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淀粉积累、相关酶活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江 王燕 +7 位作者 黄斌全 胡玉峰 刘应红 顾勇 李炀平 张军杰 刘汉梅 黄玉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7-230,共14页
为探究不同类型玉米淀粉形成机理,对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淀粉积累、相关酶活及基因表达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类型玉米淀粉积累、相关酶活及基因表达之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总淀粉和直链淀粉百分含量为:普通玉米&... 为探究不同类型玉米淀粉形成机理,对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淀粉积累、相关酶活及基因表达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类型玉米淀粉积累、相关酶活及基因表达之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总淀粉和直链淀粉百分含量为:普通玉米>糯玉米>甜玉米,支链淀粉百分含量为:糯玉米>普通玉米>甜玉米,灌浆期间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3个玉米类型间差异显著;灌浆期间,普通玉米各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最高,甜玉米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最低,糯玉米则介于普通玉米和甜玉米之间,但其GBSS酶活性很小。灌浆期间3个类型玉米除GBSS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差异显著;普通玉米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总体均高于甜玉米和糯玉米,甜玉米和糯玉米相关突变基因仍存在表达。表明不同类型玉米淀粉含量和组成上差异明显;普通玉米淀粉的形成需要淀粉合成相关酶相互作用,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缺失会改变淀粉组成;不同类型玉米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显著,但都存在转录活性。对普通玉米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发现,淀粉的合成不仅受到转录调控,还受到转录后调控,淀粉的合成是淀粉合成各酶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淀粉合成 淀粉 酶活 基因表达 差异
下载PDF
重金属镉对玉米苗期生理特性和转运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雄伟 曹艳花 +2 位作者 李玉桦 潘光堂 林海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127,共9页
为了研究重金属Cd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体内的转运规律,探索玉米应答Cd胁迫的品种差异和耐性机理。以低积累型品种郑单958和高积累型品种成单30为材料,采用室内溶液培养方法,在不同浓度(0,50,100,200,400μmol/L)胁迫不同时间... 为了研究重金属Cd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体内的转运规律,探索玉米应答Cd胁迫的品种差异和耐性机理。以低积累型品种郑单958和高积累型品种成单30为材料,采用室内溶液培养方法,在不同浓度(0,50,100,200,400μmol/L)胁迫不同时间后测定玉米幼苗生长,部分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植株叶片和根系的Cd含量,分析Cd对玉米苗期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Cd在叶片的转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总根长、株高、整株鲜质量以及叶绿素(a+b)含量,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均明显下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实,叶片Cd含量分别与叶片SOD、CAT活性、叶片相对电导率和叶片转运系数极显著相关,说明在耐Cd生理中,维持叶片SOD和CAT的活性能提高玉米对Cd耐性能力。此外,当生长介质的Cd浓度为50~200μmol/L,两品种的生理生化指标产生明显差异,敏感品种的生理特征和细胞膜结构均受到较强的破坏。高于200μmol/L时,成单30的叶片转运系数大于100%,将对Cd污染的生长介质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D胁迫 耐Cd性 生理指标 转运能力
下载PDF
玉米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启动子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曾礼华 汪瀚宇 +1 位作者 谢程程 曹墨菊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33-1439,共7页
以玉米自交系‘18红’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对玉米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ZmGBSS)的启动子进行克隆,获得了1 884 bp的扩增片段(PZmGBSS),应用启动子分析软件Plant CARE进行分析,发现该片段含有多个不同的调控元件。通过半定量RT-PC... 以玉米自交系‘18红’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对玉米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ZmGBSS)的启动子进行克隆,获得了1 884 bp的扩增片段(PZmGBSS),应用启动子分析软件Plant CARE进行分析,发现该片段含有多个不同的调控元件。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在授粉15 d的胚乳中ZmGBSS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胚,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较低。通过不同诱导培养基对胚乳进行培养,发现脱落酸(ABA)诱导后ZmGBSS的表达量明显提高,葡萄糖和赤霉素(GA)诱导后的表达量有所降低。通过构建启动子PZmGBSS瞬时表达载体,并利用基因枪对不同受体进行转化分析,结果发现胚乳中PZmGBSS的启动活性最高,其次为胚,根和叶中最弱。对转化后的胚乳进行诱导培养,发现ABA诱导可使报告基因LUC的表达明显增强。以上结果表明,启动子PZmGBSS为胚乳特异启动子且能够被ABA正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GBSS基因 启动子 克隆
原文传递
牡丹5个管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勇 王顺利 +5 位作者 薛璟祺 任秀霞 李丹丹 杨若雯 曾秀丽 张秀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7-319,共13页
利用RT-PCR技术从牡丹组7个野生种和1个栽培种中分别克隆得到泛素延伸蛋白基因(ubiquitin,UBI)、素环蛋白基因(cyclophilin,CYP)、肌动蛋白基因(Actin)、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基因(glucose-6-phosphate 1-dehydrogenase,G6PD)和... 利用RT-PCR技术从牡丹组7个野生种和1个栽培种中分别克隆得到泛素延伸蛋白基因(ubiquitin,UBI)、素环蛋白基因(cyclophilin,CYP)、肌动蛋白基因(Actin)、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基因(glucose-6-phosphate 1-dehydrogenase,G6PD)和β–微管蛋白基因(beta-tubulin,TUB)等5个管家基因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管家基因序列均相对保守,其在牡丹7个野生种和1个栽培种中的保守性在99.04%~99.69%。利用5个管家基因分别构建了其在牡丹组8份材料中的系统进化树。5个系统进化树均将8份材料分成两组,即革质花盘亚组和肉质花盘亚组;由于5个管家基因核苷酸序列各自的保守性不同,在区分亚组成员间略有差异。综合分析5个管家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可知,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和栽培牡丹(P.suffruticosa‘Luoyanghong’)常聚为一支,二者亲缘关系较近,因而推测杨山牡丹可能参与了栽培牡丹的形成;紫斑牡丹(P.rockii)和四川牡丹(P.decomposita)一直聚为一支,推测二者亲缘关系较近;黄牡丹(P.lutea)和紫牡丹(P.delavayi)一直聚为一支,推测这二者亲缘关系较近。狭叶牡丹(P.potaninii)与黄牡丹和紫牡丹分化较早,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建议将狭叶牡丹作为一个独立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管家基因 系统发生 进化
原文传递
玉米籽粒重金属铅(Pb^(2+))含量的QTL定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雄伟 林海建 +2 位作者 张志明 沈亚欧 潘光堂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1-826,共6页
铅(Pb2+)是现存环境最大量的有毒重金属污染元素,在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种植的玉米受重金属Pb2+污染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到食物安全。文章利用玉米籽粒Pb2+低富集自交系178和籽粒Pb2+高富集自交系9782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作图群体... 铅(Pb2+)是现存环境最大量的有毒重金属污染元素,在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种植的玉米受重金属Pb2+污染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到食物安全。文章利用玉米籽粒Pb2+低富集自交系178和籽粒Pb2+高富集自交系9782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165对SSR多态性标记,构建了总长度为1499.8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9.07 cM的分子遗传图谱,对玉米籽粒Pb2+含量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以期为选育籽粒低富集Pb2+的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Pb2+浓度为333.32 mg/kg胁迫下,共检测到2个与籽粒Pb2+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玉米第1、第4号染色体,其中qPC1位于标记区间umc1661~phi002h之间,表型贡献率为11.13%,加性效应为0.062;qPC4位于umc1117~nc005之间,表型贡献率为5.55%,加性效应为-0.044。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中Pb2+含量与穗长、穗粗、行粒数、穗重和百粒重等产量性状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选育玉米籽粒Pb2+低富集的新自交系或杂交种不一定会影响到产量性状,而且籽粒Pb2+含量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遗传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pb2+胁迫 籽粒pb2+含量 QTL定位 MAIZE (Zea mays L.)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08-641不同选择方向回交改良后代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芦江 熊尧宇 +5 位作者 陈文生 兰海 林海建 杨克诚 高世斌 潘光堂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玉米自交系08-641(R08)不同选择方向回交改良得到的79个BC2F4后代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44对具有清晰多态性的引物共检测到272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其中有123个位点在回交后代株系中被检测到而在轮回...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玉米自交系08-641(R08)不同选择方向回交改良得到的79个BC2F4后代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44对具有清晰多态性的引物共检测到272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其中有123个位点在回交后代株系中被检测到而在轮回亲本中缺失;以种子形状和颜色不像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系,基因型与R08的相似程度总体低于以种子形状和颜色类似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且其变异范围更广。可见不同选择方向所得回交后代选系的遗传变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回交过程中采用多向选择的策略,可能有利于提高回交改良的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回交 选择方向 08—641 遗传变异 SSR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玉米窄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7
作者 李芦江 陈文生 +2 位作者 兰海 潘光堂 杨克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2,共5页
以玉米群体P4C0及其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群体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经2-3轮选择后,从总体上看,群体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群体内单株间遗传距离、基因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等遗... 以玉米群体P4C0及其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群体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经2-3轮选择后,从总体上看,群体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群体内单株间遗传距离、基因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进行5轮改良后,虽然每轮减小幅度较小,但累计减少较多。群体基因型数总体上是减小的趋势,但不同地点改良群体基因型数表现减少与增加交替出现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在改良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而多代改良则可能会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下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穿梭式群体改良,对加快改良进程,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和提高选择效率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混合选择 遗传多样化 玉米 窄基群体 SSR
下载PDF
高粱全基因组内含子标记的开发
8
作者 刘海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1-1105,共5页
通过分析已公布的658个随机挑选的SSR标记在12个高粱属材料中的多态性信息,发现基因中内含子标记较非内含子标记有更高的多态性,因此,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了高粱全基因组内含子标记的开发。首先,对高粱29448条CDS序列进行内含... 通过分析已公布的658个随机挑选的SSR标记在12个高粱属材料中的多态性信息,发现基因中内含子标记较非内含子标记有更高的多态性,因此,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了高粱全基因组内含子标记的开发。首先,对高粱29448条CDS序列进行内含子位点挖掘,找到115545个内含子位点。其次,在内含子两侧的序列上设计引物,经e-PCR在高粱基因组上筛选及定位,共获得82742个单拷贝内含子标记。其在染色体上数量变异范围为3794个(5号染色体)~15371个(1号染色体)之间,平均每条染色体上8237个。此外还构建了1个公共数据库(www.sicau.edu.cn/web/yms/sip/SIP.html),以便研究人员下载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内含子标记 SSR标记 遗传连锁图谱
下载PDF
玉米ZmMGT0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遗传转化研究
9
作者 李洪有 张素芝 陈庆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CorA/MRS2/MGT-型镁离子转运蛋白在维持植物镁离子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一个表达受缺镁胁迫诱导的玉米MRS2/MGT-型镁离子转运蛋白基因ZmMGT10在缺镁胁迫中的功能,构建了ZmMGT10的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获得了转基因拟南芥... CorA/MRS2/MGT-型镁离子转运蛋白在维持植物镁离子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一个表达受缺镁胁迫诱导的玉米MRS2/MGT-型镁离子转运蛋白基因ZmMGT10在缺镁胁迫中的功能,构建了ZmMGT10的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获得了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同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相比,过表达ZmMGT10增加了低镁胁迫生长下转基因植株的生物量、根长和叶绿素浓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低镁生长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的根和叶中积累的镁离子含量均明显高于野生型植株。此外,在低镁生长条件下,转基因植株根对镁离子的吸收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型植株。结果表明,过表达ZmMGT10基因可以增强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对低镁胁迫的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ZmMGT10 镁离子转运蛋白 拟南芥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玉米育种面临的挑战及相应对策探讨 被引量:53
10
作者 潘光堂 杨克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41-1147,共7页
在剖析西南地区发展玉米产业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反思了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存在的主要差距,并根据国内外玉米杂交育种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实践,从育种层面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在育种目标上,重点是抗病与抗虫、耐旱与耐瘠、适合全程机... 在剖析西南地区发展玉米产业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反思了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存在的主要差距,并根据国内外玉米杂交育种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实践,从育种层面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在育种目标上,重点是抗病与抗虫、耐旱与耐瘠、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和耕作制度改革,以及拓展利用营养体优势新型"饲草玉米"。在种质创新上,应明确杂优类群、简化杂优模式,系统开展基础种质评价与分析,合成与改良育种用群体,创制育种特异新材料。在突破性自交系选育上,应注重特异新基因的发掘与利用,把产量GCA作为重要选择标准,把自交衰退慢的株系作为主要选择对象,自交、姊妹交或混粉交替进行,提高优良基因型频率;加大选系的鉴定力度,并测定产量。在育种方法上,应增加种植密度,加大选择压力,实施南北穿梭育种,加快我国南方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加快高新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西南地区 育种目标 种质资源 杂优类群 突破性自交系 育种方法
下载PDF
酸性土壤上植物应对铝胁迫的过程与机制 被引量:35
11
作者 赵天龙 解光宁 +3 位作者 张晓霞 邱林权 王娜 张素芝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03-3011,共9页
铝胁迫是酸性土壤上影响作物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全球土壤酸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了铝胁迫.植物可通过将铝离子与有机酸螯合储藏于液泡和从根系中排出铝毒.排出铝毒主要通过苹果酸转运蛋白ALMT和柠檬酸转运蛋白MATE的跨膜运输来实现... 铝胁迫是酸性土壤上影响作物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全球土壤酸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了铝胁迫.植物可通过将铝离子与有机酸螯合储藏于液泡和从根系中排出铝毒.排出铝毒主要通过苹果酸转运蛋白ALMT和柠檬酸转运蛋白MATE的跨膜运输来实现.编码ABC转运蛋白和锌指转录因子的基因与植物抗铝胁迫有关.这些抗铝毒基因的鉴别使得通过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生物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抗铝毒能力成为可能.最后提出了植物抗铝胁迫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铝胁迫柠檬酸 苹果酸
原文传递
WRKY转录因子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娜 张振葆 +2 位作者 黄凤珠 李洪有 张素芝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19-1827,共9页
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的非生物胁迫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参与多种不同的信号途径,功能具有多样性。WRKY蛋白除具有高度保守的WRKYGQK基序外,通常还具有Cys2His2或Cys2His-Cys型锌指结构,它通过与靶基因启动子中的W-box[(T)TGACC(A/... 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的非生物胁迫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参与多种不同的信号途径,功能具有多样性。WRKY蛋白除具有高度保守的WRKYGQK基序外,通常还具有Cys2His2或Cys2His-Cys型锌指结构,它通过与靶基因启动子中的W-box[(T)TGACC(A/T)]特异结合调控其表达,从而响应植物的逆境胁迫及其它信号途径。为了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WRKY在植物非生物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转录因子 植物 非生物胁迫应答 信号途径
下载PDF
四川牡丹的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勇 骆劲涛 +3 位作者 张必芳 宋会兴 刘光立 曾秀丽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104,共8页
对分布于四川阿坝的四川牡丹(Paeonia decomposita Hand.-Mazz.)的花部特征和开花动态进行了观察,并通过分析花粉活力、估算杂交指数(OCI)、控制授粉方式和观察访花昆虫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四川牡丹花部主要特征为:花色粉红... 对分布于四川阿坝的四川牡丹(Paeonia decomposita Hand.-Mazz.)的花部特征和开花动态进行了观察,并通过分析花粉活力、估算杂交指数(OCI)、控制授粉方式和观察访花昆虫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四川牡丹花部主要特征为:花色粉红色至红紫色,随开放时间延长渐变为粉白色;辐射状花冠,花瓣8~12枚;多体雄蕊128~203枚,花丝白色,花药黄色,有雄蕊瓣化现象;柱头位于心皮顶部,黄色;边缘胎座,心皮2~7枚,单个心皮含胚珠8~33枚;开花过程中均散发花香,但随花期延长花香略有变化。该种的群体花期相对集中,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但不同年份间略有差异;单花花期多数为6~8 d,整个开花过程中花药与柱头基本处于同一平面,雄蕊先熟。从开花第1天至第6天,该种的花粉活力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开花第3天至第5天花粉活力较高(约80%);从开花第2天起柱头普遍具有可授性,长达9 d,开花第5天至第8天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具活力和柱头具可授性的重叠时间为5 d;该种的OCI值为4,花粉/胚珠比(P/O)为207 220。四川牡丹花期不分泌花蜜,花粉是传粉昆虫的惟一报酬;主要访花昆虫为蜜蜂(Apidea)、食蚜蝇(Syrphidae)和花金龟(Cetoniinae),其中前2类昆虫可能为该种的有效传粉者,而花金龟的传粉效率较低。授粉实验结果显示:2012年和2014年自然授粉植株的平均结籽率最高,为23.76%;而异株异花人工授粉和同株异花人工授粉植株的平均结籽率均较低,分别为18.33%和11.04%。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牡丹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需要传粉者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牡丹 花部特征 开花进程 访花昆虫 授粉方式 繁育系统
下载PDF
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徐立明 张振葆 +5 位作者 梁晓玲 卢文 张辰路 黄凤珠 王雷 张素芝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303,共11页
干旱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胁迫因素之一。高通量生物技术的使用促成了新的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发现,一些重要基因已转化到植物中,通过专一性或广谱性地应答路径来调节其干旱耐受性。最近的一些研究进展,进一步加深了对植物通过调控干... 干旱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胁迫因素之一。高通量生物技术的使用促成了新的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发现,一些重要基因已转化到植物中,通过专一性或广谱性地应答路径来调节其干旱耐受性。最近的一些研究进展,进一步加深了对植物通过调控干旱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抵御干旱胁迫的理解,并对植物干旱胁迫的复杂调控网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逐渐探索出一些具体的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的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信号分子、转录因子、小RNA分子、渗透调节分子、多胺类分子,活性氧清除分子方面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干旱 胁迫 基因工程 进展
下载PDF
四川牡丹部分野生居群种子脂肪酸组分比较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勇 刘佳坤 +3 位作者 曾秀丽 吴云 宋会兴 刘光立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07-1814,共8页
四川牡丹(Paeonia decomposita Hand.-Mazz.)结实量大,专性种子繁殖,具油用开发潜力。对7个不同野生居群的四川牡丹种子千粒质量、种仁出油率、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探讨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四川牡... 四川牡丹(Paeonia decomposita Hand.-Mazz.)结实量大,专性种子繁殖,具油用开发潜力。对7个不同野生居群的四川牡丹种子千粒质量、种仁出油率、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探讨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四川牡丹不同居群种子千粒质量平均为(311.65±46.45)g,平均种仁出油率32.23%±1.96%,居群间差异显著(P〈0.05);籽油中共检测到7种主要脂肪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一烯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91.94%~93.70%,亚麻酸相对含量高达40.45%~47.68%,不同居群籽油脂肪酸组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土壤有效钾含量与种子出油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他脂肪酸组分与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牡丹 野生居群 牡丹籽油 脂肪酸组分 不饱和脂肪酸
原文传递
240份玉米自交系纹枯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芦江 陈文生 +3 位作者 张敏 兰海 潘光堂 杨克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3-1119,共7页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连续3年对240份玉米自交系纹枯病抗性进行鉴定和评价,分析了玉米纹枯病抗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玉米纹枯病抗性资源较为缺乏,240份自交系中无免疫或高抗的材料,有中抗自交系4份、感病自交系18份、高感...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连续3年对240份玉米自交系纹枯病抗性进行鉴定和评价,分析了玉米纹枯病抗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玉米纹枯病抗性资源较为缺乏,240份自交系中无免疫或高抗的材料,有中抗自交系4份、感病自交系18份、高感自交系218份。旅大红骨、Reid、PA和塘四平头类群自交系中未发现玉米纹枯病抗源,PB类群和Lancaster类群自交系纹枯病抗性相对较好,今后应主要从这两类种质中寻找玉米纹枯病抗源。玉米纹枯病病情指数与株高、穗位高、穗位高/株高、穗下节间数和穗下平均节间长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些表型可以作为非接种条件下筛选抗玉米纹枯病种质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纹枯病 抗性
下载PDF
西藏不同居群大花黄牡丹的种子油脂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曾秀丽 张姗姗 +5 位作者 杨勇 邓岚 薛璟祺 王亮生 李珊珊 张秀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对不同居群大花黄牡丹油脂成分进行评价,揭示该种是否适合作为油用牡丹开发的新材料。【方法】使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对采自西藏林芝和山南地区5个居群的混合种子以及2个居群的单株进行了油脂成分分析。【结果】大花黄牡丹... 【目的】对不同居群大花黄牡丹油脂成分进行评价,揭示该种是否适合作为油用牡丹开发的新材料。【方法】使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对采自西藏林芝和山南地区5个居群的混合种子以及2个居群的单株进行了油脂成分分析。【结果】大花黄牡丹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86.32%),油酸>α-亚麻酸>亚油酸;林芝地区4个居群油脂成分接近,各脂肪酸成分显著高于山南居群;居群内单株油脂成分林芝1号居群内部无差异,山南居群内部差异明显。【结论】野生大花黄牡丹油脂成分和组成与其他栽培种油用牡丹差异较大,油酸含量较高,亚麻酸含量较低,更有利于保存,大花黄牡丹可以作为油用牡丹开发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黄牡丹 牡丹油 脂肪酸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不同休眠玉米种子内源激素的含量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元奇 冷亦峰 +2 位作者 夏超 周树峰 兰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3-219,共7页
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个不同休眠性的玉米自交系鲜种子内源激素ZT、GA3、IAA和AB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分析了各种激素及其相互作用对玉米种子休眠的影响,为阐明玉米种子休眠机理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ZT含量在一定程度上... 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个不同休眠性的玉米自交系鲜种子内源激素ZT、GA3、IAA和AB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分析了各种激素及其相互作用对玉米种子休眠的影响,为阐明玉米种子休眠机理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ZT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与种子休眠性呈负相关性,具有对种子萌发抑制物的拮抗作用;GA3具有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的功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是必需的;IAA与休眠不具有相关性;ABA具有拮抗GA3的作用,诱导种子休眠,抑制萌发。种子的休眠是几种激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种子休眠程度与种子内起促进作用和起抑制作用的激素之间的比例密切相关。强休眠特性玉米自交系具有以下特征:ZT和GA3含量低,ABA含量高,ZT/ABA值与GA3/ABA值较小,各激素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休眠 内源激素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洁 张永中 +7 位作者 张谦 沈亚欧 高世斌 唐海涛 何文铸 谭君 张彪 潘光堂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2,共7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生育进程中叶片和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和根系内源激素含量除ABA含量为磷低效自交系>磷高效自交系>F1外,ZT、GA3和IAA含量均为F1>磷高效...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生育进程中叶片和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和根系内源激素含量除ABA含量为磷低效自交系>磷高效自交系>F1外,ZT、GA3和IAA含量均为F1>磷高效自交系>磷低效自交系。低磷胁迫下,除ZT含量较正常供磷水平减少外,GA3、IAA和ABA含量均较正常供磷水平增加。ZT和ABA的变幅表现为磷低效自交系大于磷高效自交系和F1,GA3和IAA的变幅表现为磷高效自交系和F1大于磷低效自交系。此外,低磷胁迫下磷高效自交系与磷低效自交系间同一内源激素最值出现时期不同。说明低磷胁迫下不同磷利用效率自交系内源激素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因此可将内源激素作为鉴定和选育玉米磷高效基因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低磷胁迫 内源激素 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玉米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静 刘丽 +2 位作者 张志明 赵茂俊 潘光堂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2,共8页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耐玉米穗粒腐病自交系R15中分离得到病程相关蛋白1(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PR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命名为ZmPR1,测序结果显示该序列长为528bp,编码175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8.7ku...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耐玉米穗粒腐病自交系R15中分离得到病程相关蛋白1(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PR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命名为ZmPR1,测序结果显示该序列长为528bp,编码175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8.7ku.利用NCBI/Blastp和Genedoc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显示,ZmPR1基因编码蛋白与水稻、小麦、拟南芥等高等植物中的PR1蛋白相似性较高,且具有相同的富含半胱氨酸蛋白(cysteine-rich secretory protein,CAP)的保守结构域.将构建的重组载体pET32a(+)-ZmPR1在宿主菌Escherichia coli BL21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在不同的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IPTG诱导浓度下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ZmPR1基因的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终浓度0.6mmol爛L-1,诱导温度28℃,且诱导时间对表达量影响不大.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证实有39ku的融合蛋白表达,表明ZmPR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已成功表达,这为蛋白纯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穗粒腐病 病程相关蛋白 原核表达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