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部分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模式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敏 韩智勇 +7 位作者 姜磊 谢棹骏 张国治 贺莉 程静思 潘科 陈柏桦 施国中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5,共7页
文章采用入户访谈调查与发放自填调查为主,文献查阅和媒体宣传调查为辅的方式,重点对北京、南充市、新疆和西昌等地典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模式,以及群众意愿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调查区农户对环境污染的感知以水体污染和生活垃圾... 文章采用入户访谈调查与发放自填调查为主,文献查阅和媒体宣传调查为辅的方式,重点对北京、南充市、新疆和西昌等地典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模式,以及群众意愿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调查区农户对环境污染的感知以水体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为主,83%的调查区生活垃圾均采用填埋处理。农户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政策了解不足,有73%的调查农户对生活垃圾进行混合收集。虽然当前"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在全国得以推广,但是由于该模式自身的局限性限制其在山区及偏远农村的应用。因此,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研发经济适用的农村生活垃圾分散处理技术和装置显得尤为重要,以分散处理技术为基点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的探索也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垃圾 处理现状 处理模式 分散处理
下载PDF
金针菇菌渣堆肥生产有机肥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云飞 郭旭晶 +1 位作者 代莉蓉 邓宇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27,共4页
食用菌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堆肥是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本文在微生物强化(M)和自然条件(CK)下对金针菇菌渣进行堆肥,研究堆肥过程中的有机质、电导率(EC),N,P,K及有效N,P,K的变化。结果表明微生... 食用菌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堆肥是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本文在微生物强化(M)和自然条件(CK)下对金针菇菌渣进行堆肥,研究堆肥过程中的有机质、电导率(EC),N,P,K及有效N,P,K的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强化堆肥效果优于自然条件的堆肥效果。接种复合菌剂的处理M1(菌剂+猪粪)及M2(菌剂+硫酸铵)可使堆内温度迅速上升至50℃,而CK条件下最高温度只有42°C。经过35 d堆肥,接种菌剂处理的M1和M2的总养分,有机质含量,p H值和外观形态等指标均达到有机肥料的标准(NY525-2002)。从外观形态、发酵温度、持续时间及有机肥养分含量看,M1处理的菌渣腐熟效果最佳,而自然条件堆肥CK的菌渣尚未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菌渣 堆肥 菌剂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不同窖龄窖泥微生物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应刚 邓宇 《中国沼气》 2019年第3期3-8,共6页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的根本,包含多种功能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浓香型白酒的香味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该实验对四川成都某酒厂不同窖龄窖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随着窖龄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大量富集,变形菌门(Proteo... 窖泥是浓香型白酒的根本,包含多种功能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浓香型白酒的香味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该实验对四川成都某酒厂不同窖龄窖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随着窖龄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大量富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被淘汰。5年窖龄中的优势物种 Ampullimonas (27.66%)和 Lactobacillus (13.94%),在25年窖龄窖泥中丰度仅有0.15%和1.17%,随着窖龄的进一步增加,相对丰度增加到0.24%和2.77%。在5年窖龄窖泥中, Caproiciproducens 的相对丰度为2.53%,在25年窖龄窖泥中相对丰度高达40.40%,在70年窖龄中丰度下降,相对丰度为24.49%。窖泥中的优势产甲烷古菌都是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Candidatus_ Methanoplasma , Methanobacterium,Methanobrevibacter 和 Methanoculleus 等)。随着窖泥窖龄的增加, Methanosarcina 与窖龄的增加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在5年,25年和70年窖龄窖泥中相对丰度分别为22.56%,8.90%和3.25%,而Candidatus_ Methanoplasma 丰度显著增加,从9.24%增加到36.96%。该研究初步揭示了窖泥微生物随窖龄的变化情况,为窖泥的老化和“老窖出好酒”提供了微生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窖龄 窖泥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降解水稻秸秆的复合菌系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春芳 马诗淳 +3 位作者 黄艳 刘来雁 凡慧 邓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56-1868,共13页
【目的】比较和分析从堆肥中富集的水稻秸秆降解菌系F1和F2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在秸秆降解过程中的演替,从而探究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秸秆降解效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NS(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 【目的】比较和分析从堆肥中富集的水稻秸秆降解菌系F1和F2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在秸秆降解过程中的演替,从而探究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秸秆降解效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NS(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定糖法测定发酵液中的外切纤维素酶活;采用范氏(Van Soest)洗涤纤维分析法测定发酵前与发酵后的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并计算降解率;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对秸秆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物种组成及特定的功能微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复合菌系F1的水稻秸秆总降解率、纤维素降解率、半纤维素降解率显著高于复合菌系F2;2种复合菌系的外切纤维素酶活性与cel48基因的拷贝数变化趋势一致;复合菌系F1的物种较丰富,优势物种是好氧细菌,复合菌系F2的物种组成较单一,培养后期具有较高比例的厌氧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前4天,复合菌系F1和F2的优势物种均为Unclassified Bacillales和Bacillus;第4天之后,不同复合菌系的优势物种及丰度出现差异,F1的优势物种主要属于Bacteroidetes,F2的优势物种主要属于Firmicutes;虽然Petrimonas和Pusillimonas是培养后期的共有优势物种,但是Petrimonas在复合菌系F2中的相对丰度(38.30%)显著高于F1(9.47%),且培养第8天的F2中的Clostridiales OPB54增加至14.85%。【结论】cel48基因拷贝数变化与秸秆纤维素的降解效率、外切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el48基因可作为潜在的生物分子标记监测秸秆纤维素的降解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秸秆纤维素的降解效率具有显著影响,Unclassified Bacillales,Bacillus,Petrimonas,Pusillimonas是复合菌系F1和F2降解秸秆纤维素过程中的重要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外切纤维素酶 降解率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pH值对好氧处理及污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伸 邓良伟 +3 位作者 徐则 郑丹 王兰 王霜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6,共5页
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废水处理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常用的控制参数有pH值、溶解氧(DO)、温度、污泥浓度、污泥负荷和污泥龄(SRT)等。其中,pH值是重要的调控因子,直接影响好氧处理污泥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代谢活力、表面特性。文章讨论... 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废水处理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常用的控制参数有pH值、溶解氧(DO)、温度、污泥浓度、污泥负荷和污泥龄(SRT)等。其中,pH值是重要的调控因子,直接影响好氧处理污泥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代谢活力、表面特性。文章讨论了污水处理过程中pH值变化的原因和pH值变化对污染物去除(主要为有机物、氨氮和TP)的影响,并分析了pH值变化对污泥的沉降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好氧处理 污泥活性 污泥沉降性
下载PDF
温度对自养型同步脱氮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方玉 邓良伟 +3 位作者 杨红男 杨含 肖友乾 王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57-2367,共11页
通过运行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30、25、20和15℃)的自养型同步脱氮反应器,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自养型同步脱氮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性能差异及其微生物机制.结果表明,30℃条件下反应器脱氮性能最佳.当温度由30℃降为25℃时,反应器总... 通过运行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30、25、20和15℃)的自养型同步脱氮反应器,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自养型同步脱氮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性能差异及其微生物机制.结果表明,30℃条件下反应器脱氮性能最佳.当温度由30℃降为25℃时,反应器总氮去除率从73%降低到66%,总氮去除速率从2. 29 kg·(m^3·d)^(-1)降低到1. 72 kg·(m^3·d)^(-1),污泥的形态和粒径变化不明显(SMD由80. 85μm降为79. 95μm).当温度低于20℃时,总氮去除率降低到42%,总氮去除速率降低到1. 18 kg·(m^3·d)^(-1),同时发现污泥出现解体现象,粒径减小(SMD为63. 21μm).而当温度为15℃时,总氮去除率降低至37%,总氮去除速率低至1. 00 kg·(m^3·d)^(-1),反应器运行困难.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温度对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影响明显大于氨氧化细菌,因此低温条件下反应器脱氮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厌氧氨氧化细菌对温度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 自养脱氮 厌氧氨氧化(ANAMMOX) 微生物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中高温条件下不同碳氮比对鸡粪原料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淑兰 刘萍 梅自力 《中国沼气》 2018年第5期73-76,共4页
文章研究温度、C/N对鸡粪原料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将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C/N为20∶1)作为厌氧发酵原料,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分别在35℃,42℃,50℃这3个温度梯度下进行厌氧发酵,... 文章研究温度、C/N对鸡粪原料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将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C/N为20∶1)作为厌氧发酵原料,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分别在35℃,42℃,50℃这3个温度梯度下进行厌氧发酵,并和纯鸡粪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中高温条件下不同C/N原料发酵效果。结果表明,在35℃,42℃和50℃这3个不同温度下,无论是纯鸡粪原料还是鸡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原料,温度越高,产气越多,产气潜力也越大,而且混合原料整体都比单鸡粪发酵产气潜力高。综合分析,鸡粪的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42℃,原料最佳C/N为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中高温 碳氮比 厌氧发酵
下载PDF
获取有机物厌氧降解产甲烷过程中关键功能类群——互营细菌培养物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雪 张辉 承磊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23,共13页
互营代谢是微生物之间的重要种间互作关系之一,参与互营代谢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淡水和海水沉积物、厌氧消化反应器、动物肠道和极端环境中(如地下油藏),在有机物厌氧降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甲烷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互... 互营代谢是微生物之间的重要种间互作关系之一,参与互营代谢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淡水和海水沉积物、厌氧消化反应器、动物肠道和极端环境中(如地下油藏),在有机物厌氧降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甲烷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互营细菌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传递的分子机制,对认识缺氧环境中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缓解气候变暖提供理论指导。但是,互营细菌生长缓慢、对氧气敏感,其分离培养的难度大。本文主要回顾了互营细菌的分离策略及其生理生化特征,展望了互营细菌分离培养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以高通量筛选与定向分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具有特定生理生态学功能的互营细菌,是互营微生物资源和分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营细菌 产甲烷 高通量筛选 定向分离
原文传递
不同成熟度煤样产甲烷潜力 被引量:9
9
作者 何乔 丁晨 +3 位作者 李贵中 陈浩 承磊 张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07-1317,共11页
【目的】评估不同类型煤炭生物降解转化为甲烷的潜力,研究原位煤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方法】分别在原位模拟、补加烃降解产甲烷菌系和补加碳源下厌氧培养煤样,利用气相色谱监测甲烷产生趋势,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原位煤层的细菌... 【目的】评估不同类型煤炭生物降解转化为甲烷的潜力,研究原位煤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方法】分别在原位模拟、补加烃降解产甲烷菌系和补加碳源下厌氧培养煤样,利用气相色谱监测甲烷产生趋势,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原位煤层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果】10个样品中有3个高成熟度煤样可以被厌氧降解转化为甲烷。通过生物强化和添加外源底物可以促进HF煤样的产甲烷潜力。其中SL煤样中的古菌类群主要是氢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culleus和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saeta为主,细菌类群主要属于Firmicutes(54.4%)、Proteobacteria(30.9%)、未培养微生物(10.8%)、Caldiserica(1.5%)及Thermotogae(1.3%)。【结论】不同成熟度煤样降解产气潜力不同,在部分原位煤层中可能存在参与烃降解与甲烷产生的功能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厌氧降解 底物刺激 生物强化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玉米秸秆厌氧发酵过程中添加氮素对微生物群落和沼气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一全 马茹霞 +4 位作者 李家威 晏磊 罗涛 梅自力 王伟东 《中国沼气》 2018年第5期66-72,共7页
厌氧发酵是在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发酵体系中氮浓度对微生物群落和沼气产量有重要的影响,为明确沼气发酵过程中氮素添加对微生物和产气量的作用,文章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发酵体系20 L,TS为8%,添加1 g·L^(-1)尿素作为处理、... 厌氧发酵是在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发酵体系中氮浓度对微生物群落和沼气产量有重要的影响,为明确沼气发酵过程中氮素添加对微生物和产气量的作用,文章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发酵体系20 L,TS为8%,添加1 g·L^(-1)尿素作为处理、不添加氮素作为对照,进行半连续进料的沼气发酵试验。利用16SrRNAgene测序和宏基因组学分析发酵料液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关键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处理的产气高峰提前,发酵周期缩短,发酵前10 d,20 d,30 d甲烷累积产量分别为64943 mL,137048 mL和199459 mL,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体系中梭菌属(Clostridium),甲烷袋状菌属(Methanoculleus),Sphaerochaeta和Ruminofilibacter等菌属丰度在产气高峰时期提升,在能量代谢中与甲烷代谢相关的基因的丰度提升。在玉米秸秆沼气发酵体系中,添加氮素通过提高沼气发酵功能菌株和甲烷代谢相关基因的丰度从而缩短发酵周期并提高沼气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沼气发酵 氮素 微生物多样性 功能基因
下载PDF
不同pH缓冲液对由乙酸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麻婷婷 承磊 +3 位作者 郑珍珍 覃千山 代莉蓉 张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53-1461,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p H缓冲液对乙酸产甲烷过程及对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分别添加磷酸盐(PB)、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哌嗪-1,4-二乙磺酸(PIPES)和Na HCO3/CO2缓冲液到乙酸产甲烷菌系中,定期监测甲烷产生趋势,到稳定... 【目的】研究不同p H缓冲液对乙酸产甲烷过程及对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分别添加磷酸盐(PB)、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哌嗪-1,4-二乙磺酸(PIPES)和Na HCO3/CO2缓冲液到乙酸产甲烷菌系中,定期监测甲烷产生趋势,到稳定期后收集菌体,进行16S rRNA基因的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T-RFLP)。【结果】发现PB组的乙酸产甲烷菌系延滞期约为40d,显著高于其他组的20-24 d(P<0.05);Na HCO3/CO2组乙酸转化为甲烷的比例为(88.3±0.5)%,显著高于其他组的77%-81%(P<0.05);不同缓冲液组的最大甲烷比生长速率为0.46-0.57 d-1(P>0.05);Na HCO3/CO2组的细菌群落变化最明显,主要是未培养细菌(unclassified bacteria)、螺旋菌科细菌(Spirochaetaceae)和未培养WWE1类群的丰度较其他组分别增加到(15.5±9.4)%、(7.3±4.6)%和(17.6±6.3)%,而互养菌科(Synergistaceae)的细菌丰度降低到(8.9±8.1)%。AC+PB组中的古菌类群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竹节状甲烷鬃毛菌(Methanosaeta harundinacea)相关的产甲烷古菌占主导(97±2%),而在HEPES、PIPES和Na HCO3/CO2组和不加缓冲液组中同时存在两类乙酸营养型产甲烷古菌M.harundinacea和联合鬃毛甲烷菌(Methanosaeta concilii),以及属于甲烷杆菌目(Methanobacteriales)的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结论】在乙酸产甲烷菌系中加入PB增加了甲烷产生的延滞期,加入Na HCO3/CO2增加了甲烷产量,但是添加p H缓冲液不会影响到菌系的最大甲烷比生长速率。加入PB和Na HCO3/CO2都会显著改变微生物的菌群结构。这些研究为设计适宜的产甲烷菌系生长条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缓冲液 乙酸 产甲烷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秸秆和菌糠沼气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星 张敏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4,共5页
秸秆和菌糠的沼气化利用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为了给秸秆和菌糠沼气化利用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文章综述了秸秆和菌糠的原料特性、厌氧发酵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在关键技术中... 秸秆和菌糠的沼气化利用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为了给秸秆和菌糠沼气化利用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文章综述了秸秆和菌糠的原料特性、厌氧发酵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在关键技术中,重点总结了原料的预处理技术、混合发酵技术和干发酵技术,提出了在秸秆和菌糠沼气化利用中,这三项技术的综合运用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秸秆 菌糠 厌氧发酵 沼气
下载PDF
蒸汽爆破/氧化钙联合预处理对水稻秸秆厌氧干发酵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星 李强 +4 位作者 周正 贺静 邓雅月 张敏 尹小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400,共7页
为了提高水稻秸秆在厌氧干发酵中的利用效率,采用蒸汽爆破、氧化钙以及蒸汽爆破/氧化钙联合预处理(以下简称"联合处理")水稻秸秆,考察不同处理方式对水稻秸秆的理化性质和厌氧干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观... 为了提高水稻秸秆在厌氧干发酵中的利用效率,采用蒸汽爆破、氧化钙以及蒸汽爆破/氧化钙联合预处理(以下简称"联合处理")水稻秸秆,考察不同处理方式对水稻秸秆的理化性质和厌氧干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观察到,联合处理组与其他处理方式相比对水稻秸秆结构破坏最彻底。木质素含量测试结果显示,经过联合处理水稻秸秆中木质素含量从17.2%下降到12.2%,去除率可达29.1%。纤维素酶水解实验中,联合处理组的葡萄糖产量与木糖产量分别为877.56 mg·L^(-1)和400.85 mg·L^(-1),比CK组提高了85.43%和1 283.39%。在厌氧干发酵实验中,联合处理组产甲烷延滞期最短(5 d),比CK组缩短了约6 d,第30 d累积产甲烷量占总产甲烷量(60 d)的86.4%,而CK组仅占55.7%,原料产甲烷率提升最明显(0.24 L·g-1VS),比CK组提高了20.0%。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与蒸汽爆破处理、氧化钙处理相比,联合处理组对厌氧干发酵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氧化钙 预处理 秸秆 厌氧发酵 干发酵 沼气
下载PDF
外加酶对剩余污泥水解与厌氧消化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治 耿宇聪 +4 位作者 李强 邓雅月 贺静 周正 尹小波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转化效率,文章探讨了外加蛋白酶或纤维素酶对污泥的水解和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投加量分别为60 mg·g-1TS和20 mg·g-1TS,两种酶的最适反应时间和温度均为4 ...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转化效率,文章探讨了外加蛋白酶或纤维素酶对污泥的水解和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投加量分别为60 mg·g-1TS和20 mg·g-1TS,两种酶的最适反应时间和温度均为4 h和50℃;在此反应条件下,污泥的SCOD分别能提高12%和28%。经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厌氧消化,产气量分别提高7.3%和12.9%。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外加蛋白酶或纤维素酶可以促进污泥的水解和厌氧消化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蛋白酶 水解 厌氧消化
下载PDF
秸秆沼气发酵浮渣结壳的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8
15
作者 熊霞 施国中 +1 位作者 罗涛 孔垂雪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4,共4页
秸秆沼气工程在发酵过程中易产生原料上浮、料液分层结壳现象,不利于发酵物料排出。文章通过对秸秆沼气发展现状、浮渣结壳形成机理及危害的分析,提出了秸秆沼气工程浮渣结壳的解决方法,以期对秸秆的沼气化利用提供有益借鉴,并对秸秆沼... 秸秆沼气工程在发酵过程中易产生原料上浮、料液分层结壳现象,不利于发酵物料排出。文章通过对秸秆沼气发展现状、浮渣结壳形成机理及危害的分析,提出了秸秆沼气工程浮渣结壳的解决方法,以期对秸秆的沼气化利用提供有益借鉴,并对秸秆沼气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发酵 浮渣 成因 对策
下载PDF
中药渣微生物强化预处理效果及产气潜力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云飞 陈璐 +1 位作者 郭旭晶 邓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925-4930,共6页
以天冬、防己和生地混合中药渣为发酵原料,分别采用固态(TS含量20%)和湿式(TS含量5%)2种发酵工艺,对经过微生物强化预处理的实验组药渣及未经过处理的对照组药渣进行沼气发酵,在35℃条件下,研究其产气潜力。在同为固态发酵工艺时,实验... 以天冬、防己和生地混合中药渣为发酵原料,分别采用固态(TS含量20%)和湿式(TS含量5%)2种发酵工艺,对经过微生物强化预处理的实验组药渣及未经过处理的对照组药渣进行沼气发酵,在35℃条件下,研究其产气潜力。在同为固态发酵工艺时,实验组药渣,产气量为1 900 mL,对照组药渣仅产气350 mL,固态发酵中实验组及对照组产气时间主要集中在前2天;而同为湿式发酵工艺时,实验组在整个实验周期产气共持续27 d,产气量为12 810 mL,对照组持续产气12 d,产气量为3 610 mL。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微生物的强化预处理均能大幅提高混合中药渣的产气率,混合中药渣经过预处理后采用湿式发酵工艺具有较好的产气潜力,其TS产气率为:0.346 m3/kg,而对照组TS产气率只有0.097 m3/kg,而固体发酵工艺并不适用于该混合中药渣的沼气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发酵 沼气 微生物强化 预处理
原文传递
H_3PO_4预处理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仲燕 戴本林 +1 位作者 郭旭晶 张云飞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5,共5页
为了探索水稻秸秆厌氧消化产沼气的特性,采用不同质量百分数H_3PO_4溶液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在中温(35℃±1℃),水稻秸秆和牛粪按1∶1配比的条件下进行了厌氧消化试验。比较总固体与挥发性固体的去除率、厌氧发酵消化时间、产气量等... 为了探索水稻秸秆厌氧消化产沼气的特性,采用不同质量百分数H_3PO_4溶液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在中温(35℃±1℃),水稻秸秆和牛粪按1∶1配比的条件下进行了厌氧消化试验。比较总固体与挥发性固体的去除率、厌氧发酵消化时间、产气量等各项因素,可看出以6%H_3PO_4预处理试验组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TS和VS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5%和14.0%,累积产气量增加了421.66%,厌氧消化时间提前了9 d,表明6%H_3PO_4预处理是较优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H3PO4 厌氧发酵 沼气
下载PDF
耐高浓度沼液产油小球藻的分离鉴定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闯 王文国 +2 位作者 马丹炜 汤晓玉 胡启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707-2712,共6页
本研究从长期在空气中放置的沼液中分离得到1株可以耐受高浓度沼液的藻株,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小球藻属的一种,命名为Chlorella sp.BWY-1.本研究所用的沼液来自于以固液分离后的猪场废水为发酵原料的沼气工程.与普通小球藻Chlo... 本研究从长期在空气中放置的沼液中分离得到1株可以耐受高浓度沼液的藻株,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小球藻属的一种,命名为Chlorella sp.BWY-1.本研究所用的沼液来自于以固液分离后的猪场废水为发酵原料的沼气工程.与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regularis(FACHB-729)的对比研究表明,Chlorella sp.BWY-1在BG11和不同浓度的沼液中都有相对较强的生长速率、生物量积累能力和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能力.Chlorella sp.BWY-1在BG11中有最高的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生产力(324.40 mg·L-1,以dw计),但是其含油量和油脂生产力随着沼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未稀释的沼液中Chlorella sp.BWY-1的含油量可达44.43%,油脂生产力达108.70 mg·L-1.分析结果表明该藻株在养殖废水处理和生物能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可以结合固液分离、厌氧发酵等其他技术用于养殖场废水的处理和生物柴油的制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废水 沼液 小球藻 废水处理 生物柴油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养殖废水对青萍生长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顾新娇 杨闯 +2 位作者 王文国 汤晓玉 胡启春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3-1108,共6页
为了探讨废水浓度对青萍(Lemna minor)净化能力、生物质和能量积累能力的影响,以猪场养殖废水为供试废水,分析了在不同废水浓度下青萍对废水中总氮(TN)、氨氮和总磷(TP)的净化能力,青萍的生长情况,以及青萍中碳(C)、氮(N)、磷(P)元素含... 为了探讨废水浓度对青萍(Lemna minor)净化能力、生物质和能量积累能力的影响,以猪场养殖废水为供试废水,分析了在不同废水浓度下青萍对废水中总氮(TN)、氨氮和总磷(TP)的净化能力,青萍的生长情况,以及青萍中碳(C)、氮(N)、磷(P)元素含量和热值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青萍在1%浓度的废水中表现出最高的污染物净化能力。虽然青萍的C、N、P含量和热值均随废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由于相对增长率以1%的废水中生长的青萍最高,青萍的最高生产力、C和能量的固定能力均出现在1%废水浓度培养的青萍中,其次是5%废水浓度培养的青萍。多项式回归分析表明,可以使青萍获得最大C和能量固定能力的废水浓度为3.4%,对应的氨氮浓度为26 mg/L,TP浓度为3.4 mg/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高生物质生产、高污染物去除率的养殖废水-浮萍培养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萍 养殖废水 净化能力 生物质 热值
原文传递
丙酸互营氧化菌群对厌氧消化过程中丙酸累积的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凡慧 马诗淳 +1 位作者 黄艳 邓宇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共5页
在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挥发性有机酸是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其中丙酸最为重要。通常厌氧消化系统有机负荷的提高等因素会导致系统丙酸的累积,从而引起系统酸化,抑制厌氧消化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影响系统稳定性。因此... 在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挥发性有机酸是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其中丙酸最为重要。通常厌氧消化系统有机负荷的提高等因素会导致系统丙酸的累积,从而引起系统酸化,抑制厌氧消化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影响系统稳定性。因此,丙酸的降解被认为是厌氧消化过程的限速步骤。然而由于丙酸降解为乙酸,CO2和H2反应所需自由能较高,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研究表明丙酸的降解可以通过丙酸氧化菌和氢营养型产甲烷菌等互营合作而完成。文章将从厌氧消化过程中丙酸累积及调控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丙酸累积的几大原因,并总结了近年来针对丙酸累积提出的调控办法和丙酸互营氧化菌群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厌氧消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互营氧化菌 丙酸 厌氧消化系统 调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