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工厂岩棉块种苗移植机移植部件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童俊华 刘珂 +3 位作者 刘霓红 孙良 王小琴 NORUPIRI R Obedience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4,共9页
目前植物工厂岩棉块种苗移植装备自动化程度低,作业时大多依赖于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基于植物工厂水培叶菜种苗移植现状设计了一种二级变间距的高速移植部件,并配备有一种拨指式定植杯分离辅助机构。对移植手取苗过程中岩棉块种苗... 目前植物工厂岩棉块种苗移植装备自动化程度低,作业时大多依赖于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基于植物工厂水培叶菜种苗移植现状设计了一种二级变间距的高速移植部件,并配备有一种拨指式定植杯分离辅助机构。对移植手取苗过程中岩棉块种苗进行受力分析,为移植手设计提供依据;开展拨指式定植杯分离辅助机构落杯试验,为后续植苗至栽培槽孔的定植杯中奠定基础。搭建移植机构试验平台,以取苗深度、岩棉块含水率、移植部件横移速度、移植手升降速度、移植手夹苗间距为试验因素进行五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各因素对移植成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取苗深度为24 mm、岩棉块含水率为90%、移植部件横移速度为0.8 m/s、移植手升降速度为0.24 m/s、移植手夹苗间距为14 mm时,机构移植成功率为97.9%,移植速度为3132株/h,能够满足高速、高效、稳定的植物工厂岩棉块叶菜种苗移植机械化作业的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机 岩棉块种苗 移植手 植物工厂
下载PDF
基于RGB图像的设施番茄冠层覆盖度估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邹伟杰 华珊 +3 位作者 徐志福 许敏界 李双伟 鲍文娜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0,共10页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设施实验箱育苗的方式,通过设施环境下桁架搭载可见光(RGB)相机系统获取图像数据,研究了不同植被指数算法分割番茄冠层图像的精度,并实现设施番茄冠层覆盖度提取方法的评估,以期为其他设施作物的冠层覆盖度估算提供方...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设施实验箱育苗的方式,通过设施环境下桁架搭载可见光(RGB)相机系统获取图像数据,研究了不同植被指数算法分割番茄冠层图像的精度,并实现设施番茄冠层覆盖度提取方法的评估,以期为其他设施作物的冠层覆盖度估算提供方法指导。结果表明:EXG算法、EXGR算法和CIVE算法均可用于估算设施番茄的冠层覆盖度,与真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49、0.078、0.088,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1、0.845、0.841,不同植被指数分割算法估算的设施番茄冠层覆盖度之间存在差异,与真值图像相比,EXGR算法在定植10 d的图像分割时,分割精度较低,冠层覆盖度估算值偏大,CIVE算法在定植66 d的图像分割时,由于分割过度,导致冠层覆盖度估算值偏小,而EXG算法在各时期的分割精度较高,冠层覆盖度的估算值与真值之间的吻合度最好。这表明EXG算法能够更有效的实现设施番茄的植土分割且估算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RGB图像 植被指数 冠层覆盖度 图像分割
原文传递
取秧侧向零偏移的空间轨迹再生稻分插机构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孙良 姜凯雯 +3 位作者 周斌 俞高红 崔荣江 薛向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行星轮系式分插机构在再生稻宽窄行机械化种植取秧过程中出现侧向偏移量和侧向偏转角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局部平面轨迹特性的空间轨迹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并开展基于取秧口和机构回转中心位置约束下的宽窄行分... 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行星轮系式分插机构在再生稻宽窄行机械化种植取秧过程中出现侧向偏移量和侧向偏转角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局部平面轨迹特性的空间轨迹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并开展基于取秧口和机构回转中心位置约束下的宽窄行分插机构综合研究。构建了基于关键位姿点(取秧起始点、取秧结束点、推秧点)的空间轮系机构运动综合模型,利用关键位姿点求解机构杆长参数与空间交错轴信息,并通过优选二杆相对角位移参数实现机构传动比分配。将不完全非圆齿轮副引入空间行星轮系机构,利用间歇机构锁止弧约束行星轴,实现机构取秧过程侧向零偏移量、侧向零偏转角的平面轨迹段。通过仿真分析与机构样机试验验证了机构实际作业性能与理论设计相一致,结果表明:分插机构取秧侧向零偏移量,取秧侧向零偏转角,推秧侧向总偏移量为50.24 mm、取秧角为5.18°、推秧角为71.56°、推秧侧向角为16.26°、插秧穴口宽度为22.43 mm、轨迹高度为289.76 mm,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分插机构可实现等行距取秧口和既定机构回转中心下宽行(40 cm)与窄行(20 cm)间隔机插,满足再生稻宽窄行种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分插机构 零偏移量 零偏角 宽窄行 不完全非圆齿轮系
下载PDF
林木自动移栽机二次填土装置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杨自栋 王寒松 姚自力 《中国农机装备》 2023年第3期22-28,共7页
无纺布容器苗移栽至软塑营养钵后,出现幼苗根系裸露,过浅等现象,影响幼苗的后续成长,目前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工填土掩埋根系。为实现机械化作业解决该问题,研究设计了一款二次填土装置,对设计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并利用Matla... 无纺布容器苗移栽至软塑营养钵后,出现幼苗根系裸露,过浅等现象,影响幼苗的后续成长,目前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工填土掩埋根系。为实现机械化作业解决该问题,研究设计了一款二次填土装置,对设计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并利用Matlab对其进行参数优化。以填土拨送成功率为评价指标,以偏心距、偏心轮半径以及偏心角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三因素两水平正交试验,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偏心轮半径为115.165mm、偏心角为43.1302°、偏心距为55.0248mm的组合下,填土拨送成功率为93.3107%,满足二次填土装置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裸露 二次填土装置 偏心角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经济林自动化育苗生产线关键设备设计与试验研究
5
作者 杨自栋 叶维超 +1 位作者 邹齐宏 陈佳峰 《中国农机装备》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针对香榧、山核桃等经济林工厂化自动化育苗生产的需求,研制了集基质解压、基质搅拌混合、无纺布苗袋制钵、填充、切断、冲穴、播种、浇水、二次基质覆盖于一体的经济林无纺布制钵育苗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能很好地适应经济林大粒种子... 针对香榧、山核桃等经济林工厂化自动化育苗生产的需求,研制了集基质解压、基质搅拌混合、无纺布苗袋制钵、填充、切断、冲穴、播种、浇水、二次基质覆盖于一体的经济林无纺布制钵育苗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能很好地适应经济林大粒种子催芽后苗袋播种育苗的要求。无纺布苗袋制钵直径8厘米、冲穴直径4厘米;完成了冲孔成穴和气吸播种等关键模块的自动机构设计和设备研发与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输送带速度为5cm/s时,其生产效率约为2844株/时,每班则可播种22750株,总体作业效率至少是人工的八到十倍,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育苗生产线 结构设计 静应力分析 试验
下载PDF
无纺布容器苗自动换钵移盆二次移栽机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王寒松 杨自栋 +2 位作者 韩党威 姚自立 陈佳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4-92,共9页
针对无纺布容器苗在换钵移盆过程中存在的基质填充不完善导致根系过浅裸露,移栽机自动化程度过低导致移栽效率过慢等现象,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纺布容器苗的全自动二次移栽机。对柔性机械爪的关键部件进行参数设计以及受力分析,结合RecurDy... 针对无纺布容器苗在换钵移盆过程中存在的基质填充不完善导致根系过浅裸露,移栽机自动化程度过低导致移栽效率过慢等现象,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纺布容器苗的全自动二次移栽机。对柔性机械爪的关键部件进行参数设计以及受力分析,结合RecurDyn刚柔耦合仿真对移栽机械臂运动状态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运动学分析进行优化。综合考虑影响移栽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确定以二次填土作用力率、苗体基质含水率、夹取针间距为试验因素,以60穴香榧幼苗为试验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二次填土机构作用力率为83.51%、夹取针间距为19.66 mm、苗体基质含水率为33.45%时,移栽成功率为95.29%,与验证性试验的95.33%基本一致,满足高速、高效移栽要求,为林木无纺布容器苗二次移栽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纺布容器苗 移栽机械臂 柔性机械爪 刚柔耦合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的丘陵山地灌溉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洪铠 刘志达 +2 位作者 龚立 胡栋 彭何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针对传统丘陵山地农业灌溉通常采用人工控制电磁阀进行灌溉所出现的水资源浪费、人工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丘陵山地农作物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将PID控制的稳定性和模糊控制的适应性相结合来控制灌溉时长。通过S... 针对传统丘陵山地农业灌溉通常采用人工控制电磁阀进行灌溉所出现的水资源浪费、人工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丘陵山地农作物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将PID控制的稳定性和模糊控制的适应性相结合来控制灌溉时长。通过Simulink搭建的丘陵山地灌溉系统,分别用常规PID和模糊PID来控制该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下的系统相比于常规PID控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都明显降低,具有更高的稳定性、适应性和调节性能,可以用于丘陵山地农业自动灌溉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 自动灌溉 模糊PID控制 MATLAB仿真
下载PDF
浙江省茶园耕作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措施研究
8
作者 任宁 应博凡 +3 位作者 黄伟 俞国红 武萌 沈帅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2期33-35,共3页
茶树是浙江省主要的经济作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为促进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各部门对浙江省茶产业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阶段浙江省茶园耕作机械在应用普及方面还存在一些... 茶树是浙江省主要的经济作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为促进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各部门对浙江省茶产业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阶段浙江省茶园耕作机械在应用普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机械化效能的发挥以及浙江茶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通过剖析浙江省主要茶区茶园耕作机械装备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耕作机械装备使用存在的问题,建议从提升机械设备适用性、推动机械设备普及应用等多方面发力,以提高浙江茶园机械化管理普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茶园 耕作机械 发展
下载PDF
茶园履带掘耕机重耕漏耕分析研究
9
作者 任宁 俞国红 +1 位作者 武萌 沈帅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6期142-144,共3页
为了探索掘耕机在掘耕过程中的重耕漏耕情况,得到机具前进速度与曲柄转速的最佳配比,对茶园履带掘耕机的耕作原理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对重耕漏耕生成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机具前进速度与曲柄转速的配比,并以该参数进行耙齿... 为了探索掘耕机在掘耕过程中的重耕漏耕情况,得到机具前进速度与曲柄转速的最佳配比,对茶园履带掘耕机的耕作原理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对重耕漏耕生成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机具前进速度与曲柄转速的配比,并以该参数进行耙齿端动力学分析,最终通过适配得到最佳参数配比。最后进行样机试制和实地验证。结果表明:在曲柄长度为81 mm下,当作业速度与曲柄转速的配比为90∶23时,掘耕机耕作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履带掘耕机 重耕 漏耕
下载PDF
茶树嫩梢形态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傅童 郑航 +3 位作者 薛向磊 叶云翔 俞国红 葛青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5-1435,共11页
为探明茶树嫩梢芽叶形态分布及采摘部位受力形变规律,进行了嫩梢形态特征参数统计与力学特性试验。首先,以龙井43、中茶108、白叶1号等6类茶树品种为试验对象,分析适采期茶树嫩梢芽叶分布形态特征与采摘农艺要求;其次,对嫩梢进行了物理... 为探明茶树嫩梢芽叶形态分布及采摘部位受力形变规律,进行了嫩梢形态特征参数统计与力学特性试验。首先,以龙井43、中茶108、白叶1号等6类茶树品种为试验对象,分析适采期茶树嫩梢芽叶分布形态特征与采摘农艺要求;其次,对嫩梢进行了物理参数统计,包括各叶片生长基部到嫩梢顶端距离、茶梢茎秆径宽尺寸以及嫩梢含水率等;最后,开展了茶树嫩梢剪切与弯曲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茶树嫩梢叶顶距与各茎秆段等效直径呈正态分布。六种茶树样本一、二、三叶位叶顶距分布范围依次为16~22、25~35、40~60 mm。茶梢的一、二、三茎秆段等效直径分别集中在1.2~1.4、1.4~1.6、1.6~2.0 mm范围内,含水率逐渐降低,大致保持在78%~86%。随着由上至下叶位的变化,茎秆的抗弯刚度和剪切应力逐渐增大,不同茶树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但变化趋势相似;茶梢茎秆在受压弯曲试验过程中存在压力突变区间,并以龙井43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嫩梢在下压过程中茎秆采摘部位的力学特征,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茶树嫩梢的物理特征和优化设计茶叶采摘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梢 物理参数 力学特性
下载PDF
农业装备行驶滑动辨识与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11
作者 杜小强 洪方伟 +2 位作者 马锃宏 李月婵 赵立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共20页
农业环境中农业装备时常发生行驶滑动现象且具有明显不确定性,滑动现象使行驶机构处于不可控状态,从而影响作业精度,严重阻碍了种植、中耕管理和收获等需要精准作业环节的农业装备信息化及智能化发展。本文从滑动原理、滑动辨识及行驶... 农业环境中农业装备时常发生行驶滑动现象且具有明显不确定性,滑动现象使行驶机构处于不可控状态,从而影响作业精度,严重阻碍了种植、中耕管理和收获等需要精准作业环节的农业装备信息化及智能化发展。本文从滑动原理、滑动辨识及行驶滑动控制方面,分别对滑动力学特性、滑动辨识方法和考虑滑动的路径跟踪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滑动原理方面,着重阐述了针对不同行驶机构的结构特点和行驶地面环境建立的多种行驶机构与地面的系统模型。滑动辨识方面,分别对基于数学模型和基于数据驱动两类方法进行分析,揭示各方法优势与局限性。行驶滑动控制方面,重点归纳了应用于农业装备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指出了目前行驶滑动控制研究方法局限性。最后,指出行驶滑动辨识研究对于农业装备自动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农业装备行驶滑动研究可以从滑动力学理论模型、滑动实时辨识方法、行驶滑动控制方法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装备 行驶滑动 路径跟踪控制 滑动辨识
下载PDF
基于功能-结构模型的玉米大豆间作不同行向辐射分布研究
12
作者 周也莹 谢子文 +2 位作者 钟培阁 李双伟 马韫韬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82-1899,共18页
【目的】构建不同种植模式和行向的玉米大豆间作功能-结构模型,为解析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生长发育规律及种植模式和行向对光截获、光分配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提供有力支持。【方法】基于不同种植模式的玉米大豆间作田间试验... 【目的】构建不同种植模式和行向的玉米大豆间作功能-结构模型,为解析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生长发育规律及种植模式和行向对光截获、光分配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提供有力支持。【方法】基于不同种植模式的玉米大豆间作田间试验,解析种植行向如南北行向、东西行向、传统行向(梨树当地长期使用的种植行向,即南偏西40o)对作物生物量、产量和形态结构的影响,构建玉米大豆间作功能-结构模型,模拟不同种植模式和行向下作物群体生长发育和结构变化,量化种植行向对间作系统光截获量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并探索玉米大豆间作高光截获量的最佳种植行向。【结果】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籽粒土地当量比(landequivalentratio,LER)南北行向最高(1.20±0.07),东西行向最低(1.16±0.09)。构建的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行向下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发育,与田间实测值相比,玉米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冠层光截获系数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9—0.14 m、0.04—0.08 m^(2)·plant(-1)和0.07—0.12,大豆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冠层光截获系数的RMSE分别为0.07—0.09 m、0.02—0.04 m^(2)·plant^(-1)和0.09—0.10。传统行向间作系统的累积光截获量最高,为(758.48±1.00)MJ·m^(-2),南北行向和东西行向的辐射利用效率比传统行向分别降低了7.18%、10.57%。【结论】间作种植可以提高玉米生物量和产量,降低大豆生物量和产量。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中,种植行向对作物生长有显著影响,矮秆大豆通过改变叶片大小、节间长度和叶柄倾角规避高秆玉米的遮荫影响,以增加受光量和辐射利用效率,最终提高产量。种植行向对群体累积光截获影响较大,间作系统的辐射利用效率与累积光截获量均表现为传统行向>南北行向>东西行向。本研究有助于田间布局优化,为解释不同种植行向玉米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种植行向 植物功能-结构模型 植物性状 辐射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视触觉感知的番茄尺寸和姿态解析方法
13
作者 马锃宏 谭励 +2 位作者 曾伟 贺磊盈 杜小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32,共10页
针对传统农业机器人抓取过程中视觉识别番茄果实尺寸和姿态存在枝叶遮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触觉感知的番茄尺寸和姿态解析方法。在果实抓取过程中通过视触觉传感器得到果实外轮廓接触局部点云信息,然后通过相机参数标定以及各手指... 针对传统农业机器人抓取过程中视觉识别番茄果实尺寸和姿态存在枝叶遮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触觉感知的番茄尺寸和姿态解析方法。在果实抓取过程中通过视触觉传感器得到果实外轮廓接触局部点云信息,然后通过相机参数标定以及各手指关节变换矩阵,将不同传感器坐标系下的点云信息变换到同一基坐标系下,进而通过点云改进PCA算法和ICP算法解析抓取果实的尺寸和姿态信息。为了评估所提出解析方法的性能,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番茄尺寸和姿态检测试验。通过游标卡尺测量和深度相机扫描分别获得番茄果实尺寸和姿态的真实值,并与本文方法解析结果进行对比。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得的番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66%和11.08%,番茄果轴与视场投影面的水平夹角和垂直偏转角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03%和14.02%。本文方法解析的番茄果实尺寸与姿态信息,可应用于番茄果实抓取过程中的姿态调控,从而提高番茄果实抓取采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采摘 视触觉传感器 尺寸与姿态解析 PCL点云库 改进PCA算法 ICP算法
下载PDF
不同结构参数对喷头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14
作者 冯静之 朱兴业 +2 位作者 华珊 钱兆 刘俊萍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32,共7页
针对目前雾化喷嘴存在的雾化压力高、雾化范围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雾化喷头,并分析了该喷头的雾化特性.利用激光粒度测试仪探究压力为0.15~0.30 MPa、出口直径为0.3~0.9 mm等条件下对喷头雾化锥角、速度场和液滴粒径的影响,获取了不同... 针对目前雾化喷嘴存在的雾化压力高、雾化范围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雾化喷头,并分析了该喷头的雾化特性.利用激光粒度测试仪探究压力为0.15~0.30 MPa、出口直径为0.3~0.9 mm等条件下对喷头雾化锥角、速度场和液滴粒径的影响,获取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流场流动特性的变化规律:在低压力下,雾化锥角受喷头出口直径的影响较大,出口收缩角越大则雾化特性越优良;出口直径为0.9 mm的喷头,喷腔长孔比为1、出口收缩角为75°时更能实现大范围的作业;随着喷雾压力增大,水滴速度最大值也显著增大,但压力对雾化流场整体速度分布趋势的影响不大.水滴直径也随着喷头出口直径增大而增大,且喷头出口直径对水滴直径影响显著,但水滴直径相同时,出口直径越大,水滴速度越小.该结果为雾化喷头在中低压范围内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喷头 雾化特性 液滴粒径 雾化锥角 出口直径 出口收缩角
下载PDF
田间茶树冠层三维信息获取及其高度和轮廓表达方法
15
作者 赵润茂 范国帅 +3 位作者 陈建能 武传宇 杜小强 郇晓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4-241,358,共9页
茶树的冠层信息是茶树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茶叶机械化作业机具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传统的作物冠层信息获取方法费时费力、主观性强且易造成损伤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茶树冠层高度和轮廓的获取与估计方法。首先,通过3D LiDAR从多个站... 茶树的冠层信息是茶树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茶叶机械化作业机具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传统的作物冠层信息获取方法费时费力、主观性强且易造成损伤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茶树冠层高度和轮廓的获取与估计方法。首先,通过3D LiDAR从多个站点采集茶园的点云数据,对原始点云进行姿态矫正、ROI划分、配准、降噪以及高程归一化预处理,得到高程归一化的茶树点云。其次,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法、不规则三角网插值法在不同空间分辨率下生成茶树的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其中,空间分辨率0.05 m下不规则三角网插值生成的茶树CHM具有较好的插值精度,模型产生的凹坑也相对较少。最后,分别以90~100间的21个百分位数提取CHM的栅格值作为茶树冠层高度与实测值比较,结果表明,第98.5百分位数时估计值最为准确,与真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88,平均绝对误差为3.17 cm,均方根误差为4.16 cm。此外,在高程归一化的茶树点云中提取20处冠层断面点云,分别采用椭圆模型、高斯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了冠层轮廓点云,其中,二次多项式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茶树冠层轮廓特征,点云与拟合曲线间平均最小距离的均值为2.60 cm,方差为0.21 cm^(2)。研究可为茶园现代化管理和茶叶机械化作业机具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三维信息 冠层高度 冠层轮廓 激光雷达
下载PDF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及有效建议研究——以浙江省2021-2023年购机补贴为例
16
作者 谭诗逸 赵颖雷 +1 位作者 许宝玉 张成浩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1期78-80,131,共4页
【目的】浙江严格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不断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工作成效总体显著,但部分带有普遍性、基础性和机制性的问题仍然存在,亟需解决。【方法】研究小组从补贴资金执行情况、补贴机具类型数量及违规行为... 【目的】浙江严格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不断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工作成效总体显著,但部分带有普遍性、基础性和机制性的问题仍然存在,亟需解决。【方法】研究小组从补贴资金执行情况、补贴机具类型数量及违规行为处理等方面对浙江省近两年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政策、发挥政策效益提供思路和对策。【结果】1)2021—2022年浙江各地补贴资金存在短缺或结余情况,但总体而言,各市使用资金与下达资金分布情况基本匹配。2)补贴机具分布情况基本符合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和地域特点,粮油生产机具仍是重中之重,金额占比最高。3)2021年以来,浙江省累计查处违规产销企业37家,涉及农机产品超50个,其中,投档违规行为占绝大多数。【结论】未来,应从推进一体化实施、加大补贴力度,推进数字化管理、提升补贴效能,推进精准化实施、增强补贴新动力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政策实施的精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 实施情况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