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 被引量:35
1
作者 谢正德 邓继岿 +23 位作者 任丽丽 张燕 陈祥鹏 张海邻 赵林清 徐保平 钟礼立 秦强 卢根 郑跃杰 赵德育 尚云晓 曹玲 陈志敏 殷勇 刘瀚旻 申阿东 应斌武 符州 李昌崇 钱渊 许文波 王健伟 申昆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1-332,共12页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对于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核酸检测方法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得以快速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成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诊断的主...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对于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核酸检测方法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得以快速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成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诊断的主要方法。为规范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临床应用,提升病原体的诊断水平,特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撰写《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以指导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整体提升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核酸检测 共识
原文传递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涛 卫蔷 +4 位作者 吴琳 陈锰 张丽萍 张倩 刘兴会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6-320,共5页
目的评价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与缩宫素注射液联用,用于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在全国16家中心就诊的选取产妇入组,共计入组305例,纳入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和安全数据集(safety ... 目的评价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与缩宫素注射液联用,用于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在全国16家中心就诊的选取产妇入组,共计入组305例,纳入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和安全数据集(safety analysis set,SS)。完成试验299例,其中277例受试者纳入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set,PPS)。按1∶1随机分配分为A、B组。A组(试验组: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152例、B组(对照组:缩宫素注射液)153例。记录并比较各组产后2 h、6 h和24 h总出血量的差异;比较各组产后2 h和24 h额外使用宫缩剂、止血药物或其他止血措施的比例;比较各组需要输血的受试者比例、胎盘滞留时间;比较各组因子宫收缩不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受试者比例;比较各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产妇的产后2 h、6 h和24 h总出血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额外使用宫缩剂、止血药物或其他止血措施的比例、需要输血的受试者比例、胎盘滞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心率、呼吸、实验室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与缩宫素注射液联用预防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麦角新碱 缩宫素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胎盘早剥诊断与处理规范探讨——附244例病案资料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邓春艳 黄桂琼 +7 位作者 王晓东 高冰心 周凡 徐婷婷 刘兴会 游泳 邢爱耘 周容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6-868,共3页
目的了解胎盘早剥发生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母婴结局,分析早期识别胎盘早剥的临床线索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244例胎盘早剥病例资料。结果胎盘早剥88%发生于妊娠晚期,68%发生于妊娠32周后。妊娠期高血压... 目的了解胎盘早剥发生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母婴结局,分析早期识别胎盘早剥的临床线索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244例胎盘早剥病例资料。结果胎盘早剥88%发生于妊娠晚期,68%发生于妊娠32周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机械因素是重型胎盘早剥最主要的高危因素。与轻型胎盘早剥比较,重型胎盘早剥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腰背痛和/或持续腹痛、以陈旧不凝血为特征的阴道流血、胎心率异常甚至死胎、中重度贫血、子宫底异常表现。B超对重型胎盘早剥的阳性识别率达87.3%,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49.1%)。轻型胎盘早剥出生前漏诊50.9%、重型胎盘早剥出生前漏诊9.9%,差异明显。胎盘早剥剖宫产率73.9%,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剖宫产85.9%。子宫卒中32.2%,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子宫卒中60.7%。结论凡妊娠中晚期出现腰背痛和/或持续腹痛、以陈旧不凝血为特征的阴道流血,即应疑诊胎盘早剥。密切观察评价病情进展,出现重型胎盘早剥表现,必须积极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分型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HPV L1/PD-L1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4
作者 罗古坡 曾玺 +2 位作者 曹寒雨 唐丹 郄明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6-522,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L1检测、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明确其分流辅助诊断意义。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 目的通过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L1检测、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明确其分流辅助诊断意义。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高危型(high risk,HR)-HPV感染患者260例纳入研究,收集到宫颈细胞学标本260例[包括40例宫颈炎性细胞、40例轻度非典型增生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ilia lesions,LSIL)、80例中度和重度非典型增生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ilia lesions,HSIL)、100例宫颈癌细胞(cervical carcinoma cell,CCC)]和宫颈组织学标本218例[包括15例慢性宫颈炎组织、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1、32例CIN2、51例CIN3、100例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其中202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PV L1蛋白和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技术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和CC中PD-L1 mRNA水平。探讨HPV L1检测、PD-L1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发现宫颈病变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1)在宫颈细胞学组,HPV L1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炎性细胞、LSIL、HSIL、CCC中分别为82.50%、57.50%、11.25%、3.00%,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在宫颈组织学组,HPV L1阳性表达率在慢性宫颈炎组织、CIN1、CIN2、CIN3和CC中分别为86.67%、65.00%、34.38%、11.76%和4.00%,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2)在宫颈细胞学组,PD-L1在宫颈炎性细胞、LSIL、HSIL和CCC中的阳性表达平均评分分别为0.25±0.12、1.05±0.67、1.39±0.11和2.14±0.17,阳性评分逐渐增加(P<0.05)。在宫颈组织学组,PD-L1在慢性宫颈炎组织、CIN1、CIN2、CIN3和CC中的阳性表达平均评分分别为0.28±0.24、1.21±0.79、1.56±0.26、1.80±0.24和2.10±0.19,阳性评分逐渐增加(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L1/PD-L1检测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辅助诊断
原文传递
儿童至青春期子宫卵巢超声测值及超声对性早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晋 罗红 +2 位作者 庞厚清 欧阳力雪 宋清芸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3-587,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结合Z-score方法对女孩各类性早熟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超声测量3~21岁正常女性子宫、卵巢的各个测值,并建立Z-score模型。使用超声测量中枢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单纯乳腺发育及单纯阴毛早生的女孩的子宫、卵巢各个测值... 目的分析超声结合Z-score方法对女孩各类性早熟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超声测量3~21岁正常女性子宫、卵巢的各个测值,并建立Z-score模型。使用超声测量中枢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单纯乳腺发育及单纯阴毛早生的女孩的子宫、卵巢各个测值,选择与年龄相关度最大者计算出它们各自的Z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曲线得出最佳诊断截点值。结果卵巢体积和宫体长径与年龄符合度最高。其中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卵巢体积、宫体长径均大于正常女孩,卵巢体积Z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40,最佳诊断截点值为Z=2.16(敏感性100%,特异性81.1%),宫体长径Z值的AUC=0.845,最佳诊断截点值为Z=1.14(敏感性91.6%,特异性84.9%)。外周性性早熟患儿仅宫体长径大于正常女孩,宫体长径Z值的AUC=0.910,最佳诊断截点值为Z=1.06(敏感性98.0%,特异性82.0%)。单纯乳腺发育和阴毛早生患儿与正常女孩超声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结合Z-score方法对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有一定的鉴别意义,推测该方法可用于性早熟的治疗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Z-SCORE 超声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物灌注成像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帆 杨太珠 +2 位作者 田甜 王静欣 罗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7-593,共7页
目的总结卵巢肿物经静脉超声造影(CEUS)的灌注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取81个(来源于66例患者)在手术前行CEUS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物。超声灌注图像的分析流程如下:首先选取卵巢肿物病灶的感兴趣区,然后通过软件得到灌注... 目的总结卵巢肿物经静脉超声造影(CEUS)的灌注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取81个(来源于66例患者)在手术前行CEUS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物。超声灌注图像的分析流程如下:首先选取卵巢肿物病灶的感兴趣区,然后通过软件得到灌注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对获取曲线进行拟合,最后得到病灶部位的超声灌注参数。超声灌注参数包括: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半衰期(time from peak to one half,TTH)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对同一个病灶进行两次灌注参数的测量,并进行测值的重复性检验。并在卵巢肿物的良性与恶性病变间、是否肿瘤性病变、良性与恶性肿瘤间、不同分期的肿瘤间、不同分化的肿瘤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原发性恶性肿瘤与否间,进行各灌注参数的组间差异性检验。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灌注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确定灌注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在重复性检验中,本研究中的卵巢肿物的5个超声灌注参数均显示出良好的重复性。卵巢恶性肿物组、肿瘤组、良性肿瘤组的灌注参数PI、TTH和AUC分别高于良性肿物组、非肿瘤组、恶性肿瘤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灌注参数PI、TTH和AUC可作为鉴别卵巢肿物良/恶性、肿瘤/非肿瘤、肿瘤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指标,均以灌注参数AUC的诊断效力最强。AUC=877dB·s作为临界值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为87.3%,特异度为80.8%。超声灌注参数在不同分期的肿瘤间、不同分化的肿瘤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原发性恶性肿瘤与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恶变倾向越明显,CEUS中的PI、TTH和AUC越高,AUC对卵巢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物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临界值 灌注参数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超声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任泉霖 罗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早期筛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对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切口妊娠的住院患者207例,并完成随访。按超声图像特点分为孕囊型组及包块型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超声参数与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超声早期筛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对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切口妊娠的住院患者207例,并完成随访。按超声图像特点分为孕囊型组及包块型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超声参数与术中出血量的相关性,评价临床预后。结果两组中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末次剖宫产与本次妊娠间隔时间、肌层厚度、血流程度参数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相关性(r=0.001~0.175,P>0.05)。孕囊型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病灶体积、术前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与术中出血量有相关性(r=0.573~0.665,P<0.05)。包块型组病灶体积与术中出血量有相关性(r=0.603,P<0.05)。孕囊型组术中出血量[(29.7±54.29)mL]较包块型组术中出血量[(145.67±439.33)mL]少(P<0.05)。结论超声检查早期准确诊断切口妊娠,或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及不良结局的发生,是切口妊娠安全管理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妊娠 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原文传递
宫颈癌组织中c-myc、bca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8
作者 乌守恒 曾晓峰 +3 位作者 周颖 林卫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5-730,共6页
目的探究c-myc、bcat1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80例宫颈癌组织(40例宫颈鳞癌、40例宫颈腺癌)中c-myc及bcat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S... 目的探究c-myc、bcat1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80例宫颈癌组织(40例宫颈鳞癌、40例宫颈腺癌)中c-myc及bcat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c-myc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5/30)、43.3%(13/30)、73.8%(59/80);bcat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3/30)、23.3%(7/30)、52.5%(42/80);c-myc与bcat1在宫颈鳞癌及腺癌组织中的秩相关系数rs分别为0.773(P=0.000)、0.369(P=0.019);c-myc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病理类型(腺癌/鳞癌)、癌组织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有无脉管浸润有关(P<0.05);bcat1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无脉管浸润及Ki67指数有关(P<0.05)。结论 c-myc的高表达可能促进宫颈癌的侵袭及转移,bcat1的高表达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增殖、侵袭与转移,两者可能在宫颈癌致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 bcat1 宫颈癌 临床病理因素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慧 陈惠 +4 位作者 李淑英 刘秀美 孟宜波 白鹏 肖雪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6-808,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该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6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36例AFLP患者纳入研究,依据临床结局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n=30)和预后不良组(n=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 目的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该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6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36例AFLP患者纳入研究,依据临床结局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n=30)和预后不良组(n=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辅助检查、治疗措施等。结果临床特征的指标中产前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产后出现宫缩乏力的比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性脑病的比例,血浆置换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辅助检查的实验室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LP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发病凶险,母婴死亡率高。AFLP患者预后不良多与起病后迅速出现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血糖水平降低、TBIL水平增高和TP降低,且多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临床特征 预后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建立子痫前期不良结局风险预警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廖媛 刘兴会 +3 位作者 谭婧 何国琳 杨红梅 陈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7-802,共6页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预后因素,并建立不良结局的风险预警模型及探讨其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 532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不良结局分为有不良结局组990例(39.1%)...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预后因素,并建立不良结局的风险预警模型及探讨其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 532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不良结局分为有不良结局组990例(39.1%)与无不良结局组1 542例(60.9%)。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并对可能导致不良结局发生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80%的建模组与20%的验证组,对建模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最后用20%的验证组对所建立模型进行评价,绘制ROC曲线并结合临床意义寻找最佳预测点。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发生不良结局的预测指标包括初产妇、产检次数、双胎、水肿、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头昏头痛、视力模糊、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入院时血压值、尿蛋白定性定量结果、肝肾功能结果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指标有双胎、水肿、呼吸困难、视力模糊、合并心血管疾病、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结果异常(P<0.05)。建立的Logit(P)模型预测患者不良结局的准确度为77.1%,拟合优度检验示该模型拟和良好。用此模型的风险值预测20%的验证组患者的不良结局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P<0.01,95%可信区间:0.758~0.849)。结合临床对高敏感度的要求,当诊断点取风险值为0.300时,58.6%将发生不良结局,其敏感度为83.8%,假阳性率为46.8%。结论可通过患者是否为双胎妊娠,是否出现水肿、呼吸困难、视力模糊,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尿蛋白定量和血生化结果对子痫前期不良结局进行预测。运用此风险预警模型进行风险预测时,对风险值≥0.300的患者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预后因素 预测 不良结局
原文传递
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孕妇的严重不良围产结局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密 陈锰 +5 位作者 张力 何国琳 何镭 卫蔷 李涛 刘兴会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3-787,803,共6页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孕妇的不良围产结局,并研究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再次剖宫分娩的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孕妇,分析严重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严重不...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孕妇的不良围产结局,并研究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再次剖宫分娩的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孕妇,分析严重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严重不良结局定义为(以下任何一项):输红细胞≥10单位,术后转入ICU,膀胱、肠管或输尿管损伤需要外科修补,二次手术,子宫切除,或孕产妇死亡。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严重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近10+年共有478例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孕妇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再次剖宫产终止妊娠。本组孕妇平均年龄(32.5±4.8)岁,多数孕妇年龄大于30岁;平均孕4次产1次;其中131例(27.4%)孕妇发生严重不良结局。输红细胞≥10单位者有75例(15.7%,75/478);术后转入ICU 44例(9.2%,44/478);发生膀胱损伤而需修补者共有11例,无输尿管或肠管损伤发生;有4例二次手术,其均是由于保守治疗后内出血而行急诊剖宫产子宫切除。子宫切除(107例,22.4%)是最常见的严重不良结局;最后经过剖宫产术和/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311例胎盘异常附着者,只有172例(55.3%)术前超声或者磁共振检查怀疑有胎盘异常附着。多因素分析显示,凶险性前置胎盘(即胎盘附着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上)、产前怀疑胎盘异常附着(粘连、植入或穿透)和产前血红蛋白水平<100g/L是严重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2.4(1.5~3.8)、3.6(2.3~5.6)和2.5(1.6~3.9)。结论在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的孕妇中,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前怀疑胎盘异常附着和产前血红蛋白水平<100g/L会显著增加严重不良结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瘢痕子宫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个性化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丁婷婷 罗碧如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对剖宫产妇女产后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行为和母乳喂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7月1日~8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n=171)和对照组(n=17...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对剖宫产妇女产后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行为和母乳喂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7月1日~8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n=171)和对照组(n=170),干预组实施产前与产后相结合的个性化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记录两组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出院时及产后42 d母乳喂养情况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民族、麻醉类型、术前进食时间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 d失访17例,此时干预组163例,对照组161例。干预组在出院时、产后42 d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满意度、计划母乳喂养时长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时及产后42 d的乳房胀痛发生率及程度、乳头皲裂发生率、24 h配方奶添加次数、奶瓶使用率、喂养问题发生率均高于干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出院时,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均高于入院时,但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产前与产后相结合的个性化干预可提高剖宫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和母乳喂养满意度,改善母乳喂养行为,进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母乳喂养 个性化干预
原文传递
四川省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昊 袁琦 +3 位作者 王宇扬 官雨佳 孙兰 赵怡蕃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6-969,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式,从四川省中选取成都市、绵阳市及南充市并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抽取300例...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式,从四川省中选取成都市、绵阳市及南充市并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抽取300例HIV阳性MSM者,通过发放社会支持量表(SSRS)、广泛性焦虑量表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调查其社会支持现状与心理健康。结果 HIV阳性的MSM社会支持总分(24.86±12.5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家庭情况、感情状况、在职情况、治疗状况、确诊时间的MSM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未进行规律有效治疗是客观支持(β′=-0.578,P<0.001)、主观支持(β′=-0.496,P<0.001)、对支持的利用度(β′=-0.581,P<0.001)、社会支持总分(β′=-0.588,P<0.001)的不利因素;当前拥有正当工作的状态是客观支持(β′=0.219,P<0.001)、主观支持(β′=0.403,P<0.001)、对支持的利用度(β′=0.214,P<0.001)、社会支持总分(β′=0.335,P<0.001)的有利因素;不同文化程度、有无子女、感情状况、在职情况、确诊时间的MSM抑郁与焦虑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年龄(OR=0.853)、客观支持(OR=0.664)、主观支持(OR=0.779)是引起焦虑的保护因素;家庭状况(OR=16.614)是引起焦虑的危险因素;有无治疗(OR=3.090)、年龄(OR=1.902)、家庭状况(OR=3.132)是引起抑郁的危险因素;确诊时间(OR=0.197)是引起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阳性MSM自身社会支持普遍偏低,且存在一定的焦虑与抑郁的可能,这可能不仅与HIV阳性MSM受到疾病压力、经济压力、生活压力等方面有关系,还与特殊的MSM身份、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等方面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HIV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腔内心电图辅助定位减少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彬秩 陈昌辉 +1 位作者 陈虹 凌其英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7-502,共6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m,IC-ECG)辅助定位技术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新...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m,IC-ECG)辅助定位技术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经上肢PICC置管患儿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C-ECG组和对照组。IC-ECG组按传统体表测量结合IC-ECG辅助定位技术行PICC置管,对照组按传统体表测量定位法行PICC置管,每组患儿105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性别构成、胎龄、置管日龄、导管留置时间、疾病类型及穿刺部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ECG组导管相关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C-ECG组的静脉炎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置管过程中,利用IC-ECG辅助定位,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腔内心电图 导管相关并发症 新生儿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孕早期超声用于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叶璐 杨盼 +2 位作者 杨太珠 张波 罗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0-623,共4页
目的评价孕早期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行定期产检且有剖宫产史的妊娠期妇女资料,调取孕早期(孕11~14周,胎儿顶臀长4.5~8.4cm)超声检查报告,以超声诊断疑胎盘植入... 目的评价孕早期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行定期产检且有剖宫产史的妊娠期妇女资料,调取孕早期(孕11~14周,胎儿顶臀长4.5~8.4cm)超声检查报告,以超声诊断疑胎盘植入者为病例组,以超声显示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且为前置状态但未怀疑胎盘植入者作为对照组,记录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病理或临床诊断,以病理结果及手术所见为胎盘植入的诊断金标准,判断超声的诊断价值,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对象54例,其中病例组18例,对照组36例,病例组植入比例(16/18)高于对照组(9/36),且病例组植入严重程度较高(P<0.05)。病例组子宫切除比例(6/18)高于对照组(1/36)(P<0.05)。在孕早期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病例中,立即终止妊娠者出血量低于继续妊娠者的剖宫产出血量(P<0.05)。孕早期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64.00%,特异度为93.10%,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75.00%,准确度为79.63%。超声声像图特征中的胎盘后方低回声区异常与胎盘植入关系较密切,比值比为24.00(95%可信区间4.60~125.25),胎盘后方子宫肌层变薄(子宫肌层厚度<3mm或仅见浆膜层)可能提示程度较重的胎盘植入。结论孕早期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高,有助于密切随访及临床抉择,可减少大出血及子宫破裂等不良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侵入性 前置胎盘 孕早期 剖宫产
原文传递
高龄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丁玉兰 吴倩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481-486,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高龄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简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和自编影响因素问卷对该院高龄孕妇200例进行调查。结果该院高龄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总...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高龄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简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和自编影响因素问卷对该院高龄孕妇200例进行调查。结果该院高龄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总平均分为(201.91±54.32)分。其中,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中专的高龄孕妇自我效能期望(EE-16)维度得分以及没有利用辅助生殖技术的高龄孕妇CBSEI-C32的各项得分偏高。结论该院高龄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水平总体属于中等偏上,受家庭、朋友的支持情况以及有无利用辅助生殖技术两个方面的影响。在高龄孕妇的怀孕过程中,家人、朋友应多给其鼓励和支持,积极促进丈夫陪产,加强孕前教育,逐步增强高龄孕妇分娩的信心,以提高其分娩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分娩自我效能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检测策略在成都双流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玺 李静 +5 位作者 康乐妮 严兰平 何浈 廖光东 郄明蓉 陈泯燕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6-903,共8页
目的评估高危HPV(high-risk HPV,hr-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的不同组合策略在成都双流地区宫颈癌筛查,特别是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项目为基于人群的随机临床试验。纳入符合要求的3... 目的评估高危HPV(high-risk HPV,hr-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的不同组合策略在成都双流地区宫颈癌筛查,特别是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项目为基于人群的随机临床试验。纳入符合要求的35~65岁的女性。第一年基线筛查中受试者按1∶2随机分配进行细胞学或hr-HPV检测,其中hrHPV检测呈阳性者被随机分流行细胞学或阴道镜检查。24个月后召回所有受试者,对其均进行细胞学和hr-HPV联合筛查。以上述基线筛查结果阴性且进入第三年随访并完成随访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基于上述检查结果,提取相关数据,模拟4种不同的筛查方案:(1)TCT和hr-HPV联合筛查,任一阳性则转诊阴道镜检查;(2)TCT和hr-HPV联合筛查,同时阳性则转诊阴道镜检查;(3)TCT初筛阳性者进行hr-HPV分流,hr-HPV阳性者转诊阴道镜;(4)hr-HPV初筛阳性者进行TCT分流,TCT阳性者转诊阴道镜。以组织学病检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终点事件,计算不同筛查方案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结果共筛查3102人,其中2967人纳入最终统计。其中,细胞学组979人,hr-HPV组1988人。初筛细胞学组筛查阳性率为5.6%(55/979),HSIL^(+)检出率为0.2%(2/979)。hr-HPV组筛查阳性率为7.5%(149/1988),HSIL^(+)病变的检出率为0.9%(18/1988)。24个月后共计召回2456名女性,对其同时行宫颈细胞学及hrHPV检测。其中,细胞学组阳性率为3.2%(78/2456),hr-HPV组阳性率为8.7%(215/2456),总的HSIL^(+)检出率为0.69%(17/2456)。基线hr-HPV阴性的妇女远期HSIL^(+)病变的发生率较低。宫颈细胞学筛查和hr-HPV分流策略是最佳方法,其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58.3%,阳性预测值为44.4%,阴性预测值为93.3%,曲线下面积为0.736,P=0.039(95%CI:0.555~0.917)。结论本项基于成都双流地区的临床随机试验显示,hr-HPV检测的敏感性优于细胞学,且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 宫颈细胞学 高危HPV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成都双流地区
原文传递
XIAP基因与耐紫杉醇卵巢癌细胞A2780/Taxol耐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岳驰 李冉红 +1 位作者 陈晨 刘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与卵巢癌对紫杉醇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以5、10、20、40、80、160、320ng/mL的紫杉醇处理卵巢癌紫杉醇敏感细胞A2780和耐药细胞A2780/T,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IR),逆转录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与卵巢癌对紫杉醇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以5、10、20、40、80、160、320ng/mL的紫杉醇处理卵巢癌紫杉醇敏感细胞A2780和耐药细胞A2780/T,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IR),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检测紫杉醇100ng/mL处理A2780和A2780/T细胞后XIA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将A2780/T细胞分为空转染组(转染空载体质粒)、小干扰RNA(siRNA)-XIAP(siRNA-XIAP)组(转染siRNA-XIAP质粒)、非特异性转染组(转染非特异性质粒)、空白对照组(不转染质粒),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XIA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加入含不同质量浓度的紫杉醇(0、1 000、1 500、2 000、2 500ng/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紫杉醇处理后,A2780细胞IR随紫杉醇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A2780/T细胞IR无明显变化。紫杉醇100ng/mL处理A2780和A2780/T细胞后,A2780细胞XIAP mRNA的表达低于紫杉醇未处理组(P<0.05),A2780/T细胞中XIAP mRNA的表达与紫杉醇未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2780/T细胞XIAP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A2780紫杉醇处理组(P均<0.05);siRNA-XIAP组XI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在紫杉醇2 000ng/mL及2 500ng/mL作用下,siRNA-XIAP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卵巢癌对紫杉醇耐药与XIAP基因的高表达有关,特异性的siRNA可通过降低XIAP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增加耐药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P 卵巢癌 紫杉醇 化疗药物耐药 SIRNA
原文传递
卵巢卵黄囊瘤4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炼 王巍 +4 位作者 何英 王梅 黄芹 刘娟 吴秀丽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的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该肿瘤的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46例卵巢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特殊染色,分析其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分析患者的预...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的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该肿瘤的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46例卵巢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特殊染色,分析其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分析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年龄8~45岁,肿瘤为囊实性包块,切面多彩状。镜检见肿瘤细胞排列成网状/微囊状/迷路状、乳头状、黏液瘤样、腺泡-腺管样、实性巢团状,肿瘤组织内可见到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S-D(Schiller-Duval)小体。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显示甲胎蛋白(AFP)(46例,100%)、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蛋白(46例,100%)、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46例,100%)、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26例,56.5%)阳性,腺泡-腺管样分化区域的肿瘤细胞显示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27例,58.7%)、细胞角蛋白-7(CK7)(27例,58.7%)、表皮膜抗原(EMA)(27例,58.7%)阳性,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3/4(OCT3/4)、酪氨激酶受体(CD117)、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D30)、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抑制素-α(α-inhibin)阴性,46例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均大于50%。4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2~84月,随访期内9例患者因病死亡,余31例存活。患者年龄、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的组织学亚型、化疗与否均不影响预后生存。结论卵巢原发的卵黄囊瘤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肿瘤镜下形态多样,具有特征性的S-D小体,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指标AFP、SALL4、Glypican-3染色阳性可以明确诊断。该肿瘤对化疗敏感,手术结合术后化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黄囊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预后
原文传递
成都市儿童急性中毒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秀芳 刘莉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3-685,共3页
目的探索成都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共性特点,指导本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预防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成都地区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157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特性。结果四季均有发生,春季略多(33.76%);男孩占59.87%;年龄4天~14岁,平均(... 目的探索成都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共性特点,指导本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预防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成都地区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157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特性。结果四季均有发生,春季略多(33.76%);男孩占59.87%;年龄4天~14岁,平均(5.74±4.58)岁,1~3岁最多(36.31%);农村患儿65.61%;服毒自杀者占4.46%。毒物种类繁多,其中农药占40.13%、食物中毒17.83%、鼠药中毒15.93%和药物中毒13.38%;92.36%经消化道食入中毒。儿童各年龄段内春季中毒数略多;中毒途径主要是误服或误喂服而经消化道中毒;12岁前各年龄组中毒数最多的均为农药,其他种类略有差异(食物、药物、鼠药)。治愈率80.25%。不同性别和居住地患儿年龄无统计学差异;自杀与否患儿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者均为学龄及以上儿童,毒物主要是百草枯。不同性别患儿的居住地和中毒种类无统计学差异。城市和农村患儿的毒物种类有统计学差异(P<0.05),城市的前三位是鼠药(33.33%)、药物(24.07%)和农药(18.52%);农村的前三位是农药(51.46%)、食物(24.27%)和药物(7.77%)。结论儿童急性中毒常发生,应从多环节入手做好防控工作,确保儿童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中毒 成都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