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化钛对无压烧结碳化硼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宗家 张佳敏 +3 位作者 程焕武 王扬卫 朱宇 安瑞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6-361,共6页
利用无压真空烧结炉,选用C和Si作为烧结助剂,将不同含量的TiB2作为第二相添加到B4C基体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无压烧结制备出B4C–Ti B2复相陶瓷。研究了B4C–TiB2成分配比和烧结温度对复相陶瓷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B4C–TiB2复... 利用无压真空烧结炉,选用C和Si作为烧结助剂,将不同含量的TiB2作为第二相添加到B4C基体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无压烧结制备出B4C–Ti B2复相陶瓷。研究了B4C–TiB2成分配比和烧结温度对复相陶瓷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B4C–TiB2复相陶瓷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2200℃、Ti B2含量为30%时,所制复相陶瓷的致密度及综合力学性能最高,致密度为94.59%,洛氏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分别为87.62、182 MPa、3.97 MPa·m1/2;TiB2颗粒能有效的钉扎晶界,抑制B4C晶粒的长大,起到细晶强化的作用,TiB2和叠层状石墨相阻碍了裂纹扩展,提高复相陶瓷的断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硼化钛 复相陶瓷 无压烧结 增韧
原文传递
TiB_(2)对无压烧结B4C–TiB_(2)复相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宗家 程焕武 +4 位作者 王扬卫 朱宇 安瑞 方海燕 艾丽菲亚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1-468,共8页
以碳化硼(B_(4)C)、二硼化钛(TiB_(2))、碳化钛(TiC)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法在2 130℃制备了含20%(质量分数)和30%TiB_(2)的B_(4)C基复相陶瓷,分析所制样品的密度、硬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结果表明:在2 130℃,直接加入30%的TiB_(2)... 以碳化硼(B_(4)C)、二硼化钛(TiB_(2))、碳化钛(TiC)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法在2 130℃制备了含20%(质量分数)和30%TiB_(2)的B_(4)C基复相陶瓷,分析所制样品的密度、硬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结果表明:在2 130℃,直接加入30%的TiB_(2)亚微米颗粒,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277.6 MPa和5.38 MPa·m^(1/2)。陶瓷中颗粒拔出和裂纹微桥接对复相陶瓷增韧作用显著。B_(4)C–TiB_(2)复相陶瓷的增韧机理主要是由于TiB_(2)与B_(4)C热膨胀系数不匹配产生的残余应力导致的微裂纹增韧和裂纹偏转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烧结 碳化硼–硼化钛复相陶瓷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三维连续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六面体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洪梅 范群波 李国举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3-775,共3页
三维连续复合材料有限元几何模型的构建是进行微观力学研究的基础和难点。针对其几何拓扑结构特征,采用三维断层扫描设备Micro-CT和Simpleware图像处理软件得到复合材料三维微观组织实体模型,数据选用STL文件格式存储;基于实体模型的表... 三维连续复合材料有限元几何模型的构建是进行微观力学研究的基础和难点。针对其几何拓扑结构特征,采用三维断层扫描设备Micro-CT和Simpleware图像处理软件得到复合材料三维微观组织实体模型,数据选用STL文件格式存储;基于实体模型的表面曲率和局部厚度小特征建立网格的加密信息场,采用栅格法自动生成金属相的全六面体有限元网格;提出互补填充方法自动生成陶瓷相的全六面体有限元网格,实现三维连续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几何建模,并应用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其微观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复合材料 有限元 三维 网格生成
下载PDF
铝-硼合金粉体的显微结构与燃烧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超 张皓 +1 位作者 王迎春 刘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8-574,共7页
针对硼(B)元素燃烧热值和燃烧效率的提高,设计并通过粉末烧结的方法制备了B含量分别为38.8 wt.%、41.8 wt.%、42.8 wt.%的三种Al-B合金粉,研究了Al-B合金粉中B含量以及Al-B粉粒度对其燃烧热值和燃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Al-B... 针对硼(B)元素燃烧热值和燃烧效率的提高,设计并通过粉末烧结的方法制备了B含量分别为38.8 wt.%、41.8 wt.%、42.8 wt.%的三种Al-B合金粉,研究了Al-B合金粉中B含量以及Al-B粉粒度对其燃烧热值和燃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Al-B合金粉中,B含量为41.8 wt.%的Al-B粉体燃烧热值最高;B含量为41.8 wt.%的Al-B粉体平均粒径约为8μm时,因粉体粒径减小可缩短氧气的扩散距离而减小了氧气扩散阻力并提高了氧化放热程度,燃烧热值可高达36.28 MJ/kg,Al-B粉燃烧效率为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合金粉 燃烧热值 燃烧效率
下载PDF
国外坦克主动防护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5
作者 武新 王晓 +5 位作者 苗成 武海玲 李树涛 杨伟苓 李国飞 吕绯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简述主动防护技术的优缺点,对主动防护系统的概念、原理与分类进行简介,并介绍了国外几种典型的主动防护系统:乌克兰"扎斯龙"主动防护系统、以色列"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德国测试新型主动防护系统、韩国新型主动... 简述主动防护技术的优缺点,对主动防护系统的概念、原理与分类进行简介,并介绍了国外几种典型的主动防护系统:乌克兰"扎斯龙"主动防护系统、以色列"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德国测试新型主动防护系统、韩国新型主动防护系统、美国"铁幕"主动防护系统,最后对坦克装甲车辆主动防护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防护系统 坦克装甲车辆
下载PDF
电子束焊接钛合金的组织与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素媛 杨婷 程兴旺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钛合金以其优异的耐腐蚀性,比强度、比刚度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连接技术也得到了诸多的关注。介绍了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的研究现状,着重对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组织演变、力学性能和仿真模拟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钛合金电子束焊接中... 钛合金以其优异的耐腐蚀性,比强度、比刚度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连接技术也得到了诸多的关注。介绍了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的研究现状,着重对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组织演变、力学性能和仿真模拟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钛合金电子束焊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电子束焊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仿真模拟
原文传递
厚度和层间界面对Ti6Al4V钛合金抗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郑超 朱秀荣 +5 位作者 辛海鹰 邵志文 王欢 彭华新 程兴旺 王富耻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2-248,共7页
开展了Ti6Al4V钛合金的抗弹性能研究,通过对厚度为10~30 mm的均质Ti6Al4V钛合金靶板和总厚度为30 mm的(15+15)mm双层Ti6Al4V钛合金靶板的终点弹道侵彻实验,研究了厚度和层间界面对Ti6Al4V钛合金抗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i6Al4V... 开展了Ti6Al4V钛合金的抗弹性能研究,通过对厚度为10~30 mm的均质Ti6Al4V钛合金靶板和总厚度为30 mm的(15+15)mm双层Ti6Al4V钛合金靶板的终点弹道侵彻实验,研究了厚度和层间界面对Ti6Al4V钛合金抗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i6Al4V钛合金的抗弹性能随着厚度的增加逐渐提高;在靶板厚度由15 mm增加到20 mm时,其抗弹性能出现了陡增,这与其损伤模式由脆性冲塞破坏转变为塑性扩孔破坏有关;层间界面不利于Ti6Al4V钛合金抗弹性能的提高,厚度为30mm的单层均质Ti6Al4V钛合金靶板的抗弹性能优于总厚度为30mm的(15+15)mm双层Ti6Al4V钛合金靶板,这与双层靶板的层间界面几乎无剪切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钛合金 抗弹性能 厚度效应 界面效应
原文传递
Al/SiC陶瓷复合结构中Al约束厚度的数值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树涛 钟涛 +2 位作者 苗成 杨伟苓 白利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应用AUTODYN软件,以金属Al约束SiC陶瓷的轻型复合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陶瓷背部、面部、侧面的约束层厚度对复合结构抗12.7 mm穿甲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SiC陶瓷施加约束可提升陶瓷的防护性能;各约束层厚度均存在一合理值。进行约束... 应用AUTODYN软件,以金属Al约束SiC陶瓷的轻型复合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陶瓷背部、面部、侧面的约束层厚度对复合结构抗12.7 mm穿甲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SiC陶瓷施加约束可提升陶瓷的防护性能;各约束层厚度均存在一合理值。进行约束层厚度优化,得到陶瓷组元抗弹潜能较充分发挥,且结构整体抗弹性能良好的轻型复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 约束效应 数值优化 陶瓷复合结构 抗弹性能 约束层厚度
下载PDF
EFP成型数值模拟及侵彻威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白利红 苗成 +3 位作者 武海玲 钟涛 周士猛 曾晶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79,共5页
为研究EFP的成型过程和侵彻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EFP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靶试试验,测试EFP的飞行姿态、各距离处的速度及100m处的侵彻威力。试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EFP速度与试验测得EFP初速基本接近;EFP在炸高为10... 为研究EFP的成型过程和侵彻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EFP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靶试试验,测试EFP的飞行姿态、各距离处的速度及100m处的侵彻威力。试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EFP速度与试验测得EFP初速基本接近;EFP在炸高为100m(1250倍装药口径距离)时,翻转稳定性良好,可穿透10mm厚装甲钢,孔形近似圆形。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分析,对EFP的成型过程和侵彻能力作出评价,对EFP战斗部的应用和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成型弹丸 数值模拟 飞行特性 速度 侵彻威力
下载PDF
不锈钢渗硼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焕武 陈卫东 陈树旺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2,共3页
全面介绍了不锈钢渗硼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过程,对渗硼剂的配制及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研制了独特的固体渗硼剂和工艺并应用到石油机械配件及汽轮机叶片上。这项技术是国内较早开发应用成功的创新技术。
关键词 渗硼 渗硼剂 阀杆 汽轮机 叶片
原文传递
基于VESF起爆系统MEFP装药的数值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伟苓 姜春兰 +1 位作者 王在成 许俊峰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1-756,共6页
为提高爆炸成型弹丸对目标的定向毁伤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VESF起爆系统的多爆炸成型弹丸装药结构,采用LS-DYNA软件对VESF起爆系统产生的平面波和起爆方式对多爆炸成型弹丸装药威力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靶场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 为提高爆炸成型弹丸对目标的定向毁伤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VESF起爆系统的多爆炸成型弹丸装药结构,采用LS-DYNA软件对VESF起爆系统产生的平面波和起爆方式对多爆炸成型弹丸装药威力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靶场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VESF起爆系统的多爆炸成型弹丸装药产生的爆炸成型弹丸速度较高,可实现多个爆炸成型弹丸的高定向度飞散,并可引爆长径比很大的炸药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SF起爆系统 多爆炸成型弹丸 平面波 定向性
原文传递
环保易切削黄铜材料的研究状况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全孝 刘全利 +5 位作者 贾万明 梁栋 贺勇 郭锋 赵玉东 张明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阐述了国内外对环保易切削黄铜材料的研究结果,并且探索了易切削黄铜的耐蚀性机制及易切削原理。同时,对该种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黄铜 易切削 加工性能 耐蚀性
下载PDF
喷射3D打印磷酸镁水泥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雄飞 李琦 +1 位作者 王里 王楠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95-1904,共10页
本文结合喷射3D打印全角度智能建造与磷酸镁水泥(MPC)快硬早强、高粘结性能,研究喷射3D打印MPC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通过掺加偏高岭土(MK)和粉煤灰(FA)调控MPC凝结时间、流变和力学性能,研发可喷射3D打印MPC,分析喷射3D打印MPC与混凝... 本文结合喷射3D打印全角度智能建造与磷酸镁水泥(MPC)快硬早强、高粘结性能,研究喷射3D打印MPC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通过掺加偏高岭土(MK)和粉煤灰(FA)调控MPC凝结时间、流变和力学性能,研发可喷射3D打印MPC,分析喷射3D打印MPC与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和微观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K通过降低MPC水化放热速率可明显提高MPC凝结时间,FA可缩短MPC初凝与终凝时间差,进而提高喷射3D打印MPC稳定性;MPC抗折强度随MK掺量先增大后降低,FA可进一步提高MPC抗折强度;随MK掺量增加,MPC静态屈服应力逐渐提高,FA对MPC屈服应力作用不明显,但可显著降低MPC塑性粘度,当掺加30%MK和15%FA时,可保证MPC良好可喷射3D打印建造性和泵送性;喷射3D打印通过高速喷射挤压作用,提高MPC与混凝土界面以及MPC层间粘结强度,使喷射3D打印MPC层间及其与混凝土微观界面粘结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3D打印 磷酸镁水泥 界面粘结 流变性能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SiC/Al双连通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辽豫 王富耻 +2 位作者 王扬卫 马壮 王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08-1912,共5页
采用真空压力浸渗方法制备SiC3D/ZL201A双连通复合材料,借助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等分析手段,研究合金元素对SiC/Al双连通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3D/ZL201A界面存在Cu、Mg等元素的偏聚,界面组织结构得到... 采用真空压力浸渗方法制备SiC3D/ZL201A双连通复合材料,借助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等分析手段,研究合金元素对SiC/Al双连通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3D/ZL201A界面存在Cu、Mg等元素的偏聚,界面组织结构得到改善;合金元素导致SiC3D/ZL201A压缩强度高于SiC3D/纯铝,弯曲强度低于SiC3D/纯铝;SiC3D/ZL201A失效形式主要表现为界面断裂,SiC骨架呈现脆性断裂,铝合金基体呈现韧性撕裂断裂;合金元素产物通过钝化裂纹,改变裂纹扩展方向,桥联等作用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AL 双连通 复合材料 合金元素 失效
原文传递
Ti6321钛合金再加载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哲 王琳 +7 位作者 程兴旺 程焕武 徐雪峰 Tayyeb Ali 刘安晋 宁子轩 许玲玉 张斌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2-567,共6页
对经轻气炮预冲击的Ti6321钛合金双态组织样品进行准静态压缩和动态压缩再加载试验,探究冲击后其力学性能的变化。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微观组织演化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表明,经预冲击后的Ti6321钛合金的静动... 对经轻气炮预冲击的Ti6321钛合金双态组织样品进行准静态压缩和动态压缩再加载试验,探究冲击后其力学性能的变化。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微观组织演化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表明,经预冲击后的Ti6321钛合金的静动态屈服强度、平均流变应力较原始样品有所升高,但断裂应变、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且经过预冲击的样品经动态再加载后更易出现绝热剪切破坏。TEM结果表明,经轻气炮预冲击过后的样品内部有孪晶生成,从而导致了Ti6321钛合金表现出冲击波强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321钛合金 再加载 冲击强化 孪晶
原文传递
基于节点分离法杀伤类弹药破片威力仿真与计算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超 姜春兰 +1 位作者 毛亮 杨伟苓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3,共3页
运用节点分离法改进传统Lagrange算法模型计算杀伤类弹药破片的爆轰驱动过程。以某榴弹为例,数值模拟了壳体膨胀与破裂的过程,并获得破片的初速与飞散角,并与理论计算对比,两者计算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 破片 节点分离法 初速分布 飞散角
下载PDF
成分及烧结温度对Fe-Al反应材料反应热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肖义 王扬卫 +2 位作者 王在成 姜春兰 李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43-3047,共5页
以微米级Fe、Al粉末为原料,通过冷等静压制备了Fe:Al质量比分别为3:7、4:6、5:5的压坯,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成分配比对压坯反应热的影响,确定出具有最大反应热的压坯成分;采用无压烧结法将该配比压坯烧结成Fe-Al反应材料,并... 以微米级Fe、Al粉末为原料,通过冷等静压制备了Fe:Al质量比分别为3:7、4:6、5:5的压坯,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成分配比对压坯反应热的影响,确定出具有最大反应热的压坯成分;采用无压烧结法将该配比压坯烧结成Fe-Al反应材料,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该材料组织结构与反应热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比为Fe:Al=4:6的压坯具有最大的反应热,达到–589.8 J/g;该压坯在540℃烧结时,生成少量的金属间化合物Al_(13)Fe_4、Fe_2Al_5,使反应热降低,且不利于扩散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而在530℃烧结时,无明显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反应热略有下降,达到–538.5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材料 反应热 成分配比 烧结温度 金属间化合物
原文传递
弹靶作用过程中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表面驻留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举斌 王扬卫 +1 位作者 王富耻 孙见卓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4期92-96,共5页
为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轻质装甲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抵抗弹体撞击时的表面驻留性能,进而探索其抗弹性能,旨在丰富和完善陶瓷基复合装甲材料的抗弹机理。采用数模模拟方法对弹体撞击SiC-Al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 为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轻质装甲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抵抗弹体撞击时的表面驻留性能,进而探索其抗弹性能,旨在丰富和完善陶瓷基复合装甲材料的抗弹机理。采用数模模拟方法对弹体撞击SiC-Al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驻留过程开展了深入研究,探索了复合材料的表面驻留行为,对比分析了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表面驻留过程中应力水平和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驻留耗能为845J,比B_4C、SiC、AD99Al_2O_3陶瓷材料分别提高约46.0%、30.2%、35.7%;完全损伤的复合材料仍具有较一般陶瓷材料更高的承载能力,延长其驻留持续时间;复合材料损伤演化形式与陶瓷材料差异较大,导致损伤耗能占总驻留耗能的比例达到23.9%,比陶瓷材料提高了2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驻留 陶瓷基复合材料 损伤演化 耗能 完全损伤强度
下载PDF
多孔SiC陶瓷/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永华 张玉平 +3 位作者 程焕武 王扬卫 王迎春 李硕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7-743,共7页
通过压力-浸渗法制备多孔SiC陶瓷/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HPB)、S-4800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手段,探究复合材料制备保温时间和多孔碳化硅性能对多孔SiC陶瓷/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性能的影响,... 通过压力-浸渗法制备多孔SiC陶瓷/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HPB)、S-4800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手段,探究复合材料制备保温时间和多孔碳化硅性能对多孔SiC陶瓷/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变形机制。结果表明:保温时间和多孔碳化硅性能对多孔SiC陶瓷/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动态抗压强度都有较大影响,当多孔碳化硅孔隙率为23.77%,平均孔径尺寸为26.72μm时,在复合材料制备浸渗温度为860℃,浸渗后保温6.0 min时,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动态抗压强度,为1757 MPa。多孔SiC陶瓷/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断裂为脆性断裂,断口微观形貌特征包括SiC陶瓷相上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解理台阶,Zr基非晶合金相形成不同形态的脉状花样,非晶相保持相对完整。Zr基非晶合金相能有效阻碍裂纹的扩展,导致非晶相周围的碳化硅碎裂并挤压非晶相整体运动,从而提高了多孔SiC陶瓷/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动态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SiC陶瓷 非晶合金 复合材料 动态压缩 解理台阶 脉状花样
原文传递
电磁吸波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雄飞 王壮 +1 位作者 吴尧尧 王晓中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5-22,共8页
医疗、信息、健康、军防安全等领域对电磁防护具有重大需求,优化电磁吸波结构可有效解决电磁参数可调范围小、吸收频带窄和吸波峰值低等问题。通过对电磁吸波材料进行多层、蜂窝和超结构优化设计,可满足电磁吸波材料“薄、轻、宽、强”... 医疗、信息、健康、军防安全等领域对电磁防护具有重大需求,优化电磁吸波结构可有效解决电磁参数可调范围小、吸收频带窄和吸波峰值低等问题。通过对电磁吸波材料进行多层、蜂窝和超结构优化设计,可满足电磁吸波材料“薄、轻、宽、强”的设计要求。多层、蜂窝和超结构是首先通过调控材料表层结构形式以提高其与自由空间的阻抗匹配特性,将更多电磁波引入到材料内部从而被吸波剂吸收,并结合材料层间界面、微单元结构空间的多重反射损耗作用,以及微单元结构的干涉、衍射和共振损耗作用,达到提高电磁吸波峰值和频带宽的目的。本文对近年来电磁吸波结构的设计方法、成果与应用进行概括总结,重点分析了电磁吸波结构对电磁波吸收损耗的提升作用机理,对电磁吸波结构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热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电磁吸波材料 吸波结构 超材料 吸波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