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灵芝中四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圣龙 周靖 +4 位作者 唐庆九 唐传红 张忠 张劲松 谢晓梅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0,共4页
采用Dikma C18(250mm×4.6mm,5μm),以10mmol/mL KH2PO4水溶液(pH 4.4)-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在260nm波长、柱温25℃条件下用HPLC考察尿嘧啶、尿苷、腺嘌呤以及鸟苷在不同品种灵芝中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 采用Dikma C18(250mm×4.6mm,5μm),以10mmol/mL KH2PO4水溶液(pH 4.4)-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在260nm波长、柱温25℃条件下用HPLC考察尿嘧啶、尿苷、腺嘌呤以及鸟苷在不同品种灵芝中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灵芝中四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这种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适用于灵芝中尿嘧啶、尿苷、腺嘌呤以及鸟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尿嘧啶 尿苷 腺嘌呤 鸟苷
下载PDF
草菇设施化栽培关键控制点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正鹏 黄祖德 +3 位作者 李巧珍 李玉 陈明杰 周峰 《食用菌》 2017年第3期39-41,共3页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的食用真菌,又名中国蘑菇。中国是全球草菇的主要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之首。草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1]。目前,国内草菇栽培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的食用真菌,又名中国蘑菇。中国是全球草菇的主要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之首。草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1]。目前,国内草菇栽培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料配方[2,3]和栽培工艺参数[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发酵 发菌管理 出菇管理
下载PDF
高效液相法测定赤藓糖醇的含量
3
作者 周帅 唐庆九 +3 位作者 李炜玮 薛俊杰 张忠 王晨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85,共3页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赤藓糖醇的方法,以百令胶囊为样品比较了热水提取和超声醇提方法,确定样品在KQ-600B超声波清洗仪、样品和95%乙醇的料液比1∶25(v/w)、180min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这种提取和检测方法能有效地检测百令胶囊中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赤藓糖醇的方法,以百令胶囊为样品比较了热水提取和超声醇提方法,确定样品在KQ-600B超声波清洗仪、样品和95%乙醇的料液比1∶25(v/w)、180min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这种提取和检测方法能有效地检测百令胶囊中的赤藓糖醇含量,并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 百令胶囊 赤藓糖醇
下载PDF
无需覆土的蘑菇属食用菌——中国美味蘑菇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传华 刘培培 +4 位作者 赵春生 贾薇 李泰辉 李正鹏 陈明杰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5-605,共11页
采集于新疆的"中国美味蘑菇"是一种个体巨大的野生蘑菇,迄今未有人工栽培报道。本文已成功对其进行驯化栽培并完成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可为今后商业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国美味蘑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 采集于新疆的"中国美味蘑菇"是一种个体巨大的野生蘑菇,迄今未有人工栽培报道。本文已成功对其进行驯化栽培并完成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可为今后商业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国美味蘑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大豆蛋白胨;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是25℃,最适p H值为6。该种蘑菇可利用稻草、麦杆、芦苇等基质进行栽培;它还有一重要的特点就是出菇可不需覆土,而覆土为一般栽培的蘑菇属种类生产中的必须环节。初步驯化表明,该种蘑菇以芦苇为基质比以稻草为基质的生物学效率高1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驯化 栽培 生物学特性 营养成分
原文传递
鲍姆纤孔菌(桑黄)不同方式发酵的菌丝体生物活性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邵倩 杨焱 +4 位作者 李婷婷 冯杰 刘艳芳 颜梦秋 谭琦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3-1111,共9页
利用液体发酵、木屑固体发酵和米饭固体发酵3种方式培养鲍姆纤孔菌(桑黄)菌丝体,对菌丝体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衰老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屑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和米饭固体发酵的菌丝体醇提物清除H2O2自由基的IC50... 利用液体发酵、木屑固体发酵和米饭固体发酵3种方式培养鲍姆纤孔菌(桑黄)菌丝体,对菌丝体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衰老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屑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和米饭固体发酵的菌丝体醇提物清除H2O2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78.28±0.32、27.73±0.57和7.84±0.37;米饭培养的桑黄菌丝体醇提物在低浓度500μg/mL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到达80%,在相同的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木屑以及米饭培养方法得到的菌丝体对PC12神经细胞损伤修复均有较好的效果,液体培养的桑黄菌丝体表现的修复作用较低;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醇提物浓度在100μg/mL时,对肿瘤细胞HepG2的抑制率达70%,高于其他两种培养方法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菌丝体 液体发酵 固体发酵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核桃加工下脚料栽培刺芹侧耳初探 被引量:13
6
作者 于海龙 冯志勇 +3 位作者 郭倩 尚晓冬 章炉军 谭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5,共3页
以核桃加工下脚料核桃壳部分或全部代替常用培养料中木屑、玉米芯进行刺芹侧耳(Pleurotuseryngii)(杏鲍菇)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核桃壳代替玉米芯的配方1(木屑34%,核桃壳30%,米糠20%,麸皮10%,玉米粉5%,石灰1%)栽培刺芹侧耳,发菌快(... 以核桃加工下脚料核桃壳部分或全部代替常用培养料中木屑、玉米芯进行刺芹侧耳(Pleurotuseryngii)(杏鲍菇)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核桃壳代替玉米芯的配方1(木屑34%,核桃壳30%,米糠20%,麸皮10%,玉米粉5%,石灰1%)栽培刺芹侧耳,发菌快(满菌时间25 d)、子实体含氮量高(2.83%),单瓶产量(193.3 g)与使用常规培养料栽培(202.0 g)相近,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杏鲍菇) 核桃壳 栽培
下载PDF
食用菌菌丝体中糖醇类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帅 薛俊杰 +3 位作者 贾薇 张劲松 杨焱 唐庆九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2-867,共6页
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HAPEC-PAD)对食用菌菌丝体中糖醇类成分赤藓糖醇、阿糖醇和甘露醇进行分析,并对赤藓糖醇测定的方法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赤藓糖醇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分离度好、检测效率高等特点。不同食用菌菌丝... 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HAPEC-PAD)对食用菌菌丝体中糖醇类成分赤藓糖醇、阿糖醇和甘露醇进行分析,并对赤藓糖醇测定的方法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赤藓糖醇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分离度好、检测效率高等特点。不同食用菌菌丝体均含有糖醇类成分,但含量和种类差异大,同时发现百令胶囊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有较大差异,主要含有赤藓糖醇,而非甘露醇。此研究为糖醇类成分的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令胶囊 赤藓糖醇 甘露醇 阿糖醇 高效阴离子色谱 脉冲安培法 食用菌
原文传递
超微粉碎对桑黄子实体粗多糖理化性质和刺激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婷婷 杨焱 +3 位作者 刘艳芳 邵倩 张劲松 鲍大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337,371,共6页
以桑黄子实体为材料,比较了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及其理化性质和刺激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粉碎方式,超微粉碎可以显著提高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得率,分级醇沉所得各组分中β-葡聚糖含量明显提高。HPSE... 以桑黄子实体为材料,比较了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及其理化性质和刺激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粉碎方式,超微粉碎可以显著提高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得率,分级醇沉所得各组分中β-葡聚糖含量明显提高。HPSEC-MALLS-RI联用分析桑黄多糖分子量分布结果显示,超微粉碎所得各组分分子量较大,且分布范围较宽。两种方法处理所得的6个组分均具有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NO的活性,其中30%乙醇沉淀组分(CW30和FP30)活性最好,超微粉碎后50%和70%乙醇沉淀组分(CW50和CW70)活性低于普通粉碎后所得的相应组分(FP50和FP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多糖 超微粉碎 Β-葡聚糖 分子量 生物活性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香菇中香菇嘌呤含量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淑蕾 梁敬钰 +4 位作者 唐庆九 刘艳芳 周帅 杨焱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2,共4页
建立1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香菇(Lentinula edodes)中香菇嘌呤含量的方法。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Ultimate AQ-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93,pH 4.67)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 建立1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香菇(Lentinula edodes)中香菇嘌呤含量的方法。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Ultimate AQ-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93,pH 4.67)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9 nm,进样量10μL。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香菇嘌呤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香菇嘌呤 HPLC
下载PDF
沪农灵芝一号生长过程中子实体各部位糖醇和海藻糖积累及其代谢酶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帅 张晓昱 +3 位作者 唐传红 马富英 唐庆九 张劲松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90-1099,共10页
食用菌子实体通常会在生长过程中积累较高含量的糖醇及海藻糖,这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能够促进食用菌的生长,而在灵芝中的同类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高效阴离子-脉冲安培法对沪农灵芝一号子实体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糖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 食用菌子实体通常会在生长过程中积累较高含量的糖醇及海藻糖,这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能够促进食用菌的生长,而在灵芝中的同类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高效阴离子-脉冲安培法对沪农灵芝一号子实体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糖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发现灵芝子实体中主要的可溶性糖类成分是阿拉伯糖醇、甘露醇和海藻糖,甘露醇在子实体成熟时的菌盖中的含量达到最高值,阿拉伯糖醇在产孢子期的子实体中含量较高,两种糖醇的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一种糖醇积累的同时会消耗利用另一种糖醇,而海藻糖在灵芝子实体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仅在子实体初期的菌基部位检测到较高的含量;同时通过qRT-PCR技术检测灵芝子实体不同部位中这几种糖类的主要代谢酶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这些代谢酶在子实体的菌基部位的表达水平相对其他部位较高,且随着子实体生长这一差异更加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灵芝中的糖醇和海藻糖分布差异可能是先由菌基的菌丝体中合成产物并转运到子实体不同部位,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代谢之后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阿拉伯糖醇 海藻糖 高效阴离子-脉冲安培法 QRT-PCR
原文传递
面向规模化应用的竹荪多糖液态深层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杰 冯娜 +5 位作者 刘艳芳 唐庆九 周帅 刘方 张劲松 杨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7,共7页
利用规模化生产工艺提高竹荪菌丝体胞内多糖得率,通过对竹荪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培养基组分的筛选,采用单因素试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竹荪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2.3 g/L,酵母粉4.5 g/L,磷酸二氢钾2.1 g/L... 利用规模化生产工艺提高竹荪菌丝体胞内多糖得率,通过对竹荪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培养基组分的筛选,采用单因素试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竹荪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2.3 g/L,酵母粉4.5 g/L,磷酸二氢钾2.1 g/L,硫酸镁2.5 g/L。在此条件下竹荪胞内多糖得率的预测值为1.23 g/L,摇瓶实验验证胞内多糖得率为1.19 g/L,与预测值相当。在5、30 L和50 L发酵罐中验证胞内多糖得率分别达到1.43、1.28 g/L和1.26 g/L,分别高于预测值16.26%、4.06%和2.43%。本研究优化获得的竹荪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工艺有效促进了竹荪胞内多糖的高产,该工艺可为竹荪多糖的规模化生产应用提供较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多糖 菌丝体 发酵工艺 优化 规模化生产
下载PDF
斑玉蕈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津京 陈辉 +2 位作者 冯志勇 陈明杰 汪虹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共5页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是糖酵解和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发现斑玉蕈菌丝的GAPDH表达随培养基中葡萄糖添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首次克隆了斑玉蕈GAPDH的DN...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是糖酵解和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发现斑玉蕈菌丝的GAPDH表达随培养基中葡萄糖添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首次克隆了斑玉蕈GAPDH的DNA和cDNA序列,结果斑玉蕈gpd基因长2 724 bp,对比基因组DNA和cDNA序列知其中有7个内含子、8个外显子;其理论分子量为36.15 kD、编码蛋白质含338个氨基酸、等电点(PI)为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玉蕈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桑黄菌丝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倩 杨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135-140,共6页
本文对珍稀药用真菌桑黄近年来国内外液体发酵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概述了桑黄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及其代谢产物的成分、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桑黄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桑黄菌丝体 发酵工艺 生物活性 化学成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