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渣熔融还原炼铁过程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李磊 胡建杭 王华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71,共7页
根据熔融还原原理,进行了铜渣熔融还原炼铁研究.考察了碱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CaF2添加量对铜渣中铁收率和铁水脱S,P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水淬铜渣中含铁物相主要为2FeOSiO2和Fe3O4.确定的铜渣熔融还原炼铁的合理工艺条件为:惰... 根据熔融还原原理,进行了铜渣熔融还原炼铁研究.考察了碱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CaF2添加量对铜渣中铁收率和铁水脱S,P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水淬铜渣中含铁物相主要为2FeOSiO2和Fe3O4.确定的铜渣熔融还原炼铁的合理工艺条件为:惰性气氛下,碱度1.6,保温温度1575℃,保温时间30min,CaF2/CaO(质量比)为10%.该条件下,铜渣铁收率为89.28%,铁水S含量为0.039%,P含量为0.087%,有效地解决了铜渣熔融还原炼铁铁水S含量偏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熔融还原 炼铁 脱硫
原文传递
铜渣中铜的回收工艺及新技术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磊 胡建杭 +2 位作者 魏永刚 廖彬 邱在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26,共6页
综述了几种铜渣贫化技术。基于铜渣的物相结构,分析了铜渣火法贫化、湿法提取及缓冷选矿3种方法的贫化机理,并讨论了各方法的贫化效果。结合氯化法在处理复杂物料中的优势,为实现渣中铜的高效提取,提出了一种铜渣氯化焙烧-烟气捕集回收... 综述了几种铜渣贫化技术。基于铜渣的物相结构,分析了铜渣火法贫化、湿法提取及缓冷选矿3种方法的贫化机理,并讨论了各方法的贫化效果。结合氯化法在处理复杂物料中的优势,为实现渣中铜的高效提取,提出了一种铜渣氯化焙烧-烟气捕集回收铜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贫化 废物利用
下载PDF
铜渣熔融还原炼铁过程反应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磊 胡建杭 王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14-117,共4页
对铜渣还原炼铁过程中各元素的反应热力学及渣处于熔融状态时(FeO)组分作用浓度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XRD分析结果显示铜渣中含铁物相主要为铁橄榄石(2FeO.SiO2)。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铜渣中添加一定量CaO,(2FeO.SiO2)还原反应理论起始... 对铜渣还原炼铁过程中各元素的反应热力学及渣处于熔融状态时(FeO)组分作用浓度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XRD分析结果显示铜渣中含铁物相主要为铁橄榄石(2FeO.SiO2)。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铜渣中添加一定量CaO,(2FeO.SiO2)还原反应理论起始温度由1042.23K降至757.47K;渣中Mg、Al、Si和Ca 4种元素的还原反应不能发生;增加熔池中O2-浓度,Fe2+还原限度升高。FeO-SiO2-CaO三元渣系作用浓度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熔池碱度为2.0时,(FeO)组分作用浓度达到最大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熔融还原 炼铁 作用浓度
下载PDF
铜渣氢气还原过程中的物相转变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慧利 胡建杭 +2 位作者 王华 王超 李娟琴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70,共6页
对铜渣进行氢气还原处理,分析了还原温度和时间对还原前后铜渣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还原过程的物相转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铜渣氢气还原产物为金属Fe和玻璃态SiO2,二者的产出量随还原温度升高和还原时间延长而增加,950℃还... 对铜渣进行氢气还原处理,分析了还原温度和时间对还原前后铜渣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还原过程的物相转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铜渣氢气还原产物为金属Fe和玻璃态SiO2,二者的产出量随还原温度升高和还原时间延长而增加,950℃还原6h铜渣中铁还原率比800℃时高47.4%,随反应时间延长铜渣中铁还原率增长速度变慢;原渣中狭长或树突状的铁橄榄石相还原后转变为不规则颗粒状或片状金属Fe相,随还原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颗粒表面变得更加致密;铜渣氢气还原制备金属Fe催化剂时还原温度900~950℃、还原时间3~5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还原 金属Fe 二氧化硅 物相转变
原文传递
红土镍矿的固相还原动力学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博 魏永刚 王华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7-771,共5页
采用非等温热分析法对红土镍矿固相还原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热失重曲线确定了红土镍矿固相还原的反应机理函数f(a),在此基础上求解出动力学参数,并对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红土镍矿固相还原机理.结果表明,红土镍矿失重率与... 采用非等温热分析法对红土镍矿固相还原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热失重曲线确定了红土镍矿固相还原的反应机理函数f(a),在此基础上求解出动力学参数,并对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红土镍矿固相还原机理.结果表明,红土镍矿失重率与加热温度密切相关,而升温速率对其影响很小;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固相还原过程可分为473~773和773~1223K两个阶段,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71.91和52.75kJ/mol,与挥发分的析出和镍、铁氧化物的还原对应;反应属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型机理函数,其微分形式为f(a)=1/4(1-a)[-ln(1-a)]-3,反应速率主要由碳气化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固相还原 动力学 失重率
原文传递
烟气循环烧结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小辉 张家元 +3 位作者 田万一 郑敏 周孑民 王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2-1320,共9页
通过对铁矿烧结过程流动、传热、传质的分析,建立烧结过程热质分析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验证计算模型的可靠性。根据常规烧结工艺烟气温度和成分含量的分布特点,基于余热利用和减量排放侧重点的不同提出相应的烟气循环烧结方案,通过模拟计... 通过对铁矿烧结过程流动、传热、传质的分析,建立烧结过程热质分析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验证计算模型的可靠性。根据常规烧结工艺烟气温度和成分含量的分布特点,基于余热利用和减量排放侧重点的不同提出相应的烟气循环烧结方案,通过模拟计算对比分析烟气循环烧结对于常规烧结工艺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烟气循环烧结工艺能提高上部料层最高温度,使料层最高温度在高度方向上更加稳定,能提高烟气余热利用量,降低烟气脱硫处理量和脱硫负荷,提高烟气脱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循环烧结 传热传质 数值模拟 节能减排
下载PDF
铜渣煅烧过程中的多相转变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慧利 胡建杭 +2 位作者 王华 王超 李娟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59-3165,共7页
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铜渣在煅烧过程中的多相转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渣原渣从800℃开始发生物相转变,由Fe2SiO4转变为Fe3O4和非晶SiO2,Fe2SiO4向Fe3O4的转变在1 000℃结束。850℃时开始发... 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铜渣在煅烧过程中的多相转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渣原渣从800℃开始发生物相转变,由Fe2SiO4转变为Fe3O4和非晶SiO2,Fe2SiO4向Fe3O4的转变在1 000℃结束。850℃时开始发生Fe3O4向α-Fe2O3的转变,1 050℃时转变基本完成,1 000~1 050℃是Fe3O4向α-Fe2O3转变的主要温度区间。Fe2SiO4向Fe3O4的转变和Fe3O4向α-Fe2O3的转变在850~1 050℃同时发生。Fe2SiO4煅烧生成的非晶SiO2从900℃开始析晶,析晶产物为石英晶体,1 000℃时开始发生石英向方石英的转变。与煅烧时间的延长相比,煅烧温度的升高对Fe3O4转变为α-Fe2O3更有利,但煅烧时间的延长使生成的α-Fe2O3颗粒大小更均匀,颗粒形状更接近于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煅烧 多相转变 铁橄榄石 磁铁矿 赤铁矿 二氧化硅
下载PDF
干燥过程中硅镁镍矿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变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博 魏永刚 王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40-1446,共7页
针对硅镁镍矿含水量大的特点,进行硅镁镍矿高温干燥实验和低温干燥实验,绘制干燥特征曲线,研究硅镁镍矿的干燥机制及相变特征。结果表明:硅镁镍矿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分为吸附水、结晶水和结构水;硅镁镍矿的低温干燥过程可分为升速干燥阶... 针对硅镁镍矿含水量大的特点,进行硅镁镍矿高温干燥实验和低温干燥实验,绘制干燥特征曲线,研究硅镁镍矿的干燥机制及相变特征。结果表明:硅镁镍矿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分为吸附水、结晶水和结构水;硅镁镍矿的低温干燥过程可分为升速干燥阶段和减速干燥阶段,硅镁镍矿湿基含水量降到平衡水分时,干燥过程结束,干燥过程的活化能为1.7 kJ/mol;硅镁镍矿高温干燥实验的最佳干燥时间为30 min,高温干燥后硅镁镍矿变成了不定型硅酸镁;当温度达到750℃时,硅镁镍矿重新结晶形成(Mg,Fe)SiO4和Fe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镁镍矿 干燥曲线 作用机制 相变特征
下载PDF
钛铁矿和高磷铁矿混合矿氧气顶吹熔融还原炼铁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10
9
作者 郈亚丽 王华 卿山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4-1029,共6页
采用氧气顶吹熔融还原法进行了高磷铁矿和钛铁矿混合矿炼铁的实验研究,考察了熔渣四元碱度、反应温度、碳氧摩尔比、通氧时间、保温时间和氧流量对炼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CaO加入量、提高碳氧摩尔比、... 采用氧气顶吹熔融还原法进行了高磷铁矿和钛铁矿混合矿炼铁的实验研究,考察了熔渣四元碱度、反应温度、碳氧摩尔比、通氧时间、保温时间和氧流量对炼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CaO加入量、提高碳氧摩尔比、延长通氧时间和保温时间、增加氧流量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铁还原率.确定的合理工艺条件为:温度1500℃,碱度1.3,碳氧摩尔比1.0,保温时间30 min,通氧时间10 min,氧流量350 L/h,在此条件下渣铁分离较好,铁还原率达9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铁矿 钛铁矿 熔融还原 炼铁
原文传递
铜电解液净化除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晓峰 李磊 +2 位作者 王华 张仁杰 廖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8-112,共5页
结合笔者在铜电解液净化除铁方面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几种湿法除铁方法。分析了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氢氧化铁沉淀法的除铁机理,并讨论了各方法在铜电解液除铁工艺中的条件及效果。单独采用湿法除铁工序处理复杂铜资源难以达到电解液含... 结合笔者在铜电解液净化除铁方面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几种湿法除铁方法。分析了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氢氧化铁沉淀法的除铁机理,并讨论了各方法在铜电解液除铁工艺中的条件及效果。单独采用湿法除铁工序处理复杂铜资源难以达到电解液含铁标准,为了实现复杂铜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其中铁的有效脱除,提出火法氧化造渣-湿沉淀联合两段除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液 净化除铁 黄钾铁矾法 针铁矿法
下载PDF
锡铁矿硫化焙烧脱锡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磊 廖彬 +3 位作者 王华 胡建杭 邱在军 桑秀丽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9-414,共6页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和XRD分析对锡铁矿硫化焙烧脱锡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提高焙烧温度和延长焙烧时间有利于锡铁矿脱锡,但焙烧温度高于1473K时,物料中铁酸钙物相发生软熔,包裹未反应固体含锡颗粒,造成锡脱除...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和XRD分析对锡铁矿硫化焙烧脱锡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提高焙烧温度和延长焙烧时间有利于锡铁矿脱锡,但焙烧温度高于1473K时,物料中铁酸钙物相发生软熔,包裹未反应固体含锡颗粒,造成锡脱除率下降;黄铁矿和无烟煤用量增加时,脱锡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优化的脱锡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1473K,焙烧时间60min,黄铁矿添加量5%(ω),无烟煤添加量5%(ω),氮气流量15L/h.此条件下,物料锡含量由0.35%降至0.05%,脱锡率达85.71%,可高效脱除锡铁矿中的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矿 FeS2 硫化焙烧 脱锡 资源综合利用
原文传递
石墨烯分散液及其组装膜的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丽 李孔斋 +2 位作者 王华 魏永刚 祝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6-1173,共8页
通过对比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烯醇(PVA)对石墨烯的分散能力,发现SDS可有效避免石墨烯片层之间的团聚,使得石墨烯在水溶液中分散得更加均匀.将浓度分别为0.39和0.30 mg/m L的石墨烯(G)和石墨烯片(GF)的SDS分散液旋涂在IT... 通过对比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烯醇(PVA)对石墨烯的分散能力,发现SDS可有效避免石墨烯片层之间的团聚,使得石墨烯在水溶液中分散得更加均匀.将浓度分别为0.39和0.30 mg/m L的石墨烯(G)和石墨烯片(GF)的SDS分散液旋涂在ITO电极表面制备出G膜和GF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两类石墨烯膜均呈现出纱状透明的片状结构,同时具有石墨烯特有的褶皱.在石墨烯膜上继续进行钌配合物分子膜的自组装实验,得到G/Ru复合膜和GF/Ru复合膜.采用循环伏安法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石墨烯复合膜进行光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膜与钌配合物分子膜的复合可有效加强薄膜对太阳光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分散 表面活性剂 石墨烯膜 复合膜
下载PDF
生物质炭化原料选择及需热量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威 胡建杭 +3 位作者 王华 杨丽 邓双辉 李娟琴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83,共4页
从生物质原料的工业分析结果和木质素含量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二者对生物质炭化的影响.对生物质炭化原料进行选择,认为木材类生物质适合作为生物质炭化的原料,可加强对树木枝条、锯末及薪炭林的炭化;为实现生物质炭化的工业化,还应设计... 从生物质原料的工业分析结果和木质素含量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二者对生物质炭化的影响.对生物质炭化原料进行选择,认为木材类生物质适合作为生物质炭化的原料,可加强对树木枝条、锯末及薪炭林的炭化;为实现生物质炭化的工业化,还应设计利用烟气余热等热源来热解生物质的换热器,这项设计需知道生物质热解需热量.运用热重-差示扫描(TG-DSC)同步热分析仪对选用的木屑进行热解实验并利用DSC曲线对木屑炭化需热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屑炭化终温为500℃时(初始温度为40℃),需热量为491kJ/kg.提出DSC曲线在工业用热解换热器传热设计和校核中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炭化原料选择 需热量 DSC
下载PDF
氯化焙烧法回收铜渣中铜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仁杰 李磊 韩文朝 《工业加热》 CAS 2014年第1期4-9,共6页
对铜渣氯化焙烧过程中各主要组分的反应热力学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aCl2为氯化剂对铜渣进行氯化焙烧时,其自身离解须在有氧环境中并在铜渣中SiO2组分的作用下才可发生,且反应体系中介入FeSO2,可较大程度促进CaCl2... 对铜渣氯化焙烧过程中各主要组分的反应热力学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aCl2为氯化剂对铜渣进行氯化焙烧时,其自身离解须在有氧环境中并在铜渣中SiO2组分的作用下才可发生,且反应体系中介入FeSO2,可较大程度促进CaCl2的离解。渣中含铜物相Cu2O、Cu2S及CuS在焙烧温度下可发生氯化反应,含铁物相Fe3O4和Fe2SiO4两者的氯化反应则不可发生,即过程可实现铜渣的选择性氯化。所形成氯化物挥发过程中,单一氯化物可发生聚合反应,且所形成聚合物的蒸汽压比单一氯化物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氯化焙烧 铜回收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富氧顶吹熔融还原技术冶炼高磷铁矿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汤忖江 王华 +5 位作者 卿山 施哲 丁跃华 李亮清 张竹明 杨雪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5-99,共5页
云南省的高磷铁矿具有其独特性,不但难选,而且难以大量应用于高炉炼铁,因此高磷铁矿的处理是云南省钢铁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主要介绍了一种富氧顶吹熔融还原冶炼技术,并采用该技术处理一种高磷铁矿,研究了富氧率和风量对炉温的影响... 云南省的高磷铁矿具有其独特性,不但难选,而且难以大量应用于高炉炼铁,因此高磷铁矿的处理是云南省钢铁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主要介绍了一种富氧顶吹熔融还原冶炼技术,并采用该技术处理一种高磷铁矿,研究了富氧率和风量对炉温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炉渣的性质,并通过测定冶炼后生铁和炉渣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讨论了此工艺的冶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 熔融还原 高磷铁矿
下载PDF
铜渣熔融氧化氯化过程中硫的行为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磊 王华 胡建杭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铜渣进行熔融氧化氯化处理可较好脱除渣中硫,有利于后续工艺渣中铁的回收。通过热力学计算,结合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分析,对铜渣熔融氧化氯化工艺中硫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提高保温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和... 铜渣进行熔融氧化氯化处理可较好脱除渣中硫,有利于后续工艺渣中铁的回收。通过热力学计算,结合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分析,对铜渣熔融氧化氯化工艺中硫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提高保温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和增大氧气流量有利于铜渣脱硫效率的增高,但保温温度高于1 673 K时,脱硫产物SO2与O2及熔渣中CaO作用生成CaSO4留于渣中,使渣含硫上升;氧气流量增至0.5 L/min,SO2和O2反应面与熔渣表面趋于重合,并于熔渣中CaO反应生成CaSO4膜,降低了SO2的扩散脱除速率,不利于渣中硫的脱除。保温温度1 573 K,保温时间25 min,氧气流量0.4 L/min,CaCl2添加量为0.10(CaCl2与铜渣质量比)工艺条件下,处理后铜渣含硫由0.52%降至0.00 511%,氯化法可实现渣中硫的有效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熔融氧化氯化 脱硫 废物利用
下载PDF
硫化焙烧锡铁矿脱锡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彬 李磊 +3 位作者 王华 胡建杭 邱在军 桑秀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7-1182,共6页
为实现锡铁矿的资源化利用,采用硫化焙烧法对其进行处理。以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结合实验研究对锡铁矿的硫化焙烧反应特征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较高焙烧温度下,锡硫化挥发物相主要是SnS和SnO,Sn和SnO2的挥发作用相对较小,同等条件下SnO比... 为实现锡铁矿的资源化利用,采用硫化焙烧法对其进行处理。以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结合实验研究对锡铁矿的硫化焙烧反应特征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较高焙烧温度下,锡硫化挥发物相主要是SnS和SnO,Sn和SnO2的挥发作用相对较小,同等条件下SnO比SnO2和Sn硫化反应趋势大。焙烧过程控制CO浓度低于22%且温度高于873 K时,SnO2可选择性还原成SnO;过程中,FeS2可分解为FeS和S2,S2的硫化作用大于FeS。锡铁矿硫化反应受S2、SO2及SnS的扩散速率控制,界面化学反应不起决定性作用。焙烧后铁物相由赤铁矿相转变成磁铁矿相,可采用磁选法回收其中铁资源,为高效回收锡铁矿中铁资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锡铁矿 硫化焙烧 脱锡 挥发
下载PDF
铜渣熔融还原过程中硫的行为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磊 王华 胡建杭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18-22,共5页
对铜渣熔融还原过程中硫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渣碱度从0.8增至1.4,渣硫容量增大脱硫作用增强,铁水硫含量由0.6%降至0.13%;铁水脱硫为吸热反应,熔渣温度由1 773 K升至1 823 K渣脱硫能力提升,铁水含硫由0.13%降至0.089%.熔渣... 对铜渣熔融还原过程中硫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渣碱度从0.8增至1.4,渣硫容量增大脱硫作用增强,铁水硫含量由0.6%降至0.13%;铁水脱硫为吸热反应,熔渣温度由1 773 K升至1 823 K渣脱硫能力提升,铁水含硫由0.13%降至0.089%.熔渣-铁水硫理论分配比远大于实验时间条件下硫分配比,保温时间延长铁水脱硫率提高.熔渣碱度1.4、保温温度1 823 K和保温时间40 min时,处理后铁水含硫为0.11%,含量仍较高,需进一步对铁水进行脱硫预处理才可用于炼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熔融还原 硫行为特征 废物利用
下载PDF
高温铜渣催化木屑水蒸气气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娟琴 胡建杭 +2 位作者 王华 邓双辉 胡威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6-881,共6页
利用高温铜渣的显热作为外热源,进行铜渣催化木屑水蒸气气化的实验研究,通过XRD分析催化反应前后铜渣的物相组成,结合催化气化后产气特性分析,推断铜渣的催化活性组分,测定气化反应前后铜渣的温度,计算铜渣的显热量和余热利用率... 利用高温铜渣的显热作为外热源,进行铜渣催化木屑水蒸气气化的实验研究,通过XRD分析催化反应前后铜渣的物相组成,结合催化气化后产气特性分析,推断铜渣的催化活性组分,测定气化反应前后铜渣的温度,计算铜渣的显热量和余热利用率.结果表明,催化气化后铜渣出现F0203特征峰,煅烧渣的F0203和Fe3O4特征峰减少且强度减弱.催化后H2含量明显增加,CH4和C2H4含量明显降低.由此推断铜渣的催化活性组分为Fe2O3和Fe3O4,其含量越高,铜渣催化效果越好.气化温度(720~950℃)范围内铜渣温度降低130~240℃,可回收利用的显热量为151.89~237.48kJ/kg,余热利用率达18.49%~2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余热 水蒸气气化 木屑
原文传递
铜渣氯化焙烧脱铜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磊 王飞 +2 位作者 蔚俊强 谢晓峰 张仁杰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5-882,共8页
采用氯化焙烧可有效实现铜渣中含铜、铁物相CuO和Fe3O4的选择性氯化挥发分离,氯化剂种类不同铜氯化挥发过程特异性明显.FeSO4·7H2O为添加剂,NaCl和CaCl2为氯化剂分别对CuO进行氯化焙烧时,物料失重可分为主要失水阶段、微量失水阶... 采用氯化焙烧可有效实现铜渣中含铜、铁物相CuO和Fe3O4的选择性氯化挥发分离,氯化剂种类不同铜氯化挥发过程特异性明显.FeSO4·7H2O为添加剂,NaCl和CaCl2为氯化剂分别对CuO进行氯化焙烧时,物料失重可分为主要失水阶段、微量失水阶段和氯化失重阶段三部分,其中氯化失重部分反应属一级反应.CaCl2焙烧起始反应温度较NaCl较低为315.9℃,且其焙烧反应活化能4.826KJ/mol低于NaCl 6.001KJ/mol.影响CuO氯化挥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焙烧温度,焙烧温度1130℃、焙烧时间60min、氧气流量0.2L/min、CaCl2加入量1.6(CaCl2与铜渣质量比)和FeSO4·5H2O加入量4.42(FeSO4与铜渣质量比)条件下,焙烧物料失重率最大达62.3%,基本可实现物料中铜的氯化挥发,同时铁氯化损失率较小,可实现铜铁氧化物的选择性氯化挥发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铜、铁氧化物 氯化焙烧 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