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喷尿素和硫酸锌肥液对牧草产量及主要矿质养分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金 张振凯 +2 位作者 刘杨 丁桂云 张平 《中国草地》 CSCD 1992年第5期13-17,共5页
本文研究了飞机喷洒尿素、硫酸锌对牧草增产的有效条件、增产机理、增产效果、经济效益,以及喷洒肥液对主要矿质养分的影响问题。
关键词 牧草 产量 养分 尿素 硫酸锌
原文传递
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继勋 祝廷成 +1 位作者 马文明 张振凯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40-245,共6页
在东北羊草草原研究羊草群落、拂子茅群落、杂类单群落、碱茅群落、虎尾草群落和碱蓬群落六种生境条件下微生物生物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pH值和电导率呈指数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 在东北羊草草原研究羊草群落、拂子茅群落、杂类单群落、碱茅群落、虎尾草群落和碱蓬群落六种生境条件下微生物生物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pH值和电导率呈指数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土镶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指数正相关。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生态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强度不同,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关联序为:土壤水分(0.4199)>土壤有机质(0.4063)>土壤孔隙度(0.4003)>全氮含量(0.3797)>土壤pH(0.3640)>土壤电导率(0.1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生态环境 羊草 草原
下载PDF
短芒大麦耐盐变异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亚兰 李彦舫 +2 位作者 杨柏明 张成武 吴晓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0-32,共3页
从短芒大麦的幼穗、幼胚和成熟胚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悬浮细胞系,再以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结合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处理,在含盐培养基上筛选,得到耐1.2%NaCl的耐盐变异体,将耐盐系转入无盐培养基中培养5代,再转入... 从短芒大麦的幼穗、幼胚和成熟胚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悬浮细胞系,再以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结合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处理,在含盐培养基上筛选,得到耐1.2%NaCl的耐盐变异体,将耐盐系转入无盐培养基中培养5代,再转入含盐培养基中,仍具有耐盐性。耐盐系的生理生化分析表明,愈伤组织的耐盐极限在1.5%NaCl,耐1.2%NaCl的愈伤组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的6.68倍,说明脯氨酸参与了植物组织对盐胁迫的调节。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小29.92%,说明耐盐愈伤组织的膜透性比非耐盐愈伤组织小,证实其耐盐力强。耐盐愈伤组织经过分化,获得少量耐盐植株,经耐盐鉴定,耐盐浓度可达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芒大麦 愈伤组织 耐盐变异体 鉴定
下载PDF
东北盐碱化羊草草地生物治理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继勋 马文明 张贵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8-484,共7页
盐碱草地的生物治理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人工建立枯草层,改变盐碱土的理化性质,直接种植羊草,恢复植被;二是种植耐盐碱植物,自然积累有机质,逐渐恢复植被。枯草层可改变盐碱土的理化性状,当枯草量达l.5kg·m ̄-2时,... 盐碱草地的生物治理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人工建立枯草层,改变盐碱土的理化性质,直接种植羊草,恢复植被;二是种植耐盐碱植物,自然积累有机质,逐渐恢复植被。枯草层可改变盐碱土的理化性状,当枯草量达l.5kg·m ̄-2时,与对照区相比,土壤容重由1.71g·cm ̄-3减少到1.10g·cm ̄-3,土壤孔隙度和空气含量分别提高了41.7%和1.7倍,土壤含水量增加31.7%。土壤pH值由10.05下降到8.5,含盐量和电导率分别下降了34.1%和40%,碱化度由64.59%下降到35.75%。种植虎尾草改良盐碱化草地是一种有效的途径,4年后,光碱斑已全部被植被覆盖,群落产量达450g·m ̄-2,羊草在群落中大量出现,约占总产量的4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当枯草量达1.5kg·m ̄-2时,播种羊草即可在盐碱土壤上存活,4年后,羊草群落的产量可达600g·m ̄-2,基本上恢复到了羊草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盐碱化草地 生物治理
下载PDF
东北羊草草原盐碱斑的自然恢复 被引量:7
5
作者 郭继勋 孙刚 +2 位作者 马文明 吴立勋 张福贵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1-64,共4页
对羊草草原盐碱斑的成因及其自然恢复过程进行了探讨.通过盐碱斑与羊草群落的土壤化学性质比较,可以看出反映盐碱化程度的几个主要指标盐碱斑明显高于羊草群落,而反映土壤营养状况的几个指标则明显低于羊草群落.因此,草地土壤的次... 对羊草草原盐碱斑的成因及其自然恢复过程进行了探讨.通过盐碱斑与羊草群落的土壤化学性质比较,可以看出反映盐碱化程度的几个主要指标盐碱斑明显高于羊草群落,而反映土壤营养状况的几个指标则明显低于羊草群落.因此,草地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的成因是人们对草地的不合理利用,使植被遭到破坏.盐碱斑的自然恢复速度呈指数形式,并受微地形的影响,自然恢复速度平均为1766%每平方米每年,小面积盐碱斑完全恢复到羊草群落大约需要5~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原 盐碱斑 自然恢复 改良
全文增补中
糖萜素和寡聚糖对雉雏生产性能影响研究
6
作者 张辉 丛立新 +2 位作者 孟岩 娄玉杰 李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4,共3页
糖萜素饲料添加剂与寡聚糖饲料添加剂在畜禽上的应用报道很多,效果肯定,但在经济动物雉鸡上的应用尚属空白.当今雉鸡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因而在药物使用上有所加大,所生产出的雉鸡产品存在着药残问题,我们以雉鸡为试验材料,选取发... 糖萜素饲料添加剂与寡聚糖饲料添加剂在畜禽上的应用报道很多,效果肯定,但在经济动物雉鸡上的应用尚属空白.当今雉鸡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因而在药物使用上有所加大,所生产出的雉鸡产品存在着药残问题,我们以雉鸡为试验材料,选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育雏阶段,用糖萜素和寡聚糖分别与雉鸡育雏期常添加的土霉素比较,研究无公害添加剂糖萜素、寡聚糖与土霉素对雉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及能量和蛋白质的代谢、小肠内容物pH值、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探讨雉鸡育雏阶段添加糖萜素、寡聚糖替代抗生素的育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萜素 寡聚糖 雉雏 生产性能 饲料添加剂 雉鸡 日粮
下载PDF
草地生态系统氮平衡野外研究方法概述
7
作者 李育中 吴雨华 +5 位作者 祝廷成 R.E.Redmann 李建东 马文明 包宝权 张振凯 《中国草地》 CSCD 1996年第5期53-57,共5页
氮平衡的研究包含N输入与输出两方面的内容,草地生态系统的氮素输入方式主要有大气沉降和生物固定两种。输出方式主要包括淋失和NH3的挥发、N的反硝化作用损失以及割草、放牧、火烧带出的氮。
关键词 草地 生态系统 氮平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