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草菇冷诱导基因Cor1在低温下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乔娜
汪虹
陈明杰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将草菇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草菇菌株VH3的菌丝在4℃下处理不同时间,分别提取RNA,反转录获得cDNA作为模板,构建含Cor1基因和GPD内标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Cor1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草菇V23菌株的...
将草菇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草菇菌株VH3的菌丝在4℃下处理不同时间,分别提取RNA,反转录获得cDNA作为模板,构建含Cor1基因和GPD内标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Cor1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草菇V23菌株的Cor1基因未经低温处理的表达量最大,低温处理后表达量持续下降,在6h达到最低值,8h开始该基因的表达量上升;而VH3菌株Cor1基因低温处理后表达量明显增加,2h达到最大值,4h下降,但6h开始上升,10h又下降。通过推测Cor1基因表达与草菇耐低温特性有相关性,为今后利用草菇自身的抗寒机制进行遗传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耐低温诱变菌株
双标准曲线法
定量PCR
原文传递
美味牛肝菌与马尾松幼苗无菌条件下的外生菌根合成
被引量:
12
2
作者
付绍春
谭琦
+3 位作者
陈明杰
尚晓冬
蔡令仪
张美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6,F0003,共7页
在改进菌根合成技术的基础上,成功获得了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的外生菌根,描述了人工条件下合成的外生菌根形态。针对菌根合成基质、宿主苗龄和接种方式进行了正交实验,通过对苗成活率、培养6个月...
在改进菌根合成技术的基础上,成功获得了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的外生菌根,描述了人工条件下合成的外生菌根形态。针对菌根合成基质、宿主苗龄和接种方式进行了正交实验,通过对苗成活率、培养6个月的树苗地径和苗高、茎根比、菌根根尖数、菌根感染率6个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在菌根合成中,采用模拟自然土壤结构的二层基质体系的菌根合成效果明显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单层泥炭蛭石基质,且向基质中添加海泡石矿粉更有利于外生菌根菌的形成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合成基质
海泡石矿粉
松树苗龄
接种方式
菌根感染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头鬼伞子实体中甾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23
3
作者
冯娜
张劲松
+7 位作者
唐庆九
郝瑞霞
刘艳芳
杨焱
贾薇
周帅
唐传红
钟建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9-253,共5页
从毛头鬼伞子实体中分离得到4个甾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1)、啤酒甾醇(2)、麦角甾醇葡萄糖甙(3)和tuberoside(4)。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毛头鬼伞中得到。通过体外细胞毒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4有较强的抑制人乳...
从毛头鬼伞子实体中分离得到4个甾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1)、啤酒甾醇(2)、麦角甾醇葡萄糖甙(3)和tuberoside(4)。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毛头鬼伞中得到。通过体外细胞毒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4有较强的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狗肾细胞MDCK增殖的活性,其抑制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10.9μg/mL(18.4μmol/L)和5.8μg/mL(9.8μmol/L)。化合物3对MCF-7和MDCK的抑制作用则较弱,当其浓度为10.0μg/mL(17.9μmol/L)时,对MCF-7和MDCK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5%和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药用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核磁共振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香菇B.交配型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研究I.信息素受体和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
13
4
作者
李苏
鲍大鹏
+2 位作者
陈明杰
张美彦
潘迎捷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2-427,共6页
本研究结合简并PCR和染色体步行两种方法研究了香菇135菌株的交配型B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从135菌株的原生质体单核体1号菌株中获得了1个信息素受体编码基因LErcb1-B1和1个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LEphb1-B1。经序列比对分析,香菇的信息素...
本研究结合简并PCR和染色体步行两种方法研究了香菇135菌株的交配型B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从135菌株的原生质体单核体1号菌株中获得了1个信息素受体编码基因LErcb1-B1和1个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LEphb1-B1。经序列比对分析,香菇的信息素受体LErcb1-B1序列与灰盖鬼伞和裂褶菌的信息素受体之间具有同源性,经SOSUI软件分析该序列具有7次跨膜结构特征。信息素前体LEphb1-B1具有CaaX基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简并PCR
基因组步行
B交配型基因
原文传递
草菇冷诱导基因Cor4在低温下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乔娜
汪虹
陈明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将草菇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草菇菌株VH3的菌丝体在4℃低温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后,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作为待测模板,构建含Cor4基因和GPD内标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中的双标准曲线法研究了Cor4基因在低...
将草菇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草菇菌株VH3的菌丝体在4℃低温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后,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作为待测模板,构建含Cor4基因和GPD内标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中的双标准曲线法研究了Cor4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草菇V23菌株的Cor4基因未经低温处理的表达量最大,低温处理后表达量持续下降,在6 h达到最低值,8 h和10 h该基因的表达量略有回升;而VH3菌株Cor4基因低温处理后表达量呈上升趋势,至4 h达最高值,6 h时略有下降,8 h达最低值,10 h又开始上升,8 h和10 h均低于0 h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菌株V23
菌株VH3
双标准曲线法
定量PC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研究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Ⅱ)-细菌群落结构ARDRA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何丽鸿
于荣利
+1 位作者
陈明杰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ARDRA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rge)Sing.]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细菌16S rDNA文库ARDRA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群落在后发酵过程中发生了明显变化,4个时期文库的16S rDNA组成分别以各自独有酶切类型为主。A...
采用ARDRA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rge)Sing.]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细菌16S rDNA文库ARDRA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群落在后发酵过程中发生了明显变化,4个时期文库的16S rDNA组成分别以各自独有酶切类型为主。ARDRA文库优势类群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培养料中的细菌组成远多于传统分离方法所获得的类群:在"空气调节"时期培养料(C6)中发现了一些未曾报道的Bacilli门成员,如Trichococcus属、Planococcus属和Caryophanon属,以及γ-Proteobacteria亚纲;而在"后发酵"开始和结束的培养料(C1和C7)中分别检测到了Ther mus ther mophilus和α-Proteobacteria亚纲的细菌,这些是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高温堆肥中发现的新类群;同时,在整个"后发酵"过程中还发现了大量目前尚未获得培养的细菌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培养料后发酵
细菌16S
RDNA
细菌群落结构
ARDR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菇冷诱导基因Cor1在低温下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乔娜
汪虹
陈明杰
机构
南京
农业
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农业部
应用
真菌
资源
与
利用
重点
开放
实验室
上海市
食用菌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上海市
农业
遗传
育种
重点
实验室
上海市
农业
科学院
食用菌
研究所
出处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基金
上海农科院2006年度青年科学基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草菇冷诱导基因的表达"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草菇低温诱变菌株VH3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沪农科攻字2007第6-2号)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食用菌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建立)(No.nyhyzx07-008)
文摘
将草菇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草菇菌株VH3的菌丝在4℃下处理不同时间,分别提取RNA,反转录获得cDNA作为模板,构建含Cor1基因和GPD内标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Cor1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草菇V23菌株的Cor1基因未经低温处理的表达量最大,低温处理后表达量持续下降,在6h达到最低值,8h开始该基因的表达量上升;而VH3菌株Cor1基因低温处理后表达量明显增加,2h达到最大值,4h下降,但6h开始上升,10h又下降。通过推测Cor1基因表达与草菇耐低温特性有相关性,为今后利用草菇自身的抗寒机制进行遗传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食用菌
耐低温诱变菌株
双标准曲线法
定量PCR
Keywords
edible fungi, cold resistant mutant, two standard curves metho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美味牛肝菌与马尾松幼苗无菌条件下的外生菌根合成
被引量:
12
2
作者
付绍春
谭琦
陈明杰
尚晓冬
蔡令仪
张美彦
机构
农业部
应用
真菌
资源
与
利用
重点
开放
实验室
上海市
食用菌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上海市
农业
遗传
育种
重点
开放
实验室
上海市
农业
科学院
食用菌
研究所
出处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6,F0003,共7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编号:2007AA021506)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编号:沪农科攻字(2006)第3-1号]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发展基金[编号:农科发2007(08)]的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在改进菌根合成技术的基础上,成功获得了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的外生菌根,描述了人工条件下合成的外生菌根形态。针对菌根合成基质、宿主苗龄和接种方式进行了正交实验,通过对苗成活率、培养6个月的树苗地径和苗高、茎根比、菌根根尖数、菌根感染率6个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在菌根合成中,采用模拟自然土壤结构的二层基质体系的菌根合成效果明显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单层泥炭蛭石基质,且向基质中添加海泡石矿粉更有利于外生菌根菌的形成和发育。
关键词
菌根合成基质
海泡石矿粉
松树苗龄
接种方式
菌根感染率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头鬼伞子实体中甾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23
3
作者
冯娜
张劲松
唐庆九
郝瑞霞
刘艳芳
杨焱
贾薇
周帅
唐传红
钟建江
机构
农业部
应用
真菌
资源
与
利用
重点
开放
实验室
上海市
食用菌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上海市
农业
遗传
育种
重点
开放
实验室
上海市
农业
科学院
食用菌
研究所
上海
交通大学生命
科学
技术
学院
微生物代谢教育
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9-253,共5页
基金
上海市农委重点攻关项目(No农科攻字2003-3-3)
文摘
从毛头鬼伞子实体中分离得到4个甾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1)、啤酒甾醇(2)、麦角甾醇葡萄糖甙(3)和tuberoside(4)。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毛头鬼伞中得到。通过体外细胞毒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4有较强的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狗肾细胞MDCK增殖的活性,其抑制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10.9μg/mL(18.4μmol/L)和5.8μg/mL(9.8μmol/L)。化合物3对MCF-7和MDCK的抑制作用则较弱,当其浓度为10.0μg/mL(17.9μmol/L)时,对MCF-7和MDCK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5%和7.5%。
关键词
食药用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核磁共振
细胞毒性
Keywords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secondary metabolite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ytotoxicity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香菇B.交配型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研究I.信息素受体和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
13
4
作者
李苏
鲍大鹏
陈明杰
张美彦
潘迎捷
机构
上海
海洋大学食品
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部
应用
真菌
资源
与
利用
重点
开放
实验室
上海市
食用菌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上海市
农业
遗传
育种
重点
开放
实验室
上海市
农业
科学院
食用菌
研究所
出处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2-427,共6页
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No.08PJ14087)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资助项目(No.农科发2007-07、农科发2007-24)
文摘
本研究结合简并PCR和染色体步行两种方法研究了香菇135菌株的交配型B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从135菌株的原生质体单核体1号菌株中获得了1个信息素受体编码基因LErcb1-B1和1个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LEphb1-B1。经序列比对分析,香菇的信息素受体LErcb1-B1序列与灰盖鬼伞和裂褶菌的信息素受体之间具有同源性,经SOSUI软件分析该序列具有7次跨膜结构特征。信息素前体LEphb1-B1具有CaaX基序特征。
关键词
香菇
简并PCR
基因组步行
B交配型基因
Keywords
Lentinula edodes degenerate PCR, chromosome walking, B mating type gene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草菇冷诱导基因Cor4在低温下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乔娜
汪虹
陈明杰
机构
农业部
应用
真菌
资源
与
利用
重点
开放
实验室
上海市
食用菌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上海市
农业
遗传
育种
重点
实验室
上海市
农业
科学院
食用菌
研究所
南京
农业
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基金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2006年度青年科学基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草菇冷诱导基因的表达"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草菇低温诱变菌株VH3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沪农科攻字2007第6-2号)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食用菌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建立)(No.nyhyzx07-008)资助
文摘
将草菇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草菇菌株VH3的菌丝体在4℃低温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后,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作为待测模板,构建含Cor4基因和GPD内标基因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中的双标准曲线法研究了Cor4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草菇V23菌株的Cor4基因未经低温处理的表达量最大,低温处理后表达量持续下降,在6 h达到最低值,8 h和10 h该基因的表达量略有回升;而VH3菌株Cor4基因低温处理后表达量呈上升趋势,至4 h达最高值,6 h时略有下降,8 h达最低值,10 h又开始上升,8 h和10 h均低于0 h表达量。
关键词
草菇
菌株V23
菌株VH3
双标准曲线法
定量PCR
Keywords
Volvariella volvacea
V23 strain
VH3 strain
Two standard curve metho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分类号
S646.1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研究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Ⅱ)-细菌群落结构ARDRA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何丽鸿
于荣利
陈明杰
潘迎捷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部
应用
真菌
资源
与
利用
重点
开放
实验室
上海市
食用菌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上海市
农业
遗传
育种
重点
实验室
上海市
农业
科学院
食用菌
研究所
南京
农业
大学生命
科学院
微生物系
上海
海洋大学
出处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基金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食用菌菌种质量评价与菌种信息系统研究与建立”(编号:nyzx-07-008)的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采用ARDRA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rge)Sing.]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细菌16S rDNA文库ARDRA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群落在后发酵过程中发生了明显变化,4个时期文库的16S rDNA组成分别以各自独有酶切类型为主。ARDRA文库优势类群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培养料中的细菌组成远多于传统分离方法所获得的类群:在"空气调节"时期培养料(C6)中发现了一些未曾报道的Bacilli门成员,如Trichococcus属、Planococcus属和Caryophanon属,以及γ-Proteobacteria亚纲;而在"后发酵"开始和结束的培养料(C1和C7)中分别检测到了Ther mus ther mophilus和α-Proteobacteria亚纲的细菌,这些是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高温堆肥中发现的新类群;同时,在整个"后发酵"过程中还发现了大量目前尚未获得培养的细菌类群。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培养料后发酵
细菌16S
RDNA
细菌群落结构
ARDRA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草菇冷诱导基因Cor1在低温下表达变化的研究
乔娜
汪虹
陈明杰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原文传递
2
美味牛肝菌与马尾松幼苗无菌条件下的外生菌根合成
付绍春
谭琦
陈明杰
尚晓冬
蔡令仪
张美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毛头鬼伞子实体中甾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冯娜
张劲松
唐庆九
郝瑞霞
刘艳芳
杨焱
贾薇
周帅
唐传红
钟建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3
原文传递
4
香菇B.交配型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研究I.信息素受体和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李苏
鲍大鹏
陈明杰
张美彦
潘迎捷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3
原文传递
5
草菇冷诱导基因Cor4在低温下表达变化的研究
乔娜
汪虹
陈明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采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研究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Ⅱ)-细菌群落结构ARDRA分析
何丽鸿
于荣利
陈明杰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