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大利亚的农业及其独特的农业政策
1
作者 郭书田 何昌茂 +1 位作者 黄尧信 卢肖平 《农业经济问题》 1986年第12期58-59,31,共3页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国土面积为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55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5人。经过近200年的开发,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151美元,居世界第14位。澳大利亚的农业也是很发...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国土面积为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55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5人。经过近200年的开发,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151美元,居世界第14位。澳大利亚的农业也是很发达的。现有耕地面积464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人均占有耕地3公顷;有牧地44,500万公顷,人均占有牧地近30公顷;农业人口8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2%;农业劳动力38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耕地122公顷,牧地1171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农业政策 农业劳动力 农业人口 劳动力总数 农业总产值 耕地面积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面积
下载PDF
论我国农村的社会结构
2
作者 周如昌 郭晓鸣 张红宇 《农业经济丛刊》 1987年第6期8-11,共4页
一、社会结构面面观1.随着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的社会结构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裂变、分化、解体和重新组合。如何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结构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分析,已成为亟待深入研讨的重大现实问题。2.社会分层分析和... 一、社会结构面面观1.随着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的社会结构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裂变、分化、解体和重新组合。如何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结构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分析,已成为亟待深入研讨的重大现实问题。2.社会分层分析和阶级分析同为分析社会构成的重要方法。但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对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取舍上,都存在过偏重后者而轻视前者的倾向,即简单排斥社会分层分析理论,照搬和套用马克思对阶级对立社会的阶级分析理论,来分析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结构,其结果是很难达到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农村 农村社会结构 农民企业家 社会变革 社会群体 农村发展 我国现阶段 非农产业 农民工 社会构成
原文传递
关于增强农业后劲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1
3
《中国农村经济》 1987年第2期1-5,共5页
“六五”期间,我国农业通过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牧渔业产品大幅度增产,大多数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导致生产不稳的因素较多。要实现“七五”期间农业持续、稳定的增长,必须增强后劲... “六五”期间,我国农业通过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牧渔业产品大幅度增产,大多数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导致生产不稳的因素较多。要实现“七五”期间农业持续、稳定的增长,必须增强后劲。这不仅关系到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能否巩固,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若干建议 乡镇企业 农村经济 国民经济 我国农业 农田水利建设 农村改革 非农产业 农民收入
原文传递
山区开发:从瓷源稀缺到资源富足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红宇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3-47,共5页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三步曲”,决定了农业发展战略的目标设计必须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总量的需求。但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态势在短时期内难以克服,现实迫使人们将眼光置于占国土70%的山区上。据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统...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三步曲”,决定了农业发展战略的目标设计必须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总量的需求。但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态势在短时期内难以克服,现实迫使人们将眼光置于占国土70%的山区上。据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统计:全国山区面积649万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经济 农业资源 开发
下载PDF
开拓我国生态农业的新路子
5
作者 郭书田 《中国农村经济》 1987年第4期8-10,共3页
从严格意义上说,生态农业并不是农业发展的一般类型,而是标志着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首先,生态农业强调农业发展的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相吻合,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既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生物产品,又使生态系统处于最佳平... 从严格意义上说,生态农业并不是农业发展的一般类型,而是标志着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首先,生态农业强调农业发展的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相吻合,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既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生物产品,又使生态系统处于最佳平衡状态。其次,生态农业把农业看作是一个动态演变的生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元素或者说是一个子系统,也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能动因素。农业系统要协调运转,必须以大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各元素之间的协调统一、有机结合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为基础。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 生态效益 生态系统 经济效益 生物产品 经济目标 子系统 元素 建设生态农业
原文传递
初论农村经济的全面优化
6
作者 郭书田 张红宇 《未来与发展》 1987年第6期18-22,共5页
社会是有机的组织系统,政策上的某些成功或失误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历史的发展过程有其独特的滞后性,前人成功之举,后人受之以福;前人失误,后人则蒙受其难。我们花费了好长时间才开始明白这些道理。今天,农村经济面临的不仅是建... 社会是有机的组织系统,政策上的某些成功或失误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历史的发展过程有其独特的滞后性,前人成功之举,后人受之以福;前人失误,后人则蒙受其难。我们花费了好长时间才开始明白这些道理。今天,农村经济面临的不仅是建立一种快速增长的线性经济机制,以及为应付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作出适当决策,改造一种旧秩序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优化才是值得为之努力的事业。在未来的中国农村,如何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建立一个环境优美、资源良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村产业结构 家庭经营 中国农村 线性经济 经济管理部门 家庭承包责任制 现代化新农村 农业现代化 农村商品经济
下载PDF
乡镇企业:走向2000年的政策思考(上)
7
作者 李炳坤 《中国工业经济》 1988年第2期12-18,共7页
本文(上)从战略选择和工业格局两个方面,提出了指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关于战略选择问题,作者提出,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绝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进入大中城市,应当在农村创造和提供较为充分的就业机会。因此各工业国... 本文(上)从战略选择和工业格局两个方面,提出了指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关于战略选择问题,作者提出,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绝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进入大中城市,应当在农村创造和提供较为充分的就业机会。因此各工业国家通过城市工业化道路所实现的目标,在我国需要通过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兼行并进才能达到,其中将更多地依靠农村工业化把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纳入现代经济的轨道。而加速小城镇建设,通过乡镇企业布局和农村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小城镇化来实现农村工业化,可以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战略选择。根据这种发展战略,作者提出应将乡镇工业和全国工业融为一体,建立一种城乡工业的梯形工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工业化 乡镇工业 政策思考 农村工业 工业国家 农业剩余劳动力 战略选择问题 产值比重 农村人口 工业格局
原文传递
粮食对策:寻求和注入多种刺激因素
8
作者 李炳坤 《中国农村经济》 1986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农民种粮兴趣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粮食问题的重点不在于如何确定粮食增产目标,而在于确定实现粮食增产目标的对策。寻求和注入多种刺激因素是实现粮食增产目标的有效办法。刺激因素包括价格、规模和增值,以及这...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农民种粮兴趣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粮食问题的重点不在于如何确定粮食增产目标,而在于确定实现粮食增产目标的对策。寻求和注入多种刺激因素是实现粮食增产目标的有效办法。刺激因素包括价格、规模和增值,以及这三种刺激因素各自的效能、局限和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刺激因素 适度经营规模 直接经济效益 粮食增产目标 粮食问题 效益增值 粮食价格 粮食收购价格 间接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几点认识
9
作者 闵耀良 李炳坤 唐仁健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88年第10期42-43,共2页
一、历史背景;农民组织化的自主选择全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二三年之内发展到近10万个,它一没有靠上面行政命令去“捏合”,二没有靠国家资助去“凑合”,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呢?寻根究底,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客观合理性,这是亿万农民在发... 一、历史背景;农民组织化的自主选择全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二三年之内发展到近10万个,它一没有靠上面行政命令去“捏合”,二没有靠国家资助去“凑合”,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呢?寻根究底,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客观合理性,这是亿万农民在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的自我实践、自我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农民组织化 历史必然性 自主选择 技术服务 历史背景 经济技术协作 农村经济 我国农村 自我实践
下载PDF
苏南乡镇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0
作者 张文宝 《农业经济问题》 1987年第6期40-42,共3页
一、挑战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正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矛盾越来越突出,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 旧体制的残余仍在顽强地起作用 苏南的乡镇企业,是在农村旧的经济体制下诞生的。
关键词 苏南乡镇企业 农村经济改革 旧体制 创造性 乡村 平均主义 经济关系 经营权 商品意识 法人代表
下载PDF
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构思
11
作者 黄士根 《中国农村经济》 1988年第5期1-4,共4页
积极增强工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创造更多的外汇,是我国“七五”计划期间的重要任务。为此,必须在出口商品的构成、国际市场的开拓和体制政策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等,无论在我国经... 积极增强工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创造更多的外汇,是我国“七五”计划期间的重要任务。为此,必须在出口商品的构成、国际市场的开拓和体制政策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等,无论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抑或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国家创汇累计达1244亿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创汇 农产品出口 经济发展战略 农产品加工 农副产品 计划期间 国际市场 创汇能力 加工品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原文传递
开拓农村商品流通新渠道——引导并扶持农民直接参与流通
12
作者 唐仁健 《中国农村经济》 1987年第9期1-9,共9页
一、引言 以1982年供销社恢复“三性”为起点,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已历时多年,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初步打破了国营商业和供销社独家经营、一统天下的局面,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彼此融合、百家纷呈的流通格局,初具雏形;摒弃了推行三十... 一、引言 以1982年供销社恢复“三性”为起点,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已历时多年,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初步打破了国营商业和供销社独家经营、一统天下的局面,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彼此融合、百家纷呈的流通格局,初具雏形;摒弃了推行三十多年的农产品统派购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流通 供销社 流通体制改革 国营商业 流通格局 农村商品 独家经营 农民参与 农产品 “三性”
原文传递
不发达·市场·经济人——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探讨
13
作者 黄守宏 《开发研究》 1988年第3期15-19,共5页
第一部分 不发达的探讨 研究经济不发达问题,首先应探讨其原因何在,这是思维逻辑的一般起点。
关键词 经济不发达 发展探讨 地区经济 经济人 市场竞争 思维逻辑
下载PDF
开拓我国生态农业的路子
14
作者 郭书田 《生态经济》 1987年第4期20-22,共3页
一、关于“生态农业”质的规定性的思考从严格意义上说,生态农业并不是农业发展的一般类型,而是标志着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有人把生态农业誉为“明天的农业”“未来的农业”;我觉得并非言过其实,而是确有道理的。生态农业既不同于... 一、关于“生态农业”质的规定性的思考从严格意义上说,生态农业并不是农业发展的一般类型,而是标志着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有人把生态农业誉为“明天的农业”“未来的农业”;我觉得并非言过其实,而是确有道理的。生态农业既不同于传统农业,也与现代农业有别,它收纳了传统农业的有价值之处,又是对现代农业的扬弃。我们今天所要建设和发展的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既有相通之点,又有本质的区别。相通之点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不可代替的条件,人不可能离开生态环境而独立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生态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农业发展 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 规定性 生态系统 生态效益 未来农业
下载PDF
我国粮食问题的近中期对策研究报告
15
《农业经济丛刊》 1986年第5期1-5,共5页
0.1.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三十多年中国粮食问题历史演变过程和现阶段面临主要矛盾的分析研究,寻找中国粮食问题的症结,提出从根本上妥善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方向与近中期的粮食政策。一、对建国后粮食政策的基本分析1.2.在耕地少,人口多的我... 0.1.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三十多年中国粮食问题历史演变过程和现阶段面临主要矛盾的分析研究,寻找中国粮食问题的症结,提出从根本上妥善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方向与近中期的粮食政策。一、对建国后粮食政策的基本分析1.2.在耕地少,人口多的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十亿人的吃饭问题,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三十多年来,粮食增长的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1950—1983年间,人口年平均增长1.9%,而粮食年平均增长3.7%。1.3.解放后三十多年,粮食问题的基本状况是:在短缺、供给不足的总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粮食问题 粮食经济 粮食政策 商品化 粮食生产 农村经济 粮食供给 粮食收购价格 基本状况 对策
原文传递
农贸结合是建立农副产品出口生产体系的中心问题
16
作者 周德中 《中国农村经济》 1986年第9期46-48,共3页
一、建立出口生产体系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措施 我国的“七五”计划决定:“切实抓好出口生产体系的建设,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赵紫阳总理在报告中捐出,要扩大外贸出口,创造更多的外汇,最根本的是要采取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符合我国国... 一、建立出口生产体系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措施 我国的“七五”计划决定:“切实抓好出口生产体系的建设,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赵紫阳总理在报告中捐出,要扩大外贸出口,创造更多的外汇,最根本的是要采取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战略。措施之一是要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的生产布局,在沿海地区和其它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各种不同类型、各有特色的出口商品基地和出口专厂,逐步形成完善的出口生产体系。这是提高出口经济效益、增强出口商品竞争能力的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生产体系 农副产品 中心问题 出口商品 战略措施 创汇能力 国际市场 地方政府 物质技术基础 沿海地区
原文传递
乡镇企业:走向2000年的政策思考(下)
17
作者 李炳坤 《中国工业经济》 1988年第3期25-30,共6页
本文(上)已在本刊第2期发表。本文(下)从企业机制和宏观调节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并对其宏观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关于企业机制问题,作者认为,实行股份合作制和政企分离可以作为乡镇企业机制优化的选择方向。但在社... 本文(上)已在本刊第2期发表。本文(下)从企业机制和宏观调节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并对其宏观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关于企业机制问题,作者认为,实行股份合作制和政企分离可以作为乡镇企业机制优化的选择方向。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目前我国市场体系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集体经济力量较强的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社区所有制和政企合力仍然表现出相当大的激发作用,社区所有制可以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具体形式而存在,政企合力也可以作为一种管理方式而存在,当然也不能掩饰其固有的弊端。经济发达地区条件成熟的乡镇企业可以及早改走股份合作制和政企分离的道路。关于宏观调节问题,作者认为,目前综合平衡所制定的乡镇企业资源配额过小,与社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乡镇企业就业容量不成比例。因此,在宏观调节方面必须把乡镇企业作为增加供给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综合平衡的改革中,扩大资源市场调节的份额,给乡镇企业的发展留有相应的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思考 宏观调节 政企分离 股份合作制 就业容量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管理部门 资金短缺 内部经营机制 放开搞活
原文传递
优化畜牧业商品生产经营组织机制
18
作者 郭书田 李惠安 《农业经济问题》 1988年第2期11-15,共5页
畜牧业商品生产经营组织,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多层次的复合系统。概括起来,它是山畜牧业商品生产组织、经营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管理组织几个部分组合起来的。畜牧业商品生产经营组织机制是否健全和优化、是否有生机和活力,是决定畜... 畜牧业商品生产经营组织,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多层次的复合系统。概括起来,它是山畜牧业商品生产组织、经营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管理组织几个部分组合起来的。畜牧业商品生产经营组织机制是否健全和优化、是否有生机和活力,是决定畜牧业商品生产兴衰和畜牧业能否顺利实现向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转变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总结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近九年来改革实践入手,提出优化畜牧业商品生产痉营组织机制的一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组织机制 生产经营 家庭饲养业 社会化服务体系 畜产品加工 养猪专业户 畜牧专业 畜牧企业 商品
下载PDF
关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几点思考
19
作者 闵耀良 《中国农村经济》 1988年第5期46-50,共5页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崛起,在普及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愈益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就专业技术协会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点与功能、发展趋势等作...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崛起,在普及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愈益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就专业技术协会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点与功能、发展趋势等作一初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产业结构合理化 经济现代化 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 历史进程 生产力发展 基本特点 历史背景 农村经济
原文传递
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
20
作者 杨启荣 秦永楠 《未来与发展》 1988年第1期15-18,共4页
中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为世界作出了贡献。今天,这个古老的产业正象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一样,又一次创造出为全世界所瞩目的业绩,并正在坚韧不拔地向21世纪走去。在行将来临的21世纪,中国农业的前景将会如何?目前对这个问题给予... 中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为世界作出了贡献。今天,这个古老的产业正象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一样,又一次创造出为全世界所瞩目的业绩,并正在坚韧不拔地向21世纪走去。在行将来临的21世纪,中国农业的前景将会如何?目前对这个问题给予明确的判断还为时尚早,但可以从当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个大致的预测。一、中国农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很多,如耕地面积少,经济条件差,农业科技落后等。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的成就还是巨大的。从1949年到193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 二十一世纪 进口粮食 科技落后 农业生产结构 自给性生产 养殖面积 耕地资源 粮食进口 正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