
作者 刘斌 石任兵 余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 分离 中草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01
14
作者 张舒媛 王东超 +2 位作者 李博 徐暾海 刘铜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621-1625,共5页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也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疾病。糖尿病肾病既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在肾病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因其涉及到的人体生物代谢的分子层面,固对其研究也是...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也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疾病。糖尿病肾病既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在肾病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因其涉及到的人体生物代谢的分子层面,固对其研究也是比较困难的,至今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现在多数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多与遗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微循环障碍、细胞因子作用、炎症作用、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等有关。据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淫羊藿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2
15
作者 袁航 曹树萍 +3 位作者 陈抒云 过立农 郑健 林瑞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630-3640,共11页
淫羊藿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亦是苗族习用药材,淫羊藿属植物中含有黄酮、木脂素、苯酚苷、生物碱、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在广泛的文献检索基础上,以国内7种药用淫羊藿为对象,对淫羊藿中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类汇总,并对其... 淫羊藿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亦是苗族习用药材,淫羊藿属植物中含有黄酮、木脂素、苯酚苷、生物碱、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在广泛的文献检索基础上,以国内7种药用淫羊藿为对象,对淫羊藿中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类汇总,并对其品种鉴别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淫羊藿药材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黄酮 木脂素 DNA条形码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实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7
16
作者 邢建峰 封卫毅 侯家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 改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营养性半固体黑色糊同时测定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结果 本实验方法可同时观察药物对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影响。结论 本方法能反映药物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节省动物 ,提高实验效率。
关键词 胃排空 肠推进 胃复安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索“清肺排毒汤”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95
17
作者 吴昊 王佳琪 +6 位作者 杨雨薇 李天怡 曹一佳 曲玉霞 靳玉洁 张晨宁 孙毅坤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383,共10页
利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索"清肺排毒汤"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作用机制。结合中国药典(2015版)以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 利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索"清肺排毒汤"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作用机制。结合中国药典(2015版)以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OMIM(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GeneCard、STRING等在线数据库,进行一系列网络构建、核心靶点筛选以及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对重要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发现,清肺排毒汤化合物-肺炎靶点网络包含292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214个,核心靶点涉及AKT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IL6(interleukin 6)、MAPK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8)、MAPK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和JUN(jun proto-oncogene)等。应用GO(Gene Ontology)数据库功能富集分析得到858个GO条目,应用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富集筛选得到122条有关通路,其中包含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通路、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通路等已报道与肺炎相关的通路,也包括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通路等与肺损伤保护相关的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清肺排毒汤中药材部分核心化合物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3C类似蛋白酶(3C-like protease,3CLpr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蛋白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本文初步探索了清肺排毒汤抗COVID-19的作用机制,且预测了其药效物质基础,期待本结果能为进一步确证清肺排毒汤抗COVID-19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清肺排毒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机制初探
原文传递
连翘酯苷抗感染、解热作用研究 被引量:82
18
作者 冯淑怡 李先荣 孙建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73-75,共3页
本文观察了连翘酯苷的抗感染作用及解热作用,探讨其与中药连翘清热解毒作用的关系。制备小鼠三种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菌球菌)感染模型,观察动物的死亡数,计算死亡率;复制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与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现察... 本文观察了连翘酯苷的抗感染作用及解热作用,探讨其与中药连翘清热解毒作用的关系。制备小鼠三种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菌球菌)感染模型,观察动物的死亡数,计算死亡率;复制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与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现察不同时间动物体温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翘酯苷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细菌感染模型动物的死亡数和死亡率;均可显著降低发热模型动物的体温。提示连翘酯苷具有明显的抗感染和解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酯苷 感染模型 发热模型 抗感染 解热
下载PDF
苍术的化学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9
作者 李曼玲 范莉 +2 位作者 冯伟红 康琛 赵宇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苍术 化学药理 研究进展 植物药
下载PDF
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4
20
作者 刘育辰 陈有根 +4 位作者 王丹 高雪岩 郭洪祝 傅欣彤 王文全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51-1255,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化学成分,为进一步提高甘草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95%乙醇水溶液和50%乙醇水溶液对药材进行提取得到浸膏,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RP-18、MC I等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 目的:研究甘草化学成分,为进一步提高甘草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95%乙醇水溶液和50%乙醇水溶液对药材进行提取得到浸膏,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RP-18、MC I等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33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四烷酸(化合物1),β-谷甾醇(化合物2),5-O-甲基甘草西定(化合物3),1-甲氧基榕叶酚(化合物4),二十二烷醇(化合物5),白桦脂酸(化合物6),甘草西定(化合物7),齐墩果酸(化合物8),华良姜素(化合物9),咖啡酸二十二酯(化合物10),新甘草酚(化合物11),甘草宁H(化合物12),异甘草醇(化合物13),甘草素(化合物14),黄羽扇豆怀特酮(化合物15),3R-驴食草酚(化合物16),刺甘草查耳酮(化合物17),甘草香豆素(化合物18),甘草芳香豆素(化合物19),7,2,′4′-三羟基-5-甲氧基-3-芳香豆素(化合物20),甘草瑞酮(化合物21),异甘草素(化合物22),甘草醇(化合物23),芒柄花素(化合物24),甘草利酮(化合物25),格里西轮(化合物26),芒柄花苷(化合物27),甘草苷(化合物28),芹糖异甘草苷(化合物29),甘草酸(化合物30),芹糖甘草苷(化合物31),红花岩黄芪香豆雌酚B(化合物32),红花岩黄芪香豆雌酚E(化合物33)。结论:化合物10,20,32,33为首次从甘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8为首次从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 isch.)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分离 咖啡酸二十二酯 芳香豆素 红花岩黄芪香豆雌酚 白桦脂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