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及其解聚酶活性验证 被引量:4
1
作者 吕金晖 于诗筠 +5 位作者 喻鑫婷 张雅倩 崔玉军 黄海龙 米志强 张加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94-2400,共7页
利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从鸡粪中分离出1株裂解性噬菌体,测定噬菌体相关生物学特性,对噬菌体高通量测序、克隆、表达并纯化得到噬菌体来源解聚酶,通过苯酚硫酸法和联合血清杀菌验证解聚酶的活性... 利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从鸡粪中分离出1株裂解性噬菌体,测定噬菌体相关生物学特性,对噬菌体高通量测序、克隆、表达并纯化得到噬菌体来源解聚酶,通过苯酚硫酸法和联合血清杀菌验证解聚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该噬菌体感染宿主菌潜伏期小于5 min,感染25 min后达到平台期,噬菌体源性的解聚酶可以特异性降解宿主菌表面多糖,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猴血清对宿主菌的杀灭作用。本试验一方面验证了噬菌体源性解聚酶的活性,另一方面给抗生素替代物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解聚酶
原文传递
鼠疫减毒活疫苗研究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郭晓 仝泽辉 杜宗敏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7-581,共15页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its)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曾造成约2亿人的死亡,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由于鼠疫菌具有高度致病性、传染性,被列为最具潜力的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剂。在面临鼠疫威胁时,疫苗是最...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its)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曾造成约2亿人的死亡,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由于鼠疫菌具有高度致病性、传染性,被列为最具潜力的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剂。在面临鼠疫威胁时,疫苗是最为有力的武器。鼠疫疫苗研究中,减毒活疫苗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现就鼠疫减毒活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鼠疫耶尔森氏菌 减毒活疫苗
原文传递
加巴喷丁体内外抗RSV感染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时艳婷 谷宏婧 +5 位作者 杨晓岚 段跃强 赵忠鹏 周娅 杨鹏辉 王希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8-384,共7页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通过MTS、TCID50、q 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加巴喷丁对RSV感染的抑制作用,包括细胞活力、病毒复制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体内实验选取4~6周...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通过MTS、TCID50、q 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加巴喷丁对RSV感染的抑制作用,包括细胞活力、病毒复制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体内实验选取4~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SV感染组、低剂量及高剂量加巴喷丁处理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每日观察体质量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的病理变化,q RT-PCR方法检测肺部病毒载量。结果 1、2、5、10 mmol/L不同浓度加巴喷丁显著增加RSV感染A549细胞的活力;5、10 mmol/L浓度的加巴喷丁可显著降低RSV感染A549细胞的病毒载量,10 mmol/L的加巴喷丁可显著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CCL3、CCL5、CXCL2及TNF-α、IL-6、IL-8等趋化因子和炎性因子表达,促进干扰素IFN-α、IFN-β表达;动物实验表明90μg、180μg的加巴喷丁处理组可减轻RSV感染小鼠的体质量变化、改善肺部病理损伤和降低病毒载量。结论加巴喷丁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调节趋化因子及炎性因子释放,促进干扰素分泌的方式发挥体内抗病毒作用,对RSV感染的C57BL/6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改善肺部病理,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病毒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猪抗旋毛虫IgG抗体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春 张平平 +6 位作者 赵勇 唐斌 刘晓雷 白雪 李仕存 刘明远 王学林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1-935,共5页
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UPT-LF)技术,旨在建立UPT-LF快速检测猪抗旋毛虫IgG抗体的方法。采用间接法制备UPT-LF试纸条,通过共价偶联使二抗山羊抗猪IgG和上转发光纳米颗粒(UCP)结合,并加入样品垫和被检血清结合,以旋毛虫肌幼虫丝氨酸蛋白... 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UPT-LF)技术,旨在建立UPT-LF快速检测猪抗旋毛虫IgG抗体的方法。采用间接法制备UPT-LF试纸条,通过共价偶联使二抗山羊抗猪IgG和上转发光纳米颗粒(UCP)结合,并加入样品垫和被检血清结合,以旋毛虫肌幼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基因(WM5)表达的蛋白WM5为猪抗旋毛虫IgG特异性结合抗原,WM5(2 g/L)与兔抗山羊IgG(0.5 g/L)喷点于分析膜上作为UPT-LF试纸条检测带(T)与质控带(C),该试纸条命名为Tsp-UPT-LF。Tsp-UPT-LF通过对95份阴性血清检测,确定Tsp-UPT-LF的Cutoff值为0.099。Tsp-UPT-LF和ELISA分别对273份旋毛虫感染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总符合率为92.31%,一致性系数Kappa(K)值为0.837,表明两种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Tsp-UPT-LF检测旋毛虫、猪囊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猪血清Tsp-UPT-LF呈现对旋毛虫良好的特异性。Tsp-UPT-LF检测感染50 000条旋毛虫肌幼虫28 d猪血清为阳性,T/C值0.109,122 d阳性最强,T/C值为0.207,至425 d时阳性值有所下降,抗旋毛虫IgG阳性率为71.4%。本研究建立了基于UPT-LF技术快速检测猪抗旋毛虫IgG抗体的方法,为猪旋毛虫即时感染检测、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发光技术 免疫层析 旋毛虫 即时检测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新冠病毒鼠适应株及其感染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陈奇 周超 秦成峰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7-593,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暴发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传播,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4.5亿人感染,并已造成超过600万人死亡。小动物感染模型是疫苗、药物研发及致病机制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疫...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暴发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传播,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4.5亿人感染,并已造成超过600万人死亡。小动物感染模型是疫苗、药物研发及致病机制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疫情早期的新冠病毒分离株无法感染标准实验小鼠,因而无法直接利用新冠病毒自然分离株建立基于标准实验小鼠的感染模型。为突破这一瓶颈,我们采用在小鼠体内强制连续传代的策略对新冠病毒进行适应驯化,最终获得了对标准实验小鼠具有不同感染和致病能力的鼠适应株,并以此系统性地建立了可模拟新冠肺炎轻度至重度症状的小鼠感染模型。我们通过深度测序、亲和能力分析及蛋白晶体结构解析等方法进一步探究了新冠病毒鼠适应分子机制。新冠病毒鼠适应株及感染模型的建立有效助力了多种新冠疫苗、药物的研发及新冠病毒致病机制研究,为新冠疫情的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新冠病毒适应株的驯化、鼠适应性的结构与生物学基础、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等方面系统回顾研究成果并对新冠病毒鼠适应株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小鼠 适应株 感染模型 氨基酸突变位点
原文传递
副溶血弧菌耐药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德福 安慧 +10 位作者 张健 赵禹宗 张明 郭佳佳 冯娇 刘雪飞 李春 白凤翎 李钰金 殷喆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1-317,324,共8页
副溶血弧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也给水产品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临床和养殖业者一般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感染,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耐药性副溶血弧菌的大量出现。耐药性副溶血弧菌可以通过... 副溶血弧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也给水产品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临床和养殖业者一般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感染,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耐药性副溶血弧菌的大量出现。耐药性副溶血弧菌可以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目前,文献报道关于副溶血弧菌耐药谱分析的较多,但关于耐药基因和相关移动元件、耐药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世界上多个国家副溶血弧菌耐药性的情况及其耐药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耐药 质粒 移动元件
下载PDF
一株新型裂解K63荚膜型肺炎克雷伯菌的噬菌体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全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高明明 王灿 +7 位作者 李璞媛 刘慧莹 裴广倩 范航 张湘莉兰 米志强 童贻刚 柏长青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0-221,共12页
[背景]噬菌体具有特定的杀菌能力,对生态和细菌的进化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多重耐药细菌的全球出现,噬菌体疗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的]对一株新型裂解K63荚膜型肺炎克雷伯菌的噬菌体vB_KpnP_IME308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测序... [背景]噬菌体具有特定的杀菌能力,对生态和细菌的进化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多重耐药细菌的全球出现,噬菌体疗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的]对一株新型裂解K63荚膜型肺炎克雷伯菌的噬菌体vB_KpnP_IME308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的分析。[方法]以一株从临床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应用双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optimal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一步生长曲线(one-step growth curve)、温度以及pH敏感性实验测定,纯化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应用标准的苯酚-氯仿提取方案提取噬菌体全基因组,使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测序后对噬菌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组装、注释、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分离到一株新型的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命名为vB_KpnP_IME308;其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其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为20 min,裂解期约为80 min,平均裂解量330PFU/cell;噬菌体vB_KpnP_IME308在4-50℃和pH 5.0-10.0范围内稳定;电镜观察该噬菌体属于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噬菌体基因组全长为43 091bp,(G+C)mol%含量为53.9%,(A+T)mol%含量为46.1%。BLASTn比对结果表明,该噬菌体与目前已知噬菌体基因组仅84%区域有相似性。噬菌体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噬菌体属于Autographivirinae亚科的Drulisvirus属的成员。[结论]从医院污水中分离鉴定了一株新型的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表征并分析了噬菌体全基因组序列,这些结果均表明该噬菌体具有开发为抗肺炎克雷伯菌制剂的潜力,为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全基因组分析
原文传递
五种防护口罩的面形密合度定量测试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柯 胡凌飞 +3 位作者 靳爱军 李劲松 曹杰 李娜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8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定量测试五种型号的医用防护口罩的面形密合度,为合理选择和佩戴口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口罩密合度测试仪Model8038定量测试29名参试人员对五种防护口罩的面形密合度,检测通过率。结果 29名参试人员中,有7人未能通过五种防护口... 目的定量测试五种型号的医用防护口罩的面形密合度,为合理选择和佩戴口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口罩密合度测试仪Model8038定量测试29名参试人员对五种防护口罩的面形密合度,检测通过率。结果 29名参试人员中,有7人未能通过五种防护口罩的面形密合度测试,有9人只通过了一种防护口罩的面形密合度测试,6人通过了两种防护口罩的面形密合度测试,6人通过了三种防护口罩的面形密合度测试,只有1人适合佩戴四种口罩。5种防护口罩在不同动作下面形密合度的通过率没有差异(P>0.05),口罩类型和性别对面形密合度的通过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同一佩戴者对不同型号的口罩以及不同的佩戴者对同一型号的口罩,其面形密合度不同,在使用防护口罩时,应首先做面形密合度测试,选择适合自己脸形的防护口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 防护口罩 面形密合度 密合度因子 定量测试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Hsp65-Ag85B、Hsp65-ESAT6融合基因DNA疫苗株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真 赵玲娜 +3 位作者 申梦 王希良 杨鹏辉 包金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9-115,共7页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Hsp65-Ag85B、Hsp65-ESAT6 DNA候选疫苗株并鉴定,初步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M.tuberculosis H37Rv的Ag85B、ESAT6和Hsp65基因序列优化后合成,经PCR、酶切、连接与真核表达载体PVAX1重组,构建重组质粒...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Hsp65-Ag85B、Hsp65-ESAT6 DNA候选疫苗株并鉴定,初步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M.tuberculosis H37Rv的Ag85B、ESAT6和Hsp65基因序列优化后合成,经PCR、酶切、连接与真核表达载体PVAX1重组,构建重组质粒PVAX1-Hsp65-Ag85B和PVAX1-Hsp65-ESAT6。重组质粒体外转染验证其表达后,免疫C57BL/6小鼠,检测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反应。结果Hsp65-Ag85B、Hsp65-ESAT6 DNA疫苗株在体内外均能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NA疫苗株体外转染293T细胞,24 h可检测到特异性蛋白条带,48 h蛋白表达量达最高。小鼠体内实验表明,Hsp65-Ag85B、Hsp65-ESAT6 DNA疫苗株均可激发较强的免疫反应,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高水平TNF-α的Th型免疫应答,且Hsp65-Ag85B优于Hsp65-ESAT6。结论Hsp65-Ag85B、Hsp65-ESAT6 DNA疫苗株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呈Th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推测Hsp65-Ag85B DNA疫苗的保护效力优于Hsp65-ESAT6,为新型结核DNA疫苗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AG85B ESAT6 HSP65 分枝杆菌
下载PDF
人类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柳婷婷 徐靖淋 +3 位作者 郭子槊 辛文文 赵宝华 康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5-973,共9页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约80%的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快速准确地检测与鉴定呼吸道病毒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应对突发性传染疾病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疫病的关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基于核酸的检测技...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约80%的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快速准确地检测与鉴定呼吸道病毒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应对突发性传染疾病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疫病的关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基于核酸的检测技术日新月异。本文综述了针对人类呼吸道病毒基于核酸的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并分析对比了各技术的优缺点。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一些对呼吸道病毒检测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兴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提高了甄别呼吸道病毒的效率,也为新的呼吸道病毒的发现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核酸 PCR 质谱 检测 分型
原文传递
次氯酸钠消毒剂灭活新冠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永健 李天一 +7 位作者 邓永强 李韩平 帖金凤 王晓林 贾磊 韩婧婉 李林 李敬云 《军事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评估新冠病毒(SARS-CoV-2)对次氯酸钠消毒剂的敏感性,为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合理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购买3个品牌84消毒液,用碘量法测定有效氯含量,稀释成不同的浓度,分别取200μl与等量滴度为(5.82±0.14)lgTCID_(... 目的评估新冠病毒(SARS-CoV-2)对次氯酸钠消毒剂的敏感性,为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合理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购买3个品牌84消毒液,用碘量法测定有效氯含量,稀释成不同的浓度,分别取200μl与等量滴度为(5.82±0.14)lgTCID_(50)/ml的新冠病毒(BetaCoV/Beijing/AMMS01/2020株)上清液混匀,作用特定时间后,取样100μl,加900μl中和剂终止消毒剂作用。用Vero细胞滴定病毒,每个稀释度做4复孔,用ReedMuench法计算病毒的感染性滴度(TCID_(50)),重复3次。结果由于中和产物的细胞毒作用,病毒滴度的检测限为2.8 lgTCID_(50)/ml。有效氯浓度为50、100、200 mg/L的消毒剂作用10 min均不能灭活新冠病毒;有效氯浓度为300 mg/L的3种消毒剂作用30 min均可检出感染性病毒;有效氯浓度为400和500 mg/L的3种消毒剂完全灭活病毒的时间有较大差异,最长灭活时间分别为30 min以上和15 min;有效氯浓度为600 mg/L的3种消毒剂作用5 min以上均可完全灭活新冠病毒。结论新冠病毒对次氯酸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为确保消毒效果,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需作用15 min以上、有效氯浓度为600 mg/L需作用5 min以上。建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使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次氯酸钠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次氯酸钠 消毒
原文传递
极端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庄滢潭 刘芮存 +6 位作者 陈雨露 杨岑玥 余岩 王涛 王友亮 宋亚军 滕越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4-222,共19页
极端微生物是指在高/低温、高/低p H、高盐、高压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微生物.特殊的生存条件导致其具有特殊的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并可产生功能特殊的酶类和活性物质.随着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极端微生物作为一类特殊... 极端微生物是指在高/低温、高/低p H、高盐、高压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微生物.特殊的生存条件导致其具有特殊的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并可产生功能特殊的酶类和活性物质.随着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极端微生物作为一类特殊的微生物群体,在生物医疗、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极端微生物相关研究也对生命起源与演化、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极端环境及极端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回顾,综述了极端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机制及其酶的应用,并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极端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此外,由于极端微生物和极端酶的特殊性和高效性,本文还探讨了极端微生物开发过程中的挑战,以及其在航空航天与国防安全领域的综合应用潜力,并指出了相关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微生物 极端酶 极端环境 适应机制 合成生物学
原文传递
恙虫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牛华 熊小路 辛德莉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6期490-493,共4页
恙虫病是经恙螨叮咬传播,由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致命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恙虫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精确和快速的实验室诊断... 恙虫病是经恙螨叮咬传播,由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致命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恙虫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精确和快速的实验室诊断对于恙虫病的确诊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恙虫病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恙虫病东方体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一株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九儒 赵飞扬 +5 位作者 李曼莉 裴广倩 范航 张湘莉兰 米志强 童贻刚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02-3413,共12页
【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显著,利用噬菌体治疗耐药致病菌的方法重新开始被人们关注。【目的】对一株烈性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vB_KpnP_IME279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一株多重耐... 【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显著,利用噬菌体治疗耐药致病菌的方法重新开始被人们关注。【目的】对一株烈性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vB_KpnP_IME279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一株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为宿主菌,从医院污水中分离噬菌体,应用双层平板法检测噬菌体效价、最佳感染复数(Optimal MOI)、一步生长曲线以及裂解谱,纯化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应用蛋白酶K/SDS法提取噬菌体全基因组,使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测序后对噬菌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组装、注释、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分离到一株新的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命名为vB_KpnP_IME279;其最佳感染复数为0.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潜伏期为20 min,平均裂解量140 PFU/cell,电镜观察显示该噬菌体属于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基因组测序表明,噬菌体基因组全长为42 518 bp,(G+C)mol%含量为59.3%。BLASTn比对结果表明,该噬菌体与目前已知噬菌体的相似性较低,基因组仅70%区域与已知噬菌体有同源性。构建噬菌体主要衣壳蛋白的基因进化树,分析了噬菌体IME279与其他短尾科噬菌体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该噬菌体是短尾科噬菌体的一名新成员。【结论】分离鉴定了一株新的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全基因组分析
原文传递
鼠疫耶尔森菌抗原检测试剂用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园园 张平平 +3 位作者 王春娥 赵爱华 杨瑞馥 魏东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20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研制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抗原检测试剂用国家参考品。方法通过对5株鼠疫耶尔森菌和10株非鼠疫耶尔森菌的菌种检定、培养及灭活、抗原检测,组建鼠疫耶尔森菌抗原检测试剂用国家参考品。对参考品进行样品均匀性以及稳定性评... 目的研制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抗原检测试剂用国家参考品。方法通过对5株鼠疫耶尔森菌和10株非鼠疫耶尔森菌的菌种检定、培养及灭活、抗原检测,组建鼠疫耶尔森菌抗原检测试剂用国家参考品。对参考品进行样品均匀性以及稳定性评估,组织5家实验室协作标定。结果参考品由5份阳性、10份阴性、1份最低检出量以及1份重复性样品组成,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协作标定结果显示:①5份阳性参考品阳性率100%;②10份阴性参考品阴性率100%;③最低检出量参考品的检出量不高于1.0×10~6个菌/mL;④重复性参考品检测反应结果应一致(酶联免疫法、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等CV<5%)。结论建立的鼠疫耶尔森菌抗原检测试剂用国家参考品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可用于相关试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抗原 检测试剂 国家参考品
原文传递
基于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健皓 李佳欣 +4 位作者 白欣茹 李世青 王亚茹 袁媛 王景林 《军事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441-446,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辅助耐药基因femB的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检测方法,并评价其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实用性。方法针对femB特异基因设计RPA候... 目的建立一种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辅助耐药基因femB的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检测方法,并评价其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实用性。方法针对femB特异基因设计RPA候选扩增引物以及RPA荧光探针,设置同一浓度的阳性质粒浓度筛选出最优的RPA扩增引物,建立SA的实时荧光RPA(exo-RPA)检测方法,并设置SA基因组DNA浓度梯度测试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选用11种其他致病菌基因组DNA测试方法特异性。最后模拟临床血液样本比较该法与qPCR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评价方法的实用性。结果SA-exo-RPA检测方法在39℃反应温度下,5~10 min内可快速检出最低浓度为1 amol/L(3.82 fg)的SA基因组DNA,且特异性高,与其他致病菌无交叉反应。模拟临床血液样本阳性检出率与已发表文献中qPCR检测方法一致,不受样本中复杂成分的非靶标核酸干扰。结论该研究建立的SA-exo-RPA检测方法具有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可应用于SA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金黄色葡萄球菌 femB 敏感性与特异性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痘苗病毒蛋白D8纳米抗体的原核表达及结合活性分析
17
作者 田婧婧 杨晓岚 +2 位作者 李涛 王慧 范瑞文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8-1734,共7页
利用SUMO标签制备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ACV)蛋白D8的纳米抗体,并分析其与抗原是否具有结合活性。设计并合成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KMD-SUMO-D8,将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表达;纯化带有... 利用SUMO标签制备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ACV)蛋白D8的纳米抗体,并分析其与抗原是否具有结合活性。设计并合成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KMD-SUMO-D8,将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表达;纯化带有His标签和SUMO标签的抗体Anti-SUMO-D8,之后利用SUMO蛋白酶切除His标签和SUMO标签,进一步获得Anti-D8;最后,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其结合活性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KMD-SUMO-D8和重组菌株,在30℃条件下,终浓度为0.1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菌株4 h时,Anti-SUMO-D8表达量最佳;获得了高纯度的Anti-SUMO-D8和Anti-D8纳米抗体;间接ELISA结果显示,Anti-SUMO-D8和Anti-D8与抗原均具有结合活性;在相同条件下,Anti-D8与VACV及E8L的结合活性高于Anti-SUMO-D8。间接IFA结果显示,VACV侵染48 h后,试验组部分细胞核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利用SUMO标签可高效制备VACV蛋白D8的纳米抗体,且制备的纳米抗体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本研究结果为纳米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深入研究VACV蛋白D8纳米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苗病毒 纳米抗体 SUMO 结合活性
原文传递
检测4种血流感染病原体的靶向序列富集与测序相结合技术方法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倩 刘鹏 +5 位作者 张彦 张超 黄文华 郑玉玲 王洪权 姜永强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应用Ampliseq技术,建立可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4种常见血流感染病原体的目标片段特异性富集结合二代测序的方法,... 目的应用Ampliseq技术,建立可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4种常见血流感染病原体的目标片段特异性富集结合二代测序的方法,为准确、快速检测血流感染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构建模拟临床样本评价该法的最低检出限(LOD),与实际掺入菌量比较,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与结论 Ampliseq法的灵敏度为95.38%,特异性为95.45%,Kappa值为0.839~1.000,LOD均可达到101数量级CFU/ml。该法可在15 h内在同一反应体系内快速检测4种常见血流感染病原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Ampliseq 二代测序 目标序列富集
原文传递
1996-2014年中国HIV-1毒株CRF01_AE亚型传播簇和传播网络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晓林 贾磊 +5 位作者 李韩平 刘永健 韩婧婉 李天一 李敬云 李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HIV-1毒株CRF01_AE亚型在省内和省际的传播规律和风险因素,为实施精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国19个省份1996-2014年已有的2094条CRF01_AEpol区基因序列,利用PhyML3.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传播簇,利用Cytoscape3.... 目的了解我国HIV-1毒株CRF01_AE亚型在省内和省际的传播规律和风险因素,为实施精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国19个省份1996-2014年已有的2094条CRF01_AEpol区基因序列,利用PhyML3.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传播簇,利用Cytoscape3.6.0软件构建传播网络,结合背景信息分析传播风险。结果发现82个传播簇,包含255条序列(12.18%,255/2094),省内传播簇数量和包含序列数(61个,173条)明显多于跨省传播簇(21个,82条)。传播簇中男男性传播人群的成簇比例随时间上升趋势明显,由1996-2008年的2.41%(2/83)上升为2013-2014年的23.61%(72/305)(χ^2=27.800,df=1,P=0.000)。跨省传播簇的男男性传播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省内传播簇,由1996-2008年的0.67%(2/297)上升为2013-2014年的6.36%(30/472),具有随时间的上升趋势(χ^2=20.276,df=1,P=0.000)。跨省传播簇中男男性传播的比例(86.59%,71/82)明显高于省内传播簇(56.65%,98/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92,P=0.000)。含2种及以上传播途径的跨省传播簇的比例(33.33%,7/21)明显高于省内传播簇(13.1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3,P=0.039)。传播网络分析发现,跨省传播簇内高传播风险人群比例(51.22%,42/82)明显高于省内传播簇(26.59%,46/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2,P=0.000)。跨省传播簇以男男性传播人群为主。结论我国HIV-1毒株CRF01_AE亚型存在复杂的传播网络,跨省传播簇快速增长,其中高风险传播者对HIV-1亚型的大范围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应深入进行传播网络研究以指导精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CRF01_AE亚型 传播簇 传播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同源重组原理快速验证fim家族基因簇对鲍曼不动杆菌蹭动的影响
20
作者 孙千姿 宁年智 王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旨在利用含有抗生素耐药盒的线性PCR片段对鲍曼不动杆菌靶基因片段进行同源重组替换,实现基因的快速敲除及功能验证。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Ab4294菌株为研究对象,PCR分别扩增fim基因簇(全长4980 bp)上游901 bp、下游1028 bp的序列作... 目的旨在利用含有抗生素耐药盒的线性PCR片段对鲍曼不动杆菌靶基因片段进行同源重组替换,实现基因的快速敲除及功能验证。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Ab4294菌株为研究对象,PCR分别扩增fim基因簇(全长4980 bp)上游901 bp、下游1028 bp的序列作为重组的同源臂;从pUC57质粒中扩增获得卡那霉素抗生素耐药盒(KanR);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将上述3个片段连接,并将连接片段转化至鲍曼不动杆菌Ab4294中,筛选获得基因缺失突变株,构建质粒回补株,对所得菌株进行表型鉴定,探究fim基因簇的功能。结果利用含有抗生素耐药盒的线性PCR片段同源替换的方法成功构建了fim基因簇缺失的鲍曼不动杆菌Ab4294突变菌株;缺失菌株与野生株相比生长速率无明显差异,蹭动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回补该基因簇后表型恢复。结论利用含有抗性耐药盒的线性PCR片段同源替换的方法成功敲除鲍曼不动杆菌Ab4294的fim家族基因簇,该基因簇编码产物参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蹭动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基因敲除 fim基因簇 蹭动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