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穴温度变化探讨中医五音疗法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靖宇 嵇波 +9 位作者 刘翼天 方洋 石天宇 刘茜玮 葛云鹏 王佳佳 张子玥 韩娜娜 刘玉婷 邹世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53-1259,共7页
目的:观察中医五音疗法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患者机体处于脏腑功能失衡态和恢复平衡态时经穴温度的相对特异性变化。方法:将60例肝郁脾虚型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健康... 目的:观察中医五音疗法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患者机体处于脏腑功能失衡态和恢复平衡态时经穴温度的相对特异性变化。方法:将60例肝郁脾虚型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疏肝健脾五音疗法,每次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脏腑(肝、脾)、表里脏腑(胆、胃)和非相关脏腑(心包、肺)腧穴温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对照组SF-36情感职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7%(20/30),高于对照组的10.0%(3/3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肝相关的原穴和俞募穴、与胆相关的原穴和俞募穴温度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与脾相关的原穴和俞募穴、与胃相关的俞募穴温度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与肝、脾相关的非特定穴和与心包、肺相关的原穴、俞募穴治疗前后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教育基础上联合中医五音疗法可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亚健康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纯健康教育。腧穴体表温度变化可以反映中医五音疗法对机体相关脏腑功能状态的调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五音疗法 经穴-脏腑相关 肝郁脾虚 经穴温度 红外热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