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RNA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孔德来 朱一帆 +2 位作者 翟文俊 郭爱珍 陈颖钰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9-355,共7页
环状RNA是非编码RNA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内,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环状RNA的生物学特征、功能及其在畜牧兽医和人类疾病如结核病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环状RNA的未来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一些问... 环状RNA是非编码RNA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内,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环状RNA的生物学特征、功能及其在畜牧兽医和人类疾病如结核病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环状RNA的未来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期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非编码RNA 调节 疾病 转录 结核病
原文传递
牛支原体VspX蛋白黏附特性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曦 刘东明 +4 位作者 张慧 朱习芳 陈颖钰 胡长敏 郭爱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4,共8页
为进一步解析牛支原体(Mgcoplasma bovis)VspX蛋白的黏附特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VspX蛋白在M.bovis中的分布,通过黏附试验和抗体黏附抑制试验检测VspX蛋白的黏附性,采用ELISA方法进一步分析VspX蛋白和突变株结合纤连蛋白(Fn)的特... 为进一步解析牛支原体(Mgcoplasma bovis)VspX蛋白的黏附特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VspX蛋白在M.bovis中的分布,通过黏附试验和抗体黏附抑制试验检测VspX蛋白的黏附性,采用ELISA方法进一步分析VspX蛋白和突变株结合纤连蛋白(Fn)的特性。结果显示,M.bovis VspX蛋白位于M.bovis菌体表面;重组VspX蛋白(rVspX)能黏附到EBL细胞表面,且M.bovis VspX基因缺失突变株(M.bovisΔVspX)体外黏附EBL细胞能力与M.bovis野生株(M.bovis WT)相比显著下降,两个结果说明rVspX蛋白具有黏附特性;并且抗rVspX蛋白单抗能抑制M.bovis黏附EBL细胞,进而证实rVspX蛋白黏附的特异性;此外,rVspX蛋白与Fn呈剂量依赖性结合,且M.bovisΔVspX结合Fn能力与M.bovis WT相比显著下降,证明M.bovis VspX蛋白与Fn为特异性结合,且Fn分布在EBL细胞表面。以上结果表明,M.bovis VspX蛋白是一种具有Fn结合特性的黏附相关蛋白,能通过EBL细胞外基质成分Fn介导其黏附EBL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VspX蛋白 黏附蛋白 纤连蛋白
下载PDF
牛呼吸疾病综合征七病原联合检测多重q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恩红 祁明普 +5 位作者 项志杰 胡长敏 陈颖钰 陈建国 陈曦 郭爱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7,共10页
为了提高牛呼吸疾病综合征多病原混合感染的临床诊断效率,以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ppD/F基因、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ompH基因、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M.h)gcp基因、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 为了提高牛呼吸疾病综合征多病原混合感染的临床诊断效率,以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ppD/F基因、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ompH基因、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M.h)gcp基因、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gB基因、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以及牛副流感病毒(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BPIV) 3型a和c基因型(BPIV-3a,-3c)的N基因等为检测靶标,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采用3管7联的组合方式建立了7种病原体的多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本试验的7种病原有特异性反应,与其他常见病原无交叉反应。对M.b、P.m、M.h、IBRV、BRSV、BPIV-3a和BPIV-3c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2、102、101、102、102、102和101拷贝/μL。组内变异系数小于2.5%,组间变异系数小于5.5%。平行应用该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对临床采集的115份有呼吸道症状牛的鼻拭子进行检测,P.m阳性率36.65%,M.b阳性率27.83%,M.h阳性率25.22%,IBRV阳性率11.30%,BPIV-3c阳性率8.57%,BRSV阳性率0.95%;其中混合感染率为26.1%。共检测到11种混合感染模式,主要由M.b与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占72.7%(8/11);M.b/P.m混合感染的检出率最高,占60%(18/30);M.b、P.m、M.h在混合感染中出现率排前三,其占比分别为73.3%(22/30)、73.3%(22/30)和43.3%(13/30);其次为IBRV,占26.7%(8/30);BPIV-3c占13.3%(4/30)。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析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牛呼吸疾病综合征多病原感染的联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牛呼吸疾病综合征 混合感染 牛支原体 多杀性巴氏杆菌 牛溶血性曼氏杆菌 多病原联合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