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珠穆沁沙地主要风沙环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昊 党晓宏 +3 位作者 蒙仲举 高永 刘阳 秦青船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87-1697,共11页
厘清区域风沙运动环境和沉积物粒度特征是研究风沙流的关键,对地区风沙灾害的防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乌珠穆沁沙地的风况数据,研究沙地起沙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沉积物粒径数据,揭示该地区风沙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 厘清区域风沙运动环境和沉积物粒度特征是研究风沙流的关键,对地区风沙灾害的防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乌珠穆沁沙地的风况数据,研究沙地起沙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沉积物粒径数据,揭示该地区风沙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乌珠穆沁沙地年均起沙风频率为33.8%,平均风速介于3.34~5.40 m·s^(-1)之间,平均起沙风速介于6.46~8.49 m·s^(-1)之间,沙地起沙风频率和风速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2)沙地整体年内起沙风频率和风速春季最高,起沙风向以西南方向为主,WSW风向频率最高。(3)沙地输沙势为19.2~193.7 VU,整体属低风能环境,风况多为锐双峰风况,沙地输沙势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全年沙物质整体向东、东北方向输移,春季是最主要的风沙活动期。(4)沙地整体以粗沙和中沙组分为主,南部和西部土壤粒径偏粗,东部偏细。沙地北部和东部沉积物分选性较差,粒径组分受外来影响较大。总体而言,沙地北部风沙活动最强,适宜人工建植或铺设沙障固沙。沙地东部栽植防护林,避免沙物质持续东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况 输沙势 沉积物 空间差异 乌珠穆沁沙地
下载PDF
1986—2020年黄河流域十大孔兑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娄佳乐 党晓宏 +2 位作者 蒙仲举 张昊 宋慧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9-327,336,共10页
[目的]十大孔兑是黄河几字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开展其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分析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生态意义。[方法]对十大孔兑基于1986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遥感影像,运用ArcMap 10.8空间分析法和... [目的]十大孔兑是黄河几字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开展其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分析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生态意义。[方法]对十大孔兑基于1986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遥感影像,运用ArcMap 10.8空间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系统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驱动因素。[结果]林地、建设用地、耕地呈逐期扩张趋势,未利用地、草地、水域呈逐期缩减趋势,截至2020年林地成为占地面积最大地类,面积达6308.43 km^(2),占总面积的59.99%。2010—2020年综合动态度最高,达1.59%,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在2010—2020年变化最为剧烈。平原区地势平坦,耕地和建设用地在此扩张明显;风沙区在生态治理政策与工程作用下,未利用地向林草地转变,在风沙区东部尤为明显,而在风沙区中部则小比例转变为光伏发电建设用地;丘陵区主要由未利用地转变为林地,由于区域工矿业发达,丘陵区东南部极小部分林地转变为城乡工矿建设用地;水域在孔兑内部共减少75.81 km^(2),而耕地除北部平原区扩张外,在孔兑沿岸增加明显。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力、地势、政策驱动变化。[结论]近35年来,十大孔兑土地利用变化较大,整体生态向好的方向发展较为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决策部门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演变 驱动力 十大孔兑
下载PDF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小白河片区开发特许经营模式构建
3
作者 陈煜 张惜伟 +3 位作者 吴全 赵承宪 杨美丽 张亚梅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基于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小白河片区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结合小白河片区不同功能分区的保护规划,构建特许经营模式。结果表明:由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作为所有权委托代理主体,在合理利用区开展特许经营活动;构建所有权、代理权、特许经... 基于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小白河片区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结合小白河片区不同功能分区的保护规划,构建特许经营模式。结果表明:由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作为所有权委托代理主体,在合理利用区开展特许经营活动;构建所有权、代理权、特许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包括特许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预期收益分配制度;拟定特许经营合同;再配套以相应的特许经营保障机制。小白河片区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引入特许经营市场化工具,可提高国家对湿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湿地资源资产的经营式管理,对保护国家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湿地资源资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湿地资源 开发利用 特许经营模式 生态保护 小白河片区
下载PDF
黄河上游十大孔兑区域风能环境及输沙势特征
4
作者 赵宏胜 高永 +3 位作者 蒙仲举 李婉娇 冯霜 党晓宏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5,共11页
风况和输沙势是表征荒漠区风能环境及风沙运动的重要参数。为探明黄河流域十大孔兑区域风能环境特征,利用2018—2022年气象站数据分析了该区风况及输沙势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十大孔兑区域2018—2022年风速变化不大... 风况和输沙势是表征荒漠区风能环境及风沙运动的重要参数。为探明黄河流域十大孔兑区域风能环境特征,利用2018—2022年气象站数据分析了该区风况及输沙势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十大孔兑区域2018—2022年风速变化不大,年平均风速为3.17 m·s^(-1),年平均起沙风风速为6.28 m·s^(-1),不同季节之间起沙风速两极分化趋势明显,春季起沙风频率最高,月平均风速随季节变化起伏较明显。(2)受地形及海拔因素影响,十大孔兑区域风能环境呈西高东低分布特征,不同时间尺度起沙风风向均以偏西风和偏北风为主。(3)根据输沙势结果,十大孔兑区域整体上属于中等风能环境,存在相当大的空间变化,西部靠近库布齐沙漠,属于高风能区,中部属于中风能区,东部属于低风能区;不同时间尺度输沙势特征存在差异,合成输沙势方向趋于一致,以偏东南方向(SE、SSE)为主,为沙物质输入河道提供了充足动力。应将春季作为风沙重点防治时期,将靠近沙源区的西部作为重点防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风能环境 风况 输沙势 十大孔兑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西柳沟中游输沙势及风沙入黄量估算
5
作者 赵宏胜 党晓宏 +3 位作者 蒙仲举 李婉娇 冯霜 高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06-2618,共13页
以十大孔兑之一的西柳沟风沙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对研究区风况和输沙势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开展风沙流活动观测,测定流域两岸不同下垫面输沙通量,再通过函数拟合法科学估测风沙入黄量.结果表明:(1)研究区属于中等风... 以十大孔兑之一的西柳沟风沙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对研究区风况和输沙势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开展风沙流活动观测,测定流域两岸不同下垫面输沙通量,再通过函数拟合法科学估测风沙入黄量.结果表明:(1)研究区属于中等风能环境区,年均起沙风风速为6.41m/s,年均起沙风频率为17.85%,最大风速为11.37m/s;(2)不同时间尺度合成输沙势方向趋于一致,均以偏东南方向(SE,SSE)为主,年方向变率指数属于中等变率,年合成输沙势方向(RDD)为SSE方向,直接导致大量沙物质输入河道;(3)不同下垫面垂向输沙通量存在显著差异,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风沙入黄量占比分别为77.09%、15.30%和7.61%.流域地表输沙率垂线变化表明不同下垫面总输沙率与风速均呈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因此利用输沙率(q)、起沙风时长(h)与断面长度(d)之间关系,估算西柳沟流域年均风沙入黄总量约为8.09×10^(5)t/a.本文旨在探究西柳沟流域不同下垫面输沙率与风速两者之间耦合关系,为风沙入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基础,从而降低风沙问题对黄河流域造成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西柳沟流域 输沙势 输沙通量 风沙入黄
下载PDF
四合木灌丛衰退对沙堆养分及沉积特征的影响
6
作者 王言意 党晓宏 +2 位作者 高永 蒙仲举 刘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3,共9页
[目的]探究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灌丛衰退对其沙堆养分及沉积特征的影响,为干旱荒漠区灌丛衰退及沙堆养分聚集效应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四合木灌丛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衰退程度四合木灌丛沙... [目的]探究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灌丛衰退对其沙堆养分及沉积特征的影响,为干旱荒漠区灌丛衰退及沙堆养分聚集效应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四合木灌丛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衰退程度四合木灌丛沙堆土壤样品进行采集,通过分析其表层沉积物粒度及沙堆养分特征,探讨灌丛衰退对沙堆的影响。[结果](1)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合木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主要以细砂为主,各衰退程度四合木灌丛表层沉积物细砂含量均超60%。随着灌丛衰退程度的下降,灌丛表层沉积物细砂及粗砂含量增加。四合木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粒度近似为单峰,峰值粒径介于15.07~447.95μm;裸沙地出现明显双峰,峰值为12.35~494.94μm和546.86~1482.94μm。(2)四合木灌丛沙堆土壤养分含量均与丘间空地显著差异(p<0.05),且衰退程度>60%的四合木灌丛养分含量更高。(3)四合木灌丛沙堆养分显著高于丘间空地,对养分的积累有正效应,存在“肥岛”效应。对AN的富集能力最强,对SOM的富集能力最弱。除60%>衰退程度>30%的四合木灌丛外,其余衰退程度四合木灌丛对沙堆养分富集作用差异不明显。[结论]整体上看,研究区四合木灌丛沙堆衰退程度越大,表层沉积物细砂与粗砂含量越小,其下养分含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木 富集效应 土壤养分 灌丛沙堆
下载PDF
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生境下白刺灌丛沙堆形态特征与影响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魏亚娟 郭靖 +4 位作者 党晓宏 解云虎 汪季 李小乐 吴慧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180,共9页
【目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堆是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第一道生态防线,其形成与演化对绿洲防风固沙具有重要意义。定量分析不同沙地类型上白刺灌丛和沙堆形态参数的差异性,有助于探明沙地类型对白刺灌丛沙堆演化的影响。... 【目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堆是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第一道生态防线,其形成与演化对绿洲防风固沙具有重要意义。定量分析不同沙地类型上白刺灌丛和沙堆形态参数的差异性,有助于探明沙地类型对白刺灌丛沙堆演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3种沙地类型白刺灌丛沙堆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方法对白刺灌丛沙堆形态与生长状况进行系统测定。【结果】①白刺灌丛沙堆的形态以椭圆形为主,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白刺灌丛沙堆长轴(L)、短轴(W)、沙堆高(H)、水平尺度(D)、底面积(A)和体积(V)显著高于流动沙地(P<0.05)。②3种沙地类型白刺灌丛沙堆L与W呈一元线性关系,而白刺灌丛沙堆D与H、A与H、V与H和A与V均呈二次函数关系。③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白刺灌丛沙堆植被盖度(C)、灌丛高度(h)和枝系密度(M)显著高于流动沙地(P<0.05),植被盖度比流动沙地分别增加62.35%和51.08%(P<0.05),灌丛高度分别增加35.84%和38.51%(P<0.05),枝系密度分别增加61.58%和72.77%(P<0.05)。【结论】随着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的固定,白刺灌丛沙堆固沙能力增强,且灌丛生长状况越好,更新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灌丛沙堆 形态特征 生长特性 荒漠绿洲过渡带 吉兰泰
原文传递
秋冬季西柳沟孔兑中游下垫面特征及风沙入黄贡献率
8
作者 邬秉承 党晓宏 +3 位作者 高永 蒙仲举 赵宏胜 李浩天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十大孔兑中游横穿库布齐沙漠,是黄河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区,也是黄河上游风沙入黄主要源区,只有掌握区域风沙活动特征,采取科学防沙治沙措施,才能更好协调黄河水沙关系,保障黄河安澜。本研究以十大孔兑中的西柳沟孔兑风沙区为研究对象,利... 十大孔兑中游横穿库布齐沙漠,是黄河流域典型生态脆弱区,也是黄河上游风沙入黄主要源区,只有掌握区域风沙活动特征,采取科学防沙治沙措施,才能更好协调黄河水沙关系,保障黄河安澜。本研究以十大孔兑中的西柳沟孔兑风沙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积沙槽、集沙仪结合HOBO风速仪,结合生态学理论,分析该地区不同下垫面特征及风沙入黄贡献率,为流域保护与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西柳沟孔兑风沙区下垫面划分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流动沙地河床面积、长度和宽度均高于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低温期,不同类型下垫面运动沙粒粒径集中于0.15~0.50mm,河道采砂行为增加了细沙粒风蚀量;秋冬季节不同下垫面风蚀沙粒粒径主要集中在0.15~0.50mm,秋季孔兑输沙量是冬季的2倍,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风沙入黄贡献率分别为55%、33%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十大孔兑 下垫面特征 输沙通量 风沙入黄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与格局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迟文峰 王月甜 +2 位作者 党晓宏 吴晓光 罗前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5-317,共13页
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多样、过程复杂,精准量化流域土壤风蚀和水蚀强度状况,掌握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格局并辨识区域主导侵蚀类型,对统筹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遥感监测、地面调查、模型模拟等手段,定量刻画黄河流域2000—2... 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多样、过程复杂,精准量化流域土壤风蚀和水蚀强度状况,掌握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格局并辨识区域主导侵蚀类型,对统筹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遥感监测、地面调查、模型模拟等手段,定量刻画黄河流域2000—2020年土壤风蚀和水蚀强度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规律,开展土壤侵蚀类型分区,讨论不同土壤侵蚀分区治理措施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土壤风蚀、水蚀强度均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壤风蚀、水蚀分别呈波动降低、持续降低态势。以土壤风蚀和土壤水蚀为主的区域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6.35%、83.65%,土壤侵蚀类型分区自北向南总体表现为从土壤风蚀为主向水蚀为主过渡。土壤风蚀为主的区域分布在黄河干流上游水系、鄂尔多斯内流区,分别占土壤风蚀区面积的41.53%和28.57%。土壤风蚀中度侵蚀强度所占比例最大,为24.72%。土壤水蚀为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水系(25.04%)、渭河-伊洛河水系(22.06%)、黄河源头水系(18.60%)、黄河干流上游水系(15.49%)、湟水-洮河水系(13.35%)。土壤水蚀以微度侵蚀强度为主,占土壤水蚀区面积的49.30%,轻度(17.28%)、中度(14.98%)、强烈(11.95%)侵蚀强度交错分布。针对土壤侵蚀类型分区特点,提出了土壤风蚀区以植被恢复、农业绿洲等措施为主,土壤水蚀区以农业耕作措施、林草措施及工程措施为主进行防护和治理的方案,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风蚀 土壤水蚀 时空演变 侵蚀类型分区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西鄂尔多斯荒漠主要灌丛特征对放牧干扰环境的响应
10
作者 张磊 李锦荣 +4 位作者 高永 党晓宏 岳秀贤 李旻宇 东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为探讨荒漠灌丛群落特征和土壤性状对放牧干扰的响应,以西鄂尔多斯广泛分布的霸王、沙冬青和四合木灌丛为对象,对3种放牧强度下灌丛生长及土壤养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放牧区灌丛覆盖度、平均冠幅、高度和基径显著低于轮牧区和围... 为探讨荒漠灌丛群落特征和土壤性状对放牧干扰的响应,以西鄂尔多斯广泛分布的霸王、沙冬青和四合木灌丛为对象,对3种放牧强度下灌丛生长及土壤养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放牧区灌丛覆盖度、平均冠幅、高度和基径显著低于轮牧区和围封区;2)牲畜对霸王和沙冬青灌丛的啃食主要发生在叶结构部分,而四合木灌丛主要啃食三级枝结构;不同放牧强度下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为围封区>轮牧区>放牧区,围封区3种灌木总生物量分别为放牧区的1.78,1.98倍和1.84倍;3)各放牧强度下,3种灌丛土壤有机碳、全N和全P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显著减少,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放牧干扰显著降低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3种灌丛均为放牧区显著低于围封区和轮牧区;轮牧区深层土壤(20~40、40~60 cm和60~80 cm)的全N含量显著高于放牧区和围封区;全P对放牧干扰的响应规律与有机碳和全N恰好相反,为放牧区显著高于围封区和轮牧区;放牧干扰后土壤容重的变化趋势为放牧区>轮牧区>围封区。综合来说,放牧会显著降低灌丛覆盖度、生产力、土壤养分和透气性,而轮牧和围封有助于植被覆盖度和各生长指标的恢复,并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对氮素的积累。因此不合理放牧是导致荒漠地区灌木植被退化的重要原因,合理的放牧制度可以有效提高荒漠灌丛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灌丛 放牧干扰 生物量 土壤特征
下载PDF
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不同防护功能区大气降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魏亚娟 解云虎 +3 位作者 党晓宏 郭靖 刘美萍 吴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1-208,共8页
[目的]探讨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对大气降尘的控制效应,为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大气降尘物质的来源及其运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降尘缸法采集了不同防护功能区(流沙固阻带、封沙育草带、防风阻沙带和盐湖防护林带)1年内2 m降尘样品... [目的]探讨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对大气降尘的控制效应,为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大气降尘物质的来源及其运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降尘缸法采集了不同防护功能区(流沙固阻带、封沙育草带、防风阻沙带和盐湖防护林带)1年内2 m降尘样品,并利用称重法和激光粒度仪对其大气降尘量、机械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吉兰泰盐湖防护体系大气降尘主要由极细砂和细砂物质组成。流动沙垄、流沙固阻带、封沙育草带、防风阻沙带和盐湖防护林带极细粒和细砂物质的总含量分别为88.44%,96.68%,75.53%,77.00%和68.14%。(2)流沙固阻带、封沙育草带、防风阻沙带和盐湖防护林带的降尘量较流动沙垄分别减小22.40%,53.10%,48.05%和24.85%,不同防护功能区滞尘效应大小依次为:防风阻沙带>盐湖防护林带>封沙育草带>流沙固阻带>流动沙垄。(3)3—5月为大气沉降高峰期;12月至次年2月为大气沉降较弱期;而6—11月为大气沉降最弱期。降尘量主要集中于春冬两季,占年降尘量的77.52%~87.04%。(4)平均风速、扬沙日数、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和降雨量是影响降尘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平均风速、扬沙日数、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为盐湖防护体系降尘提供了动力条件,降雨量抑制了降尘量增加。[结论]盐湖防护体系各防护功能区降尘物质绝大部分来源于局域物质和区域物质,气象因子和植被特征的综合效应共同决定大气降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尘 气象因子 盐湖防护体系 小气候 固沙植物 吉兰泰
下载PDF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丽文 常飞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5,共5页
介绍了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概况与生态监测内容,建立了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结合现状调查、生物监测和环境监测3种方法,对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内容可为湿地公园的生态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湿地公园 生态监测 技术研究 黄河湿地 指标
下载PDF
草类-兴安落叶松渐伐林固碳研究
13
作者 郭景怡 岳永杰 +1 位作者 邵建勋 李婧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124-130,共7页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草类-兴安落叶松渐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龄组林分植被层的生物量、碳密度、固碳速率、固碳潜力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碳密度与生物量的变化方向一致,植被层生物量和碳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71.87~115.08 t/hm^...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草类-兴安落叶松渐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龄组林分植被层的生物量、碳密度、固碳速率、固碳潜力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碳密度与生物量的变化方向一致,植被层生物量和碳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71.87~115.08 t/hm^(2)、51.48~68.97 t/hm^(2),两者各层次大小顺序均为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植被层固碳速率变化范围为0.96~2.75 t/(hm^(2)·a),随林龄的增加呈逐渐递减趋势。乔木层固碳速率随林龄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趋势较明显,变化范围为0.26~0.83 t/(hm^(2)·a),灌木层、草本层的固碳速率变化范围为0.19~0.55 t/(hm^(2)·a)和0.39~1.87 t/(hm^(2)·a)。植被层总固碳潜力随林龄增加而呈减小趋势,变化范围为3.61~21.11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密度 固碳速率 固碳潜力 草类-兴安落叶松渐伐林
下载PDF
地表增绿对荒漠生态系统碳汇扩增的作用评述
14
作者 郝云涛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明确荒漠生态系统碳汇是否有助于提升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问题,文章论述了荒漠生态系统碳源/汇驱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从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及植物碳同化的角度分析了植被恢复对荒漠生态系统碳汇扩增的意义。分析表明,荒漠生态... 为明确荒漠生态系统碳汇是否有助于提升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问题,文章论述了荒漠生态系统碳源/汇驱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从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及植物碳同化的角度分析了植被恢复对荒漠生态系统碳汇扩增的意义。分析表明,荒漠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间协同作用研究不完善,对荒漠植被及土壤碳同化过程间的联系及碳固定后的最终走向仍然不明确,给荒漠生态系统增汇研究带来了局限性。未来应更加关注植物在干旱环境下以及遭遇极端环境变化时碳汇能力研究,并根据不同干旱环境特点及物种适宜性,选择不同荒漠区的最适物种,以近自然方式营建出荒漠地区的地表增绿模式,使其碳汇扩增最大化,量化各类措施对荒漠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影响,精准评估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荒漠植被 固碳作用 生物结皮固碳
下载PDF
城中草原赛罕塔拉 被引量:1
15
作者 《内蒙古林业》 2020年第10期40-41,共2页
随着森林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更多的绿色走进了城市、来到了人们的身边。每到周六,在包头市赛罕塔拉公园里,都会举行"周六一起走"的万人徒步游活动。"赛罕塔拉"在蒙古语中意为"美丽的草原",从高空中俯瞰赛... 随着森林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更多的绿色走进了城市、来到了人们的身边。每到周六,在包头市赛罕塔拉公园里,都会举行"周六一起走"的万人徒步游活动。"赛罕塔拉"在蒙古语中意为"美丽的草原",从高空中俯瞰赛罕塔拉公园这片绿地非常特殊,它位于城市的中央,周围全部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罕塔拉公园 塔拉 蒙古语 周六 草原 现代化 高楼大厦 包头市
下载PDF
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三项举措服务重大项目落地
16
作者 《内蒙古林业》 2021年第8期47-48,共2页
2021年,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落实包头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主动对标对表青岛、杭州、深圳、上海4个营商环境一流地区,对重大项目使用林地草原手续办理采取“减环节、减流程、减时限”和“实时跟踪、多方... 2021年,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落实包头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主动对标对表青岛、杭州、深圳、上海4个营商环境一流地区,对重大项目使用林地草原手续办理采取“减环节、减流程、减时限”和“实时跟踪、多方合力、即来即办”等措施,优化涉企服务事项,确保全市涉林涉草重大项目尽快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包头市委 实时跟踪 重大项目 手续办理 使用林地 安排部署
下载PDF
包头市草原生态修复探索
17
作者 杜华 方庆旭 王俊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4期23-25,共3页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北部高平原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东、西部分别为肥沃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横贯中部,草原面积辽阔,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北部高平原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东、西部分别为肥沃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横贯中部,草原面积辽阔,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建设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增收 草原面积 国家生态安全 土默川平原 河套平原 隔河相望 边疆稳定 生态地位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樟子松潜在分布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世林 高润红 +3 位作者 高明龙 韩淑敏 张文英 赵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0-568,共9页
【目的】预测不同气候条件下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及迁移,确定影响樟子松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樟子松合理引种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0个樟子松分布点和20个环境变量,利用R语言中ENMeva... 【目的】预测不同气候条件下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及迁移,确定影响樟子松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樟子松合理引种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0个樟子松分布点和20个环境变量,利用R语言中ENMeval数据包优化最大熵模型(MaxEnt)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当前气候条件下樟子松在中国潜在分布进行模拟,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方差膨胀因子分析结合预建模结果对环境因子的筛选,综合Jackknife检验和相关系数,分析樟子松主导限制因子,预测樟子松从当前到未来时期(2050s和2100s)的3种气候情景(SSP126、SSP245和SSP585)下适生区变化趋势。【结果】MaxEnt模型受训者工作特征曲线都大于0.94,说明模型精度较高,能较好预测樟子松潜在分布;影响樟子松分布的主导因子为最冷季度平均气温、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最冷月最低气温、温度季节变动系数、最干季度平均气温和最热月最高气温,累计贡献率为92.9%;当前气候条件下,樟子松的适宜分布区主要位于中国大兴安岭地区,总适宜区面积占中国总面积的6.72%;未来时期不同气候条件下樟子松潜在分布区面积减少,质心向西北高纬度和西南降水量充沛地区迁移。【结论】以年为单位的温度和降水是樟子松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当前樟子松的适生区主要在中国大兴安岭地区,未来樟子松分布区有向现有分布区的西北和西南地区迁移的趋势。图1表7参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最大熵模型 气候情境 响应 分布区
下载PDF
模拟降水对羊草光合水分生理的影响
19
作者 杜华 方庆旭 李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降水是影响水文过程的关键因素,为揭示羊草生理生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以内蒙古锡林浩特与海拉尔地区的经过放牧和围封处理的典型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水实验,研究了不同生境管理方式差异下的羊草光合水分生理响应,及其降... 降水是影响水文过程的关键因素,为揭示羊草生理生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以内蒙古锡林浩特与海拉尔地区的经过放牧和围封处理的典型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水实验,研究了不同生境管理方式差异下的羊草光合水分生理响应,及其降水和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大小降水事件土壤水分的维持时间不同,降水5 mm后60 h土壤水分低于降水前水平,降水10~15 mm后60 h土壤水分与降水前相同,降水20 mm后60 h是降水前的1.5倍。(2)典型草原羊草叶片净光合速率对降水的敏感性显著高于草甸草原,围封羊草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对降水的响应幅度高于放牧。羊草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达到降水前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是降水5 mm和10 mm的近2倍。(3)羊草叶片的光合水分生理受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其中典型草原与围封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解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31%~45%,草甸草原与放牧解释12%~17%。综上所述,降水处理后的羊草光合和生理特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羊草叶片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离不开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增加或降低,为草地生态系统修复及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非退化 羊草 土壤水分 光合水分生理
下载PDF
切根+施肥对羊草人工草地草产量及其芽库的影响
20
作者 孙世贤 杜华 +3 位作者 哈斯巴特尔 李芳 陈翔 镡建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5,共9页
针对旱作羊草人工草地多年利用后羊草产量下降、草地生产力降低等问题,本研究以退化羊草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不切根、不施肥)、切根+施肥(切根+尿素、切根+磷酸二铵)处理,研究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功能性状、种群特征、芽库数量... 针对旱作羊草人工草地多年利用后羊草产量下降、草地生产力降低等问题,本研究以退化羊草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不切根、不施肥)、切根+施肥(切根+尿素、切根+磷酸二铵)处理,研究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功能性状、种群特征、芽库数量以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尿素和切根+磷酸二铵处理对羊草的功能性状有显著影响,切根+尿素和切根+磷酸二铵处理羊草单株的茎粗、株高、叶宽和叶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切根+尿素处理下羊草茎粗、株高和叶宽最大,分别为1.67 cm、48.55 cm和0.65 cm,较对照提高了60.57%、52.77%和44.50%。切根+施肥处理提高了羊草营养枝高度、生殖枝高度、枝条数和干草产量,切根+尿素处理增幅均最大,其中,切根+尿素处理干草产量达359.00 g/m^(2),增幅达85.24%。切根+磷酸二铵处理显著增加了羊草人工草地的地下芽库数量,羊草芽库达到458个/m^(2),较对照提高129.00%。另外,切根+磷酸二铵管理措施显著提高了羊草根茎中的茉莉酸(JA)和生长素(IAA)含量,羊草根茎中的JA和IAA与芽库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表明,切根+施肥是退化羊草人工草地管理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根 施肥 羊草人工草地 芽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