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田颖 王丽华 +2 位作者 常瑞卿 丁红 王金梅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29,共6页
根据包钢生化二级处理水质及处理水回用要求,选取"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法+膜处理"和"臭氧+生物活性炭+膜处理"两套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案进行中试试验,通过试验比较分析了两套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得出采用"臭氧氧... 根据包钢生化二级处理水质及处理水回用要求,选取"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法+膜处理"和"臭氧+生物活性炭+膜处理"两套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案进行中试试验,通过试验比较分析了两套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得出采用"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膜处理"工艺技术可行,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焦化废水分级处理的出水回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强氧化 膜处理
原文传递
氮化铬和氮化锰中夹杂物的对比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马绍华 储少军 +1 位作者 张志敏 李斌 《铁合金》 2009年第3期1-3,22,共4页
通过添加氮化铬和氮化锰冶炼高氮钢,对氮化铬和氮化锰中的夹杂物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增氮效果上,氮化锰明显不如氮化铬,说明氮化锰的夹杂含量多于氮化铬。而通过对钢锭相同部位夹杂物的分析,钢锭最终夹杂物含量也多于氮化铬... 通过添加氮化铬和氮化锰冶炼高氮钢,对氮化铬和氮化锰中的夹杂物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增氮效果上,氮化锰明显不如氮化铬,说明氮化锰的夹杂含量多于氮化铬。而通过对钢锭相同部位夹杂物的分析,钢锭最终夹杂物含量也多于氮化铬,表明氮化铬比氮化锰更纯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铬 氮化锰 夹杂物
下载PDF
调质处理对XCQ16车桥用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董红磊 黄重国 +2 位作者 杨耀东 袁清华 井溢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5,120,共4页
采用拉伸、冲击、硬度等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和显微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XCQ16车桥管用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热处理后试样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XCQ16钢经880℃淬火+530℃回火的调质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 采用拉伸、冲击、硬度等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和显微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XCQ16车桥管用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热处理后试样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XCQ16钢经880℃淬火+530℃回火的调质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强韧性效果,满足车桥生产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Q16钢 调质工艺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高锰钢氮化铬和氮化锰中夹杂物的对比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绍华 储少军 +1 位作者 张志敏 李斌 《物理测试》 CAS 2009年第3期18-21,共4页
通过添加氮化合金氮化铬和氮化锰冶炼高氮钢,对氮化铬和氮化锰中的夹杂进行对比实验。从增氮效果上来看,氮化锰增氮效果明显不如氮化铬,说明氮化锰的夹杂含量要多于氮化铬,通过对所冶炼钢锭相同部位取金相试样做夹杂物分析,采用氮化锰... 通过添加氮化合金氮化铬和氮化锰冶炼高氮钢,对氮化铬和氮化锰中的夹杂进行对比实验。从增氮效果上来看,氮化锰增氮效果明显不如氮化铬,说明氮化锰的夹杂含量要多于氮化铬,通过对所冶炼钢锭相同部位取金相试样做夹杂物分析,采用氮化锰增氮钢锭最终的夹杂物含量也要多于采用氮化铬增氮的夹杂物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氮化铬比氮化锰更纯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铬 氮化锰 夹杂物
原文传递
热处理工艺对XCQ16-1汽车车桥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董红磊 杨耀东 +1 位作者 井溢农 张宝玉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48-50,共3页
运用材料拉伸、冲击、硬度等试验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 XCQ16-1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微观组织和性能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钢在880℃淬火、500℃回火时可获得良好的强韧性效果。
关键词 XCQ16-1铜 热处理工艺 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回火温度对XCQ16车桥用无缝钢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董红磊 杨耀东 张宝玉 《物理测试》 CAS 2008年第1期30-32,共3页
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XCQ16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XCQ16钢具有较宽的回火温度范围。经860℃淬火的XCQ16钢在570℃回火时,其强韧性可以达到良好的匹配,为工业中车桥产品热处理制度的确定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XCQ16钢 回火工艺 组织与性能
原文传递
DC06深冲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军 寇沙沙 李文亚 《物理测试》 CAS 2019年第5期47-50,共4页
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手段,对DC06钢板冲压成汽车零部件过程中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冲压件45°方向塑性应变比r值低于标准下限,深冲有利织构{111}〈110〉和{111}〈112〉少,导致板材变形不... 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手段,对DC06钢板冲压成汽车零部件过程中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冲压件45°方向塑性应变比r值低于标准下限,深冲有利织构{111}〈110〉和{111}〈112〉少,导致板材变形不均匀,深冲性能差,在45°方向应力集中区域首先产生开裂。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织构在热轧、冷轧及再结晶退火等加工过程中的产生及变化规律,优化生产工艺,对改进后的DC06钢板进行测试,结果显示:DC06深冲板形成了较强的γ纤维织构,r值升高,Δr小,板材成型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冲钢板 开裂 塑性应变比 织构
原文传递
钢轨断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智丽 刘莉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8-69,共2页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显微硬度等检测方法分析了钢轨断裂的原因。分析认为钢轨断裂的原因是在矫直或运输装卸过程中受到严重碾压或碰撞,在吸收摩擦热后产生了高硬度的马氏体是引起钢轨断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钢轨 断裂 马氏体
原文传递
Q—WSTN工艺在包钢焦化废水处理中的运行及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常瑞卿 陈良才 +2 位作者 贾志宇 邹平 魏宏斌 《冶金环境保护》 2007年第3期36-38,共3页
包钢焦化厂采用Q—WSTN焦化废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排水各类污染物指标全部达到排放标准。介绍了Q—WSTN工艺的流程、运行因素控制,并总结了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经验。
关键词 焦化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工艺 运行因素 管理经验 包钢 生物处理系统 排放标准 焦化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