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行信贷管理与企业虚假财务信息的识别及调整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雨青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2-24,共3页
识别虚假财务信息 ,是银行信贷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实际上 ,目前企业造假的倾向和手段与银行信贷人员的识别能力是不对称的。本文结合实际 ,着重从信贷审查的角度 ,介绍企业虚假财务信息的识别以及进行真实性调整的操作方法 ,希... 识别虚假财务信息 ,是银行信贷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实际上 ,目前企业造假的倾向和手段与银行信贷人员的识别能力是不对称的。本文结合实际 ,着重从信贷审查的角度 ,介绍企业虚假财务信息的识别以及进行真实性调整的操作方法 ,希望有助于降低信贷人员自身的能力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信贷管理 虚假财务信息 识别 调整
下载PDF
对拓展个体工商户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探讨
2
作者 万里青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30-31,共2页
本文探讨个体工商户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拓展问题。
关键词 业务拓展 个体工商户 全额质押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下载PDF
保本点分析法在经营机构整合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先刚 吴秋霖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经营机构 保本点 管理会计 国有商业银行 保本分析 整合 领导决策 分析法 应用 科学依据
下载PDF
贷款投放与上存资金:比较与选择
4
作者 胡雨青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贷款投资 上存资金 投资策略 保守决策 风险决策 生息资金
下载PDF
对拓展个体工商户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探讨
5
作者 万里青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02年第11期46-47,共2页
以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是指客户以本人在银行的定期存单为质押物,在银行签发等额或额度内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笔者探讨这个课题,是因为个体工商户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一些经营行已呈现良好的发展... 以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是指客户以本人在银行的定期存单为质押物,在银行签发等额或额度内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笔者探讨这个课题,是因为个体工商户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一些经营行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农行赤壁市支行,自1999年开办此业务后,深受个体经营者的欢迎,业务量成倍的增长。然而,经营行要真正大力拓展此项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商业银行 信贷业务 个体工商户 全额质押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下载PDF
影响贷款债权保全的银行内因分析
6
作者 胡雨青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5-46,共2页
影响贷款债权保全的银行内因分析胡雨青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行为的深入进行,银行贷款债权保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已引起了各家银行及金融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有识之士因此积极呼吁,要保全银行贷款债权,必须规范企业制行为... 影响贷款债权保全的银行内因分析胡雨青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行为的深入进行,银行贷款债权保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已引起了各家银行及金融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有识之士因此积极呼吁,要保全银行贷款债权,必须规范企业制行为,为银行信贷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保全 内因分析 贷款债权 债权人会议 信贷经营 外部环境 风险度 借款人 保全债权 农业银行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入世”挑战的策略
7
作者 龙孔基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0-31,共2页
本文联系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际 ,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是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利润为目标”的经营理念 ;二是加快金融创新 ,不断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 ,改革用人制度和完善激励... 本文联系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际 ,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是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利润为目标”的经营理念 ;二是加快金融创新 ,不断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 ,改革用人制度和完善激励机制 ,从人力资源的整合上迎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入WTO 国有商业银行 对策思考
下载PDF
从信贷审查角度识别虚假财务信息
8
作者 胡雨青 《财政监察》 2002年第7期27-27,共1页
银行是虚假财务信息的受害者,从事信贷调查、审查、监管的信贷人员,掌握一些识假方法和技巧,尤其必要。
关键词 信贷审查 虚假财务信息 企业 账表 编造手法 识别查证法 财务知识 银行业务
下载PDF
内审是我成长的摇篮
9
作者 龙孔基 《中国内部审计》 2003年第10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内部审计 审计人员 审计重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