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行车之后是什么?--技术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属性 被引量:72
1
作者 达拉斯·斯迈思 王洪喆(译)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5-107,共13页
在资本主义的技术发展中是没有社会主义道路的。就像在西方从未有过人性从自私向无私转变的先例——正如"文化大革命"预示着的转变——那么中国也不必将自己的物质成就束缚在西方的标准中。试图以那样的方式发展将预示着资本... 在资本主义的技术发展中是没有社会主义道路的。就像在西方从未有过人性从自私向无私转变的先例——正如"文化大革命"预示着的转变——那么中国也不必将自己的物质成就束缚在西方的标准中。试图以那样的方式发展将预示着资本主义道路的复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意识形态属性 自行车 联邦通讯委员会 美国农业部 技术 当代西方 大学教授
原文传递
中国的“美国中心论”与中国新闻业和新闻传播学术的发展——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传播学院赵月枝教授的对话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月枝 邓理峰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4,共6页
题记:2007年11月19日,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传播学院赵月枝博士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政治经济学系列讲座的第六讲。课问赵老师提到一个问题:批评美国,会存在什么样的政治与意识形态风险?她把问题摆出来,教室里一片沉寂。我... 题记:2007年11月19日,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传播学院赵月枝博士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政治经济学系列讲座的第六讲。课问赵老师提到一个问题:批评美国,会存在什么样的政治与意识形态风险?她把问题摆出来,教室里一片沉寂。我想可能在场的大多数人尚不能理解她的问题所指是什么,更不理解现在中国百业无不以美国为师,何来批评美国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北京大学 弗雷泽 加拿大 美国 学院 中国 西蒙
原文传递
第一门完全在线课程诞生三十周年 被引量:6
3
作者 琳达.哈拉西姆 肖俊洪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68,共3页
2016年1月17日,远程教育领域老将托尼·贝茨(Tony Bates)教授在他个人网站上转发了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传播学院教授、在线教育开拓者琳达·哈拉西姆(Linda Harasim)博士的一篇博文。贝茨教授说本周... 2016年1月17日,远程教育领域老将托尼·贝茨(Tony Bates)教授在他个人网站上转发了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传播学院教授、在线教育开拓者琳达·哈拉西姆(Linda Harasim)博士的一篇博文。贝茨教授说本周早些时候跟哈拉西姆教授聊天,她无意中问道:"你知道我们在1月份迎来了第一门完全在线课程诞生30周年吗?"贝茨教授说他自己的博客圈竟然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因此请哈拉西姆教授把这段经历写出来,与同行分享。于是,便有了这篇博文。琳达·哈拉西姆是本刊国际论坛作者(1)并应许继续赐稿给本刊,几十年来为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耕耘不辍,至今仍然壮志不已,令人钦佩!我们刊登这个故事以及贝茨教授的点评,谨向这位国际同行致以深深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第一门完全在线课程 多伦多大学
原文传递
全球电信危机和产业重组的困境——一位美国学者的分析和警示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月枝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本文对美国著名信息传播学教授、《数字资本主义》一书的作者席勒关于“电信危机”的最新思想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展示了美国电信危机背后众多复杂的原因 ,对于入世之后中国电信业。
关键词 电信危机 产业重组 传播学 传媒业 新自由主义 传媒信息业
下载PDF
密索思的呼唤:文学人类学样本《格萨尔王》 被引量:1
5
作者 何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1,共4页
本文对小说《格萨尔王》史诗活形态的呈现及一些特异文本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格萨尔王》是一个富有价值的动态文学人类学文本,展现了英雄史诗吟唱者漂泊在神性的古老王国空间与当今世俗空间交混的时空里,其生命存在形态的困顿尴尬孑... 本文对小说《格萨尔王》史诗活形态的呈现及一些特异文本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格萨尔王》是一个富有价值的动态文学人类学文本,展现了英雄史诗吟唱者漂泊在神性的古老王国空间与当今世俗空间交混的时空里,其生命存在形态的困顿尴尬孑孓;探讨了作家阿来的神圣文本建构企图,及其中潜藏的与盖雅理论和第四世界理论暗合的、从荷马史诗留下的最伟大的希腊遗产:密索思的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马史诗 格萨尔史诗 演述创编模式 史诗活形态 密索思
下载PDF
科技、文化与批判理论——安德鲁·芬伯格访谈
6
作者 闫书帝(译) 《哲学分析》 2023年第6期167-182,共16页
译者按:作为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安德鲁·芬伯格迄今为止共主编和撰写了13部涉及批判理论和技术哲学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技术批判理论》。在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级讲师丹尼尔·麦卡锡的访谈中,安德鲁·芬伯... 译者按:作为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安德鲁·芬伯格迄今为止共主编和撰写了13部涉及批判理论和技术哲学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技术批判理论》。在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级讲师丹尼尔·麦卡锡的访谈中,安德鲁·芬伯格围绕辩证法理念,先后阐述了他对现代科学技术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公众舆论、商业利益与科学技术争议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看法,通过引入程序与反程序的概念,芬伯格解释了他对技术官僚主义与技术民主化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舆论 技术民主化 麦卡锡 技术批判理论 商业利益 现代科学技术 技术哲学研究 辩证关系
下载PDF
传媒公共性: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4
7
作者 黄艾 张晓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3,共4页
西方"传媒公共性"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沿革,这一经典议题错综复杂的流变轨迹内嵌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脉络之中,并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去历史化、去阶级化的挪用和改造。以中国传媒公共性建设的最新实践... 西方"传媒公共性"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沿革,这一经典议题错综复杂的流变轨迹内嵌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脉络之中,并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去历史化、去阶级化的挪用和改造。以中国传媒公共性建设的最新实践进一步反思西方传播思想中公共领域理论的历史局限,提出对于"传媒公共性"的理解应当回归中国乃至第三世界国家革命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理论资源,重新检视当下新自由主义话语中"国家与社会"以及"国家与市场"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框架,把国家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国家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在传播领域的关系视为更加复杂的动态过程,从而实现去西方中心主义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探索,赋予传媒公共性这一议题以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公共性 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 中国经验
下载PDF
邂逅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安德鲁·芬伯格 王键(译) 《科学文化评论》 2017年第4期5-28,共24页
芬伯格的名字可能早已为读者所熟悉,作为一名左翼学者,他对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理论的研究,确立了早期学术声誉。芬伯格的著作主要分两类:一类集中于卢卡奇和马尔库塞等左翼学者和批判理论,另一类直接与技术和现代性问题相关。自20世纪90年... 芬伯格的名字可能早已为读者所熟悉,作为一名左翼学者,他对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理论的研究,确立了早期学术声誉。芬伯格的著作主要分两类:一类集中于卢卡奇和马尔库塞等左翼学者和批判理论,另一类直接与技术和现代性问题相关。自20世纪90年代,芬伯格发表了大量讨论技术问题的作品。其中,《技术批判理论》和《可选择的现代性》,都已译成中文。不同于其它专题性文章,"邂逅技术"(Encountering Technology)一文是芬伯格教授对自己介入技术问题研究的一次系统性总结,从中可以了解他的整个心路历程。自童年起,家庭环境就让芬伯格同技术紧密联结。在求学时代,他是具有反叛精神的青年,此后受马克思主义启迪,通过社会实践和对弱势群体的观察,他逐渐意识到技术民主化的理论可能和社会潜能。经过长期思考,通过对马克思、批判理论、STS和社会建构论等思想资源的融合,芬伯格最终提出了技术批判理论的完整设想,对现代社会面临的技术问题和困境,给出了"转化技术"的解答。芬伯格的理论对中国尤其重要。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内部存在大量弱势群体。技术民主化的设想,对于改善这些群体的生存状况,协调人们与技术的关系,有重要意义。中国是现代化中的后发国家,发展方向受限于传统和文化形态,芬伯格的转化技术,对于如何处理现代性危机,给出了重要思路。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芬伯格对马克思和左翼思潮的发掘,会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这是他在本文中展示的心路历程,所能提供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批判理论 《可选择的现代性》 20世纪90年代 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问题 芬伯格 学术声誉 马尔库塞
下载PDF
对合理性的合理批判 被引量:2
9
作者 安德鲁·芬伯格 韩连庆 《科学文化评论》 2006年第5期63-76,共14页
对合理性的社会批判有两个来源,一个是18世纪的浪漫主义,另一个就是马克思。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证实了社会组织的合理原则会产生一个带有偏见的结果。由于现代社会的合理性主要是由市场、组织和技术围绕着合理性的原则建立的,因此... 对合理性的社会批判有两个来源,一个是18世纪的浪漫主义,另一个就是马克思。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证实了社会组织的合理原则会产生一个带有偏见的结果。由于现代社会的合理性主要是由市场、组织和技术围绕着合理性的原则建立的,因此作者认为,马克思用于分析市场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分析技术,而法兰克福学派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技术的合理批判。技术政治学的出现使我们看到技术发展的模式逐渐类似于日常的政治活动,而社会建构论从社会因素的角度强调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作者从法兰克福学派和科学技术论研究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两级“工具化理论”。指出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技术能够被重新设计,以便服务于人类和自然,而不是统治人类和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性 技术 技术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 工具化理论
下载PDF
传媒公共性:全球化的挑战与中国的道路自信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艾 张晓星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18,共5页
本文围绕"传媒公共性"的概念及内涵,探颐索隐,梳理了西方传媒公共性的理论渊源及实践流变轨迹,深入剖析了BBC和CNN等西方媒体以"传媒公共性"的名义进行跨国意义输出的历史因素与现实条件,分析了国际媒体在全球化语... 本文围绕"传媒公共性"的概念及内涵,探颐索隐,梳理了西方传媒公共性的理论渊源及实践流变轨迹,深入剖析了BBC和CNN等西方媒体以"传媒公共性"的名义进行跨国意义输出的历史因素与现实条件,分析了国际媒体在全球化语境下进行传播输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中国媒体实践"传媒公共性"、实现"走出去"战略应有的立场,这对于当下"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公共性 公共领域 一带一路 全球化 国际媒体 国际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