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饲料中砷、铜和锌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姚丽贤 黄连喜 +3 位作者 蒋宗勇 何兆桓 周昌敏 李国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32-739,共8页
在广东省采集市售鸡、猪配合饲料样本70个和76个,调查评价其中砷、铜、锌形态和含量,并考察常用有机胂添加剂洛克沙胂(ROX)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鸡、猪料平均总As含量分别为3.6 mg·kg-1和6.5 mg·kg-1,总Cu含量为18.2 mg·k... 在广东省采集市售鸡、猪配合饲料样本70个和76个,调查评价其中砷、铜、锌形态和含量,并考察常用有机胂添加剂洛克沙胂(ROX)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鸡、猪料平均总As含量分别为3.6 mg·kg-1和6.5 mg·kg-1,总Cu含量为18.2 mg·kg-1和119.4 mg·kg-1,总Zn含量为124.6 mg·kg-1和486.2 mg·kg-1.按照国家相关限量标准,如考虑到可能添加了有机胂,饲料总As超标现象较少,猪料Cu、Zn超标现象较为普遍.Zn、Cu、As在饲料中添加量较高成为它们在禽畜粪中残留较高的根本原因.另外,有25.4%的饲料样本检出有机胂,且普遍同时含有As(Ⅲ)和As(Ⅴ)杂质.检出ROX和阿散酸(p-ASA)含量平均分别为7.0 mg·kg-1和21.2 mg·kg-1.鸡、猪料中各有24.3%和26.3%的样本检出有机胂.鸡料中常用ROX,而猪料常用p-ASA.ROX及其无机砷杂质在添加剂和饲料中均在室温至少30 d内保持形态稳定,说明饲料中较高含量的无机砷杂质很可能源自有机胂添加剂中的砷杂质.对相关从业人员而言,这是一种新的砷暴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有机胂添加剂
原文传递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福建省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国良 张政勤 +3 位作者 姚丽贤 杨苞梅 何兆桓 周昌敏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7-871,共5页
掌握土壤养分肥力,是制定施肥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185个,福建省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25个,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N、P、K、Ca、Mg、S、Cu、Zn、B、Mo含量,评价荔枝果园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结果... 掌握土壤养分肥力,是制定施肥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185个,福建省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25个,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N、P、K、Ca、Mg、S、Cu、Zn、B、Mo含量,评价荔枝果园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结果显示:广西和福建两省荔枝果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钼含量均为低水平,广西荔枝果园有效磷和有效锌为中下,福建为中上,有效铜中等,有效硫含量较高。整体上两省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较低且不平衡。不同荔枝主产区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差别很大,硼是广西荔枝园土壤最普遍缺乏的元素,镁、钼次之。而镁是福建荔枝园土壤最普遍缺乏的元素,硼、钙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福建 荔枝园土壤 养分肥力
原文传递
施用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改良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衍亮 黄玉芬 +4 位作者 魏岚 黄连喜 黄庆 许桂芝 刘忠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33-2239,共7页
为了解生物炭的农业环境效应,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5、10、20、30 t·hm-2)对韶关仁化县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玉米(粤甜9号)生长状况、产量及重金属累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生... 为了解生物炭的农业环境效应,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5、10、20、30 t·hm-2)对韶关仁化县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玉米(粤甜9号)生长状况、产量及重金属累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生物炭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其提升幅度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随施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生物炭施加量达到30 t·hm-2时,土壤速效钾含量是CK处理的3.1倍,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用量生物炭均能降低土壤Pb和Cd的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11.3%和23.9%。各处理均能有效降低Pb、Cd在玉米粒、玉米芯、玉米叶和玉米秆中的累积。当施用量为20 t·hm-2时,玉米粒中Pb的含量降低幅度达49.4%,Cd的降低幅度达45.4%;生物炭对玉米的增产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CK的1.75、6.16、8.84倍和8.90倍。综上所述,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实现了对南方酸性土壤的改良,对玉米产量具有促进作用,可降低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 土壤改良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氮磷钾配比对木薯养分吸收动态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黄巧义 唐拴虎 +5 位作者 陈建生 张发宝 解开治 黄旭 蒋瑞萍 李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7-956,共10页
【目的】木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优质的淀粉工业原材料,被认为是非粮生物质能源的最合适原料。氮、磷、钾含量水平显著影响木薯产量,但有关木薯养分阶段性累积特征及其对生物量和产量形成影响的相关研究仍较少。本文比较了不同肥料... 【目的】木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优质的淀粉工业原材料,被认为是非粮生物质能源的最合适原料。氮、磷、钾含量水平显著影响木薯产量,但有关木薯养分阶段性累积特征及其对生物量和产量形成影响的相关研究仍较少。本文比较了不同肥料配比情况下,木薯生物量,氮、磷、钾累积量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的重要性及施肥对其影响。【方法】以我国主栽木薯品种"华南205"为材料,2009年在广东省郁南县丘陵坡地开展田间施肥试验,共设CK、NP、NK、PK、NPK 5个施肥处理。于苗期、块根形成期、块根生长早期、块根快速膨大期和成熟期调查生物量和氮、磷、钾含量,得出氮、磷、钾累积动态。以各时期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作为原始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判断各时期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的重要性,并分析不同肥料配比对各时期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华南205的生物量累积动态呈"S"型曲线,生物量在苗期较小,进入块根形成期后快速提高,当进入成熟期后增长逐渐减缓。氮肥对生物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磷肥的影响最小。木薯氮含量的变幅为3.99%~0.93%,磷含量为0.82%~0.26%,钾含量为1.39%~0.89%。氮、磷、钾含量均在苗期最高,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断降低,尤以氮含量降幅最大。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显著影响木薯的氮、磷、钾含量。PK处理的氮含量较NPK处理降低了32.96%,NK处理的磷含量较NPK处理降低了16.21%,NP处理的钾含量较NPK处理降低了50.37%。氮、磷、钾累积量与产量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木薯整个生育期的营养状况与块根形成期的氮含量、苗期的钾含量及块根生长阶段的磷含量相关性最大。氮、磷、钾的吸收累积量随着木薯生长不断提高,其中块根形成期、块根生长早期、块根快速膨大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华南205” 养分吸收累积 施肥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香蕉幼苗生长及抗枯萎病效应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文英 彭智平 +4 位作者 杨少海 于俊红 黄继川 吴雪娜 杨林香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4-242,共9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从香蕉根际土壤分离筛选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芽孢杆菌PAB-1、PAB-2菌株制剂对香蕉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利用和香蕉枯萎病防治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处理56d后,施用植物根际促生菌菌剂的处理,株高、假茎围、地上...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从香蕉根际土壤分离筛选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芽孢杆菌PAB-1、PAB-2菌株制剂对香蕉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利用和香蕉枯萎病防治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处理56d后,施用植物根际促生菌菌剂的处理,株高、假茎围、地上部生物量、根长、根系生物量、总生物量、单株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8.5%~28.9%、17.0%~18.2%、16.8%~33.9%、41.5%~47.6%、65.5%~69.5%、24.8%~39.8%、24.0%~38.3%和30.0%~44.9%;施用PAB-2菌剂的处理,地上部氮、磷、钾、钙、镁养分吸收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1.1%、46.1%、165.2%、7.4%和32.8%。接种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OC)的处理中,施用PGPR菌剂的香蕉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只接种FOC4的,降低4.4%~10.6%;56d后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比只接种FOC4的降低12.5~31.3,防控效果达到18.8%~46.9%。施用PGPR菌剂能显著促进香蕉苗期植株生长,提高植株养分吸收,有效防控香蕉枯萎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植物根际促生菌 香蕉枯萎病 促生抗病作用 营养吸收效应
原文传递
生物炭对土壤-植物体系中铅镉迁移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黄连喜 魏岚 +5 位作者 刘晓文 吴颖欣 李翔 黄玉芬 黄庆 刘忠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05-2216,共12页
为探讨不同特性生物炭对土壤-植物体系中典型重金属铅(Pb)和镉(Cd)迁移累积的影响,分别选择花生壳、水稻壳、小麦秸秆、椰壳及生物燃气副产物5种材料制备的生物炭及不同粒径椰壳生物炭作为土壤调理剂,进行多茬蔬菜盆栽试验,研究各茬蔬... 为探讨不同特性生物炭对土壤-植物体系中典型重金属铅(Pb)和镉(Cd)迁移累积的影响,分别选择花生壳、水稻壳、小麦秸秆、椰壳及生物燃气副产物5种材料制备的生物炭及不同粒径椰壳生物炭作为土壤调理剂,进行多茬蔬菜盆栽试验,研究各茬蔬菜可食用部位生物量及Pb和Cd累积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生物炭的施加均可不同程度提升土壤pH、土壤有机碳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CEC)。除小麦秸秆生物炭外,其余4种生物炭均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Pb和Cd及蔬菜可食用部位Pb和Cd累积量,并对蔬菜有明显促生长效果。生物炭粒径越小对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的降低、蔬菜生长的促进及蔬菜Pb和Cd累积量的降低作用越显著。蔬菜生长与土壤pH、有机碳含量及CEC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蔬菜Pb和Cd累积量及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则与土壤pH、有机碳及CE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连续3茬蔬菜轮作后,80~120目椰壳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水稻壳生物炭及生物燃气副产物生物炭仍对Pb和Cd复合污染酸性土壤具有明显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可通过改变土壤pH、CEC、有机碳等基本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产生钝化作用,显著促进蔬菜的生长并可消减蔬菜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 重金属
下载PDF
荔枝叶片养分含量动态及不同比例钾、氮肥施用效应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苞梅 姚丽贤 +2 位作者 李国良 周昌敏 何兆桓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2-1220,共9页
【目的】探索荔枝叶片养分含量的周年变化规律及钾、氮肥不同施用比例对荔枝产量及其种植效益的影响,为荔枝生产中的施肥管理、营养调控与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1995年嫁接苗种植的国内主栽品种... 【目的】探索荔枝叶片养分含量的周年变化规律及钾、氮肥不同施用比例对荔枝产量及其种植效益的影响,为荔枝生产中的施肥管理、营养调控与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1995年嫁接苗种植的国内主栽品种妃子笑为试材,设置钾、氮肥不同施用比例(K2O/N分别为0.6、0.8、1.0、1.2和1.4)5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于2009~2012年3个生长季在广东省惠州市荔枝主产区进行试验。在荔枝不同生育期定期采集荔枝叶片测定矿质元素含量,荔枝成熟时于田间按小区实收称重测产。【结果】荔枝叶片不同生育期的养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在整个生育期,叶片养分含量的大小均表现为N﹥K﹥Ca﹥Mg﹥P﹥S﹥B﹥Zn﹥Mo;叶片K与Ca、Mg含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K与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Ca、Mg、Zn含量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叶片N与S、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S与B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P与Ca、Si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Ca与Si呈显著正相关。等氮基础上随着K2O/N比的提高,荔枝产量和种植效益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以K2O/N比例为1.0~1.2时荔枝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结论】在我国荔枝主产区以保持钾、氮肥养分施用比例(K2O∶N)为1.0~1.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妃子笑 矿质元素 钾氮比 产量
下载PDF
粉蕉矿质元素吸收积累与分配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苞梅 姚丽贤 +3 位作者 李国良 周昌敏 何兆桓 涂仕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1-1476,共6页
为探明粉蕉矿质营养元素的累积分配特征,以主栽品种"广粉1号"为试材,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干物质的构成特点、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粉蕉植株总干质量为17.6kg/plant,其中叶片占16.4%,... 为探明粉蕉矿质营养元素的累积分配特征,以主栽品种"广粉1号"为试材,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干物质的构成特点、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粉蕉植株总干质量为17.6kg/plant,其中叶片占16.4%,假茎占32.8%,球茎占9.6%,果实占37.3%,果轴占1.1%,根占2.8%。平均每株累积吸收N 167.0 g、P 19.3 g、K 521.7 g、Ca 118.3 g、Mg 54.7 g、S 16.6 g、Fe 6650.5 mg、Mn 16142.9 mg、Cu152.3 mg、Zn 607.7 mg、B 212.2 mg、Mo 4.2 mg。其中N、P、Ca和S主要向叶片、假茎和果实分配,K和Mg主要向假茎分配,Fe主要向叶片、根和球茎分配,Cu主要向假茎和果实分配,Zn和Mo主要向叶片、假茎和球茎分配,B和Mn主要向假茎和叶片分配。要获得60 t/hm2的产量,每公顷粉蕉需要吸收N 385.6 kg、P 44.6 kg、K 1205.1 kg、Ca 273.3 kg、Mg 126.6 kg、S 38.3 kg、Fe 15.4 kg、Mn 37.3 kg、Cu 352.0 g、Zn 1403.8 g、B 490.1 g、Mo 9.6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蕉 香蕉 营养特性 矿质元素
下载PDF
习惯施肥对菜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曾招兵 李盟军 +3 位作者 姚建武 余丹妮 罗英健 艾绍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38,43,共6页
对菜地进行连续3年的定位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菜农习惯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降雨径流中的总氮(TN)和硝态氮(NO3--N)流失质量浓度及流失量,3年监测期内总氮(TN)径流流失负荷为321kg/hm2,总磷(TP)流失负荷为134kg/hm2,分别... 对菜地进行连续3年的定位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菜农习惯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降雨径流中的总氮(TN)和硝态氮(NO3--N)流失质量浓度及流失量,3年监测期内总氮(TN)径流流失负荷为321kg/hm2,总磷(TP)流失负荷为134kg/hm2,分别占氮、磷养分投入总量的13.6%和13.2%,氮肥的流失系数约为5.6%。菜地氮素流失以硝态氮(NO3--N)形式为主,磷素流失以颗粒态磷(PP)形式为主。菜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与径流量呈显著线性关系,菜地每流失1kg的总磷(TP),可溶性总磷(TDP)、总氮(T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所需要的径流量分别为77.5,322,52.5,67.5,404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 径流流失 广州
下载PDF
酸性土壤中高效半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9
10
作者 顾文杰 徐有权 +4 位作者 徐培智 解开治 卢钰升 唐拴虎 张发宝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1-1259,共9页
【目的】筛选能够适应南方酸性土壤的高效半纤维素降解菌株,并进行鉴定,确定菌株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半纤维素平板水解圈法和胞外酶测定法进行菌株筛选,通过拮抗实验构建复合微生物菌系。利用培养特征、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 【目的】筛选能够适应南方酸性土壤的高效半纤维素降解菌株,并进行鉴定,确定菌株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半纤维素平板水解圈法和胞外酶测定法进行菌株筛选,通过拮抗实验构建复合微生物菌系。利用培养特征、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结果】筛选出效果稳定,互不拮抗的高效半纤维素降解放线菌4株(NA9、NA10、NA12和NA13),半纤维素酶活分别为:217.6、229.8、221.1和211.8 U/mL。真菌2株NF1和NF7,半纤维素酶活为217.7和244.2 U/mL。复合微生物菌系半纤维素酶活可达299.0 U/mL。经鉴定菌株NA9、NA10、NA12和NA13为链霉菌中的哥斯达黎加链霉菌(Streptomyces costaricanus)。菌株NF1为亮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菌株NF7为黄蓝状菌(Tarlaromyces flav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半纤维素降解菌 筛选 鉴定
原文传递
有机无机肥配施提升冷浸田土壤氮转化相关微生物丰度和水稻产量 被引量:19
11
作者 解开治 徐培智 +5 位作者 蒋瑞萍 卢钰升 顾文杰 李文英 李夏 孙丽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67-1277,共11页
【目的】以南方典型冷浸田为对象,研究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冷浸田水稻产量以及土壤氮相关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旨在为冷浸田土壤氮素活化和转化过程的定向调控,氮素利用效率提高及水稻高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连续3年... 【目的】以南方典型冷浸田为对象,研究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冷浸田水稻产量以及土壤氮相关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旨在为冷浸田土壤氮素活化和转化过程的定向调控,氮素利用效率提高及水稻高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连续3年6季的定位试验,采用土壤理化分析、酶学分析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深入探讨化肥配施不同堆肥原料有机肥对冷浸田养分活化、水稻产量提升及土壤氮相关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的效应。本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CK)、化肥配施猪粪(PIM)、化肥配施牛粪(CAM)、化肥配施鸡粪(CHM)。【结果】CHM、CAM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P<0.05),较CK平均增产10.23%、7.62%。连续施用CHM、CAM显著提高了土壤p H,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铵态氮含量。三种堆肥原料的有机无机配施均能够提高土壤氮素循环相关功能微生物基因丰度,其中细菌、古细菌总群落16s r DNA丰度和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氨单加氧酶(amo A)基因丰度提高趋势一致,以CHM处理最高,但细菌总群落16s r DNA丰度增幅较小。亚硝酸盐还原酶(nir K、nir S)基因和一氧化二氮还原酶(nos Z)基因丰度对不同处理的响应并不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是影响AOA、AOB、nir K、nir S型反硝化细菌的重要因子。【结论】化肥配施鸡粪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冷浸田土壤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增加细菌、古菌、AOA和AOB氨单加氧酶(amo A)的基因丰度,增强土壤脲酶、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提升冷浸田土壤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冷浸田 水稻 氮素循环 功能微生物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典型集约化猪场废水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文英 彭智平 +3 位作者 于俊红 黄继川 徐培智 杨少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63-3968,共6页
根据2009年3月~2011年11月废水水质调查监测数据,运用《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中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等方法,研究珠江三角洲典型集约化猪场厌氧发酵处理过程中各工艺阶段废水污染特征,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监测结... 根据2009年3月~2011年11月废水水质调查监测数据,运用《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中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等方法,研究珠江三角洲典型集约化猪场厌氧发酵处理过程中各工艺阶段废水污染特征,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所有监测值中,除pH和重金属外,其它污染因子含量普遍超过排放及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猪粪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粪大肠菌群(FC)、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其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98×109个·L-1、158.61 mg·L-1、5 608.68 mg·L-1和1 984.34 mg·L-1,猪场沼液中主要污染因子为粪大肠菌群、总磷、氨氮(NH+4-N)和悬浮物(SS),其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10×106个·L-1、81.76 mg·L-1、476.24 mg·L-1和464.58 mg·L-1.生态风险评价表明,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固液分离后的高浓度废水,其分布呈现从分离后废水〉冲栏废水〉沼液递减的趋势特征,其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1.41、6.91、5.27,均达到重度污染级.因此,分离前后猪场废水属高浓度、高风险废水,绝对不可直接排放和农田灌溉,经厌氧处理后的猪场沼液中粪大肠菌群、总磷、氨氮和悬浮物是潜在的强生态风险元素,在长期直接排放或农田灌溉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有进一步深度处理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猪场废水 污染特征 污染指数 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三种氨基酸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于俊红 彭智平 +2 位作者 黄继川 杨少海 徐培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4-1050,共7页
【目的】氨基酸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影响作物的养分吸收和品质形成。采用盆栽试验,通过三种氨基酸组氨酸(His)、甘氨酸(Gly)和甲硫氨酸(Met)喷施,研究三种氨基酸对菜心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六个浓度梯度为0、50、100、200、... 【目的】氨基酸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影响作物的养分吸收和品质形成。采用盆栽试验,通过三种氨基酸组氨酸(His)、甘氨酸(Gly)和甲硫氨酸(Met)喷施,研究三种氨基酸对菜心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六个浓度梯度为0、50、100、200、400、800 mg/kg。氨基酸喷施时间为3~4叶期、7~8叶期和抽苔期。喷施5天后测定株高、倒4叶叶长、叶宽等生长指标。收获期地上部测重,测定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离子色谱法测定硝酸盐和草酸含量。【结果】三种氨基酸对菜心生长、产量、地上部蛋白质、硝酸盐和草酸的影响如下,1)50~400 mg/kg的组氨酸和甲硫氨酸有增产效果,其中喷施100 mg/kg甲硫氨酸菜心产量增幅最大,达17.3%,氨基酸高浓度(800 mg/kg)喷施时,产量下降。2)三种氨基酸处理的菜心地上部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且氨基酸喷施浓度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4026)。3)菜心地上部硝酸盐含量随氨基酸喷施浓度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其中喷施100 mg/kg的甘氨酸对降低菜心地上部硝酸盐含量的效果最显著,比对照降低30.7%;喷施高浓度氨基酸(800 mg/kg)其硝酸盐含量反而比对照高。4)草酸在植物体中普遍存在会影响蔬菜的品质,喷施氨基酸后菜心地上部草酸含量均下降,甲硫氨酸处理与对照相比可降低54.5%~68.3%。【结论】50~200 mg/kg的组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喷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菜心生长和增产,提高菜心地上部蛋白质含量,降低硝酸盐和草酸含量。该研究结果可为氨基酸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尤其是如何降低草酸含量、提高蔬菜品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菜心 产量 蛋白质 硝酸盐 草酸
下载PDF
改良剂对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镉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义纯 王艳红 +4 位作者 唐明灯 巫彬芳 李林峰 艾绍英 凌志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31-3338,共8页
稻田镉(Cd)污染治理是我国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铁的氧化还原过程对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运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铁循环调控入手,研发阻控稻米Cd累积的钝化技术及产品,势必能为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稻田镉(Cd)污染治理是我国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铁的氧化还原过程对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运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铁循环调控入手,研发阻控稻米Cd累积的钝化技术及产品,势必能为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新的解决途径.本研究以自主研发的改良剂为对象,通过野外田间试验,研究改良剂对Cd从根际土壤向根表铁膜迁移及在水稻不同组织器官间转运的影响,探索铁循环影响Cd在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运移的机制.结果表明,改良剂施用促进了根际土壤中铁硫化物的形成,其与Cd共沉淀显著减少了分蘖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根际土壤中乙酸铵浸提态Cd(NH4AcCd)的含量;成熟期排水烤田致使铁硫化物被氧化,其对Cd的释放显著增大了根际土壤中NH4Ac-Cd的含量;铁硫化物形成减弱了Fe(Ⅱ)从根际土壤向根表的迁移能力,铁膜中铁(DCB-Fe)的含量随之减小,铁膜对Cd的吸附能力减弱导致分蘖期和灌浆期铁膜中Cd(DCB-Cd)的含量显著减小;改良剂施用有效减弱了根系对Cd的转运能力,增大了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Cd在根系的分布比例,而减少了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Cd在茎叶、以及成熟期Cd在糙米中的分布比例.本研究成果将为后期改良剂的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解决稻田Cd污染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铁循环 镉(CD) 根际土壤 水稻
原文传递
调理剂耦合水分管理对双季稻镉和铅累积的阻控效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林峰 王艳红 +3 位作者 李义纯 唐明灯 李奇 艾绍英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2-480,共9页
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水稻自身的生理活动共同决定糙米的重金属累积.选取广州市郊一土壤镉(Cd)总量未超标但糙米Cd存在超标风险的稻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以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和水稻生理阻隔为切入点,研究富硅调理剂(JD)、钙镁调理剂(YY... 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水稻自身的生理活动共同决定糙米的重金属累积.选取广州市郊一土壤镉(Cd)总量未超标但糙米Cd存在超标风险的稻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以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和水稻生理阻隔为切入点,研究富硅调理剂(JD)、钙镁调理剂(YY)、富硅调理剂+淹水灌溉(JD+YS)和钙镁调理剂+淹水灌溉(YY+YS)处理对早、晚稻产量、糙米重金属含量、Cd和铅(Pb)富集系数、土壤重金属总量、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Cd和Pb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土壤ω(总Cd)仅为0.13 mg·kg^(-1)的CK处理中,其早稻糙米ω(Cd)均值可达0.19 mg·kg^(-1).早稻品种(杂交稻)糙米对Cd和总As的富集能力强于晚稻品种(常规稻),而对Pb的富集能力不及晚稻品种(常规稻);(2)单施调理剂JD和YY对早、晚稻糙米的Cd和Pb累积没有明显的阻控效应,但JD+YS和YY+YS处理能显著地抑制早、晚稻糙米的Cd和Pb累积,且以JD+YS处理效果更加明显.JD+YS对早稻Cd和Pb累积的降幅达65.8%和68%,对晚稻的降幅达71.43%和49.15%.JD+YS处理通过提高土壤pH值和维持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土壤Cd和Pb由酸可提取态向还原态和残渣态的转化,明显降低了土壤Cd和Pb的有效态含量;同时,其提供的有效态Si、Ca^(2+)和Mg^(2+)养分供应通过生理阻隔和竞争Cd离子转运通道,进一步抑制了早、晚稻对土壤Cd和Pb的吸收及向糙米的转运.研究成果可为糙米Cd和Pb阻控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华南双季稻区的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调理剂 水分管理 稻米Cd和Pb累积 土壤Cd和Pb形态分布
原文传递
硫酸亚铁和硝酸铁施用对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镉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义纯 陈勇 +5 位作者 唐明灯 李林峰 林晓扬 王艳红 许迪豪 艾绍英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143-5150,共8页
我国稻田镉(Cd)污染治理刻不容缓.氮(N)、硫(S)和铁(Fe)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Fe-N和Fe-S循环耦合体系,都与土壤-水稻系统中Cd运移密切相关.以N、S和Fe对水稻生长的营养供给为切入点,研发抑制稻米Cd累积的营养型阻控技术及产品,势必... 我国稻田镉(Cd)污染治理刻不容缓.氮(N)、硫(S)和铁(Fe)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Fe-N和Fe-S循环耦合体系,都与土壤-水稻系统中Cd运移密切相关.以N、S和Fe对水稻生长的营养供给为切入点,研发抑制稻米Cd累积的营养型阻控技术及产品,势必能为稻田Cd污染治理提供新的解决途径.本文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根际袋-盆栽试验,分析硫酸亚铁(FeSO4)和硝酸铁[Fe(NO3)3]处理条件下根际土壤中Cd活性变化与水稻体内Cd转运规律,探索糙米Cd累积的影响因素及制约机制.结果表明,FeSO4和Fe(NO3)3处理都显著减小了根际土壤中有效态Cd(NH4Ac-Cd)含量,且前者减小的幅度(55.6%)小于后者(76.0%);FeSO4和Fe(NO3)3处理都明显改变了水稻体内Cd分布特征,但前者增大了糙米Cd含量(0.6mg·kg-1),而后者却减小了糙米Cd含量(0.1mg·kg-1).根表铁膜对Cd的吸附或与Cd共沉淀、水稻根、茎和叶对Cd的累积量增大以及根、茎和结节对Cd的转运能力增强,是导致FeSO4处理中糙米Cd含量增大的重要原因;Fe(NO3)3处理中糙米Cd含量减小,则可归结为无定形铁矿物对Cd的吸附或与Cd共沉淀、铁硫化物与Cd共沉淀、茎和结节对Cd的累积量减小以及根、叶和结节对Cd的转运能力减弱.本研究成果将为后期营养型阻控产品及施用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我国稻田Cd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元素 Cd活性 Cd转运 根际土壤-水稻系统 糙米
原文传递
不同养分管理措施下常年菜地蔬菜生长及氮素径流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盟军 姚建武 +3 位作者 王荣辉 曾招兵 宁建凤 艾绍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0-1199,共10页
【目的】蔬菜生产超量施肥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探讨常年菜地的合理施肥技术,明确蔬菜合理的氮肥投入阈值范围,从污染源头控制氮的迁移、流失,对于降低氮肥对水体的污染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方法】本试验... 【目的】蔬菜生产超量施肥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探讨常年菜地的合理施肥技术,明确蔬菜合理的氮肥投入阈值范围,从污染源头控制氮的迁移、流失,对于降低氮肥对水体的污染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方法】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不施肥对照和不同用量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N0,化肥氮空白;CON,习惯施肥;OPT,优化施肥;OPT+N,优化增氮;OPT+P,优化增磷;OPT+NPK,优化增氮磷钾),研究了不同养分管理措施对常年菜地甘蓝—茄子—甘蓝轮作模式下蔬菜生长及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连续三茬、为期一年的蔬菜试验,共采集径流样品18次。整个试验期间,不同处理的菜地地表径流铵态氮浓度均低于2.0mg/L的地表水V类水标准限值,且施肥对铵态氮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地表径流硝态氮和总氮具有相似的浓度变化特征,浓度范围分别为0.03 28.43 mg/L和1.06 31.79 mg/L,硝态氮是土壤矿质氮流失的主要氮素形态。施氮不同程度增加总氮和硝态氮浓度,且化肥氮的作用尤为明显。几乎所有径流样品的总氮浓度均超过2.0 mg/L的地表水V类水的标准限值,OPT+NPK处理总氮浓度及硝态氮超标率均最高。对照处理的菜地总氮年流失负荷为30.8 kg/hm2,化肥氮空白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其他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CON、OPT、OPT+N、OPT+P和OPT+NPK处理总氮年流失负荷分别为69.81、54.95、76.6、55.45和90.73 kg/hm2,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26.51%、78.29%、148.54%、79.92%和194.39%,且以OPT+NPK处理的流失负荷(90.73 kg/hm2)最高、OPT处理负荷较低(54.95 kg/hm2)。菜地施肥处理的氮肥流失系数在1.47%3.44%之间,总体随化肥氮用量增加而升高。施肥显著增加蔬菜产量,化肥氮空白处理的甘蓝和茄子产量较相应对照处理分别增加67.50%和114.20%,其他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两种蔬菜产量的增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径流 有机无机配施 常年菜地 养分管理 流失系数
下载PDF
不同裂解温度稻壳生物炭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行为及机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玉芬 魏岚 +4 位作者 李翔 黄连喜 许桂芝 黄庆 刘忠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19-192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裂解温度下稻壳生物炭的结构和性质差异及其对阿特拉津(AT)的吸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以稻壳为原料在300、500和700℃下制备稻壳生物炭(分别记为RH300、RH500、RH700),通过电镜扫描、元素分析仪、比表面积分析仪和傅里叶变... 为探究不同裂解温度下稻壳生物炭的结构和性质差异及其对阿特拉津(AT)的吸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以稻壳为原料在300、500和700℃下制备稻壳生物炭(分别记为RH300、RH500、RH700),通过电镜扫描、元素分析仪、比表面积分析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等对3种稻壳生物炭进行结构表征分析,并采用批量等温吸附法研究稻壳生物炭对AT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裂解温度由300℃升至700℃时,稻壳生物炭中w(C)由48.81%升至64.67%,w(H)、w(N)和w(O)则由3.22%、1.45%和34.66%分别降至0.89%、0.92%和16.29%,原子比H/C、O/C和(O+N)/C值均降低.可见,随着裂解温度升高,稻壳生物炭的芳香性增强,亲水性和极性降低,且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大,平均孔径减小.3种稻壳生物炭对AT的吸附均可用Freundlich和Langmuir两种等温吸附模型进行较好地拟合(R≥0.948,P<0.01),吸附作用及非线性程度与生物炭的比表面积(SSA)、芳香性(H/C)、亲水性(O/C)和极性〔(O+N)/C〕呈良好的指数关系,大小表现为RH700>RH500>RH300.稻壳生物炭对AT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分配作用强度与生物炭的极性和炭化程度有关;而表面吸附作用与AT的分子大小有关,3种稻壳生物炭对AT的表面吸附除表面覆盖外,还存在多层平铺、毛细管现象和孔隙填充等.研究显示,裂解温度是影响生物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重要因素,在综合考虑成本和制备工艺的同时,适当提高裂解温度可增强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生物炭 阿特拉津 等温吸附 吸附机制 构-效关系
下载PDF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石油烃降解菌的降解能力 被引量:13
19
作者 蒋瑞萍 孙丽丽 +5 位作者 解开治 卢钰升 李夏 顾文杰 李文英 徐培智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5年第1期70-74,共5页
为克服摇瓶培养过程中石油烃降解菌代谢产物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的干扰,建立了离心前处理—超声波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并评价了石油烃降解菌Acinetobacter sp RP-1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在254 nm最佳吸收波长下,以沸程为30~60℃... 为克服摇瓶培养过程中石油烃降解菌代谢产物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的干扰,建立了离心前处理—超声波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并评价了石油烃降解菌Acinetobacter sp RP-1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在254 nm最佳吸收波长下,以沸程为30~60℃的石油醚为萃取剂,在石油烃质量浓度为5~300 mg/L范围内,吸光度与石油烃浓度间符合比尔定律关系,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8;采用离心前处理和超声波萃取处理样品,石油烃的平均回收率为98.9%,相对标准偏差为1.78%,最低检出限为0.713 mg/L;可检测出无机盐培养基中低至0.001%的残余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石油烃降解菌 萃取 比色测定
下载PDF
早稻秸秆还田和减钾对晚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巧义 黄建凤 +6 位作者 黄旭 吴永沛 李苹 付弘婷 唐拴虎 刘一锋 徐培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706-4715,共10页
水稻秸秆是华南双季稻区重要的有机肥资源,为探讨早稻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减量施用对晚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于广东省白云区和惠阳区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RS)和秸秆还田+钾肥减施20%(RS-K)这3个处理... 水稻秸秆是华南双季稻区重要的有机肥资源,为探讨早稻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减量施用对晚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于广东省白云区和惠阳区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RS)和秸秆还田+钾肥减施20%(RS-K)这3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晚稻生物量、钾含量和产量,及土壤速效钾、有机碳、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土壤肥力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RS-K处理的水稻生物量和产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RS处理的水稻植株钾含量平均提高了3.97%(白云)和6.91%(惠阳). RS-K处理的植株钾含量在水稻生长前期显著低于CK处理,但在水稻生长后期两者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RS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幅达13.90%(白云)和21.67%(惠阳);RS-K处理的土壤速效钾也较CK处理提高了3.56%(白云)和4.23%(惠阳).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但对土壤pH值、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的Chao1和Shannon指数;秸秆还田处理还显著提升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的相对丰度,而降低了酸杆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驱动土壤细菌结构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综上,早稻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晚稻钾含量,在早稻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减施20%对晚稻钾营养水平和产量均没有产生明显负面影响,且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和细菌多样性.因此,在华南双季稻区,早稻秸秆还田配合钾肥减施20%有利于化肥减施、粮食稳产和培肥地力,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稻 钾肥减施 产量 土壤肥力 土壤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