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应用方案治疗92例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阚鸿雁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60-361,共2页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应用方案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82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治疗用药分为观察组92例(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和对照组90例(莫西沙星),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药...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应用方案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82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治疗用药分为观察组92例(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和对照组90例(莫西沙星),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43.48%)、总有效率(94.5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1.11%,77.78%),不良反应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12.22%),观察组细菌清除率(82.98%)显著高于对照组(69.77%),经过统计学比较,P均<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联合应用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呼吸道感染 老年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淑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5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5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为(65.12±9.68)ml、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为(126.52±611.31)ml低于对照组的(83.42±10.79)、(142.46±13.89)ml,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为(56.34±6.76)%高于对照组的(47.35±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在改善心脏各项指标的基础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曲美他嗪 冠心病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东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8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6年1月12日至2017年5月12日,其中对常规组单纯给予沙丁胺醇治疗,实验组加用布地...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6年1月12日至2017年5月12日,其中对常规组单纯给予沙丁胺醇治疗,实验组加用布地奈德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02%,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胸闷、气短、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短,P<0.05;治疗前两组的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雾化吸入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莫西沙星与喜炎平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阚鸿雁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6期183-184,共2页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与喜炎平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样...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与喜炎平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6例。对照组采纳莫西沙星治疗,试验组采纳莫西沙星与喜炎平联合治疗,比较临床指标、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CRP、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显著较对照组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喜炎平联合可有效改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减轻炎性反应,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喜炎平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与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东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0期218-21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痰热清注射液与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抽取80例。根据随机数字... 目的研究分析痰热清注射液与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抽取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单纯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归为单纯组;另一组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与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设为联合组。上述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改善时间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结果经不同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单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联合组明显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热、咳痰、咳嗽以及肺部炎症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CRP、白细胞数均低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痰热清注射液与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痰热清注射液 莫西沙星 临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
下载PDF
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淑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517-1518,共2页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10月-2018年5月时段内接诊的6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治疗+贝那普利治疗的为...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10月-2018年5月时段内接诊的6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治疗+贝那普利治疗的为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为96. 8%,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SV、CO高于对照组,对比显著,P <0. 05。结论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螺内酯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脑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阚鸿雁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4期163-164,共2页
目的分析脑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90例,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 目的分析脑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90例,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5例。对照组采纳脑垂体后叶素治疗,试验组采纳脑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的,具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脑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可有效改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 支气管扩张 咯血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异丙托溴铵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稳定期SCOPD的临床评价
8
作者 阚鸿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8期97-99,共3页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稳定期SCOPD患者120例,采用分段随机化法分为A组和B组,...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稳定期SCOPD患者120例,采用分段随机化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异丙托溴铵联合用药方案,B组仅单纯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对比两组S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S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相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异丙托溴铵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价值高,可改善S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异丙托溴铵 联合用药方案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丽娟 陈春光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04-205,共2页
脑卒中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肢体活动能力,本文通过临床观察效果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78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头颅CT或者MRI确诊为脑卒... 脑卒中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肢体活动能力,本文通过临床观察效果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78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头颅CT或者MRI确诊为脑卒中偏瘫,在治疗之前即伴随有程度不一的肢体功能障碍,排除具有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偏瘫 患者生活能力 脑卒中偏瘫 肢体功能障碍 功能位 精神障碍 生活自理能力 随机数字法 早期康复锻炼
原文传递
胃镜检查在消化性溃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丛日荣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9期84-85,共2页
目的:分析胃镜检查在消化性溃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疑似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用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接受胃镜及钡餐造影检查,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胃镜... 目的:分析胃镜检查在消化性溃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疑似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用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接受胃镜及钡餐造影检查,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胃镜检查发现86例患者中单纯十二指肠溃疡21例,单纯胃溃疡24例,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13例,溃疡合并出血6例,溃疡合并幽门梗阻5例,恶性溃疡8例,排除溃疡患者8例;排除5例幽门梗阻患者,行钡餐检查的患者有81例,其中单纯十二指肠溃疡、单纯胃溃疡、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合并出血、恶性溃疡的患者分别为20例、23例、16例、7例、6例,排除溃疡9例。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行综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检查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诊断方法,具有活检及检查中治疗并发症的优势,针对胃镜不能通过的狭小病变可结合钡餐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诊断,以互取所长,共同服务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消化性溃疡 临床诊断
下载PDF
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丛日荣 马金新 董琳琳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0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析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消化内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 目的探析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消化内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单用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率为4.0%;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不良反应率为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复发事件,对照组6例,复发率为12.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在应用雷贝拉唑基础上,取铝碳酸镁加用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缩短病程,且有较高安全性,并可防范复发事件,具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雷贝拉唑 铝碳酸镁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胰岛素泵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琳琳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1年第2期341-342,344,共3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诊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8...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诊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指尖自我血糖监测,试验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糖达标情况及胰岛素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Ⅰβ)均升高,同时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糖达标胰岛素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更利于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状态,有效控制胰岛素用量并促进胰岛细胞恢复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指尖自我血糖监测 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丽娟 《蛇志》 2016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健康知识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健康知识评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临床护理路径 住院时间 健康知识 满意度
下载PDF
灯盏花素与甲钴胺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琳琳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2153-2154,共2页
目的:探究灯盏花素与甲钴胺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凌源钢城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 目的:探究灯盏花素与甲钴胺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凌源钢城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试验组(n=42),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试验组应用灯盏花素于甲钴胺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显著较对照组(76.9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差异较小,治疗4周后上述指标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灯盏花素与甲钴胺联合用药方案更利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恢复,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灯盏花素 甲钴胺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研究与临床合理用药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冬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期296-297,共2页
目的研究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的合理用药,探索临床正确的用药方法。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同时结合实际临床用药,根据临床常用药物的代谢动力学(PK)和效应动力学(PD)及药物后效应(PAE)的不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的合理用药,探索临床正确的用药方法。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同时结合实际临床用药,根据临床常用药物的代谢动力学(PK)和效应动力学(PD)及药物后效应(PAE)的不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方法和合理用药方式。结果通过研究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优给药时间及其联合用药的给药间隔,合适合理的用药时间及间隔能有效提高药物的疗效,知道临床合理用药。结论熟悉临床各种常用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其给药间隔期,最佳化给药方案,提高药物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