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燕扭转战略态势战胜强齐的策略运用
1
作者 李洪程 任力 《中国军事科学》 2003年第1期131-137,共7页
战国时期,弱小的燕国屡遭强邻齐国的侵凌,几至亡国。燕昭王与苏秦等人巧妙运筹大国关系,采取屈身事齐以减轻齐国对燕国的戒备和压力、利用矛盾以破坏齐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因势利导以使齐国成为诸侯众矢之的等策略,扭转了不利的战... 战国时期,弱小的燕国屡遭强邻齐国的侵凌,几至亡国。燕昭王与苏秦等人巧妙运筹大国关系,采取屈身事齐以减轻齐国对燕国的戒备和压力、利用矛盾以破坏齐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因势利导以使齐国成为诸侯众矢之的等策略,扭转了不利的战略态势,最终实现借天下之力攻破强齐的计划。这一成功的范例,在韬光养晦、纵横捭阖、联盟借力等策略运用方面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燕国 齐国 韬光养晦策略 苏秦 联盟借力策略 宋国 纵横捭阖策略
原文传递
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创新的辩证法则
2
作者 黄迎旭 《中国军事科学》 2002年第5期40-46,共7页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本文从总结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百余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指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创新,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灵魂,以无产阶级面临...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本文从总结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百余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指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创新,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灵魂,以无产阶级面临的现实军事斗争任务为中心,以不断发展的军事实践为根基,以前人优秀军事成果为阶梯的。这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创新的基本经验,也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创新应当遵循的辩证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创新 军事科学 辩证法则
原文传递
火过沙留痕
3
作者 糜振玉 姚有志 +4 位作者 彭光谦 洪兵 张玉良 陈伯江 赵楚 《国际展望》 2001年第3期48-53,共6页
首先我代表本刊全体编辑和读者感谢各位首长和专家来参加本论坛的研讨。
关键词 海湾战争 解放军 军事转型 理论建设 高科技战争
下载PDF
关于空间战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洪兵 梁晓秋 《中国军事科学》 2002年第1期23-31,共9页
空间战略是筹划与指导空间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的方略,它从属于国家的军事战略,并受军事战略的制约和指导。本文分别从空间战和空间战略的概念、制天权及其作用、空间军事力量的战略任务、空间作战样式和空间战略力量的运用原则等方面... 空间战略是筹划与指导空间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的方略,它从属于国家的军事战略,并受军事战略的制约和指导。本文分别从空间战和空间战略的概念、制天权及其作用、空间军事力量的战略任务、空间作战样式和空间战略力量的运用原则等方面,对空间战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力求把握空间战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战略 空间军事力量建设 军事战略 制天权 战略任务 空间作战样式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试论常规威慑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正领 《中国军事科学》 2001年第4期88-93,共6页
在“冷战”期间,军事威慑主要表现为核威慑。“冷战”结束后,在核威慑条件下,常规威慑在军事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本文在借鉴中外威慑理论的基础上,考察若干常规威慑实例,对常规威慑的本质、要素、运作机制等理论问题做了... 在“冷战”期间,军事威慑主要表现为核威慑。“冷战”结束后,在核威慑条件下,常规威慑在军事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本文在借鉴中外威慑理论的基础上,考察若干常规威慑实例,对常规威慑的本质、要素、运作机制等理论问题做了新的尝试性归纳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威慑 运作机制 政治目的 军事性质
全文增补中
先秦战争观的道德仁义与事功利益冲突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朴民 《中国军事科学》 2002年第2期8-15,共8页
先秦时期频繁而激烈的战争,一方面荼毒生灵、吞噬财富,另一方面又改变着社会面貌、推动着历史前进。这引发了当时人们对战争问题的极大关注,并就战争的起源、作用、地位展开尖锐的争论。先秦诸子有关战争的不同认识,正是这一论战的... 先秦时期频繁而激烈的战争,一方面荼毒生灵、吞噬财富,另一方面又改变着社会面貌、推动着历史前进。这引发了当时人们对战争问题的极大关注,并就战争的起源、作用、地位展开尖锐的争论。先秦诸子有关战争的不同认识,正是这一论战的集中反映。本文考察了论战发生的深厚社会背景,梳理了论战递嬗的三个阶段及其各自特色,强调论战的核心在于双方价值观念的对立:或主张道德仁义至上,或提倡事功实利优先,即人本精神与功利原则的分歧。并进而指出总结这场论战对于深化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研究,从事军事理论创新,实不无历史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战争观 道德仁义 事功利益 价值观念 人本精神 功利原则 军事文化 军事理论
原文传递
清代前期治疆治藏方略
7
作者 任力 《中国军事科学》 2001年第2期40-52,共13页
本文从政治、军事、宗教、经济四个方面对清代前期的治疆、治藏方略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政治上,借用各民族原有行政管理体制的适用成分,给予各民族地区相应的自治权力。对其体制中不利于中央管辖的因素加以改造。军事上,在新疆采取重... 本文从政治、军事、宗教、经济四个方面对清代前期的治疆、治藏方略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政治上,借用各民族原有行政管理体制的适用成分,给予各民族地区相应的自治权力。对其体制中不利于中央管辖的因素加以改造。军事上,在新疆采取重兵镇守,强边固防的政策,布防特点是划分防区、据守要冲、北重南轻、以北制南。在西藏采取以少量清军控扼要地,同时借四川、青海两地之力协助西藏稳固边防的政策。宗教方面,在对宗教采取保护、扶持政策的同时,对宗教实行一定程度的管理政策。经济方面,在新疆大力实施屯田垦荒、移民实边,以此带动全疆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建设。对西藏经济予以扶持,免除全部赋税,以财政补贴方式进行“输血”,同时加强监管,革除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前期 新疆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国防政策 经济建设 监督管理
全文增补中
中国传统安全战略述论
8
作者 黄朴民 《中国军事科学》 2001年第3期134-140,共7页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五千年沧桑而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文明之所以能跨越时空界限而绵延不绝,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历史上那些目光远大的统治者,对国家安全问题有着...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五千年沧桑而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文明之所以能跨越时空界限而绵延不绝,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历史上那些目光远大的统治者,对国家安全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见解,并且能够依据客观形势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国家安全战略,从而为国家的稳定安全、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天,对中国历史上的安全观念进行梳理,对古代安全战略的内涵、特点以及作用予以总结,对于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构建现代国家安全观,巩固和发展国防建设事业,无疑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安全战略 中央集权 政治格局 军队建设
全文增补中
议题三: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影响 和平崛起的目标与手段
9
作者 罗援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2,共1页
[策划人语 ] 2 0 0 3年 12月 10日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 ,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 ,即今天的中国 ,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当今世界的潮流是要和平、要发展。中国的发展... [策划人语 ] 2 0 0 3年 12月 10日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 ,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 ,即今天的中国 ,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当今世界的潮流是要和平、要发展。中国的发展正面临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已下定决心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 ,集中精力发展自己 ,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和平崛起”这一命题提出 ,立即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国为什么要提出和平崛起的问题 ?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 ,以及采取何种战略实现崛起 ?中国的崛起将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崭新课题。为了交流看法 ,推动这一课题的研究 ,本刊编辑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及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于 2 0 0 4年 3月 13日共同举办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与国际战略”学术研讨会 ,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一百多位学生参与讨论。会上既有不同观点的交锋 ,也有理论与对策的探讨 ,学术气氛活跃热烈。现将部分精彩发言摘登 ,以飨读者 ,并希冀引起更加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和平崛起 发展战略 国防现代化 实施目标 实施手段 高校 “两课”教学 教学参考
原文传递
清康熙年间统一台湾剿与抚的争论
10
作者 任力 《中国军事科学》 2002年第2期51-56,共6页
康熙年间,清政府在统一台湾问题上面临着以剿为主还是以抚为主的两难选择。清政府对台政策的调整,伴随着战与和的争论,主和的意见往往占据上风。争论是围绕台湾问题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的表现。然而,最终还是主战代表人物施... 康熙年间,清政府在统一台湾问题上面临着以剿为主还是以抚为主的两难选择。清政府对台政策的调整,伴随着战与和的争论,主和的意见往往占据上风。争论是围绕台湾问题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的表现。然而,最终还是主战代表人物施琅以坚定的攻台行动和统一战争的胜利给争论画上了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康熙年间 统一台湾问题 剿抚争论 历史研究 攻台行动 统一战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